蕭邦《夜曲》全集,收藏了慢慢品味

2020-12-19 漫歌悠揚

蕭邦《The Nocturnes夜曲》

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

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

「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和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

今天分享蕭邦《夜曲》全套21首鋼琴曲的音頻和幾位名家演奏的視頻:

蕭邦《夜曲》

毛裡奇奧·波裡尼(Maurizio Pollini 142--

義大利鋼琴家

波裡尼1960年參加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榮獲第一名。義大利式的華麗明亮與激情,將演奏速度進行了提速,一掃壓抑惆悵,少了哀愁、柔弱與傷感。

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

三首夜曲op.9(1830-1831)

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

1、Op.9 No.1 降b小調夜曲:

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晚風颯颯,夜幕降臨,江河燦爛而歸於寂靜,左手如平靜的水面,柔和而朦朧,似夜的精靈在傾訴。

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

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3、Op.9 No.3 B大調夜曲

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三首夜曲op.15

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

5、Op.15 No.2 升F大調夜曲(1830-1831)

蕭邦所作的夜曲中著名的一首。中間段情緒激動,夢幻的意境,我們甚至可以聽見靜夜裡孤獨浪人思念家鄉與親人的情景。

6、Op.15 No.3 g小調夜曲(1833)

蕭邦對標題限定是深惡痛絕,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二首夜曲op.27(1834-1835)

7、Op.27 No.1 升C小調夜曲

密集的左手伴奏,如繁星閃爍,如歌抒情。

8、Op.27 No.2 降D大調夜曲

優美而平衡迴旋曲式,持續的緩板,主題柔美而略帶傷感,具有夜曲典型的深思而又抒情的特點。

二首夜曲op.32(1836-1837)

9、Op.32 No.1 B大調夜曲

優美、夢一般的單純的風格。此曲如莫扎特的詠嘆調一樣簡樸。

10、Op.32 No.2 降A大調夜曲

戲劇感最強烈的蕭邦夜曲,這首夜曲中,波裡尼用全部的力量,在曲終,營造的是一座陡然下降的懸崖。

二首夜曲op.37

11、Op.37 No.1 g小調夜曲(1838)

法國古曲的味道,庫勒普斯基曾給這首樂曲取名為"鄉愁"。

12、Op.37 No.2 G大調夜曲(1839)

這首夜曲是蕭邦在赴西班牙馬略卡島的航海旅途中得到的靈感。喬治·桑在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敘述,對樂曲的內容有明顯的暗示:「那天晚上,天氣暖和,四周黑漆漆一片。只有後而跟來的波跡的粼光在輝映。甲板上除了舵手們其他的人都已入夢。唯獨他(指蕭邦)無心睡,通宵地唱個不停。

二首夜曲op.48(1841)

蕭邦最成熟時期的作品

13、Op.48 No.1:C小調夜曲

14、Op.48 No.2升f小調夜曲

據說此曲具有的輓歌情緒,有著令人不禁落淚的甜美。蕭邦的學生格德曼說,當蕭邦教他彈這首夜曲時,曾指示中段的右手要用宣敘調來表現

二首夜曲op.55(1843)

15、Op.55 No.1 f小調夜曲

沉重憂鬱的旋律、充滿傷感。

16、Op.55No.2 降E大調夜曲

二首夜曲op.62(1846)

蕭邦一生中最後的作品,

也是最後出版的

第一首比較惹人喜歡

17、Op.62No.1 B大調夜曲

這是月光下飄散著花香的夜曲,帶著疾病的、豐富的芳香。

18、Op.62 No.2 E大調夜曲

洗鍊的和聲及甜美的旋律,猶如夢幻般。

e小調夜曲op.72 (1847)

19、Op.72No.1 e小調夜曲

這首夜曲是蕭邦十七歲時,也就是華沙中學畢業那年的作品。

20、升c小調夜曲

op.Posth遺作。此曲說是蕭邦寫給他姐姐Ludwika

21、C小調夜曲

蕭邦《夜曲》各名家版本:

瑪利亞·胡奧·皮爾斯 (MariaJoao Pires 1944-

葡萄牙女鋼琴家

皮爾斯給了《夜曲》一種舒緩的意境,使《夜曲》呈現出一種悠遠的情境。淡了憂傷,留下純粹溫柔的夜

李雲迪(1982--

中國鋼琴家

2000年18歲的李雲迪憑《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奪得空缺15年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相關焦點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1、Op.9 No.1 降b小調夜曲: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 皮蕾斯《蕭邦夜曲全集》| 眾多蕭邦夜曲名版中,唯一由女性演繹的版本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  她在DG灌錄的《蕭邦:21首夜曲全集》一直被《留聲機》古典音樂雜誌評價為最佳版本。2009年更被《企鵝古典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盤。
  • 蕭邦《夜曲》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他在1813年至1835間創作了18首供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以波動的伴奏音形,襯託出右手所彈奏甜美的主題旋律。1814年,費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費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費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費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
  • 被蕭邦夜曲挽救的鋼琴家
    葉智廣【第一篇章】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電影《鋼琴家》中的鋼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蕭邦的作品。電影原聲中共收了11首曲目。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別為:升C小調(1830),E小調作品72之一,C小調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敘事曲,第2號F大調作品38和第一號G小調作品23。第六首是華爾茲No.3A小調作品34之二。
  • 蕭邦 夜曲 全集 I (1-10)
    推薦曲目:  降E大調,作品第9號第2首  G小調,作品第15號第3首  降D大調,作品第27號第2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 夜曲 全集 II (11-19)
    推薦曲目:  G大調,作品第37號第2首  F小調,作品第55號第1首  B大調,作品第62號第1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像「林黛玉」?21首《夜曲》為你解謎
    這幾年我嘗試在音樂會中演奏全套的德彪西《前奏曲》《練習曲》以及全套的蕭邦《瑪祖卡舞曲》,積累了一些演繹作曲家全集作品的經驗。在一場音樂會上彈奏全套《夜曲》是冒險的,因為這些曲子聽上去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強弱對比,但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又是非常飽和、非常豐富的。這21首《夜曲》,就像21個謎、21個秘密。
  • 李雲迪12場日本巡演進行中 蕭邦夜曲集16日面世
    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李雲迪日前正在日本舉行「紀念蕭邦·系列音樂會」,此次日本之行共有十二場演出,李雲迪造訪的城市包括東京、大阪、名古屋等諸多一線城市。同時,《蕭邦夜曲全集》將於4月16日在國內推出。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如《F大調夜曲》、《g小調夜曲》、《升F大調夜曲》等。 《升F大調夜曲》是蕭邦最優秀、最典型的夜曲之一,全曲分為三段。第一段是非常溫柔的抒情曲,它像是靜夜中從遠處飄來的歌聲,這歌聲帶有幾分傷感,仿佛是一個孤獨少年在異鄉思念著親人。夜曲中流露出來的感情,是蕭邦思念祖國引起來的,也是蕭邦創作的感情基礎。第二主題是一個直線上升的曲調,構成一幅幻想的彩圖。
  • 蕭邦夜曲賞析
    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蕭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一首夜曲,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 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 ,追求音樂風格 的細膩 、華美和典雅秀麗 ,有比較 濃厚的浪漫 主義感 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創作的夜曲題材作品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 ,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在夜曲中,蕭邦的21首夜曲是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而在蕭邦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一組。蕭邦的夜曲具有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意境,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音樂藝術形式。 在他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最精緻的一組。  蕭邦早期的夜曲創作受夜曲的首創者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斐爾德的影響,旋律優美、情感細膩。但蕭邦並沒有模仿約翰?斐爾德的創作,而是走著自己的道路,甚至是在少年時期創作的e小調夜曲裡都鮮明地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特徵。
  • 《傅聰:蕭邦夜曲》
    原標題:《傅聰:蕭邦夜曲》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波蘭音樂家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蕭邦音樂中的夢幻感是意境濃密、萬般迷人的。而最能讓我們陶醉於這詩一般夢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蕭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兩首是沒有編號的。中國最偉大的鋼琴家傅聰演繹蕭邦的夜曲,實際上是用蕭邦的樂曲在鋼琴上訴說著自己,或者是在和蕭邦訴說著彼此。傅家的人格養成,更讓傅聰博學多聞,視野不只局限於音樂領域。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john·field,1782-1837)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公益領票|蕭邦的夜曲,好聽在哪裡?
    >聆聽一支鋼琴曲,死於一夜蕭邦 ,然後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時間活過來。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三首夜曲op.9(1830-1831)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 《降E大調夜曲》:蕭邦情感的自我異化
    夜深人靜時,一曲《降E大調夜曲》守著靜謐的時光嘆聲別離,仿佛一絲回憶裡略帶淡淡的憂鬱。精雕細琢的曲譜,恬靜優美的旋律,決定了蕭邦在這一刻註定是自我在情感上異化的。《降E大調夜曲》的創作如無現實存在的基礎,其作品也就不可能蘊藏著打動人心的飽滿情感。1830年11月29日夜,蕭邦的故鄉——波蘭發生一場起義運動。次日,華沙解放。然而尼古拉一世於1831年2月派陸軍元帥И.И.季比奇-扎巴爾坎斯基率12萬大軍鎮壓起義。至1831年9月8日,華沙被攻陷,起義失敗。《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因故鄉發生了戰爭而被迫離開故鄉去巴黎的這段時期所創作的。
  • 牛仔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牛仔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紀念那的時尚的魅力,時髦一樣的聲音,時髦的感覺真的很好,牛仔褲,我給的思念很小心,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唱出那時尚的旋律。那新穎又不挑身體的褲子,氣質百搭,條紋長袖的褲腳設計感充滿魅力,同時又有優雅和成熟氣息,穿上它可以很快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對每一個時尚的中年婦女來說,牛仔褲在春季衣櫥中必不可少,穿著它既時尚又大方,還能唱出時尚的夜曲。
  • 解讀蕭邦《升c小調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這首作品有時按照它的速度標記「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
  • 蕭邦《夜曲》大提琴改編曲 豪瑟大提琴演奏 2062
    蕭邦是一位生性多愁善感的音樂家,當他聽到費爾德的夜曲之後,便深深地被這種充滿了浪漫情調的音樂形式所深深打動,於是蕭邦便以「夜曲」為題開始創作音樂。蕭邦的夜曲,並不是對菲爾德的單純模仿,而是在菲爾德《夜曲》唯美的基礎上,又發展性地加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使《夜曲》這種體裁能夠表現更加深刻的思想感情與更為多彩的音樂意境,由此提高了夜曲的藝術水平,擴展了夜曲的體裁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