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The Nocturnes夜曲》
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
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
「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和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
今天分享蕭邦《夜曲》全套21首鋼琴曲的音頻和幾位名家演奏的視頻:
蕭邦《夜曲》
毛裡奇奧·波裡尼(Maurizio Pollini 142--
義大利鋼琴家
波裡尼1960年參加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榮獲第一名。義大利式的華麗明亮與激情,將演奏速度進行了提速,一掃壓抑惆悵,少了哀愁、柔弱與傷感。
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
三首夜曲op.9(1830-1831)
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
1、Op.9 No.1 降b小調夜曲:
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晚風颯颯,夜幕降臨,江河燦爛而歸於寂靜,左手如平靜的水面,柔和而朦朧,似夜的精靈在傾訴。
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
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3、Op.9 No.3 B大調夜曲
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三首夜曲op.15
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
5、Op.15 No.2 升F大調夜曲(1830-1831)
蕭邦所作的夜曲中著名的一首。中間段情緒激動,夢幻的意境,我們甚至可以聽見靜夜裡孤獨浪人思念家鄉與親人的情景。
6、Op.15 No.3 g小調夜曲(1833)
蕭邦對標題限定是深惡痛絕,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二首夜曲op.27(1834-1835)
7、Op.27 No.1 升C小調夜曲
密集的左手伴奏,如繁星閃爍,如歌抒情。
8、Op.27 No.2 降D大調夜曲
優美而平衡迴旋曲式,持續的緩板,主題柔美而略帶傷感,具有夜曲典型的深思而又抒情的特點。
二首夜曲op.32(1836-1837)
9、Op.32 No.1 B大調夜曲
優美、夢一般的單純的風格。此曲如莫扎特的詠嘆調一樣簡樸。
10、Op.32 No.2 降A大調夜曲
戲劇感最強烈的蕭邦夜曲,這首夜曲中,波裡尼用全部的力量,在曲終,營造的是一座陡然下降的懸崖。
二首夜曲op.37
11、Op.37 No.1 g小調夜曲(1838)
法國古曲的味道,庫勒普斯基曾給這首樂曲取名為"鄉愁"。
12、Op.37 No.2 G大調夜曲(1839)
這首夜曲是蕭邦在赴西班牙馬略卡島的航海旅途中得到的靈感。喬治·桑在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敘述,對樂曲的內容有明顯的暗示:「那天晚上,天氣暖和,四周黑漆漆一片。只有後而跟來的波跡的粼光在輝映。甲板上除了舵手們其他的人都已入夢。唯獨他(指蕭邦)無心睡,通宵地唱個不停。
二首夜曲op.48(1841)
蕭邦最成熟時期的作品
13、Op.48 No.1:C小調夜曲
14、Op.48 No.2升f小調夜曲
據說此曲具有的輓歌情緒,有著令人不禁落淚的甜美。蕭邦的學生格德曼說,當蕭邦教他彈這首夜曲時,曾指示中段的右手要用宣敘調來表現
二首夜曲op.55(1843)
15、Op.55 No.1 f小調夜曲
沉重憂鬱的旋律、充滿傷感。
16、Op.55No.2 降E大調夜曲
二首夜曲op.62(1846)
蕭邦一生中最後的作品,
也是最後出版的
第一首比較惹人喜歡
17、Op.62No.1 B大調夜曲
這是月光下飄散著花香的夜曲,帶著疾病的、豐富的芳香。
18、Op.62 No.2 E大調夜曲
洗鍊的和聲及甜美的旋律,猶如夢幻般。
e小調夜曲op.72 (1847)
19、Op.72No.1 e小調夜曲
這首夜曲是蕭邦十七歲時,也就是華沙中學畢業那年的作品。
20、升c小調夜曲
op.Posth遺作。此曲說是蕭邦寫給他姐姐Ludwika
21、C小調夜曲
蕭邦《夜曲》各名家版本:
瑪利亞·胡奧·皮爾斯 (MariaJoao Pires 1944-
葡萄牙女鋼琴家
皮爾斯給了《夜曲》一種舒緩的意境,使《夜曲》呈現出一種悠遠的情境。淡了憂傷,留下純粹溫柔的夜
李雲迪(1982--
中國鋼琴家
2000年18歲的李雲迪憑《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奪得空缺15年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