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夜曲賞析

2021-01-20 鋼琴交流群

蕭邦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波蘭的「鋼琴詩人 」,他 的作品體裁多樣 、感情樸實、手法簡練 ,而夜曲是蕭邦創作中最 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體裁 。充滿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 ,深厚的憂鬱情感為其奠定了獨特的基調 、嚴肅而又悲哀 ,其 作品開創了歷 史的新篇章。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

蕭邦夜曲音樂特色演奏特點

一、 蕭邦的音樂創作

弗朗西斯克 ·蕭邦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從小在浪漫主義的氣氛中接受德國古典主義音樂教育,表現出了非凡的藝術天賦。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等作曲家的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感情樸實、手法簡練、題材緊扣波蘭人民的生活、歷史 和愛國詩歌 ,曲調熱情奔放、和聲豐富多彩、結構靈活 自如,被譽為「鋼琴詩人」。

蕭邦的鋼琴音樂優雅細膩、精緻獨特,具有典型的獨創性,在其所有的鋼琴作品之中,最能體現蕭邦「詩人氣質」的就是他的夜曲,他將這一體裁形式發展到鼎盛時期,成為了浪漫主義鋼琴體裁的典型代表。


二、蕭邦夜曲的音樂特色

l、音樂旋律細膩而華美

夜曲是一種旋律優美 、感情細膩、極富藝術感染力的音樂形式。這種體裁在傳統上主要用於表現深夜的寧靜,旋律通常如夢一般清幽、柔美。蕭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一首夜曲,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 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 ,追求音樂風格 的細膩 、華美和典雅秀麗 ,有比較 濃厚的浪漫 主義感 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創作的夜曲題材作品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 ,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它標誌著蕭邦已經 將夜 曲的創作提高 到前所 未有的水平 ,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現潛力,使它成為一種能容納深刻社會內容的音樂體裁 。

op9no1

2、和聲轉調新穎而獨特

新穎的和聲及獨特的轉調手法在夜曲創作上的應用,是蕭邦夜曲的又一特色 ,他大 膽地運用不協和音、經過音及和弦外音,創造出使同時代人感到迷惑的和聲色彩。如《降b小調夜曲》作品9之 1的中段 ,降D大調,音樂表現出明快、充滿生氣的形象,與前後兩段形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用降D 大調與D 大調之問頻繁的調性變換,來表現心緒不定的情 景。特別是在第 50 小節至 67小節旋律的進行中,作者始終 不變地使用同一個降D 大調和弦,使音樂進入了一個茫然若失的狀態。這種和聲靜止 的處理 方法 ,使音樂脫離 了原有 的主題 進行 與和聲結構 ,是蕭邦的一種創新手法。在這首樂曲中,他還別出心裁地在尾聲中直接使用新的旋料從降b小調向降B 大調的主音轉換,並最終結束在降B 大調上 。他善於運用這一特 有的 以大調結束小調樂曲的手法 ,通過音響效果的轉變及功能進行來加強樂曲的感情色彩 ,增強了樂曲的音樂特色。


3、音樂情感浪漫而憂鬱

蕭邦在 每一首夜 曲 中都標 有慢板或行 板的速度標記 ,音樂抒情而充滿幻想 ,有的帶有一種強 烈的悲劇色彩 ,充滿了憂鬱的情感。如《降b小調夜曲》作品9之1中,一開始右手的線條從高音區輾轉下行,力度從弱到強再 回到弱 ,仿佛把人們帶進朦朧的夜色中 ,主題旋律浪漫、優美、略帶憂鬱,好像是一位美麗的女子訴說著自己的遭遇。旋律中不時加進的裝飾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 。

樂曲的第二段從 pp開始,右手為八度的略帶憂傷的旋律,讓人感覺似乎進入到了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城堡,觸景生情,頓時想起昔 日的喧鬧與繁華,不由心中生出一絲憂鬱之情。

op9no2

再如《夜曲》作品9之2,樂曲剛開始的主題中,右手旋律始終保持著優美裝飾 性的歌唱,左 手是和聲性 的伴奏 。它像 是花腔女高音 在輕盈 的伴奏下 唱著一首優美 、抒情 而又略帶憂鬱情感 的詠嘆調 。9—12 小節是中間穿插的段落 ,是前面主體的引申和擴展,像歌劇中的宣敘調在柔情 的傾訴 內心憂慮的感受。


三 、蕭邦夜曲的演奏特點

l、力度對比明顯

蕭邦 的作品在力度上多運用了階梯式的力度特徵,並採用莫扎特的「強弱」分明和貝多芬的突強突弱的特點,使夜曲更具有蕭邦浪漫主義 的特徵。他通過對鋼琴織體的改變,用PHf音量層層推進,來獲得戲劇性的發展與變化。動與靜的對比、明與暗的對比 ,進一步豐富了夜曲的內涵,這種力度的對比 ,在作品 9之1第32 小節表現的尤為突出。演奏時應把握好力度的控制,張弛有度。

2、速度變化大

在蕭邦創作的夜曲中,選擇了慢板的速度來表現情與景的交融,用從慢到快而又從快到慢的襯託方式來突顯音樂形象的對比,作品27之1中前28小節是以慢板敘事為主 ,從29小節速度加快,使該作品有較大的速度變化 ,增強了音樂的張力和表現力。

op27no2


3、豐富織體的演奏

蕭邦在創作中通過對鋼琴織體的改進,運用富有個性的表現手段來增強音樂的感染力 ,在他的作品中,基礎織體就是旋律部分,而分解和弦音型是最能體現夜曲風格特徵的音型之一。他大量採用這種音型,且擴大分解和弦的音程空間。同時他還採用了其他更多的織體形式,如八度、和弦、多聲部織體等等。在作品9之1中表現最突出。他還常用裝飾音和顫音,魔術般的把單音延長,使音樂更加寧靜幽雅 、悅耳動聽。演奏時注意區分旋律和伴奏織體部分的音色,做到主次分明,同時注意踏板的配合 。

總 結

在蕭邦的鋼琴音樂中,夜曲以其最動聽的聲樂性旋律,賦予靈感的裝飾音 ,即興性很強 的經過句 、主題 加花變奏和華彩件樂段 ,以大膽創新的和聲效果和許多錯綜複雜的轉調,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地。蕭邦的夜曲情感真誠、細膩,思想充實,織體結構富於色彩,是菲爾德的夜曲所不能及的。他的夜曲是十九世紀最具內涵、最絢麗多彩的音樂藝術 ,對 19—20 世紀 的音樂藝術產生 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蕭邦21首《夜曲集》作品賞析(音頻+賞析+樂譜)
    夜曲的語源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其名稱可能取自天主教會的「夜禱」。人們只要一提到蕭邦夜曲,就會很自然地使人想到愛爾蘭人菲爾德(John Field, 1782-1837)。因為菲爾德才是夜曲的始創者,是菲爾德率先將「夜曲」作為鋼琴作品的一種創作方式。
  • 蕭邦《夜曲》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賞析蕭邦音樂會:最美的相遇
    最美的相遇武漢芳華愛樂團鋼琴俱樂部賞析蕭邦音樂會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種久別的重逢,經典的樂曲是難以忘卻的懷念,為了紀念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逝世170周年,武漢芳華愛樂團鋼琴俱樂部聯合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於2019年3月31日下午2:00在琴臺鋼琴博物館舉行「最美的相遇」蕭邦專場鋼琴音樂會。
  • 蕭邦及其作品賞析
    普魯士三次野蠻瓜分,蕭邦少年時期是處在波蘭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代。1830年,反抗沙俄的華沙起義失敗,因此,蕭邦的音樂創作與19世紀上半葉巴蘭特定的歷史社會境況和社會心理有著深刻的聯繫,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色彩。佛列德裡克 . 蕭邦 (Fryder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音樂詩人。
  • 《傅聰:蕭邦夜曲》
    原標題:《傅聰:蕭邦夜曲》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波蘭音樂家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蕭邦音樂中的夢幻感是意境濃密、萬般迷人的。而最能讓我們陶醉於這詩一般夢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蕭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兩首是沒有編號的。中國最偉大的鋼琴家傅聰演繹蕭邦的夜曲,實際上是用蕭邦的樂曲在鋼琴上訴說著自己,或者是在和蕭邦訴說著彼此。傅家的人格養成,更讓傅聰博學多聞,視野不只局限於音樂領域。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john·field,1782-1837)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他在1813年至1835間創作了18首供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以波動的伴奏音形,襯託出右手所彈奏甜美的主題旋律。1814年,費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費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費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費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
  • 被蕭邦夜曲挽救的鋼琴家
    葉智廣【第一篇章】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電影《鋼琴家》中的鋼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蕭邦的作品。電影原聲中共收了11首曲目。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別為:升C小調(1830),E小調作品72之一,C小調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敘事曲,第2號F大調作品38和第一號G小調作品23。第六首是華爾茲No.3A小調作品34之二。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1、Op.9 No.1 降b小調夜曲: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 蕭邦《夜曲》全集,收藏了慢慢品味
    蕭邦《The Nocturnes夜曲》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
  • 公益領票|蕭邦的夜曲,好聽在哪裡?
    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三首夜曲op.9(1830-1831)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在夜曲中,蕭邦的21首夜曲是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而在蕭邦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一組。蕭邦的夜曲具有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意境,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音樂藝術形式。 在他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最精緻的一組。  蕭邦早期的夜曲創作受夜曲的首創者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斐爾德的影響,旋律優美、情感細膩。但蕭邦並沒有模仿約翰?斐爾德的創作,而是走著自己的道路,甚至是在少年時期創作的e小調夜曲裡都鮮明地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特徵。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義大利歌劇詠嘆調中常富於變化及旋律中悠長,氣息,對蕭邦夜曲的創作影響很大。 但是,蕭邦夜曲又有著明顯的個人氣質憂鬱沉思,淡淡的傷感,自然而真摯。蕭邦的音樂,優美溫柔、浪漫甜美、如詩如畫、令人似醉似痴。穿過近兩個世紀的蕭邦夜曲的優美旋律,仍在今天的夜空中閃耀。
  • 皮蕾斯《蕭邦夜曲全集》| 眾多蕭邦夜曲名版中,唯一由女性演繹的版本
    「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憂鬱的氣質與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 《降E大調夜曲》:蕭邦情感的自我異化
    夜深人靜時,一曲《降E大調夜曲》守著靜謐的時光嘆聲別離,仿佛一絲回憶裡略帶淡淡的憂鬱。精雕細琢的曲譜,恬靜優美的旋律,決定了蕭邦在這一刻註定是自我在情感上異化的。《降E大調夜曲》的創作如無現實存在的基礎,其作品也就不可能蘊藏著打動人心的飽滿情感。1830年11月29日夜,蕭邦的故鄉——波蘭發生一場起義運動。次日,華沙解放。然而尼古拉一世於1831年2月派陸軍元帥И.И.季比奇-扎巴爾坎斯基率12萬大軍鎮壓起義。至1831年9月8日,華沙被攻陷,起義失敗。《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因故鄉發生了戰爭而被迫離開故鄉去巴黎的這段時期所創作的。
  • 解讀蕭邦《升c小調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這首作品有時按照它的速度標記「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
  • 蕭邦 夜曲 全集 I (1-10)
    推薦曲目:  降E大調,作品第9號第2首  G小調,作品第15號第3首  降D大調,作品第27號第2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 夜曲 全集 II (11-19)
    推薦曲目:  G大調,作品第37號第2首  F小調,作品第55號第1首  B大調,作品第62號第1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夜曲》大提琴改編曲 豪瑟大提琴演奏 2062
    蕭邦是一位生性多愁善感的音樂家,當他聽到費爾德的夜曲之後,便深深地被這種充滿了浪漫情調的音樂形式所深深打動,於是蕭邦便以「夜曲」為題開始創作音樂。蕭邦的夜曲,並不是對菲爾德的單純模仿,而是在菲爾德《夜曲》唯美的基礎上,又發展性地加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使《夜曲》這種體裁能夠表現更加深刻的思想感情與更為多彩的音樂意境,由此提高了夜曲的藝術水平,擴展了夜曲的體裁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