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E大調夜曲》:蕭邦情感的自我異化

2020-12-19 沐文說經濟

傍晚,稜角分明的葡萄藤與輕舞飛揚的藤蘿枝蔓在藤架長廊下切切私語。一本經濟學與哲學手稿擺在石桌前,獨具魅力的意識形態伴隨著夕陽的傾落而溢出。此時,時光仿佛凝滯,在靜謐如海的環境裡,唯有藤葉和書頁輕輕摩擦的沙沙聲於長廊迴響,仿佛夜以柔和的唇輕吻熟睡的孩童的時候不經意間發出的音……

Nocturne Op.9.2-蕭邦

時光愀然遠去,驀然回首,已是物是人非。夜深人靜時,一曲《降E大調夜曲》守著靜謐的時光嘆聲別離,仿佛一絲回憶裡略帶淡淡的憂鬱。精雕細琢的曲譜,恬靜優美的旋律,決定了蕭邦在這一刻註定是自我在情感上異化的。是的,蕭邦對自己創作的曲的關係就是特殊環境下的異己的對象的關係,他在曲中抒發的情感愈發深沉,他愈被他傾入情感越多的作品所逼迫,他所創作的曲愈發成為他最不想直接面對的現實對象。

蕭邦

感性的思考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假設人沒有對存在的事物發生強烈的渴望,也就不會對這種事物投入強烈的情感;同理,人的情感投入的愈發深沉,人愈發渴望得到理想的結果,人愈發無法直接去面對自己強烈渴望著的事物生產出的直接產物。《降E大調夜曲》的創作如無現實存在的基礎,其作品也就不可能蘊藏著打動人心的飽滿情感。1830年11月29日夜,蕭邦的故鄉——波蘭發生一場起義運動。次日,華沙解放。然而尼古拉一世於1831年2月派陸軍元帥И.И.季比奇-扎巴爾坎斯基率12萬大軍鎮壓起義。至1831年9月8日,華沙被攻陷,起義失敗。《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因故鄉發生了戰爭而被迫離開故鄉去巴黎的這段時期所創作的。那麼作為一名失去故鄉的流亡者,我想蕭邦的內心應該是憤怒的、惶恐的,極度渴望故鄉早日脫離戰爭陰影的。

波蘭戰爭

與《降E大調夜曲》同時期創作的《C小調練習曲》(作品10號之12「革命」)是蕭邦在1931年得知俄軍入侵華沙並鎮壓起義運動後,悲憤之餘寫下的,我們從譜中不難看到蕭邦極度激動的狀態。然而,在夜曲當中,我能夠觸摸到的,是溫和的、柔美的、浪漫的,恬靜似水的,如大自然般靜籟的,卻始終夾雜著一縷莫可名狀的惆悵。無法想像《降E大調夜曲》中所抒發的情感不是他最不想直接面對的現實對象。故而我寧願信口《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情感上發生了異化的產物。自然他在曲中抒發的情感愈發深沉,他所創作的曲愈發成為他最不想直接面對的現實對象。同時這種濃鬱的情感也就愈發引起旁人共鳴,以至於達到其認為的絕對的理想之境界了。當然,我也是這麼認為。

Nocturne Op. 9 No. 2

Olga Bordas

相關焦點

  • 聽著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走進他憂鬱的內心世界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9世紀波蘭的音樂家,鋼琴家,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浪漫主義鋼琴詩人。他是一位害羞、內向的藝術家,與大型音樂廳相比,他更喜歡沙龍。
  • 俄國鋼琴女神蕭邦《降E大調夜曲Op.9 No.2》滿分演奏
    夜曲是蕭邦自己創新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它具有衝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輕緩中偶爾透著那麼一點點沉思。魯賓斯坦的演奏在良好的節奏把握中自然追求的一種完整性與統一性,你忘記了樂曲何時開始,而不經意之間在你的陶醉感消泯之前樂曲卻已悄然結束。就是這麼讓人充滿期待,卻又戀戀不捨。
  • 蕭邦夜曲賞析
    充滿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 ,深厚的憂鬱情感為其奠定了獨特的基調 、嚴肅而又悲哀 ,其 作品開創了歷 史的新篇章。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如《降b小調夜曲》作品9之 1的中段 ,降D大調,音樂表現出明快、充滿生氣的形象,與前後兩段形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用降D 大調與D 大調之問頻繁的調性變換,來表現心緒不定的情 景。特別是在第 50 小節至 67小節旋律的進行中,作者始終 不變地使用同一個降D 大調和弦,使音樂進入了一個茫然若失的狀態。這種和聲靜止 的處理 方法 ,使音樂脫離 了原有 的主題 進行 與和聲結構 ,是蕭邦的一種創新手法。
  • 蕭邦《夜曲》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在他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最精緻的一組。  蕭邦早期的夜曲創作受夜曲的首創者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斐爾德的影響,旋律優美、情感細膩。但蕭邦並沒有模仿約翰?斐爾德的創作,而是走著自己的道路,甚至是在少年時期創作的e小調夜曲裡都鮮明地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特徵。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蕭邦本人在先天上是特別適合演奏夜曲的。在性格上,他不媚低俗的優雅格調和高貴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現內在的深刻情感。在體型上,蕭邦體弱多病,並不適合演奏高響度的宏偉作品,但其細膩的情感和珠玉般的音樂變化,卻成了夜曲的迷人氣質。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 《降E大調夜曲,作品9...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 《降E大調夜曲,作品9之2》 2020-04-13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3、Op.9 No.3 B大調夜曲三首夜曲op.15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
  • 蕭邦《夜曲》全集,收藏了慢慢品味
    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三首夜曲op.15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5、Op.15 No.2 升F大調夜曲(1830-1831)蕭邦所作的夜曲中著名的一首。
  • 公益領票|蕭邦的夜曲,好聽在哪裡?
    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3、Op.9 No.3 B大調夜曲三首夜曲op.15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5、Op.15 No.2 升F大調夜曲(1830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蕭邦沒有寫過交響樂,也沒有寫過歌劇,他的一生都致力於鋼琴的創作中。在這些創作中,夜曲是他的創作中最具特色風格的一種體裁,也是他的音樂創作中最精彩的一組珍品。蕭邦特別適合演奏夜曲,他不媚低俗的優雅格調和高貴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現內在的深刻情感。
  • 蕭邦 夜曲 全集 I (1-10)
    推薦曲目:  降E大調,作品第9號第2首  G小調,作品第15號第3首  降D大調,作品第27號第2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21首《夜曲集》作品賞析(音頻+賞析+樂譜)
    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菲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菲爾德一生作有21首夜曲,蕭邦也作有21首夜曲,其中明顯可見菲爾德的影響。 降b小調夜曲 Op.9-1,這首夜曲雖然是蕭邦最初發表的,但卻是非常優美、情緒豐滿的作品。採用甚緩板,6/4拍,三段體式,中段由八度音奏出甜蜜的降D大調旋律。尼爾斯評價:「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那是把黃昏,夜的寂靜,以及這產生的一切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2.
  • 蕭邦 夜曲 全集 II (11-19)
    推薦曲目:  G大調,作品第37號第2首  F小調,作品第55號第1首  B大調,作品第62號第1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
  • 蕭邦《夜曲》大提琴改編曲 豪瑟大提琴演奏 2062
    「夜曲」顧名思義是一種夜晚的音樂,曲意安詳寧靜,表現的意境是夜色的沉靜與人的內心情感抒發。《夜曲》最早是由愛爾蘭作曲家費爾德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費爾德的夜曲非常唯美,旋律優美,富於歌唱性,表現夜的景色與沉靜。
  • 100經典作品,紀念蕭邦逝世170周年!
    《降E大調夜曲》Op.9-2 在蕭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音樂恬靜優美、裝飾性強,訴說著連綿不斷的情思。《降D大調夜曲》Op.27-2 柔美而略帶傷感,具有夜曲典型的深思而又抒情的特點。而《降e小調瑪祖卡》 Op.6 No.4則像是腦海中的某個事物時隱時現,飄忽不定,給人朦朧之感。《波羅乃茲舞曲》貝爾曼演奏豪邁、雄壯,聽著想飛起來。
  • 皮蕾斯《蕭邦夜曲全集》| 眾多蕭邦夜曲名版中,唯一由女性演繹的版本
    「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憂鬱的氣質與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 【掌握社·北京 雲音樂《蕭邦升C小調夜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  《蕭邦升C小調夜曲》   小提琴演奏:姚 亮    鋼 琴 演 奏:馬小鷗   視頻製作:掌握社  《蕭邦升C小調夜曲》  Frederic
  • 「掌握社·北京 雲音樂《蕭邦升C小調夜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