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
《蕭邦升C小調夜曲》
小提琴演奏:姚 亮
鋼 琴 演 奏:馬小鷗
視頻製作:掌握社
《蕭邦升C小調夜曲》
Frederic Chopin Nocturne in C Sharp Minor
《升C小調夜曲》是蕭邦青年時期創作的第二首夜曲,是帶有引子、尾聲的三段體式。:升C小調,曲調寧靜幽雅,具有夢幻般的詩意,細膩地刻畫了蕭邦純樸的形象,緩緩的速度自然地流露出如歌的情懷,樂曲採用了類同的伴奏音型,發展變化不大。A大調,左手連續4小節奏出的A音,有力的穩定了A大調的調性,調性的改變有明朗開擴向上的情緒,爾後又在升F小調、升C小調上重複了這一樂段,隨後是節奏的變化,附點音符以及三連音增多的第二樂段,顯現出激動不安的緊張氣氛。第一段中的兩個樂段縮為一個樂段,成為變化了的再現段。尾聲第58小節是再現段的結束也是尾聲的序奏,左手連續8小節的升C主音持續至全曲的結束,最後兩小節進人到升C大調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音響色彩,此手法多見於巴赫的復調音樂,是一種同主音大小調的交替,聽覺頗佳。
這首作品有時按照它的速度標記「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慢速且富有情感的)來命名。這是蕭邦獻給他的姐姐路德維卡的作品,上面寫道「獻給我的姐姐路德維卡,把它作為學習我的《第二協奏曲》前的練習來使用。」《第二協奏曲》的確很難,這句話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姚亮
Yao Liang
姚亮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家,國家二級演奏員,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獲得者。4歲學習小提琴,8歲獲得山東省「童立杯」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993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黃聖音教授。199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劉小龍教授,期間多次舉辦重奏音樂會,並獲專業優秀獎。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劉培彥教授。200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並於同年作為唯一應屆生考入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加入「國交」工作後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徐律教授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劉雲志先生繼續深造!工作期間隨團先後赴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奧地利、法國、德國、泰國等國家巡迴演出。合作過的世界級指揮家有:小澤徵爾、迪圖瓦、米歇爾普拉松、丹尼爾哈丁等。2012年,姚亮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優秀青年管弦樂演奏家們組建了「城堡」室內樂團,擔任樂團首席。樂團先後受邀在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音樂廳及國家大劇院等全國各地音樂廳演出各類經典室內樂曲目,2015年首次演出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引起巨大反響,把室內樂的演奏水準提升到新的高度。隨後2015年11月,姚亮在「國交」工作十年之際代表樂團參加國家級最高獎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獲得「優秀獎」(總決賽第六名),是歷屆獲獎者中工作時間最長選手.使用的小提琴為Vincenzo Postiglione(1880).琴弓為Joseph Arthur Vigneron père(1880).
馬小鷗
Ma Xiao Ou
馬小鷗 青年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鋼琴表演專業碩士,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考級評委,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鋼琴家教師協會藝術總監,國家職業技能(鋼琴演奏)鑑定考評員。曾獲得中國文化部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演奏家大賽三等獎、美國第八屆CIYAC國際鋼琴比賽最佳演奏獎、第十三屆香港鋼琴公開賽蕭邦組第三名。
馬小鷗成長於音樂世家,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她以唯一一名全額新生獎學金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副主任、著名鋼琴演奏家潘淳教授。在校期間,以出色的表現歷年獲得學院頒發的「優秀學生獎學金」,大學以各科全優成績畢業,並被學院保送公費鋼琴系碩士研究生,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郭志鴻教授。2008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她擁有精湛的演奏技術、細膩的音樂情感、豐富的獨奏和重奏經驗,演奏嚴謹認真,樂感豐富自然。作為演奏家,她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演出及賽事,多次應邀中央電視臺錄製音樂節目。她參與演出的音樂會達近百場,演出足跡遍布全球,受邀在美國、香港、澳門、北京、廣州、銀川、青島、重慶等地演出,演出場所遍布美國聖地牙哥音樂廳、香港會議中心、國家大劇院、中山音樂堂、北京音樂廳、北大百年講堂、德國大使館等。她擁有豐富的室內樂演出經驗,多次擔任大賽的官方藝術指導,於2008年、2011、2014年連續三屆擔任中央電視臺「CCTV小提琴、鋼琴大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由她指導的多名學生歷屆均獲得一、二、三等獎。曾擔任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木管獨奏比賽」鋼琴藝術指導,由她指導的學生獲得二、三等獎。曾擔任北京國際管樂青少年木管(專業組)比賽鋼琴藝術指導,以傑出的表現獲得優秀鋼琴伴奏獎。曾擔任全國第十屆青島小提琴比賽鋼琴藝術指導,其學生獲得青年組第三名。曾擔任亞洲規模最大的圓號盛宴——北京國際圓號藝術節鋼琴藝術指導,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五位頂級圓號大師聯袂演出,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聽覺與視覺的盛宴,並錄製了專輯,現已全國發行。曾擔任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鋼琴藝術指導,以精湛的技藝和嫻熟完美的音樂表現獲得優秀鋼琴伴奏獎,並受到國內外聽眾的高度讚譽,其學生均獲得優異成績。
她多次在全國各地舉辦各類講學及大師班、夏令營活動。參與錄製了由文化部、教育部、國家大劇院組織實施的「我的音樂廳」音像資料。2014年應邀中國環球音像出版社,作為主講老師錄製了《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教學音像,並在全國發行。2019年應邀錄製了《皮亞佐拉鋼琴室內樂精選》,進行全國發行。她所教授的學生多次在國際、國內比賽中獲獎,包括2015年 「中新國際音樂比賽」鋼琴組金獎、明日之星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節鋼琴組一等獎等。2018,2019年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一至三等獎,2018年日本鋼琴音樂比賽二等獎,她本人也獲得了由組委會頒發的「傑出導師獎」「優秀教師獎」等。她所培養的多名學生公費考入國內外知名音樂學院,如義大利國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奧地利音樂學院等。她常年應邀擔任全國各項鋼琴比賽的評委:如2011年「全國青少年才藝展評比賽」鋼琴評委,2013年8月擔任「東北東部城市青少年鋼琴大賽」鋼琴評委,2014年10月擔任「中新國際音樂比賽」北京賽區鋼琴評委,並獲得優秀鋼琴指導老師獎,2014年和2015年均擔任海澱區中小學生藝術節鋼琴評委,2015年5月先後擔任北京鋼琴音樂節評委、全國「卡丹薩」杯鋼琴比賽河北賽區評委,2017年12月擔任第八屆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北京賽區評委。2018年8月擔任第五屆巴斯提蒂安國際鋼琴大賽評委。2019年12月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北京賽區評委。
樂海拾遺
Yue Hai Shi Yi
弗雷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法語: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裡德裡克·弗朗齊歇克·蕭邦(波蘭語: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亦稱Szopen),波蘭與法國的知名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蕭邦39歲時因病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如4部敘事曲、十餘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4部諧謔曲、4部即興曲、3部鋼琴奏鳴曲,至少21首多夜曲,59首馬祖卡,兩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大提琴奏鳴曲和搖籃曲等。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