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地道英語|《經濟學人》2021年十大預測

2021-02-19 星夜閱讀營

每年深冬時節,《經濟學人》都會出版一期新一年預測專刊,今年的《The World in 2021》如約而至。人類關於2020年所有的記憶都在疫情的時代大背景下緩緩鋪開,有的人把寶貴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已經逝去的2020,更多的人在戰勝了病魔後決定更認真地擁抱生活。大多數的你我始終與疫情保持著友好的社交距離,從新聞媒體上讀到一個個動人而振奮的故事,為醫護人員逆行馳援而動容,為平凡人的不凡之舉而鼓掌。在被按下暫停鍵的2020,我們過著如水般靜默的日子,而這份安寧的背後是千萬人無悔的付出。歷經挑戰的我們更加堅信,這個苦難中孕育的國度從不會被困難壓倒,只會在風雨洗禮中涅槃重生,豐滿羽翼,振翅翱翔!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經濟學人》對2021年的十大預測,預測並不一定準確,請大家帶著批判思維理性斟酌。

Ten Trends to Watch in the Coming Year

2021年十大趨勢預測

 

It’s not all doom and gloom【前景暗淡】.

2021年的前景並不全然暗淡。

【短語解讀】想要精準地學習英文短語和單詞,最佳方法就是查字典,看英文釋義和例句,如「doom and gloom」這個短語在「Merriam-webster」詞典裡的英文釋義是「sad and tragic events : a feeling or attitude that things are only getting worse(悲傷和悲慘的事件:感到或認為事情只會越來越糟)」。英文釋義都是用簡明易懂的詞彙進行解釋,結合例句,就能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這一短語或單詞

例句| The papers are filled with stories of gloom and doom.

報紙上滿是令人喪氣的新聞。

【小編碎語】近來興起的「喪文化」感覺用「the life attitude of doom and gloom」形容非常貼切。

 

As 2021 approaches, here are ten trends to watch in the year ahead.

隨著2021年的到來,《經濟學人》作出以下十大預測。

 

1. Fights over vaccines【疫苗】. As the first vaccines become available in quantity, the focus will shift from the effort of developing【研發疫苗develop vaccines】 them to the task of distributing【配發疫苗distribute vaccines】 them. Vaccine diplomacy will accompany fights within and between countries over who should get them and when. How many people will refuse a vaccine when offered?

一、疫苗之爭。隨著第一批疫苗大量投產,人們關注的焦點從疫苗研發轉向疫苗配發。疫苗外交將在各國國內和各國之間展開,誰應當接種疫苗?將排在第幾批接種疫苗?又有多少人在有條件接種疫苗時會選擇拒絕?

2. A mixed economic recovery. As economies bounce back【經濟復甦】from the pandemic the recovery will be patchy【分布不均的】, as local outbreaks【(疫情)暴發】 and clampdowns(【(政府)限制措施】a sudden restriction on a particular activity by a government or other authority 政府突然限制某一活動) come and go【來來去去,形容頻繁反覆】—and governments pivot【此處為動詞,意為「以……為中心旋轉」】from keeping companies on life-support to helping workers who have lost their jobs. The gap between strong and weak firms will widen.

二、經濟復甦速度不均衡。鑑於各地疫情暴發情況和政府因防疫需要而執行的限制措施頻繁反覆,政府的工作重點由維繫企業運轉轉向幫助失業工人,疫情後各地經濟將出現不均衡復甦。強大企業和弱小企業之間的差距將會擴大。

 

【短語解讀】「bounce back」的英文釋義是「to return quickly to a normal condition after a difficult situation or event.」(在歷經困難情境後快速恢復至正常水平)

例句| She bounced back easily from her surgery.

她術後恢復很快。


3. Patching up the new world disorder. How much will Joe Biden, newly installed in the White House, be able to patch up a crumbling【破碎的】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Paris climate treaty【巴黎氣候協定】 and the Iran nuclear deal【伊朗核問題協議】 are obvious places to start. But the crumbling predates Donald Trump, and will outlast his presidency.

三、逐步修復新的世界秩序。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在多大程度上修復支離破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可以考慮從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問題協議入手。但支離破碎的國際秩序早在川普上臺前就已出現,並將延續至川普下臺。

 

4. More US-China tensions. Don’t expect Mr. Biden to call off【取消,宣布終止】 the trade war【貿易戰】 with China. Instead, he will want to mend relationships with allies to wage【此處是動詞,意為「發動(運動、戰爭等)」,作為名詞的意思比較常見,意為「工資」】 it more effectively. Many countries from Africa to South-East Asia are doing their best to avoiding picking sides【選邊站隊】 as the tension rises.

四、中美關係緊張加劇。不要指望拜登終止對華貿易戰。相反,拜登將會修復與盟友的關係,以更有效的方式對華發起貿易戰。隨著緊張局勢加劇,非洲和東南亞各國會盡力避免在中美貿易戰中選邊站隊。

 

5. Companies on the front line【在前線】. Another front for the US-China conflict is companies, and not just the obvious examples of Huawei and TikTok, as business becomes even more of a geopolitical【地緣政治的】 battlefield. As well as pressure from above, bosses also face pressure from below, as employees and customers demand that they take stands on climate change and social justice.【below和above是一對反義詞,前者為「下」,後者為「上」】

五、中美企業在中美兩國衝突中首當其衝。中美衝突的另一條戰線在中美兩國企業之間,隨著商界日益淪為地緣政治戰場,戰火將進一步蔓延到華為和抖音國際版之外的其他企業。在面臨來自國家層面競爭壓力的同時,企業主還將面臨來自員工和客戶的壓力。員工和客戶會要求企業主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崇尚社會公正。

 

6. After the tech-celeration. In 2020 the pandemic accelerated the adoption of many technological behaviours, from video-conferencing【在線視頻會議】 and online shopping【網購】 to remote working【遠程辦公,即疫情期間居家辦公】 and distance learning【遠程教育,即疫情期間的網課】. In 2021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changes will stick, or snap back【a sudden rebound or change in direction 迅速彈回; 迅速轉向】, will become clearer.

六、疫情後技術加速革新。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促使技術加速革新,在線視頻會議、網購、遠程辦公和遠程教育得到極大發展。2021年這些技術革新將何去何從?是繼續發揮作用,還是在疫情後陷入停滯,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7. A less footloose world. Tourism will shrink【萎縮】 and change shape, with more emphasis on domestic travel. Airlines, hotel chains and aircraft manufacturers will struggle, as will universities that rely heavily on foreign students. Cultural exchange【文化交流】will suffer, too.

七、人員在世界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將更加受限旅遊業將會萎縮並轉型,更多地轉向國內遊。航空業、連鎖酒店業、飛機製造業,以及那些擁有大批留學生的高等院校,都將舉步維艱。文化交流也將深受影響。

 

8. An opportunity on climate change. One silver lining【字面意思是「烏雲周圍的白光」,引申意為「(不幸或失望中的)一線希望」】amid the crisis is the chance to tak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as governments invest in green recovery plans to create jobs and cut emissions.

八、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機遇。危機中也有轉機,隨著政府投資「綠色復甦計劃」,新增就業崗位,環保減排,各國面臨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機遇。

 

9. The year of déjà vu【the feeling that you have already experienced the things that are happening to you now. 似曾經歷過的感覺】. That is just one example of how the coming year may feel, in many respects, like a second take on 2020, as events including the Olympics, the Dubai Expo and many other political, sporting and commercial gatherings do their best to open a year later than planned. Not all will succeed.

九、似曾經歷過的2021年。2021年就像是2020年的劇情重演,奧林匹克運動會、杜拜世博會和其他多個政治、體育和商業活動將延至2021年舉辦。如果條件不允許,可能有些活動還會繼續推遲。

 

【短語釋義】a second take on:意為「第二遍,重演」。「take」作為名詞,有一個意思是「(拍攝的)鏡頭」,不難理解,「a second take on」意為「NG後拍攝第二遍」,在上下文中指的是「2021年就像是2020年的劇情重演」。

10. A wake-up call【警鐘】for other risks. Academics and analysts, many of whom have warned of the danger of a pandemic for years, will try to exploit【利用】 a narrow window of opportunity to get 「policymakers to take other neglected risks, such as 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藥性】 and nuclear terrorism【核恐怖主義】, more seriously. 【take sth. more seriously更加重視…】

十、政策制定者們將會重視其他風險。那些成功預測疫情暴發風險的學者和分析員將會把握機遇,警示政策制定者們應更加重視抗生素抗藥性和核恐怖主義等其他風險。

 

The coming year promises to be particularly unpredictable, give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andemic, an uneven economic recovery and fractious geopolitics.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均衡的經濟復甦和棘手的地緣政治的交互影響下,2021年註定充滿不確定性。

 

And it’s not all doom and gloom. Let the dice fly high—and, whatever cards 2021 may end up dealing you,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ur.

2021年的前景不全然暗淡。世事難料,但願好運常伴。

【讀者自測】還記得這十大趨勢分別是什麼嗎?看著關鍵詞,試著複述下加深印象吧!

1 Fights over vaccines.

2 A mixed economic recovery.

3 Patching up the new world disorder.

4 More US-China tensions.

5 Companies on the front line.

6 After the tech-celeration.

7 A less footloose world. 

8 An opportunity on climate change.

9 The year of déjà vu.

10 A wake-up call for other risks.

歡迎留言交流英語學習心得,小編水南隨時為你答疑解惑!新的一年,讓我們繼續一心向學!

相關焦點

  • 傑夫老師受邀參加《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舉辦的雞尾酒會——世界•2021並聊聊如何使用《經濟學人》學習英語
    《經濟學人》雜誌副主編Tom Standage在美國做開場發言2021年大事件做了專題演講clip12021年大事件做了專題演講clip2專題演講結束後現場Q&A        同時,也有幸得到了《經濟學人》集團按慣例出版的年度特刊《The World in 2021》這一特刊對即將過去的2020年進行了總結,並對新的2021年進行了展望。
  • 讀懂地道英文!你打卡《經濟學人》習語了嗎?
    閱讀英語時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一句話裡每個詞你都能讀得懂,根本沒有生詞或者小詞,可是連在一起卻不知所云?恭喜你,你讀到「地道」的英語了。就像中文裡有常用的成語、習語一樣,英文如果要寫得漂亮生動,自然要能巧用習語。
  • 《經濟學人》:2021年,存在重複2020年的可能性
    波濤洶湧的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又當何去何從? 對許多人來說,未來回憶起2020年時,恐怕都沒太多好話,可問題是,這場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根本沒有結束的跡象,甚至有人預測,2021也不會是什麼好年,人類在健康、經濟復甦和社會穩定等領域的風險可能更大。
  • 通過《經濟學人》標題學習地道的英文知識(2)
    昨天花了一天時間瀏覽了最近幾期經濟學人,特來與大家分享一些值得賞析的文章標題。前段時間已經給大家帶來過一期經濟學人標題系列推送:通過《經濟學人》文章標題學地道英語知識,從點讚情況來看,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新一期經濟學人標題知識點講解文章,如果覺得不錯的,幫忙點個在看。
  • 春節福利|4年¥3200+《經濟學人》期刊合集限時免費領取!
    經濟學人大合集2017-2021電子原版雜誌!更新至2021.02月!福利掃碼免費領!在浩瀚的英語閱讀素材庫中有這麼一本雜誌被高階英語學習者奉為英語學習的「聖經」! 研究生申請進階寶典 如果你是申研選手,有了經濟學人就有了主心骨! 據調查,託福、雅思、考研英語、GRE、GMAT都曾出現過經濟學人的文章,其中科技板塊也是考研文章的重點題源。
  • 我的《經濟學人》閱讀筆記 20210114
    本次內容素材均節選自2021年第二期《經濟學人》,講解內容有限,建議大家下載本期經濟學人,自行學習閱讀,點擊下列文章下載2021年第二期《經濟學人):
  • 2021地產十大預測(下)
    2021-01-02 16:12:19 來源: 親戚買房 舉報
  • 考研英語基礎閱讀和經濟學人的不解情緣
    眾所周知,歷年英語考研閱讀、完形真題均是選自西方主流報刊,比如說在剛剛結束的2011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的四篇文章分別是選自於:第一篇文章來自網站:www.commentarymagazine.com,第二篇文章來自於www.businessweek.com ,第三篇文章來自於McKinsey Quarterly ,第四篇文章來自於 www.newsweek.com
  • 2021年和我們一起,每個月都持續提升英語
    John’s College),英語專四專八雙優秀,英文寫作愛好者、練習者、研究者(雅思寫作 8 分),英文演講愛好者(雅思口語 8 分,國際創業公司路演大賽第二名,研究生畢業儀式學生代表致辭人)。自 09 年開始寫《經濟學人》賞析專欄,因為這個專欄,Justin 在本科畢業後加入老羅英語培訓,教授託福、雅思、GRE 寫作。
  • 2021年「十大預言」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楊德龍2020年行情即將收官,2021年即將到來。我連續兩年發布「十大預言」絕大多數得以實現,很多投資者都在期待我的2021年「十大預言」。雖然做年度預言需要很大的勇氣,犯錯的概率也很大,但是我認為預測結果重要,背後的分析邏輯更重要,供大家做投資決策參考,歡迎斧正。
  • 2021年,十大預測
    「穩中求進」仍將是2021年的總基調。但可以預見,中國商業社會在這一年將勢不可擋地冒出許多「小火苗」。 結合其他專家預測和自己的思考,2021年將會有以下新趨勢!
  • 盛寶銀行2021十大驚人預測:亞馬遜將「買下」賽普勒斯丨視頻書摘
    作為「保留節目」,盛寶銀行(Saxo Bank)每年都會公布十大驚人預測,看看2021年的預測都有哪些?盛寶銀行預計,主流媒體和社交平臺將採用區塊鏈技術分享和核實新聞真實性,這樣假新聞將可以被消滅。盛寶銀行還表示,本就債務高企的法國,因疫情而雪上加霜,2021年法國政府不得請求德國政府,說服歐洲央行印更多錢拯救法國銀行系統。聚變能源的開發,將會扼殺風能和太陽能等能源。全民基本收入(UBI)成為現實,將摧毀大城市,大量人口將從城市遷至郊區。公民科技基金可以降低不公平,讓大家分享數字時代紅利。
  • 【開學季·學生六折】全年通讀《經濟學人》雙語版!
    2021年春季新學期陸續開啟,部分高校公布了延遲返校的新日期。
  •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環保話題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環保話題Directions:A.
  • 2021年科技預測報告
    GP Bullhound發布了「2021年科技預測報告」,對構成全球技術領域的趨勢和創新進行了分析。以下是將在2021年定義技術的10大趨勢:21世紀的教育。這場大流行病揭示了各地對更智能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學生、教師和父母如何從技術解決方案中受益。
  •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中國式過馬路(隨大流)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隨大流解析:中國式過馬路以前全國翻譯資格考試曾經出現過,屬於社會現象問題。我們之前說過,考研英語主要的二類,一個是人的品質,一個是社會現象。所以說一篇考研英語作文思路很多,但是我們只要抓住重點,然後按照這個思路去寫,不能想一鳴驚人,什麼都要顧及,到時寫得毫無章法。另外,預測作文其實是預測趨勢,預測一種思路,如果考試考到了交通,考到了人的群體性質或者關注等,你說預測到了沒有呢?可以說預測到了,也可以說沒有,看你對預測的期待是什麼。如果非要相同,我想我也沒那個能力,也不會在百家號碼字了吧。
  • 怎樣才能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
    ,「The decision as to whether or not...should be a personal choice」 這類母語者經常使用,但國內學生卻很少接觸到的表達。在寫作中合理使用這類短語和句型將能夠極大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怎樣才能積累這類地道表達呢?大量閱讀外刊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 《經濟學人》100部精選合集!看完英語水平超越大多數同齡人
    《經濟學人》以發明巨無霸指數聞名,關注政治、商業、科技、書評及藝術,是英語學習者及社會精英必不可少的讀物。經濟學人文章觀點犀利有深度,語言嚴肅又不失詼諧。在思考和提升自我認知的同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以及全球視野的利器。毫不誇張的說,其中作者們信手拈來的遣詞造句、語法靈用,地道經典!
  • 招募令 | 經濟學人翻譯組
    有,那就是《經濟學人》!作為一本歷史悠久,一直以高逼格姿態延續至今的雜誌,《經濟學人》當仁不讓。作為時代新青年的優秀代表們,我們怎麼能不研究學習一下呢?Q1:《經濟學人》是什麼?一份歷史悠久(成立至今177年),地地道道(來自倫敦)的英文雜誌。Q2:《經濟學人》有什麼特別之處?
  • 2021年中考英語預測押題範文!典型全面,衝刺高分一定要熟練!
    2021年中考英語預測押題範文!典型全面,衝刺高分一定要熟練!本學期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距離2021年的中考也已經只剩下半年的時間,不知道大家都準備得怎麼樣了呢?一般來說,在考試中,大部分孩子最怕的就是作文,不僅僅是語文,英語作文更是,綜合性較高,考察內容非常廣,尤其還要注意一些語法時態句型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對於大部分初中來說,英語作文比語文作文還困難。但是作文又是考試必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