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經濟學人》標題學習地道的英文知識(2)

2021-02-28 經濟學人每日精講
經濟學人除了文章本身外,其標題本身也值得探究,但實際上大家通常會忽略,本期給大家盤點一下今年的幾期經濟學人中值得探究的標題。小小標題,也能蘊含滿滿知識點。昨天花了一天時間瀏覽了最近幾期經濟學人,特來與大家分享一些值得賞析的文章標題。前段時間已經給大家帶來過一期經濟學人標題系列推送:通過《經濟學人》文章標題學地道英語知識,從點讚情況來看,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新一期經濟學人標題知識點講解文章,如果覺得不錯的,幫忙點個在看。

該標題改編自英文地道俗語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many hands 表示 人多,多個人多把手,light work 指的是 輕鬆的工作,字面可譯為「多個幫手工作也輕鬆點",用地道的漢語來表達就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眾人拾柴火焰高】。

該標題改編自地道俗語表達 Tower of Babel,中文譯為【巴別塔】,該英文表達源自西方聖經故事,‍‍‍‍‍‍‍‍‍‍‍‍‍Babel這個詞來自《舊約·創世紀》(Old Testament, Genesis)。講的是洪荒之後,諾亞方舟上留下的人類妄自尊大,竟然想修一座通天塔與上帝見面,於是上帝非常生氣,混亂了他們的語言,造成思想無法統一,文化產生差異,分歧,猜嫉等各種問題接踵而來。於是,這座塔也便成了一個泡影。「巴別塔」這個詞在希伯萊語中意為【混亂】。現在,The tower of Babel(通天塔,巴別塔)常用來喻指【空想的計劃,陷入混亂而無法完成的事情】。

1928年,荷蘭畫家埃舍爾(ESCHER)的《巴別塔》

pot luck 是美國地道俗語,該表達最初指的是「Potluck(百味餐),源於西方,由主人提供場所,參與者每人需要帶一道菜品,大家一起分享」,一般指的是便餐或簡餐,所以一般也譯作 家常便飯。例如,Come on and dine pot luck.過來吃頓便飯吧。此外,該短語還引申出一個常用用法,英文含義是 anything that is available or is found by chance, rather than something chosen, planned, or prepared 即 在完全沒有準備或計劃的前提下「不經意,碰巧得到的東西」。例如,We had no idea which hotel would be best, so we just took pot luck with the first one on the list. 我們也不知道哪家旅館最好,所以就碰運氣挑了名單上的第一家。

pit stop 為英文地道俗語,其英文含義是「If someone makes a pit stop during a trip, they stop somewhere for a short time,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go to the bathroom or to eat or drink something. 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尤指旅行中的)短暫休息; 歇腳」,例如,There's a rest area partway up the mountain; we could make a pit stop there. 半山腰上有一個休息區,我們可以在那裡歇歇腳。

此外,pit shop 還指的是 an occasion when a car stops during a race for more fuel, etc. 停車加油(或修理等)情況,例如:We are all used to jumping into our cars, driving 200-300 miles, making a pit stop and then carry on driving. 過去我們跳進車裡,開上200到300公裡,停車加油然後繼續行駛。

New sheriff in town,該標題改編自西方地道俗語,there comes a new sheriff in town,sheriff指「警長」,town指「城鎮"。new sheriff in town指的是鎮上有新警長來了,居民可能要開始適應新的管理方式。此語多用於公司中,若有新主管上任,底下的職員會說這句話,來表示不知道新主管的管理方式為何。通常是形容嚴厲的人或氣氛,表明即將發生新的變化,譯成地道的漢語就是【新官上任】。

該標題改編自英文地道表達 third time lucky,字面意思是 第三次幸運,其實它的意思是【(一般指的是前兩次不行或倒黴)第三次一定行/一定好運,事不過三】,英文中類似的表達還有 third time's a charm」,也表示【事不過三,第三次一定幸運/可以】。
該標題改編自地道英文表達 heads in the clouds,字面意思是腦袋飄在雲朵之間,由此引申為地道用法,喻指一個人【胡思亂想,做白日夢,不切實際】,例如,He's always got his head in the clouds. 他總愛胡思亂想。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為地道英文用法,其英文意思是 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can enjoy the advantages of two very different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即同時享受兩種完全不同事物帶來的好處,所以一般譯為【兩全其美,兩頭受益】,例如,Her living room provide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with an office at one end and comfortable sofas at the other. 她家客廳一頭是辦公處,一頭是舒適的沙發,真是兩全其美。

the City,注意這裡的字面C大寫,the City 為簡稱,其完整版全稱是 The City of London,譯作【倫敦金融城】,它指的是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東側的一平方英裡內的區域。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因為毗鄰倫敦金融城,所以校名也由此而來。倫敦金融城有如美國華爾街,聚集著無數金融機構和全球百強公司,是倫敦最光鮮的地方。這裡還有自己的一套選舉系統和市長(任期一年),選民都為商業代表。

倫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是英國金融中心。這裡不僅坐落著英格蘭銀行(相當於英國的央行,英國的利率就是這個機構制定的),還有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寶誠保險公司(Prudential),聯合利華(Unilever),安永會計事務所(Ernest & Young) 等眾多頂級機構的總部都在這裡!這裡還有好幾所世界級的法律公司。

too close to the sun,該標題改編自英文俗語,fly too close to the sun,該表達源於一則古希臘典故:古希臘工匠代達羅斯與其兒子伊卡洛斯因為觸犯法律而被希臘國王囚禁於克裡特島,該島周圍全是海水,無法通行。後來為了逃跑生存,代達羅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蠟和羽毛做成羽翼,想藉此飛出孤島。在一切就緒準備逃離之前,他告誡兒子不要飛得過高,避免雙翼上的蠟遇見太陽被融合。開始時伊卡洛斯爽快的答應了,但是當他飛向高空,感受到了飛行的美妙感覺時,他把他父親的告誡拋到腦後,於是越飛越高,忘乎所以,最終羽翼融化跌落而亡。這就是詞語fly too close to sun的由來,後來人們常借「don't fly too close to sun 」來表示當冒風險做某事時,縱使事態看似順利,也要切忌得意忘形,置警告於不顧。翻譯成地道的中文就是「得意忘形,挑戰權威」。今天的標題知識點講解到此結束,如果覺得內容不錯,還請點個在看,最近熬夜給大家寫經濟學人乾貨,眼睛都快瞎了。最近,我們的一對一翻譯訓練及批改正在招生中,無論你是備考CATTI、專八還是翻譯碩士,均可報名練習翻譯,精細化批改,涉及具體的字、詞、句、結構及文章邏輯的批改,逐詞、逐句查找翻譯問題,提出修改建議,並以word批註形式體現,批註精細度超出你的想像(批改班學員原話),你會收到密密麻麻的滿屏批改!具體信息請點擊下方藍色字體了解:


相關焦點

  • 讀懂地道英文!你打卡《經濟學人》習語了嗎?
    恭喜你,你讀到「地道」的英語了。就像中文裡有常用的成語、習語一樣,英文如果要寫得漂亮生動,自然要能巧用習語。想學更多地道英語,快來訂閱《經濟學人·商論》!為訂閱讀者量身打造的英語學習社區推出以來,我們官方譯者已累計更新逾170期「學人習語」,詳細講解《經濟學人》中出現的英文習語。
  • 如何讓英文更地道?
    提高階段:意思正確且完整;英文正確(但不一定地道),即可以熟練使用所需的英文句法,熟練掌握所需主題的詞彙。高級階段:英文譯文基本無錯,經常能夠採用地道的英文表達法,對翻譯處理上有更高層次的判斷。比如「小康社會」是採用外來化處理成 a Xiaokang Society,還是本土化處理成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 招募令 | 經濟學人翻譯組
    有的閱讀為了消遣;有的閱讀為了獲取知識;有的閱讀為了養氣。那麼,有沒有一種「三合一」的閱讀體驗呢?有,那就是《經濟學人》!作為一本歷史悠久,一直以高逼格姿態延續至今的雜誌,《經濟學人》當仁不讓。作為時代新青年的優秀代表們,我們怎麼能不研究學習一下呢?Q1:《經濟學人》是什麼?
  • 英文寫作思維模版|如何跟著《經濟學人》學寫作邏輯
    於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就放慢了閱讀速度,我會「死磕」一篇文章,仔細思考作者是如何從一句話寫到下一句話,是如何論證觀點,是如何實現段間銜接的,同時學習仿寫。個人覺得通過這種方式的練習,能夠逐步提高寫作能力。下面我就分享一篇自己在通過《經濟學人》學寫作時的一篇文章精讀與寫作筆記。
  • 傑夫老師受邀參加《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舉辦的雞尾酒會——世界•2021並聊聊如何使用《經濟學人》學習英語
    會上《經濟學人》雜誌副主編湯姆·斯丹迪(Tom Standage)在美國通過視頻遠程的方式為在場的朋友就2021年大事件做了專題演講,整個演講非常精彩,使我啟發頗多。clip2專題演講結束後現場Q&A        同時,也有幸得到了《經濟學人》集團按慣例出版的年度特刊《The World in 2021》這一特刊對即將過去的2020年進行了總結,並對新的2021年進行了展望。
  • 《經濟學人》標題雙關語解析(二)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以報導新聞與國際關係為主的英文刊物,每周出版一期,由倫敦的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該雜誌的文章語言機智幽默,被很多英語學習者和愛好者奉為學習寶典。新浪微博用戶@管鑫Sam 近期發布了一些該雜誌雙關標題的解析短文,英語點津在獲得其本人授權後,從中選取了幾條與中國相關的文章標題解析,與大家共享。
  • 【學生六折】《經濟學人》官方雙語版限時特惠
    積累2500+雙語文章和1500+原聲音頻,每月主題+每日更新,無論是想提升英文還是拓展全球視野,無論身處學校還是職場,我們都能通過一流的內容幫你逐步培養地道的高階英文應用能力、全球視野和跨界思考能力,一起為下一個十年做足準備。
  • 如何利用《經濟學人》來提高英文文獻閱讀能力?
    本文首發於i神經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文 | 撰稿 卓哥前面推文提到施一公教授通過外刊閱讀提高英文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並不知道該如何入門,更不知道如何安排外刊的學習重點。你可能曾經想過要讀經濟學人,或者已經讀過一些但還是沒找到感覺,那麼本文可做參考。
  • 【超值福利】用《經濟學人》學英文,讀商論就夠了
    無論身處學校還是職場,掌握地道的高階英文應用能力、全球視野和跨界思考能力,都是能幫助你為不確定性驟增的下一個十年做足準備的法寶。商論君今天將結合經濟學人集團2015年推出的官方中文版《經濟學人·商論》App,從聽說讀寫譯的各個方面說明,怎樣最大化原刊能帶來的語言學習效用。首先(敲黑板),再來熟悉一下我們的定位:《經濟學人·商論》精選《經濟學人》社論、商業、金融、科技、書評等版塊最新文章,配以官方中譯版本,覆蓋全球熱點議題,幫助中文讀者充分利用原刊豐富的內容構建面向未來的知識網絡。
  • 【開學季·學生六折】全年通讀《經濟學人》雙語版!
    上述內容全部選自《經濟學人》原刊中的熱讀文章和真實例句,配以官方譯者通過多個步驟的權威解讀,帶你從詞、句、段循序漸進,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方法。無論是想提升英文還是拓展全球視野,無論身處學校還是職場,我們都能通過一流的內容幫你逐步培養地道的高階英文應用能力、全球視野和跨界思考能力,一起為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牛年做足準備。
  • 《經濟學人》是如何報導NBA莫雷事件的?
    這一次我們換個方式,起了個有噱頭的標題,和你分享幾點我讀《經濟學人》的一些細節和感悟,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幫助。1. 學習詞彙的最小單位應該是句子寫這期《經濟學人》導讀時,順便從文中手寫抄錄幾個常見實用的表達到(圖中幾個來自 The world this week 版塊)。不過,我是為了發微博才這樣做的,並不推薦這種把單詞拎出來學的方式。
  • 《萬物》雙語專刊 給孩子最地道的英文原版科學雜誌
    作為其中文版,內容涵蓋環境生態、工程機械、太空探索、物理化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是對孩子所學課內知識的生動拓展,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同時培養專業興趣。《How it works》已經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與時俱進的選題、精美的圖解、國際化的視野,受到各國青少年和家長們的喜愛。
  • 《經濟學人》熱門主題合輯!助你跑贏信息通脹
    當你提高了對信息的「解析度」,自然會有意識地避開那些容易引發焦慮的聳動標題,轉而搜尋更多能幫助理解現實、認識世界、前瞻未來的內容來平衡自己的智識攝入。那怎樣的閱讀能持續帶來收穫?商論君認為這需要包括:一流的寫作水平,理出有據的論述,完整的知識體系,規律的主題分類。因為所謂的觸類旁通,本質上是把表面化的談資變成觀察世界的多元視角和分析問題的洞察力。
  • 《經濟學人》2020年2月1日刊裡面有哪些值得一說的標題
    一、《經濟學人》2020年2月1日刊如期更新,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期有哪些值得一說的文章標題:註:只分析標題裡面的知識點或背景知識
  • 外刊《經濟學人》2019+2020周刊合集,限時免費領!
    很多同學都踩過各式各樣的坑,想要看懂地道的外國讀物,單詞、語法、文化背景卻沒方向,急病亂投醫,更別提深入堅持英文閱讀了。  名字叫經濟學人,但是什麼都有:政治、新聞、經濟、文化、科技等等,很受歡迎。該雜誌英文電子版可通過移動App、網站或者有聲版閱讀每周完整內容。  讀《經濟學人》提升鞏固英語  在閱讀外刊時,也是我們檢測和鞏固學習成果的時候。
  • 經濟學人 | 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
    不論你的學習目標是提高英語水平,還是加強自己的翻譯能力,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學習筆記內容:1. 精讀。精讀的好處無需贅言,可以有效擴大詞彙量、培養語感。這裡想要提醒你,精讀時不要把重心過多地放在生詞上,筆記中很多文章選自《經濟學人》,用詞複雜,很多生詞都不適合日常使用,大家認識即可,無需過多關注。
  • 【新學期開掛秘籍】學生六折訂閱《經濟學人》雙語版全年!
    無論是想提升英文還是拓展全球視野,我們都能通過一流的內容幫你逐步培養地道的高階英文應用能力、全球視野和跨界思考能力,一起為新學年年的挑戰和機遇做足準備。上述內容全部選自《經濟學人》原刊中的熱讀文章和真實例句,配以官方譯者通過多個步驟的權威解讀,帶你從詞、句、段循序漸進,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方法。無論是想提升英文還是拓展全球視野,無論身處學校還是職場,我們都能通過一流的內容幫你逐步培養地道的高階英文應用能力、全球視野和跨界思考能力,一起為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牛年做足準備。
  • 如何有效學習地道英文?
    回想一下,剛剛在讀英文原文的時候你有想到這些嗎?是不是因為覺得太「理所當然」所以根本沒有注意到?但恰恰是這種英文裡理所當然的句式表達,俗稱「地道英文」,我們僅僅靠「讀」是學不來的。那怎麼才能有效學習地道英文呢?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回譯。
  • 閱讀英文書籍需要到什麼程度的英語水平?
    又或是:「英文原版雜誌會不會很難?我看不懂怎麼辦?」「別等到英文學到了什麼水平才開始讀英文書。儘管外語和母語的學習有很多不同,我們也可以借鑑學習閱讀母語材料的經驗。讀中文書需要什麼水平?我小學語文考了100分,我適合讀這本書嗎?我們小時候開始讀書的時候有很多字都不認識,也不會查字典,但是我們也讀的津津有味。
  • 「外刊地道英文臨摹」疫情下的教育
    今天是「外刊地道英文臨摹」的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