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經濟學人》來提高英文文獻閱讀能力?

2021-02-18 i神經

「在這裡,我們一起精學外刊,死磕文獻。」

本文首發於i神經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文 | 撰稿 卓哥

前面推文提到施一公教授通過外刊閱讀提高英文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並不知道該如何入門,更不知道如何安排外刊的學習重點。你可能曾經想過要讀經濟學人,或者已經讀過一些但還是沒找到感覺,那麼本文可做參考。

可移步公眾號另外一篇文章,這裡不詳述。

施說 (二) : 提高英文論文寫作,從閱讀英文外刊開始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外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有一份好的閱讀材料至關重要。

對於初學者而言,在剛開始學習時應儘可能避開文化背景深厚,語言風格另類,專業知識錯綜複雜的材料。類似《傲慢與偏見》、《了不起的蓋茨比》等名著並不適合學習者入門。

所以在這麼多的新聞媒體和文章中,最值得中國的學習者入門閱讀而且難度最低的文章是:

外國媒體對中國事件的報導和評論分析。

因為這類文章報導的內容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題材我們都很熟悉,讀起來就很有親切感。比如說北京的房價,上海的教育體制等等,國外眾多媒體都有報導。所以在閱讀心理上就特別容易接受,即便有生詞也不會覺得太難,哪怕是猜也能猜到這篇文章大致講了什麼。

那什麼樣的材料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呢?

《經濟學人》中國版塊文章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經濟學人一直都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從2010年開始就專門開闢了一個China版塊,每一期至少有三四篇針對中國深度報導。中國板塊的文章難度就要小很多。而且,作為國際知名英文刊物,《經濟學人》文章在詞句表達上可圈可點之處非常多,掌握這些文章中優秀、規範的表達對於提升我們的語言應用水平大有裨益。

經常閱讀並學習這類文章除了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速度之外,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用地道的英文來描寫報導我們熟悉的中國題材,並學會用新的眼光看待今天中國發生的各種事件。同時,外刊中對中國客觀評價也為我們提一個批判性的角度去看待它們。這些文章能夠讓我們在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增加對這片鄉土的認識。

正如一句話所說「以前學英語是為了認識世界,現在學英語是為了認識中國」。

當然,還可以讀讀經濟學人Leaders板塊裡你感興趣的文章,還學有餘力的話根據你的興趣去瀏覽其它版塊。

現在有各種外刊精讀的閱讀社群,朋友圈經常充斥著堅持閱讀xx天打卡,我也參加過很多打卡,其實即便每天能做到堅持打卡,也很難說數月後能有多大的提升,不過這確實會給人一種「今天又是努力學習英語一天!」的錯覺。

如今,網絡的發達讓只要有點搜索能力的我們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英語學習資料,本文文末我也給大家準備了我經過學習發現很有用的精品學習資源和方法,但學習這些資源和方法論只是一個入門,最重要的是後續能夠根據自己的水平主動去選擇更多適合自己進階的材料和方法,保持不斷學習。

外刊中有大量的專業術語、特殊表達、英美文化背景等我們難以理解的內容,這些內容絕不是閱讀一兩期外刊就能夠掌握的,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把這些好的句子記錄下來,加以模仿,長期堅持,反覆記憶,才能夠化為己用。

單純把文章讀完遠遠不夠,有這個記錄積累的階段,外刊的閱讀在一定階段後才能突飛猛進。 

下面有三點外刊閱讀的建議


原版報刊的用詞都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範圍,哪怕你把四六級考研GRE詞表都背了,也未必能流暢閱讀,而僅靠閱讀雜誌來慢慢積累單詞,效率很低,所以惡魔奶爸Sam從01年到16年的所有經濟學人周刊中提取整理了經濟學人常用詞彙,這些詞彙也會不斷出現在未來的經濟學人報刊中。

詞頻越高說明其出現的次數越多,當然也就是更為重點的,大家在背誦時可先從詞頻2000以上的開始背起,背完以後經常閱讀,詞彙量本身和閱讀能力都會大幅增長。 

使用方法:文末獲取下載詞頻,導入歐路詞典中,將會自動出現釋義,方便背誦。 扇貝單詞也有高頻詞的總結可以看。

說到詞彙量很多人就會有這種誤區——覺得自己必須得首先背單詞,背上個五六千,甚至一兩萬的單詞,才能開始閱讀。一般抱著這種想法的人,典型的學習狀態是拿起一本詞彙書,背了忘,忘了背,雄心壯志的開始,身心俱疲的放棄,斷斷續續,買了好幾本詞彙書,開頭10頁非常陳舊,後面的全都嶄新無比。 

 一般這種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背完一兩萬詞。

 而且背單詞還有一個更致命的缺陷,詞彙量並不等於你的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哪怕你真的背完了,你會發現你也根本不可能熟練閱讀任何一篇報刊或者小說。 

想要提高閱讀速度,加強閱讀理解能力,我們最好的擴大詞彙量的方法就是read much

就必須只能從閱讀訓練本身上著手,必須要通過科學系統,循序漸進的訓練流程來實現閱讀速度和詞彙量的雙增長。

推薦詞典:

給出這份高頻詞表的目的並不是叫你去死記硬背,而是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來掌握這些它們。你可以通讀這份詞彙表,然後選擇不會的生詞進行重點突破,比如查英英詞典記例句,這裡推薦一個學單詞的網站,這個網站超級強大,我認為是目前最好的單詞類網站了:Vocabulary.com

知乎網友@數據小生  在Vocabulary.com 上為經濟學人的高頻詞彙製作了list,共享連結:https://www.vocabulary.com/profiles/B0E0GFG300P9Z

歐路詞典支持個性化加載 Mdict、靈格斯等多種格式的擴充詞庫,文末也附上了經過篩選的6本權威且豐富的英語詞典,可擴充至歐路詞典。

如果個別同學有特別關注的詞典可以私信我獲取另外22本權威詞典。

如何給歐路擴充詞庫可查看: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ed15cb1b44a4701be269817e.html

解決了詞彙,還有一個難題,長難句理解問題,主要是語法問題,要系統細緻完整的語法規則,可以看賴世雄的《經典英語語法》,最近也一直在學這本書,文末有分享這本書的PDF。

怎樣才能讓學習者堅持閱讀外刊並充分學習吸收每篇文章的精髓?

這裡有一份不錯的《經濟學人》中國版塊文章的材料,來自魏劍鋒老師的「外刊看中國」閱讀資料。共有66篇《經濟學人》中國版塊文章的精讀學習。附有不錯的解析筆記,含文章譯文以及深度剖析筆記。(文末領取資源)

註:本資源不可以用於任何商業或除免費學習之外的其他任何目的。

秉持著「少即是多」的原則,  選擇經濟學人中國版塊,堅持每天精讀一篇

詞彙量不足者可先積累單詞,同時藉助公眾號(推薦 魏劍鋒老師的英文悅讀 )來閱讀。相信堅持下去,你會有很大的提升。

小結在這裡

以《經濟學人》中國版塊文章為切入口,輔以高頻詞彙+賴世雄的《經典英語語法》+6本權威詞典

寫在最後

很多人領資料的時候是很激動,但更多的是領取後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有部分朋友甚者是領取後還沒點開過。單純更新資源後沒有太大意義。單純更新資源後就不理了,這樣分享資源也沒有太大意義。希望大家能夠以《經濟學人》中國版塊文章為切入口,輔以高頻詞彙+賴世雄的《經典英語語法》+6本權威詞典去學習外刊。

以後我也會每周分享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同時也會定期分享英語學習資源

希望在這裡

我們一起精學外刊,死磕文獻!

【資源獲取方式】

在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 

【外刊閱讀】


關注小編領取

1.《經濟學人》中國版塊精讀文章

2.《經濟學人》的高頻詞彙表

3.《賴世雄經典英語語法》PDF

4. 6本權威詞典

5.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

關注小編請註明:單位+專業【外刊】。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
    處於碩博士階段,每天除了緊張的實驗操作,就是各種刷文獻,尤其是與專業直接相關的高質量的論文、文獻都是英文的,無形中耗費了人更多時間與心血。那麼應該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呢?對於英文專業詞彙,還是要靠日常的積累,平時找幾篇專業領域高質量的文獻進行精讀,吃準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的表述方式,並進行針對性模仿練習,久而久之,就基本可以掌握了。那如何讀懂一篇英文論文?
  • 施一公: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英文文獻閱讀能力
    85至89年在清華生物系讀本科期間,從未讀過任何一種英文專業期刊。我受到的與英文閱讀相關的訓練一共只有兩個。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間選修的時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師開設的《生物英語》系列講座,隱隱約約記得蒲先生讓我們閱讀一些諸如DNA雙螺旋發現之類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時間較短,暑假過後也沒有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
  • 如何高效地閱讀醫學英文文獻?
    所以,打好醫學基礎,是解決閱讀障礙的第一步。無論是英文文獻,還是休閒讀物,如果生詞太多顯然是難以快速閱讀,甚至是難以堅持讀完的。擴大詞彙量是個老生常談,解決之道也很淺顯,就是刷臉熟。同一醫學領域內常見的詞彙只有有限多個,像大寶一樣天天見,你不認識它它也認識你了。另外有個訣竅就是記住詞根,事半功倍。   閱讀文獻想要快,就不能「逐詞逐詞」地讀,而要按意群來讀。
  • 如何通過閱讀外刊提高英文水平?
    他們英語取得進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人因為學術需要,每天要讀200-500頁的英文文獻。這樣高強度學了6個月之後發現脫胎換骨。又比如有人因為工作需求每周要做四個幾十頁的英文 PPT,每天對著五六波人英文演講。這樣持續大半年之後英語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上面是一些同學通過高強度學英文實現能力躍遷的故事。
  • 如何提高專業英文閱讀能力?
    該文的一些背景可以參考作者2010年8月12日發表於《科學時報》的文章——《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寫作能力》。 □施一公 從小到大,我感性思維多一些,不善於讀書。1985年至1989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讀本科期間,我從未讀過任何一種英文專業期刊。
  • 如何閱讀文獻(特別是英文)【滿滿乾貨】
    如何快速準確地從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獲取所需的信息,並學會分析、利用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人們立足於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技能。提高自己在當今複雜的信息世界中準確、快速地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我們科研人員是至關重要的。
  • 如何學習精讀《經濟學人》來提高英語水平?你不妨試試這樣做
    《經濟學人》的文章如何精讀?丸子君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經濟學人》作為正式的英文雜誌,裡面的文章多與時事、政策、理論等相關。你若是不了解相關的背景、不知道相關的術語,沒有這些作為閱讀文章的支點,很難下手開始學習。你會覺得十分困難,即使文章看上去單詞沒有那麼難,但是真正讀懂不容易。怎麼辦?這就需要我們進行背景知識的查閱和學習。
  • 英文文獻閱讀的一點認識
    但文獻閱讀方法、注意事項等就很難明確傳輸和指導了,因為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更重要的是知識背景和研究興趣可能具有不小的差距,自然文獻閱讀習慣可能差異較大。讀碩士那會,自己也看了很多網上檢索到的老師或研究生前輩寫的科研方法的心得體會,包括如何快速有效檢索文獻、如何閱讀文獻、如何設計實驗、如何撰寫學術論文等等。
  • 利用回音法來提高你的英文聽說能力
    來自:《A Rye Field》作者: Ivan Shishkin由於多年的應試教育的關係,我們更傾向於採用閱讀的方式來獲取資訊。在應試教育的考核試卷中,通過閱讀就能解決除了聽力之外的大部分試題,這就更加造成了我們更著重於閱讀能力,而往往忽視了聽說能力,我這裡把作文歸結為閱讀能力的體現應該沒有疑議吧回想我們學習母語的過程,首先是聽,接著是說,最後才是讀寫。語言的學習化繁為簡,歸納起來就是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聽和讀屬於輸入,說和寫屬於輸出。
  • 我來讀文獻 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的批評隱喻策略
    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修辭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僅可通過語言文字符號模態來表達,也可以通過非語言模態來表達。多模態隱喻研究的興起拓展了經典的語言隱喻研究範疇,也為語言教學帶來了新的啟發。」11月19日(本周四)「我來讀文獻」【線上論壇】活動的點評文獻即為《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的批評隱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態隱喻構建的中國形象」教研課題為例》,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將該文刊登於此。
  • 提高心理學英文文獻閱讀效率,「秘籍」就在這裡了!
    好不容易停下來30min,刷刷微博、看看知乎、聽聽網抑雲,Emm 一天要過去了,電腦屏幕裡面滿是英文的文獻,閱讀進度才三四行,或者文獻列印了一大堆,結果只看過一頁的文章卻也寥寥無幾,望著小山一樣的文獻,只想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 如何提高英文文獻的選題效率?
    不管是學生還是科研人員,在學習工作中為了不斷充電,閱讀行業前沿的文獻資料,成了一個必不可少步驟。但是,在當前的國際學術環境下,文獻主要還是以英文為主。所以,如何判斷一篇論文有沒有價值閱讀呢?首先我們得根據標題中以及關鍵詞,推測這篇論文的大致主題和內容,以此判斷自己是否感興趣或者是否需要。其次通過摘要,了解論文的基本內容、方法特色、主要貢獻。最後就是看結論啦!
  • 如何利用經濟學人備考CATTI筆譯?
    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利用經濟學人練習翻譯能力考前注意事項、常見疑惑解答我的個人習慣是,在答題時候的精力分配是EC7:CE3。之所以把大量精力投入英譯漢,第一是因為(我覺得)閱卷老師畢竟是漢語母語人士,所以在閱讀英譯漢文章時,對句法結構、語句流暢性、信息的組織等的敏感度,要高很多。
  • 學生如何提高專業英文閱讀能力?
    85至89年在清華生物系讀本科期間,從未讀過任何一種英文專業期刊。我受到的與英文閱讀相關的訓練一共只有兩個。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間選修的時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師開設的《生物英語》系列講座,隱隱約約記得蒲先生讓我們閱讀一些諸如DNA雙螺旋發現之類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時間較短,暑假過後也沒有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二是《生物化學》這門課。
  • 怎樣閱讀英文原版書?如何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
    英語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實際上,全球每年的出版物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英文書籍,在某些科技,思想等領域,相對來說,國外都是比較領先的。掌握了優秀的英文閱讀能力,就能夠快人一步,比別人更加迅速地了解到最新的行業資訊。那麼,下面就由唐歌來為你分享:怎樣閱讀英文原版書?
  • 論文如何閱讀英文文獻?3分鐘了解學術大佬不會告訴你的5個秘密!
    3.為了寫文章的讀法讀文章,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時候,有意識的記一下好的英文句型。為方便以後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提高效率,看一下作者,文章和期刊,比自己在那裡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憶, 就不容易忘記。
  • 提高研究生英文論文寫作能力的幾個方面
    眾所周知,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指標有很多,包括實驗能力,邏輯分析問題能力,理論能力和英語水平等。這些能力都可以通過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來體現,因此英文論文寫作能力成為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那麼,如何提高研究生英文論文寫作能力?
  • 拯救被英文文獻淹沒的你:神奇的文獻閱讀軟體推薦!
    重慶醫科大學 研二 石同學:光是找文獻就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讀文獻就更是難上加難,根本不知道核心內容是什麼,更別提靈活應用了。而有些小夥伴卻表示得心應手,萬事開頭難,找對方法就能得到雙倍成果:我平時利用零碎時間,堅持每天閱讀文獻。對口內容細看,非專業作拓展。
  • 施一公:學生如何提高專業英文閱讀能力?
    1985至1989年在清華生物系讀本科期間,從未讀過任何一種英文專業期刊。我受到的與英文閱讀相關的訓練一共只有兩個。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間選修的時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師開設的《生物英語》系列講座,隱隱約約記得蒲先生讓我們閱讀一些諸如DNA雙螺旋發現之類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
  • 高效閱讀英文文獻必備技巧
    其中,一個讀文獻的嚴重誤區就是:從頭讀到尾恨不得嚼透每個單詞,讀完後束之高閣讓記憶隨風飄散。本文總結讀英文文獻的高效方法,希望對各位科研同仁,尤其是初涉科研的同學們有些許幫助。通過這兩部分的閱讀可以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該項研究的內容和目標,通過和自身科研課題的對比來確定是到此為止,還是精讀剩下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