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剖析: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大,沒有孰高孰低,只是視角問題

2020-12-13 文眼看世界

西方嬰兒學名詞更快,東方嬰兒學動詞更快。動詞極具活性,名詞就比較具有惰性。動詞在東方語言中,比在英語和許多其他歐洲語言中突出。

西方的孩子學習的是一個主要有物體構成的世界,東方的孩子學習的是一個主要關於各種關係的世界。東方的小孩在學習如何對物體進行歸類這方面比西方的小孩要晚。

西方人對相似性的感知,更多的是基於物體間的外表相似性。

東方人堅信每一個事實與所有其他事實之間的潛在相關性,東方人比西方人更會從感知到的各種關係及相似性方面來組織這個世界。

中國人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沒有嚴格區分主體和客體。

古代的中國人對範疇不感興趣,認為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認為自然和社會物體的運動是源於物體周圍環境的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在中國最古老的哲學經典著作《易經》中,人們認為物體的特性並不一定是穩定不變,環境的逐步改變可以影響結果。

而在西方有一個信念,一直貫穿著整個西方社會的智慧發展史,那就是任何範疇都可以找到它的必要和充分條件。

只有我們打消東方文化觀念和西方文化觀念中的偏見,尊重彼此,真實和客觀地了解對方,就能做到和諧共生。

在《思維的版圖》一書中,作者尼斯貝特認為語言和思維是導致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巨大原因。由於這種差異,東西方在文化和世界觀等方面存在著各自獨特的認識論,由此產生出東西方的社會生活和自我意識的巨大差異。其根本在於由語言導致的思維模式的差異。從比較語言學到經濟史,一道文化上的鴻溝橫亙在亞里斯多德的子嗣和孔夫子的後代之間。

總體上看,東方人重視背景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繫,西方人聚焦於具體物體而忽略與背景的聯繫。東方人重宏觀,西方人重微觀。用簡短的話概括:「西方人見木,東方人見森。」

1.從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看文化的不同。

個人主義是西方人的最愛,不管從任何角度看,西方人有一些文化是讓我們不可理解的,比如他們會讓年老的母親去住養老院,年老的母親也認為這種相對獨立的模式是最正確的,不是倫理與道德考慮的範疇,沒有很多約束,是自由的,每個人在追求自我,都是自由的,沒有誰屬於誰,誰都擁有平等。

集體主義在中國很明顯能感覺到,集體榮譽大於個人榮譽,就算是已經現代化這麼多,我們的周圍也不喜歡出頭鳥,認為「槍打出頭鳥」,並且有些較為傳統的固執思想認為個人的成功並不代表成功,認為集體才是成功的最後保障。

我們不禁經常感嘆,為什麼西方人相對中國人更獨立。家庭和學校又該怎樣正確培養孩子,學生的獨立性。這些獨立性的培養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語言以及思維方式也密不可分。尼斯貝特教授指出,從地域來看,隨地球由東向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獨立意識也就越來越強。

2.從學習目的看東西方文化的不同

美國的學校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中國的學校教育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緻繁瑣的各種規定,該學什麼,學多少,什麼時候學,該怎麼學等等,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於應付,學習是家長、老師的事情,是為找工作而學。

3.從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看東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國古代大部分是土地文化發展起來的集體主義者,每家每戶都是住在一個地方,每天都要見面,人脈的密切交往必須有一些不明文的禮儀來做溝通的工具(即是孔子所開創的不同階級的禮儀),人脈必須要互相忍讓,從而注重合理性(中國人注重以和為貴),並不是很在乎被壓迫,有很多土地工作需要團結才能完成,也就是「一根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不容易斷」。

古希臘的城邦文化使得人們喜歡辯論,並且在集市上面就開始爭論,並且認為這種爭論是有利的,不會損害到個人的利益,迫使亞里斯多德不得不從現實的物體抽出抽象的概念來論證,因此邏輯學有幫助人們對所有的爭論進行嚴格的檢測。中國則不然,認為辯論會傷害到他人的感情。東方文化認為爭論是不好的,因此在邏輯推理方面幾乎一片空白。

4.從醫學看東西方文化的不同。

從中醫和西醫的理論和實踐來看,中醫是從系統的角度出發,人是一個各部分器官組織有機聯繫的整體,某個局部的病症要通過對全身系統的調理來解決,西醫則是究其病原直接深入到分子原子,病菌病毒。

5.從歷史背景和傳統文化看東西方文化的不同。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個人的覺醒這些導致西方資產階級對於自由、平等、民主主義的追求,個人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注重個體的價值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從地域文化模式來看,中國屬於大陸性農業文化,受封建統治和儒家經典的影響,缺乏對科學的探求精神,崇尚倫理道德,形成了群體主義的價值觀念體系。而古希臘文明是海洋性商業文化,有宗教傳統,但崇尚科學,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形成了個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

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西方文化崇尚個性解放,而東方文化注重整體倫理。

結語:

從以上我們看出,這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都存在,由於語言的不同導致思維模式的不同,這在全球的文化對比中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文化之間只是差異,只是視角或思維方式問題,無所謂高低,更無所謂對錯。凡是先進的文明和文化,我們都應該多去學習,拿來為自己所用。

相關焦點

  • 扁鵲三兄弟醫術孰高孰低
    醫術孰高孰低一眼就可以知曉了。」這個故事和河東和村西兩個村長治河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的道理呀。
  • 各科老師板書「大亂鬥」,孰高孰低?網友:神仙打架!
    各科老師板書「大亂鬥」,孰高孰低?網友:神仙打架! 各科老師板書大比拼,孰高孰低?網友:神仙「大亂鬥」! 「大亂鬥」三個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那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打架的意思,遊戲中的「大亂鬥」通常表示的是雙方大比拼的意思。
  • 評論:中西方教育方式究竟孰優孰劣?
    評論:中西方教育方式究竟孰優孰劣?  近日,有關中國教師在英國開展「中國式教學」遭遇文化衝擊的報導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場由BBC導演、在英國中學上演的「中國式教學秀」遇到文化衝突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商務英語作為傳導東西方文化、風俗和經濟等特點的同時,把國家之間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特色和不同生活習慣的特點也融入到商務英語的翻譯中。為促進各國友好交流關係奠定了基礎。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東西方地域差異 東西方國家由於地理條件、自然條件和地域環境等因素各不相同,而逐漸地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 從文化角度看中西方人權觀念的差異
    對於「人權」這個問題,東西方歷來都不太服對方。一般而言,西方人認為我們不注重「個體」的人權,管控太嚴;而我們認為他們盲目追求「人權」的形式,而不注重它的實質,本末倒置。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的論述,今天我們不妨從文化的視角來看看,找一找靈感。杜甫這個人有一個比較奇怪的舉動,後人經常感到迷惑,感到困惑。
  • 系統演化燒腦推理-從45億年宏大視角解密東西方文化底層差異
    王東嶽老師在混沌研習社上利用半天時間分析東西方文化差異,極大開拓視野,增加思想厚度。從45億年前的地球演化看人類文明的兩大分支-西方雙希文明和東方雙黃文明,視野比赫拉利的7萬年人類簡史更為開闊,如同偵探般一步步推演,道出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
  • 東西方文化差異引發的思維差異
    這篇文章總結了近年來的一些實驗,綜合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對「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思維差異」這一有趣的話題進行了討論。作者 Ed Yong 是知名的科學記者,他是馬來西亞華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目前居住在美國。在文章最後,作者總結道,東亞人、美國人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的人種,在思維上並沒有多大的不同。我們都既能進行分析性思維,亦能進行綜合性思維。
  • 細論東西方衰老差異,探索個性化抗衰
    長久發展之下皮膚更加脆弱,一旦衰老開始發生,便滑坡式地出現皺紋、鬆弛等問題。另外就是,高加索人種擁有縱深較大的頭骨比例。顴骨高且突出、下頷骨明顯,鼻骨、鼻基底以及面中部都顯著較高。而東亞人種的面部骨骼大都發育不完全,面部較為偏平。
  • YABU&李瑋珉同戶型PK,讓我看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我看了之後覺得非常有意思,不是因為「看熱鬧不嫌事大」,也不是那個視頻做的分析,而是看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兩位都是做豪宅的業界大師,我本不應該對他們的設計品頭論足。但兩位大師自己都PK上了,良子作為「吃瓜建築師」,談些自己的感想,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幫助普通人了解豪宅設計,也不失為一件有趣的事。
  • 孩子與家長戰爭爆發後,COS服當拖布,口紅當彩筆,孰對孰錯?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孩子與家長之間到底孰對孰錯呢?此章文文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再加上現如今二次元水太深,小鳥醬、小尤奈等事件頻繁發生,使得家長們對於二次元文化根本沒有好印象其實很多喜歡二次元文化小夥伴都深有感受,當自己喜歡一件事被否定時,自己內心會有多失望,對於二次元文化來講,它不僅僅是孩子們喜歡的事物,更是我們青春時代嶄新的標誌,所以說無論如何孩子們都不想放棄。
  • 魔道祖師:孰仙孰魔,孰善孰惡?魏無羨修了鬼道,做的是仙門之事
    就算是沒有修仙,修習大家口中的「歪門邪道」,魏無羨的初心卻從未變過,他還是在遵從自己的內心——鋤奸扶弱。而此時,那些自詡「正道」的人卻做著泯滅人性的事。不禁發問:孰仙孰魔?孰善孰惡?魏無羨從來都乾淨得像一張白紙,沒有一點汙點,任世人怎麼扒,世間所流傳的也一直都只是謠言。大家都說他是邪惡的存在,連一起長大的江澄也會痛恨夷陵老祖十幾年甚至更多,可魏無羨他永遠都是那個單純善良的人,說他一直都沒變過那是假的,經歷過這麼多痛苦正常人有誰會全都放下?魏無羨只是把所有的痛苦永遠埋藏在心裡,用釋懷後獲得的幸福填補內心被傷害後坑洞。
  • 國足7號和日本7號,本賽季西乙表現孰高孰低?2人數據對比出爐
    看靠譜的體育資訊,點擊上方「關注」】2020-2021賽季西乙聯賽,隨著香川真司、岡崎慎司等多名亞洲球員在今年都告別了西乙,如今只剩下2名亞洲球員的身影,出現在本賽季西乙聯賽的賽場上,而這2名亞洲球員,他們本賽季在西乙賽場上的表現孰高孰低?我們來通過全面的數據,來比較看看。
  • 初中英語作文選讀:關於東西方文化差異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選讀:關於東西方文化差異 2014-03-11 22:53 來源:網絡 作者:
  • 沉墨:關於東西方抗疫差異的文化解釋
    在這一次抗疫中,中西方,或東西方,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這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尤其其中的體制原因是不可否認的。
  • 孰優孰劣 音視頻有線傳輸PK無線傳輸
    這兩種方式孰優孰劣?人們各執一詞。經過對比體驗後,我得到了答案。  首先,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有線傳輸。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它將信號從播放設備傳輸到顯示設備上。連接方法大家都知道,用HDMI或者VGA等線材把藍光機(電腦)和電視(投影機)連接起來。  而無線傳輸方式和上面有著很大的區別,無線傳輸不需要布線,它傳輸的介質是微波。
  • 武煉巔峰:天真無邪的墨,被「卑鄙」的十大強者圍毆,孰對孰錯?
    武煉巔峰中,人族和墨之間的對決已經達到一個白熱化的地步,根據蒼所說的信息,我們可以明白地知道,在遠古時期墨就已經誕生,只是當時的墨智商還比較低,沒有誕生自己的思維,所以才沒有出來參與大戰。直到近古時期,墨才有比較健全的思維,在大千世界中開始活動。不過此時的墨屬於天真無邪的角色,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邪惡。
  • 混沌大學和得到大學,孰優孰劣
    從這三點來說,得到的學習周期更長,價格更便宜,混沌的周期短,價格貴,所以,看上去得到的性價比更高,當然,評價孰優孰劣應該是多維度的。從學習方式的角度來說:得到大學和混沌大學的學習形式基本相同,都是線上線下聯動相結合的方式。
  • 狗年話狗:「一條狗的使命」看「狗」文化的東西方差異
    看完這部影片,我感觸最深的是東西方關於狗的文化的差異。在美國以及一些西方國家,人能夠與狗和很多小動物和諧相處。在中國,狗就沒有那麼幸福了,尤其是在農村,狗都是被拴在門外,吃的是殘羹冷炙,飢一頓飽一頓。正因為如此,狗在人的面前是沒有獨立意志的,對人只得盡其「犬馬」之勞。同時,人對狗也只是利用,比如「好狗不咬主人」「好狗不擋道」等等這些古語古句就反應了這一點。在人的眼裡,狗是沒有狗權的,主人可以對狗進行生殺予奪,旁人不得幹涉。
  • 哈利波特同一角色在小說與電影中容顏孰優孰劣?(有圖有真相)
    魔王象在文末給出了答案,而小夥伴你的孰優孰劣又是怎樣呢……備註:對比圖中圖左為電影角色,圖右為書中角色1.哈利波特--蓬亂的髮型與綠色眼眸書中描述:哈裡擁有著跟他母親一樣的綠色眼眸,以及遺傳自他父親狂野不羈的蓬鬆髮型。很遺憾,這些重要的人設並沒有體現在電影裡。
  • 武漢人吃瓜犯了愁,滿大街「8424」孰真孰假?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1日訊(記者張維納 實習生範安妮)作為重要的解暑利器,西瓜一直是武漢人夏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水果之一,但近日,多位市民致電長江日報,表示自己在吃瓜問題上犯了愁:「今年滿大街都是8424,便宜的7角錢一斤,貴的得3元錢一斤,孰真孰假,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吃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