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草坪黃了又綠了
教學樓邊的櫻花開了又謝了
賁聖林已經在浙大海寧國際校區
看過了兩輪光陰更迭
賁聖林曾是摩根大通銀行(中國)的行長
現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
浙大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
2018年,他來到海寧學術「創業」
擔任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籌)院長
籌建一個全新商學院
豈是嘴上說說的輕鬆呢?
在這兩年多時間裡
賁聖林經歷了熱淚盈眶
也經歷了至暗時刻
現在,括號裡的「籌」已經可以抹去
而他肩上的擔子卻沒有卸下
未來
賁聖林將如何掌舵這所一流商學院
今天,報姐帶大家一起走近
賁聖林的世界
人物名片:賁聖林,1966年出生於江蘇泰興,曾先後擔任荷蘭銀行高級副總裁兼流動資金業務中國區總經理,滙豐董事總經理兼工商金融業務中國區總經理,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及摩根大通環球企業銀行全球領導小組成員等職位。現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聯席所長,全國工商聯國際委員會委員,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成員等職。
2018年的4月16日,應浙江大學副校長、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院長何蓮珍之邀,賁聖林來到海寧,在這之前,他只聽說過海寧,從沒來過。
來此之前,他收到在浙大海寧國際校區籌建商學院的邀約。然而當時賁聖林已經是浙大教授,在做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還有一些其他工作,事務繁忙。
抱著「看看再說」的心情,賁聖林第一次踏進浙大海寧國際校區。何校長陪著他在校園裡轉了一圈。儘管校園裡很安靜,賁聖林心中卻很激動,一個縣級市能夠大手筆引進浙江大學,他覺得,這裡是個創業的沃土。
幾乎沒有太多思考,賁聖林便決定了,來海寧籌辦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在一個傳統的商學院,你很難從內部去改革,有機會創辦一個全新的商學院,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躍躍欲試,接受挑戰。」
2018年11月15日,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正式啟動籌建。
然而,創業不可避免會遭遇各種問題,「有時候你可能看不到未來。」談起曾經遇到過的困難,賁聖林聲音變得沉重。
什麼樣的架構最好?什麼樣的組織和人員最適合?沒有人知道答案,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有一次,學院組織總裁班培訓,其中一個班就放在了劍橋,這是浙大歷史上第一個直接設在海外的高管培訓班。儘管學員的反饋都比較好,但是,海外教授是不是浙大從程序上任命聘任的教授?他的教學有沒有跟浙大體系相融?
「有很多細節我們沒有完善,有很多規則需要我們突破。」賁聖林說,那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但是今天回過頭去看,也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正是有了那些「至暗時刻」,才讓團隊積累了經驗,明白行穩致遠。
2020年12月26日,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舉辦了首屆學術年會,年會上重磅發布了商學院與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合作的《公司金融》中文版教材,ZIBS、AIF和CCCM三方還聯合發布了《中資銀行國際化報告》。
這意味著學術研究內容更加豐富,並且有真正意義上的方向,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可以算是一個新的起點了。」賁聖林說。
事實上,這並不是賁聖林的第一次創業。2014年5月,時任摩根大通銀行(中國)行長的他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回想起那天的經歷,現在依舊熱淚盈眶。」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種轉型,但在賁聖林心中,這卻是「回歸」。
1994年賁聖林從美國博士畢業,沒有聽從導師的勸說留在學界,一心想去業界歷練一番。20年後,或許是心中對教書育人有份情懷,或許是想換個戰場開疆拓土,賁聖林來到浙大,從「行長」變成「教授」。
雖然在金融圈大家都知道「賁行長」,但在學術界並沒有太多人了解他的科研水平與實力。一切從零開始,要去搭建自己的科研團隊,要去挑選科研題目,賁聖林的學者之路困難重重。
2014年11月,剛到浙大工作不久,賁聖林著手搭建網際網路與創新金融研究中心。彼時,這個機構還只有他一人。
不久後,賁聖林受邀赴美國沃頓商學院演講,這場演講讓美國商學院的精英們第一次認識了杭州這座互金之城,而他初生的學術平臺也順利成為本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
之後,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賁聖林成立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2015年9月,研究院作為首屆聯合理事長單位,與螞蟻金服、浙商銀行共同建立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盟/聯合會,逐步開拓並完善政產學研四維一體的交流平臺。
如今回想自己當初剛進浙大的局面,賁聖林由衷說道:「回到學術界,實際上是一次創業,用一種歸零的心態,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放低身段,扎紮實實地鑽下去。」
當然,從業界到學界的跨界經歷也為他的科研提供了很多管理經驗、實戰經驗和人脈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和空間。
賁聖林說自己喜歡跨界,可以去整合、調動更多資源。跨界思維也融入在他對於商學院的定位中,實體經濟+商業/金融,科技創新+商業/金融,服務產業,服務好科學家、企業家,這是新型商學院應該具備的職責。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賁聖林花費最多精力的地方就是海寧,他笑稱感覺自己都是海寧人了。
如今,賁聖林在海寧、杭州、上海之間來回跑,但他說,自己不管在哪裡,內心都會想著浙大海寧國際校區,想著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我已經把海寧作為我未來N年的一個主要基地。」
這樣的情懷正是基於賁聖林對於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未來幾十年的規劃和憧憬。
他告訴報姐,從建院之初,國際聯合商學院的定位就是「來自中國的全球領先的商學院」。十幾年後,雖然很難說一定會是什麼樣子,但是他相信,有三個戰略一定會得到執行。
在聊起未來的時候,賁聖林眼神中充滿期望,他說我們當下正處在國家興盛時期,這樣的時代大背景無疑是令人興奮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幸運,需要我們用更恢弘的視野去看全球的變遷。
「我希望,我們是有全球影響力、有全球存在感、運用現代科技的全新的商學院,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為到中國來發展的國際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
他笑著說,「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機遇,以海寧為基地,去改變世界、影響世界,去創造未來、引領未來。」
這是他的情懷,也是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的未來。
△戳上方看賁聖林專訪視頻
通訊員:莊彥、史振寧
記者:宋予佳、劉繼靚、劉芳璐
編輯:王家維
知道更多精彩上大潮APP(點擊下載)
海寧人,就用大潮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