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大同有哪些小吃吧
刀削麵
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大同的刀削麵,可稱「麵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後,都讚不絕口。一些本地遊子,在回到家鄉之後,都要先趕去削麵店,去吃一碗刀削麵,來解日夜思念之情。
在大同,一個刀削麵館的成與敗、存與亡,都關係到這個麵館的面裡的臊子的配方。這是與山西太原的刀削麵不同的地方,大同刀削麵不僅僅是工藝的獨特,還有味道的獨特,所謂在大同百家百味,麵館老闆可以把麵館給了你,但是臊子配方,可是重金難買。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同,刀削麵好吃的地方不一定是豪華飯店,也許就在你家門口街攤上。
目前,大同有名的刀削麵館有東方削麵,七中削麵等。
涼粉
渾源涼粉以山美水美人美聞名於天下,北嶽恆山就在該縣,而很多人了解渾源卻是從一碗普通的涼粉開始的。吃過渾源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渾源涼粉用土豆澱粉加工製作,這是其筋道的根源。渾源涼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渾源的每一個涼粉攤上都有三罐,即:醋、蔥鹽、辣椒油。還可以酌情增加當地特產豆腐乾、蓮花豆、燻雞蛋等。清泠泠的涼粉、紅彤彤的辣椒油、炸得金黃酥脆的蓮花豆,切成菱形嚼起來特別筋鬥的豆腐乾,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禁不住讓人胃口大開。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乾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於其他辣椒的幹辣,所以渾源涼粉風味獨特。
燒麥
燒麥起源於大同,據說在明朝代王建立代王府之後,御膳房裡就開始了製作燒麥。剛出籠的燒麥非常好看,邊口雪白,如同梨花開瓣,透過麵皮可以看到肉餡,皮薄肉嫩,其味道十分鮮美,色香味形俱佳,被譽為大同一大名吃。後來各大飯店都做燒麥,品種花樣也逐漸增多,計有菜葉燒麥、水晶燒麥、翡翠燒麥、金絲蝦燒麥等,而屬鳳臨閣燒麥最為上佳。
1900年8月,慈禧太后偕光緒皇帝為避八國聯軍戰亂來到大同,駐蹕四日,特命鳳臨閣製作御膳,用食盒送至總鎮署,給慈禧、光緒敬膳。鳳臨閣廚師精心製作了九籠「百花燒麥」,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著雞、鴨、魚、牛、羊、豬等9種肉餡,燒麥上端製成牡丹、芍藥、秋菊等9種花形,餡內澆以相應的花形果汁,鮮而不膩,慈禧食後頗為讚賞,並題字「鳳臨燒麥」,從此鳳臨閣燒麥有了「天下第一籠」的美譽。
大同鳳臨閣燒麥,位於大同仿古街內。
羊雜
羊雜即羊下水,把羊頭、蹄、心肝、腸肺以及羊血洗淨、煮熟、切碎。大西北地區常見的傳統風味小吃,做法有很多種,可湯可菜。
大同有名的羊雜店:賀老人羊雜。曾上過CCTV2消費主張欄目。
兔頭
兔頭有多種專門的吃法,通常有麻辣、五香兩種口味,具有骨多肉少,越吃越香等特點。吃兔頭專門的叫法為「啃」,「啃兔兒腦殼」在當地方言中也有親嘴的意思 ,是一種樂趣多多的美食。
大同有名的兔頭店有胖來來兔頭、帥府街兔頭。
以上就是大同的部分小吃。大同不僅美食多,美景更多喲。下期介紹大同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