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2019新生開學典禮上的,在校生發言代表。
(左一為王宗緹)
她,專業成績位列前茅,數學建模競賽屢獲獎項,發表SCI論文,拿下N多獎學金,她,就是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王宗緹,唯有堅持方能實現理想。
咬牙堅持,不畏困難
在面對學科競賽時,許多同學都會感到手足無措,有一顆想要參加的心,卻沒有投入其中的勇氣。而王宗緹作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在「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先後榮獲了省級一、二等獎,並在第十四屆五一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省級二等獎。
準備數學建模競賽的那個暑假,王宗緹留在學校,每天早早地從中苑宿舍出發,頂著炎炎烈日,來到東苑培訓樓,參加建模競賽培訓。
有一次,整整一個下午她和隊友們都埋頭於寫編程上。她說,困難就像豆子,而人就像石碾,磨啊磨啊,唯有堅持,才能將困難磨成香濃的豆漿。上課,編程,做題目,便是自己慢慢磨碎消化知識的過程。無縫連接,日日如此,鮮少有休息時間。直到今天她仍舊非常感慨:「強度很大,壓力也很大,靠的是咬牙堅持。」
回首備賽的那段時光,王宗緹坦言:「那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學習編程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學習掌握寫論文的方法。」一張白紙最為可貴的,就是擁有寫就華美篇章的可能,而汗水灌溉的花朵一定是絢爛奪目的。
除了積極參加科研競賽,王宗緹的專業成績也十分優秀,連續榮獲校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在她看來,學習沒有捷徑,只有踏實努力。「有效的學習在課堂中,最好當天的知識當天消化。若無法做到,至少要一周複習一次,溫故而知新。」在修改論文時,每次導師都會詳細指出不足的地方,接下來就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打磨,從框架到詞句,有時手頭的文章還沒有改好,下一篇任務就來了。常常焦頭爛額,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改論文,甚至午夜夢回,都會為一個新的想法而驚醒。過程的煎熬就像是熬粥,熬過了才有米香撲鼻。
5項省級學科競賽獎、5項校級學科競賽獎、2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報中,撰寫的2篇SCI論文,其中1篇已經發表。她說:「學習就是勇於面對挑戰,盡情揮灑汗水,咬牙堅持到底」。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在學習之餘,參加志願者活動也是王宗緹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她曾在紫金山天文臺做過志願講解員,連續兩個學期在江蘇科技館擔任志願講解員,榮獲江蘇科技館「優秀志願者」稱號
在科技館,面對可愛的孩子們,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解那些深奧的科學原理,讓孩子們感受科技的奇妙,種下不斷探索知識的種子,她說,這就是做志願服務的美妙之處。為了給小朋友講解,王宗緹特地買了一個小小的滑輪組,還動手製作了一些講解用的道具。團隊協助,溝通交流,志願者活動帶給她的不僅僅是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認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平衡學習和社會活動的關係?王宗緹認為,在有空餘的時間可以多參加活動,但學習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時間。對她而言,休息可以是坐著小公交回宿舍的路上,帶上耳機聽著舒緩音樂,也可以是刷一刷沒有追完的電視劇,「我就是在不斷的調整中逐漸找到學習與設社會工作的平衡」。
王宗緹建議新生們在剛進入大學時可以多嘗試,多參加活動,感興趣的都試一試,然後再篩選,留下自己真正覺得有益的,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不斷認識自我。
接下來的大學生活,王宗緹的目標是考研,這個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依然是「堅持」二字。「唯有堅持方能實現理想,唯有堅持才能成就優秀的自己。」
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文字:王柳陽 李依濛 圖片:由本人提供 編輯:王麗斐 責編:於樂瑤 審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