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時間,他們為1萬多聽障兒童免費進行語言治療;4個月時間,他們把一個抖音短視頻號營運到粉絲十多萬……11月20日,第三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重慶國際悅來會議中心舉行,現場多個項目獲得好評。
據了解,本屆大賽以「智匯巴蜀,創就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精神,進一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化創業帶動創新舉措,發掘優秀項目、造就創業人才。本次活動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保障廳主辦,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承辦。
「陳佳佳(化名)曾經連『媽媽』不會喊,經過我們的康復訓練,她獲得了全國聽障兒童朗誦大賽一等獎。」決賽現場,重慶大學的「為愛而聲」項目得到眾人點讚。
這個項目由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研二的學生谷旭陽創立。谷旭陽說,他的母親和爺爺是特教老師,他從小在特教家屬區和哪些孩子一起長大。「上大學我讀了播音主持,也想著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這些孩子。」
於是,他成立公益團隊,針對聽障孩子提供上門康復訓練。5年的時間,團隊幫了1萬多聽障兒童。
2016年,谷旭陽在重慶認識了陳佳佳,那時她才3歲,剛剛帶上耳蝸,連「媽媽」都無法喊出。團隊開始為陳佳佳定製課程,從最簡單的a、o、e開始,一遍遍重複指導。經過他們的訓練,陳佳佳順利隨班就讀,並獲得全國聽障兒童朗誦大賽一等獎。如今,她還是班級的語文科代表。
2018年,他們認識了11歲的唐氏寶寶,徐天天(化名),由於病情嚴重,他無法進入學校學習。
「我們選擇送教上門的方式為他提供語言康復訓練,通過一些繪畫的教學來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的進行語言的啟發。如今這個孩子能背誦一些古詩詞,也能進行簡單的交流。」谷旭陽說,團隊目前有20多個成員,他們的足跡已經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
磁器口、洪崖洞、長江索道……重慶的眾多景點已經成為外地遊客爭相「打卡」的聖地。實際上,除了這些網紅景點,重慶還有很多旅遊資源。比如,老君洞、李家沱燈塔、皇冠大扶梯的朝天飛梯、關嶽寺……一個學生團隊通過拍攝這些景點的短視頻, 4個月收穫了10多萬粉絲。
這是重慶航天職業學技術學院的創業項目「微戲中文」,項目以重慶的文旅資源為依託,以短視頻的方式為大眾介紹重慶主城和區縣好看好玩的景點。
「2019年6月,我叫了幾個同學開始在短視頻領域做創業項目,後來,我們逐漸定位於文旅短視頻。」團隊負責人陳微說,今年8月,他們正式運營了一個抖音視頻號,至今已有10餘萬粉絲。「這個號主要拍重慶主城的景點,我們還有20多個號以區縣為主,希望通過這種矩陣視頻打造IP,將更多鮮為人知的重慶美景展示給遊客。」
據悉,本次大賽設「大學生雙創項目大賽」及「大學生(青年)微電影創作大賽」兩個專項賽,8月中旬正式啟動以來,通過網絡、媒體、高校等渠道全方位宣傳,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創業者的積極響應,吸引了來自全國20個省市的1020個優秀雙創項目及東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頂尖院校的275部微電影、短視頻作品報名參賽。大賽總獎金達32.4萬元人民幣,用於獎勵大賽獲獎團隊與優秀作品。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終來自四川賽場的團隊及黔江分賽場的團隊憑藉《引磁創新無人機》項目、《扶「蘇」YU(渝)黔——紅色引領脫貧致富,紫蘇助農持續增收》項目分別摘得大學生雙創項目大賽創意組及初創組的桂冠,《因果》、《尋味百年技藝,守護傳承初心》分別獲得了大學生(青年)微電影創作大賽微電影類及短視頻類的一等獎。
上遊新聞記者 劉力 高科 陳竹 王淳 王倩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