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獲得者。
在創業之都深圳,殘障人士創業者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評選出的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每一位都有不凡的創業故事。
曾志明:帶動更多殘障人士就業創業
肢體三級殘障人士,南下深圳後,曾志明從最基層做起,程序編碼、設計師、技術總工……直至管理者。2013年,他在梧桐山的簡陋民居裡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如今,曾志明帶領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殘障者專業BIM服務團隊,也是全球首家以殘障人士為主的傷健共融BIM服務團隊。
江文山:讓優秀殘障人士成「網紅」
他是天生左肢殘缺,卻從大學開始就熱衷公益,至今已持續16年。2011年,江文山開始創業,創造出Cancafé品牌。2016年初,在南山沙河街道支持下,江文山創辦Can+眾創空間,主打「公益文化+科技助殘」。近兩年,他又成立握手世界Can+勵志網紅孵化基地,為優秀殘障者打造一站式網絡紅人IP搖籃,為其提供展示機會。
劉海軍:致力殘障人士無障礙出行
他自幼殘障,擅長軟體開發。因深感殘障人士的出行不便,他成立深圳前海誒加無障礙生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布局無障礙出行生態產業與智能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如今,他發起成立深圳康復輔助器具智能技術應用協會,與大型國企、上市企業、軍工企業,以及日本經產省健康產業部、美國矽谷相關技術平臺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羅洪堅:為殘障人士創業提供幫助
他肢體殘疾,早在1984年就開始創業。2017年12月,羅洪堅與朋友創辦了以殘障者園藝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心理測評軟體開發的心海教育,打造殘疾人「共享創業空間」,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創業提供幫助。
寧雷:傳承非遺,授人以漁
他是聽障藝術家,魚皮浮雕畫創始人,多幅作品獲得國內外大獎,擁有設計和工藝三項智慧財產權成果。目前,寧雷在深圳文化創意園建立「中國魚皮文化展示基地」。他帶領團隊進入社區,教學手工藝,以授人以漁的理念幫扶更多殘障人士自力更生,未來則計劃進入56個社區教授2000多殘疾人。
邱浩海:用「聲活」讓聽障人士「發聲」
4歲因麻疹引發肺炎致失聰,但他卻創辦了中國首個聽障群體垂直社交分享平臺——聲活APP,讓2780萬聽障人士活出聲音。聲活APP通過語音翻譯,幫助聽障人群與健聽人群實時交流及溝通分享。
蘇麗平:殘障朋友永遠的紅娘
20多年前因意外成為截癱者,她卻從人生谷底堅強站起,成立「深圳市心之海殘友心理援助服務中心」,做「特殊紅娘」、開展殘疾人心理培訓、創立幸福驛站……被殘友們親切稱為「蘇姐」。十餘年來,蘇麗平全身心投入到殘疾人服務中,輪椅滑遍深圳十個區、100多個社區,打磨出「特殊紅娘、殘友心理援助、殘友心理諮詢師培訓、幸福驛站、園藝心理特色項目、心海靜吧」等特色助殘品牌項目。
許富才:打造國內最大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之一
他是肢體三級殘疾人士,當過車間人員、後勤主管直至公司總經理。如今,他創辦的深圳市安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大殘障者集中就業基地之一,並在2018年底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張豔軍:小小推拿館能成大事
視障人士,創立的推拿館起初只是規模較小的夫妻店,口碑積累起來後,規模逐漸擴大。如今他創立的康達推拿館已形成連鎖品牌,被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授予優秀殘疾人企業家稱號。
張瑩瑩:探索殘障者多元化就業
肢體殘障者,2011年起帶領團隊殘障者創辦4家社會組織、2家企業,在崗員工90%以上是殘障者和殘障兒童家屬,探索出一條適合殘障者「多元化就業」創新模式。她又以需求為導向,挖掘殘障者自身潛能,精準化匹配崗位。
(鄭健陽 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