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藝創業,這位殘疾人真厲害!

2020-12-12 騰訊網

利辛縣城關鎮董老寨村村民蘇文彬和妻子張金蘭都是身體有缺陷的殘疾人,但是面對厄運,他們樂觀上進,通過自主創業實現了自強自立。

今年49歲的蘇文彬自小患有小兒麻痺症,不能行走,從一名嚴重的小兒麻痺症患者變成當地合作社的負責人,回想起自己多年的經歷,蘇文彬特別激動。

蘇文彬回憶,小時候自己被丟過一次,母親不忍心又把他撿了回來,為了上學,蘇文彬靠給同學們講故事,讓同學們一起抬著他上學。

在他三年級時,母親便被查出患有癌症,當時才十多歲的他意識到家裡的困難,主動輟學了。命運雖然給蘇文彬關上了一扇門,使他不能正常行走,卻也給他開了一扇窗,那就是藝術天賦。為了讓母親放心,他自學唱歌,開始了四處賣唱的生活。蘇文彬記得很清楚,賣唱的第一站,他來到了江蘇常州的一個菜市場,當時唱的是一首自己編的歌——《謝謝你曾經愛過我的人》,開唱一分鐘左右,愛心箱裡就收到了將近一百元打賞。

在那場演唱中,蘇文彬清楚地記得,當時有一個看菜市場的人收走了他的愛心箱不讓他唱歌,一個大姐用當地話狠狠地罵了那個年輕人,並鼓勵蘇文彬:「你比他強。」大姐的話激勵了蘇文彬,支持著蘇文彬繼續唱歌,靠著唱歌他成了家,也有了一些積蓄。

可是四處流浪賣藝不是長久之計,蘇文彬夫婦倆決定回家創業養鴨子。由於倆人吃苦能幹,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種鴨量達到了2700隻,鴨棚8個。

2008年,一場禽流感讓他們倆賠個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債,不過蘇文彬不認輸,和家人商量以後決定把房子賣了先把帳還了,然後又重操舊業過起了四處賣藝的生活。

2015年,他從朋友口中得知種植黃花菜的經濟效益不錯,還完欠款的蘇文彬再次走上了創業之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蘇文彬成立了鑫藍種植專業合作社,黃花菜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一百多畝發展到現在的三百多畝,帶動了附近一百多位閒置勞動力就業。

「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好像社會都欠你的一樣,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你自強了,努力了,就啥都有了!」最後,蘇文彬微笑著告訴我們。

一直以來,就業就是殘疾人最大的難題,為了讓更多的殘疾人像蘇文彬這樣,更好的創業就業,今年,亳州市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殘疾人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亳州市殘聯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丁昊介紹,今年5月份,市殘聯聯合市發改委、市民政局等15家部門出臺了《亳州市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實施方案》,扶持對象就是具有我市戶籍,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就業年齡段已經就業創業或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殘疾人。

扶持項目:在創業方面,對於殘疾人實現種植、養殖、加工、零售、修理、餐飲、盲人醫療按摩、電子商務、網絡電商等各種形式進行創業的,給予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3000元。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並且所創辦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給予不少於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

在就業項目方面,對符合《安徽省陽光助殘就業扶貧基地及陽光大棚管理辦法》條件的惠殘助殘農業項目、扶貧就業基地等,分別給予每個陽光大棚設施農業項目、陽光助殘就業扶貧基地不低於5000元、30000元的扶持補貼,具體補貼數要根據項目投資額度、項目規模和吸納殘疾人就業人數等綜合情況確定。

此外,在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上也做了詳細規定。其中,對於殘疾人本人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按照有關規定免徵增值稅;殘疾人個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按照有關規定免徵增值稅;殘疾人個體就業或者創辦的企業,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亳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周楠 楊剛 編輯 劉燕 編審 王小草)

相關焦點

  • 殘疾人創業創新亦大有可為
    ☉商報記者 張晨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創業之路既充滿艱辛又飽含力量還傳遞著溫暖,他們就是各有所長的殘疾人創業者們。2018溫州創業創新博覽會(以下簡稱「創博會」)首設殘疾人創業創新主題館,殘疾人創業者們由此從幕後走到臺前。他們此次帶來了農特產、非遺工藝、文化創意等多樣化展品。這些展品的背後,凝聚著他們的創業創新夢。展會期間,該展區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並收穫近30萬元的交易額,不僅透露出觀展者對殘疾人創業項目的認可,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強創造美好生活,就業成就美好夢想」的生動實踐。
  • 殘疾人設計師獲專利:讓殘疾人也能輕鬆開車(圖)
    殘疾的他讓殘疾人也能輕鬆開車  李新光設計殘疾人汽車駕駛輔助系統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  廣西出了一位殘疾人設計師,他針對不同肢體部位殘疾,設計了殘疾人汽車駕駛輔助系統(D-RUN),讓殘疾人也能像健全人一般自由駕駛,在夢想的路上「奔跑」起來。他,叫李新光。
  • 鶴壁一市民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鶴壁一市民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2020-11-1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市場營銷(特色小吃)培訓班 開啟殘疾人創業新途徑
    為提升我市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8月11日,南昌市殘聯第二期初級「市場營銷」培訓班在南昌高新區大唐職業培訓學校開班。市殘聯副理事長吳衛平出席開班儀式,並對殘疾人培訓工作進行調研。他指出市場營銷(特色小吃)培訓班是推動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重要舉措。希望學員要珍惜學習機會,遵守規章制度,學到真本領,掌握新技能,為就業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授課老師要因人施教,給學員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耐心,確保學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培訓機構要做好本次培訓班的開展、管理和服務工作,做到教學有序、教學有效和教學有力。
  • 殘疾人創業補貼,最高能領多少錢?
    殘疾人創業是有一系列的創業優惠政策的,有什麼優惠政策呢?若您選擇的創業項目符合殘聯或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標準,能直接申請創業貸款。若沒能去銀行申請創業貸款。其次,準備資料,需要提供申請人身份證、戶口簿、殘疾證、營業執照、收入證明、以及還款能力證明,同時還要求第三方擔保。正因如此在申請殘疾人創業貸款時還應該提供擔保方的相關材料。最後,提交材料,申辦申請。
  • 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
    導讀: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畫面中在忙活的這三個人是在做水果撈。其中中間的這位阿姨是一位聾啞人,左邊的是她的女兒。右邊的是賣水果撈的大學生。其中的這位阿姨正在學做水果撈。下圖中的這兩人是一對夫妻,畢業了之後就開始創業。兩人一起開了個水果撈的店。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會,然後就在網上搜一些教程自學。但是由於網上的教程很多都不全面。兩個人又自己在家調配了三個月的水果撈。最後才開了一家店。由於他們善於經營,做的水果撈味道也很好。慢慢的生意就非常的好。
  • 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招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4日訊(記者 唐璐)為圓殘疾人的創業夢,今天,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首批企業招募評審工作在長沙舉行,申請入駐基地的13個創業項目經過展示、路演、評審。最終,楊凱崎的湘繡和李灰興自主研發的政務公開觸摸系統等7個項目脫穎而出,成功入駐創業孵化基地。 據悉,經過長沙市殘聯考察和評定,今年確定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為「長沙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該基地按照「政府支持、殘聯負責、專業運營、第三方評估考核」的殘疾人創業孵化模式,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殘疾人創業團隊、企業助殘創業就業項目提供專業化服務。
  • 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 每一位都有不凡的創業故事
    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獲得者。 在創業之都深圳,殘障人士創業者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評選出的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每一位都有不凡的創業故事。 羅洪堅:為殘障人士創業提供幫助 他肢體殘疾,早在1984年就開始創業。2017年12月,羅洪堅與朋友創辦了以殘障者園藝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心理測評軟體開發的心海教育,打造殘疾人「共享創業空間」,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創業提供幫助。
  • 打造智慧公益新模式,福袋生活助力殘疾人輕鬆創業
    有關殘疾人就業創業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面臨的重點難題。目前,中國有超過8500萬的殘疾人,佔總人口的6.3%,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打開一扇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將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8月20日,」麻辣天使「川渝地區首屆殘疾人自媒體營銷大賽圓滿舉行,福袋生活作為此次活動的公益夥伴及主辦方之一,與殘障人群近距離密切交流解答疑惑,更為大賽殘障人士提供資源幫助與就業創業機會,用實際行動切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 紅寺堡區殘疾人創業孵化園帶動150人家門口就業
    9月29日,吳忠市紅寺堡區殘疾人創業電商孵化園工作人員李小娜說。 從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李小娜在一民辦幼兒園當幼教老師。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曾休園放假,李小娜只好待在家。「每天在家待業,整天無所事事,生活很沒勁兒。」5月初,在紅寺堡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創業電商孵化園成功應聘電商運營工作崗位,李小娜決定要好好幹下去。
  • 這位殘疾人不簡單,在遂寧已經開了三家汽車4S店!
    這位殘疾人不簡單,在遂寧已經開了三家汽車4S店!  漆周是一名殘疾人,也是蓬溪順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從2015年2月成立「蓬溪順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至今,他已開設3家分店,帶動12人就業,成為了創業的「領頭雁」。
  • 多政策扶持,多形式就業,杭州正在打通殘疾人「就業創業」路上的...
    記者 柴悅穎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途徑之一。依託政策幫扶實現理想,借力個人專長成就事業。如今在杭州,殘疾人通過就業、創業詮釋夢想的努力,每天都在上演。在「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當下,杭州市以「政策保、技能保、平臺保、重點保、持續保」的有力措施,助推殘疾人按比例就業、輔助性就業、電商文創就業、個體創業、農村種養業,打通殘疾人就業、創業路上的「毛細血管」。多政策扶持,多形式就業,答好民生實事考卷,繪就城市幸福「底色」。
  • 殘疾人朋友最新問題諮詢解答!補貼、創業、就業……
    答: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文件明確: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答:四川省對一級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不低於50元的標準給予護理費用補貼。如果是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四川省戶籍低保對象,還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費補貼,2019年按每人每月90元執行。
  • 開封禹王臺區:創業致富手藝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陳凱慶)為幫助殘疾人穩定就業、持續增收,11月以來,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殘聯積極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工作。禹王臺區殘聯提出適合殘疾人學習和掌握的中西式面點製作和保健按摩作為本次培訓的科目,積極主動對接相關培訓機構,選擇實力和口碑較好的開封合眾職業培訓學校,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為殘疾人送上一門創業致富的手藝。經過幾天的學習,132名殘疾人學習了白吉饃製作、水煎包製作、肉鬆球製作、小油條製作、脆酥餅製作、按壓式穴位按摩等技能,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增強了自信。
  • 打開就業創業之門,讓殘疾人綻放燦爛之花-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殘聯相關負責人指出,舉辦這樣的大賽和展覽,就是要激發更多殘疾人自立自強,勇敢就業創業。    苗族女孩張豔梅一襲盛裝前來參加此次職業技能大賽的刺繡比賽,6個小時緊張的比賽結束後,她在朋友圈中寫道:「殘疾人的手比一般人的粗,這是我們的本色。希望更多殘疾人在就業創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3歲時不幸患上脊髓灰質炎,從4歲開始就無法正常走路,這對張豔梅打擊不小。
  • 2019年河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5月19日舉行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邢傑冉)為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省殘聯與省人社廳決定於5月19日(全國助殘日)舉辦河北省第十三屆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暨第二屆全省殘疾人就業視頻招聘會。此次活動由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省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各市殘聯共同承辦。
  • 為殘疾人插上「隱形的翅膀」
    「你說的問題可以諮詢門診科室醫生,請跟這位引導員走。」……在路橋曙光醫院門診大廳門口,小羅有條不紊地和前來就診的病人溝通,安排工作。但你細看就會發現小羅的耳朵上有個人工耳蝸,他是一名聽力障礙的特殊人群。「他在醫院正式上崗一個多月了,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
  • 寧波這個腦癱患者了不起,她為殘疾人搭建就業、創業平臺
    從電大畢業後,她開淘寶店,又創辦寧波飛術商貿有限公司,創立F時代便民網絡服務,幫助中老年人和殘疾人學習網絡知識、了解電商。近兩年,她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10月13日,記者聆聽了侯菲菲身殘志堅的創業故事。痙攣型腦癱讓她的成長之路異常艱辛候菲菲出生於1987年,出生沒多久,就開始在各大城市輾轉治療。
  • 求職被辱連狗都不如,腦癱男子創業招募殘疾人:我把員工當寶貝
    直到爸爸想要為陸鴻多攢一點錢,放棄久治不愈的氣管炎被媽媽拒絕,並說出兒子只是一個殘疾人,他才是家中的頂梁柱後,陸鴻心酸不已,並開始四處找工作為家裡減輕負擔,也在媽媽的支持下創業。找工作不容易,創業不容易,這是眾所周知的,對於殘疾人陸鴻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 河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5月19日舉行 提供崗位3000餘個
    河北新聞網5月14日訊(記者王萌 通訊員費斌)為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逐步實現全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網絡化、規範化,讓殘疾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河北省殘聯與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決定於5月19日舉辦河北省第十三屆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暨第二屆全省殘疾人就業視頻招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