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一市民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2020-12-16 澎湃新聞

鶴壁一市民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2020-11-1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沒事兒,慢慢來,

咱先把簡單的卡通動物和人體做好就行。」

11月9日,

記者來到山城區殘疾人創業夢工廠,

負責軟陶人像製作的李濤

正在耐心地指導殘疾人朋友。

△李濤給殘疾人朋友講解製作軟陶人像的技巧。

看著殘疾人朋友都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41歲的李濤向記者講述了他跟軟陶人像結緣的故事,並表示希望更多殘疾人朋友通過製作軟陶人像來增加收入。

11年前接觸軟陶人像痴迷其中

談到與軟陶人像結緣時,李濤將時間拉回到了11年前。那個時候,李濤在深圳開了一間店,做點兒小生意謀生。「我隔壁的一家店就是銷售軟陶人像的,每天生意都特別好。」李濤說話間透露出一絲羨慕,就這樣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軟陶人像,而且他學的是美術專業,所以第一次接觸便喜歡上了軟陶人像,他情不自禁地想要深入了解這個項目,「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覺得這個項目前景還不錯,而且我也感興趣,所以決定學習這門技術」。

△李濤製作的軟陶人像。

即便是學習技術,也得先養家餬口。最初,李濤做軟陶人像產品的代理,然後邊銷售邊學習製作技術。「我媳婦在店裡負責銷售,而我就去學習軟陶人像製作技術。」講起學習期間的經歷時,李濤不禁搖頭,「最開始是真難,沒點兒耐心、意志力還真不行,要不然幹不下去。」

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創作

「學習技術的前三個月是最難的,人像的比例、結構都得畫準確,否則製作起來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李濤回憶,2009年年底,他開始學習製作軟陶人像,最初就是在不停地畫,尤其是人的五官比例實在是太重要了,稍有偏差做出來的人像就沒法兒看。「就拿額頭到眼睛、眼睛到下巴的比例來說吧,小孩兒的話一般是5∶5,而成人則是4∶6,比例不對的話,就製作不出小孩兒的那種可愛神態。」此外,李濤還提到了製作男女人像的差別,一般而言女性人像都略小且略瘦,相對來說也比較難,「剛學技術時製作的女性人像都比較像男生,製作男性人像用的軟陶重量是38克,而女性人像是33克,別看只差5克,可做出來的效果完全不同」。

學習技術的前幾個月,李濤除了畫就是不停地捏,因為他有美術基礎,所以兩三個月後已經能很好地把人像身體給做出來,能靠做人像身體來掙些錢補貼家用。「我趁著做人像身體的間隙練習做五官,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坐在桌子前面不停地畫、捏。」李濤說,每天能做五六個人像五官,一開始做的不好看,他都不敢往桌上放,「要是臉皮不厚,人家說做得不好看就不好意思繼續做了,那可真幹不了這一行」。

要想把人像的五官做好,必須反覆練習,至少得製作五千個人像五官後,自己的作品才能拿得出手。「因為有美術基礎,所以相對來說上手快一些,而且那時候每天練習的時間特別多,一年多以後,我就可以靠做人像的五官掙錢了。」李濤告訴記者,即便如此還是得不斷學習,「小細節太多了,工具也比較多,切衣服皮得用手術刀,做眼睛、鼻子、嘴唇都需要不同的工具,而且都得自己製作」。

一直到2018年10月份,李濤的軟陶人像製作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他便回了鶴壁。

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回到鶴壁的李濤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從深圳請來了一位製作軟陶人像的工藝師,跟他一起製作。「五官、髮型、烘烤……那時候工作室人手不夠,所以我啥活兒都幹。」李濤說,最初他們是給別人供貨,掙個手工費,但收入有限,一年多以後他嘗試著在網上開了店鋪,「我只會軟陶人像製作技術,一點兒網上運營的經驗都沒有,所以就邊開店邊學習」。

與此同時,有人建議李濤的工作室入駐山城區殘疾人創業夢工廠,幫助一些殘疾人創業。李濤經過思考後,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便入駐了山城區殘疾人創業夢工廠。

不斷學習的李濤,自然會收穫很多。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他已經擁有了3個天貓店鋪,還在鶴壁、四川、福建、洛陽等地各建立了一個工作室,共有20多名員工。「平均下來,每天會有六七個訂單,一個訂單有可能是一個人像,也有可能是多個人像,所以一天如果接十幾個單就會很忙。」李濤算了一下,一天接六七個訂單的話,銷售額能有四五千元。

「一般的話,下半年的訂單都會比上半年多一些。」李濤告訴記者,他以前接過一個團購單,是一家公司年會發給每位員工的福利,要製作50多個人像,「也有一次是要製作22個人像,因為是加急單,所以我們工作室一天就出單了」。用李濤的話來說,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要是哪天晚上十點就關電腦休息了,他們就會高興得不行。

說起幫助殘疾人,李濤認為他就是想讓殘疾人朋友學到一門技術,增加收入,「我免費給他們培訓,只要他們想學我就會去教,只不過有的殘疾人朋友是肢體殘疾,學習起來相對慢一些,現在我教過的一些殘疾人已經能靠製作人像身體掙錢了」。

「製作一個軟陶人像能掙二三十元,挺好的,比在家閒著強多了,能學技術還能掙錢。」一位殘疾人對記者說,他在山城區殘疾人創業夢工廠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同時也交到了朋友。

談起今後的發展,李濤表示,他下一步想做跨境電商,只有工作室發展得好,才能幫助到更多的殘疾人。

來源:淇河晨報

責任編輯:朱迪

統籌:靳麗娜

總值班:霍海洋

監製:李宏慶

原標題:《鶴壁一市民免費教技術,幫助殘疾人創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
    導讀: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畫面中在忙活的這三個人是在做水果撈。其中中間的這位阿姨是一位聾啞人,左邊的是她的女兒。右邊的是賣水果撈的大學生。其中的這位阿姨正在學做水果撈。下圖中的這兩人是一對夫妻,畢業了之後就開始創業。兩人一起開了個水果撈的店。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會,然後就在網上搜一些教程自學。但是由於網上的教程很多都不全面。兩個人又自己在家調配了三個月的水果撈。最後才開了一家店。由於他們善於經營,做的水果撈味道也很好。慢慢的生意就非常的好。
  • 勵志自強 助殘圓夢——明輝康養基地啟動 幫助殘疾人士就業創業再...
    ,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明輝公益負責人、廣輝皮具美容總經理曾廣輝主動作為,勇於擔當,攜手廣輝皮具美容,在開展殘疾人皮具美容技能培訓的基礎之上,積極探索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新模式,通過「明輝康養」殘疾人技能人才創業孵化試點項目,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將為殘疾人朋友自我增能、促進就業、參與社會開闢一條新途徑,進一步展示殘疾人朋友的職業技能、特殊潛能和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敬業樂業精神風貌,在幫助殘疾人朋友實現就業創業
  • 免費!鶴壁初中生注意!中考直播課堂鶴壁站本周六開講~
    免費!鶴壁初中生注意!鶴壁日報社將在本學期重點邀請鶴壁名師,幫助更多鶴壁初中生學業成功!邀請你進群觀看直播直播開始前添加可免費領取鄭外、省實驗名師直播回放鶴壁中招君本學期將為大家提供:◆ 鶴壁市名校名師公益直播課◆ 河南省名校名師公益直播課◆ 河南各地市名校試卷第一時間分享◆
  • 承德殘疾人可免費加盟「河北愛幫商城」免費培訓
    11月12日,記者獲悉,為解決殘疾人就業困難,我省打造了首個為殘疾人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河北愛幫商城。該商城是河北省專售殘疾人手工藝品,為殘疾人提供創業機會的網上商城。該商城內所有商品均為殘疾人製作或殘疾人銷售,銷售收入均直接支付給殘疾人。
  • 殘疾人創業創新亦大有可為
    目前,主打銷售的產品及服務有軟陶花、軟陶十二生肖、樂清細紋刻紙、各類手繪作品、帆布包等。各類匠心巧思不輸常人在殘疾人創業創新主題館的技能展示區,幾個坐在輪椅上認真刻紙的年輕人成了展會上的一道風景線,他們專注的背影打動了來來往往的觀展者。
  • ——鶴壁助殘社會組織工作掠影
    此外,他們還為112名盲人提供支持性服務,為3000多名老人免費發放了愛心黃手環。  「幫扶殘疾人,我們也收穫了很多溫暖和感動。」劉荷仙說,今年夏天實施無障礙改造項目時,她帶著志願者到貧困殘疾人家中走訪。不少幫扶對象居住在偏遠農村,有的家庭地址不詳,他們只能徒步尋找。「記得那段時間天氣很熱,我們走不了多長時間就汗流浹背,衣服都溼透了。
  • 安陽縣殘聯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班,全縣104名殘疾人免費參加
    安陽縣殘聯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班,全縣104名殘疾人免費參加。(王建安 攝影)2020年8月7日,在河南省安陽縣職業中專的餐飲培訓教室內,該縣殘疾人職業技能小吃培訓班的學員在品嘗自己親手製作的蛋糕。為幫助殘疾人掌握更多實用技術,以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創業,8月5日,河南省安陽縣組織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班。職業技能培訓學員製作的傳統小吃扣碗。來自全縣的104名殘疾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培訓涉及計算機應用、電動車維修、小吃、種植養殖等方面,簡單方便,易學實用。河南安陽縣職業中專的花卉種植中心,該縣殘聯聘請的技術人員(左四)在講解花卉盆栽技術。
  • 熊爪咖啡正式開業,為殘疾人提供的不止一杯免費咖啡,還有成全他們...
    記者獲悉,咖啡店未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計劃,同時也將繼續招募、培訓聾啞人咖啡師,為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讓更多殘疾人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消費者:買到溫暖,傳遞鼓勵經過了前一天媒體的宣傳,今天的熊爪咖啡更熱鬧了,永康路上排隊等候的人也明顯比昨天更多了。
  • 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招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4日訊(記者 唐璐)為圓殘疾人的創業夢,今天,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首批企業招募評審工作在長沙舉行,申請入駐基地的13個創業項目經過展示、路演、評審。最終,楊凱崎的湘繡和李灰興自主研發的政務公開觸摸系統等7個項目脫穎而出,成功入駐創業孵化基地。 據悉,經過長沙市殘聯考察和評定,今年確定湖南國醫職業技術學校為「長沙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該基地按照「政府支持、殘聯負責、專業運營、第三方評估考核」的殘疾人創業孵化模式,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殘疾人創業團隊、企業助殘創業就業項目提供專業化服務。
  • 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 每一位都有不凡的創業故事
    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獲得者。 在創業之都深圳,殘障人士創業者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評選出的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每一位都有不凡的創業故事。 曾志明:帶動更多殘障人士就業創業 肢體三級殘障人士,南下深圳後,曾志明從最基層做起,程序編碼、設計師、技術總工……直至管理者。2013年,他在梧桐山的簡陋民居裡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如今,曾志明帶領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殘障者專業BIM服務團隊,也是全球首家以殘障人士為主的傷健共融BIM服務團隊。
  • 開封禹王臺區:創業致富手藝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陳凱慶)為幫助殘疾人穩定就業、持續增收,11月以來,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殘聯積極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工作。禹王臺區殘聯提出適合殘疾人學習和掌握的中西式面點製作和保健按摩作為本次培訓的科目,積極主動對接相關培訓機構,選擇實力和口碑較好的開封合眾職業培訓學校,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為殘疾人送上一門創業致富的手藝。經過幾天的學習,132名殘疾人學習了白吉饃製作、水煎包製作、肉鬆球製作、小油條製作、脆酥餅製作、按壓式穴位按摩等技能,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增強了自信。
  • 不讓一個殘疾人在脫貧路上掉隊
    安康市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萬華說:「新社區工廠中有很多工種對技術要求不高、勞動強度不大,很適合殘疾人就業。我們鼓勵同等條件下優先安置殘疾人,並在用地審批、就業培訓、『新社區工廠貸』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截至2019年底,安康發展新社區工廠587家,絕大多數吸納貧困殘疾人就業,有的採取家庭工坊形式,允許殘疾人把活兒帶回家,通過手機視頻即時對居家就業進行技術指導。」
  • 鶴壁多位市民被套路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遭遇套路營銷。一進手機店,穿著紅色馬甲的工作人員會要求查看通話記錄,報出當時邀請電話的後四位,然後分別在對應的表格內登記電話。完成後,記者領到了一張「禮品卡」。人越來越多,不少人都會在登記的時候反覆詢問確認,是不是真的免費。工作人員稱絕對免費,不會有二次消費,店面正在升級,以後會經營好記星產品,大家儘管放心。
  • 紅寺堡區殘疾人創業孵化園帶動150人家門口就業
    9月29日,吳忠市紅寺堡區殘疾人創業電商孵化園工作人員李小娜說。 從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李小娜在一民辦幼兒園當幼教老師。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曾休園放假,李小娜只好待在家。「每天在家待業,整天無所事事,生活很沒勁兒。」5月初,在紅寺堡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創業電商孵化園成功應聘電商運營工作崗位,李小娜決定要好好幹下去。
  • 學一門手藝 免費教殘疾人
    2012年到2016年,唐劍一直在北京工作,很早就實現經濟獨立的唐劍稱自己是「幸運」的,但他並沒有肆意揮霍這份幸運,而是投入到幫扶殘疾人的公益事業中。  「想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手藝,也希望遊說手藝工作室幫助殘疾人。」2015年開始,他開啟了自己的第一趟「尋匠之旅」,背起背包從北京出發,花了5個月的時間走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回到北京。
  • 上海市民捐款援建鶴壁濬縣石橋希望小學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盧懷濤/文圖8月25日上午,石橋希望小學建設項目推進會在鶴壁濬縣屯子鎮舉行共青團河南省委副書記王篤波、共青團河南省希望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雷、鶴壁市委副書記張然,以及鶴壁市和濬縣相關負責人出席。
  • 北海市鐵山港區:不讓貧困殘疾人在脫貧路上掉隊
    本網鐵山港訊(勞文靜)近年來,北海市鐵山港區積極落實各項扶殘助殘惠殘政策,夯實殘疾人證辦理、醫療保障、重度殘疾人託養等各項工作,幫助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和創業難題,鼓勵有能力的貧困殘疾人自主創業,確保貧困殘疾人在脫貧路上不掉隊。
  • 多政策扶持,多形式就業,杭州正在打通殘疾人「就業創業」路上的...
    為鼓勵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解除企業用人的後顧之憂,這幾年,杭州持續出臺激勵性政策,幫助殘疾人回歸社會發光發熱,提升他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這個創新的流轉方式,能減少冬閒田規模,穩定糧油種植面積,減輕農戶的晚稻種植成本,還能為合作社增加經濟收入,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不知不覺間,沈興連開創了浙江省的土地流轉新模式,多年來持續推廣。2019年,合作社糧食複種面積已達6013畝。為創新農作製作,沈興連更新技術,積極探索「機器換人」。
  • 殘疾人朋友最新問題諮詢解答!補貼、創業、就業……
    答: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2012修訂)第三十六條 規定「殘疾人搭乘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應當給予便利和優惠,允許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載殘疾人。
  • 棗莊市殘疾人電動車維修培訓班在滕州開課
    [摘要]從本月14日開始,為期25天的棗莊市殘疾人技能培訓班在滕州民政職業學校開班,來自棗莊市五區一市的40名殘疾人免費接受電動自行車維修技能。 19日,記者在滕州市民政職業學校看到,40名殘疾人正圍著6輛嶄新的電動車進行拆裝,跟著維修技師學習電動車維修技術。滕州民政職業學校主任洪泉介紹,為了給殘疾人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學校聘請了某品牌電動車的專業維修技師擔任老師,購置了八輛嶄新的電動自行車,並且在專業維修技師的指導下,給沒人配備了一本電動車維修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