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能拿得很穩,而我只能把手靠在上面。」在工作檯上,唐劍一邊進行手工馬鞍包的製作,一邊在鏡頭前解說著製作流程。因3歲時患小兒麻痺症導致左臂肌肉萎縮的唐劍,在製作皮包的時候面臨諸多不便,但這不妨礙這位手藝人熟練地完成每一個製作步驟:打磨皮料、粘膠、打斬、縫線……一個手工馬鞍包,在唐劍手中4到6小時就可以完成。
2017年起,四川人唐劍來到廣州,先是在番禺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最後落腳於擁有「中國皮具之都」之稱的花都獅嶺。在他看來,從2015年的「尋匠之旅」開始,做一名「手藝人」不僅是自己謀生的手段,還寄託著他幫助身邊「殘友」們走出困境的夢想。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曉宜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張曉宜
尋匠之旅:找到適合自己的手藝
1990年出生的唐劍臉龐稜角分明,身材瘦削。2012年到2016年,唐劍一直在北京工作,很早就實現經濟獨立的唐劍稱自己是「幸運」的,但他並沒有肆意揮霍這份幸運,而是投入到幫扶殘疾人的公益事業中。
「想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手藝,也希望遊說手藝工作室幫助殘疾人。」2015年開始,他開啟了自己的第一趟「尋匠之旅」,背起背包從北京出發,花了5個月的時間走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回到北京。
「基本沒有成功的,只是路上看到有人已經在做助殘培訓。」唐劍說,這種「手藝經紀人」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打鐵還需自身硬,當時他下定決心自己要學會一門手藝,完成手工助殘的夢想。
2015年,在青海西寧,唐劍偶然走進一家皮雕工作室,他嘗試用邊角料做了一個簡單的皮夾子,他利用朋友圈宣傳,這個皮夾子在網上賣出了4600元。在對皮具手藝的嚮往和成就感的刺激下,唐劍決定開始手工皮具的學習,「除了欣賞手工皮具的質感以外,相比刺繡、編織等手工藝品,皮具製作對工具的操縱性要求低些,更適合學習。」唐劍說。
當時在北京找不到專門的老師授課,唐劍在周邊陸續拜了十幾個師傅,每次碰到有問題就零零碎碎地學習。在全職做手工皮具之前,他學習了一年多。
苦學手藝:雙手長出老繭經常受傷
「整個手工皮具的所有步驟,對我來說都是有挑戰的。」左臂肌肉萎縮的唐劍,在製作皮具的過程中,只能利用工具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輔助。在為皮具縫線時,正常人的左手可以握住另一端的線頭,而唐劍只能將其一圈圈綁在左手前臂上,任細線在手臂上勒出一道道勒痕,手指更是在長期的摩擦下長了老繭。
進行到打斬的流程時,右手用力敲擊左手上的「斬」,此時左手需要握住「斬」使其保持不動,但唐劍只能用左手的虎口頂住「斬」,由於力氣不足,工具被打廢了好幾個,他的左手也多了幾塊烏青。
憑藉著對手工皮具的熱愛,唐劍在兼職學習一年多之後,辭掉了主業,開始了自己的皮具事業。
為了增進皮具手藝,2016年,唐劍還進行了第二次「尋匠之旅」,四處拜訪皮具工作室和「皮友」。當時很多朋友跟他說學習真正的皮具應該到廣州去,南下廣州的念頭,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他腦海中。
南下廣州:開啟手工助殘之路
由於當時皮具原材料和工具生產基本都集中在廣州,為了能方便地生產手工皮具,唐劍由京入穗,第一站來到了廣州番禺,在番禺開了一家自己的手工皮具工作室。在這裡,他通過開辦培訓班開始了自己「手藝助殘」之路。原本時長3個月、總共1萬多元的培訓課,殘友報名來這裡學習可以全額免費,還包吃住,平時只需要配合幫忙完成日常的訂單即可。
相比起之前四處遊說其他工作室來幫扶殘疾人,唐劍已經可以親自培訓殘友,幫助他們獲得一份安身立命的手藝。通過網上貼吧、QQ和線下的殘友聚會等方式,許多殘友知道了這個項目,紛紛從全國各地來到廣州,跟著唐劍一起學習。目前,工作室已經培訓了50多名殘疾人。
然而,實際情況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美好。慕名來參與培訓的,都是他在來穗前認識的殘友,幾乎都是北方人,沒有多少本地殘疾人。唐劍坦言,其中有些朋友家裡都是經濟條件不錯的,到這裡更多是興趣使然,學會了之後也很少繼續從事這個職業。
當然,也有經濟條件不好的殘疾人參加培訓,但有些殘疾人只是把這裡當作過渡,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找個地方先安頓下來,而且學習態度消極,經常半途而廢。唐劍坦言,當時還趕走過一名學員。
踐行初心:培養殘疾手藝人助其自立
在番禺暫時落腳,並不能滿足唐劍皮具事業的目標。在花都區獅嶺鎮,「中國皮具之都」的美譽響徹海內外,在這裡製作手工皮具,不需要購置完整的設備。唐劍介紹,製作皮具需要用到的「分條」設備一臺兩三千元,但在擁有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的獅嶺鎮,一次性分上百條皮料,只需要花十多元,「可以說在獅嶺鎮,有幾臺針車就可以開一個皮具廠。」
2018年5月份,唐劍帶著自己手藝來到花都區獅嶺鎮,租下一個工作室,並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儘管在手藝助殘項目上已經花費了二三十萬元,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如今,他和花都區殘聯對接,希望政府能推薦更多殘疾學員資源,幫助花都當地殘疾人通過雙手自力更生。
除此之外,他還聯繫了當地一家皮具公司,希望為公司輸送手工皮具製作人才。「我們培訓的是手藝人而不是工人。」對於唐劍來說,進廠就業對於殘疾人來說還是相對低層次的就業,如果殘疾人能精通一門手藝,做出真正滿分的工藝品,那時候,他們才能靠著自己的手藝獨立生活。
打鐵還須自身硬
「我們培訓的是手藝人而不是工人。進廠就業對於殘疾人來說還是相對低層次的就業,如果殘疾人能精通一門手藝,做出真正滿分的工藝品,那時候,他們才能靠著自己的手藝獨立生活。」
——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