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明天我們能放心住進養老院嗎?

2020-12-12 澎湃新聞
北京│人性溫暖與底層自尊——尹學芸《菜根謠》新書發布會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尹學芸(作家)、楊曉升(《北京文學》社長)、王春林(山西大學教授)

12月14日晚,天津實力派作家尹學芸、《北京文學》社長楊曉升以及著名評論家王春林一起來到SKP RENDEZ-VOUS書店,與讀者朋友們聊一聊文學與生活,聊一聊一個女人的執著與光芒……

北京│「光寧時代」與南宋歷史的轉折——《南宋行暮》新書分享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117教室

主講人:

虞雲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暗弱的君上,酷烈的黨禁,輕率的戰爭,專擅的政治,汙濁的吏風……患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如何能君臨天下,他又該如何謝幕?一代權相韓侂胄,為何要罷官朱熹,平反嶽飛?君主專制時代,每一個帝王既是一個公認的歷史坐標點,也是他統治下那個時代的縮影。本次活動,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虞雲國將攜新書,與大家分享「光寧時代」與南宋歷史的轉折。

北京│完美邏輯也解不開少年人的秘密——郭沛文《冷雨》新書首發籤售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號凱德Mall3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

郭沛文(懸疑作家)、周浩暉(懸疑作家)、齊康(製片人)

再完美的邏輯,也算不出少年人內心的秘密。少女從高塔上縱身一躍,換來一場跨越17年的漫長追蹤。懸疑文壇新銳旗手郭沛文新作《冷雨》,講述了一位警察父親用十幾年時間執著尋找真相的歷程,更展現出少男少女們如風暴一般的內心世界。 在12月15日的《冷雨》新書首發活動中,郭沛文將與著名懸疑推理作家周浩暉、《無證之罪》製片人齊康對談,與讀者分享懸疑小說的魅力、作家創作的趣事和秘訣。

北京│《柳田國男文集》沙龍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三裡屯北街43號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

嘉賓:

王京(北京大學日語系副教授)、史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語系講師)、嶽永逸(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食物、著裝、儀式、信仰、妖怪故事……這些都是在處理人與人、人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如何從日常中理解日本及日本人?文化如何通過日常傳承和維繫?什麼造就了中國與日本的不同深度解讀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12月15日,用心感受,每個人都是生活裡的民俗學家。

北京│成為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30-17:0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尚8遠東科技文化園15號樓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

沙丹(電影策展人、影評人)、陳文娟(編輯、譯者)

身為一位很能「碼字」的導演,是枝裕和也面臨著「作家」和「職人」創作風格的兩難抉擇。適逢中國電影資料館仍在展映是枝裕和系列作品,碼字人書店在本周六下午榮幸邀請到資料館電影策展人沙丹先生及《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一書的特邀編輯陳文娟女士,就新書內容及是枝裕和電影進行對談分享。關於是枝裕和對紀錄片「真實」和「作假」的討論,關於社會事件中「個人性」和「公共性」的思考,關於拍攝者和被拍攝者共同「生成」的真實場景,關於「現場」的自由和「作品」的自由,關於導演對電影行業的未來設想,讓我們和沙丹、陳文娟一起聊聊。

北京│多維宇宙觀察者——《韓松精選集》首發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韓松(科幻作家)

作為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韓松代表著其中人文與反思的一面。他站在不同維度、通過不同視角冷靜觀察著宇宙,以荒誕詭譎的風格,在科幻中描摹歷史、現實和未來。韓松的作品常常突破文字的限制,給讀者留下濃烈又獨特的鬼魅感受。此次首發分享會,將帶你去了解不同維度的韓松,通過他的眼睛感受世界。

北京│筆尖芭蕾——《美麗的手寫英文》新書沙龍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樓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

主講人:

雨泣(手寫英文專家)

12月15日下午,我們將邀請世界頂尖英文書法大師、CHANEL特邀字體師、《美麗的手寫英文》作者雨泣做客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舉辦新書沙龍,來和大家共同分享英文書法的發展歷史以及多年來的練字心得和體會,讓大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項優雅的藝術。

北京│《寫給大人的睡前故事》——新書籤售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常通路1號院1號樓龍湖北京長楹天街西區5層貓的天空之城

主講人:

陳諶(暢銷書作者)

本次活動,人氣作者陳諶將攜新書與讀者分享寫給大人的睡前故事。

北京│2008夏季奧運會對北京影響何在?解讀中國超大型活動驅動的城市化模式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6:00-18: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創意廣場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嘉賓:

莊白莉(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蔡婷貽(記者)、朱文一(建築和城市規劃學教授)、Beijing22項目組成員

「北京22」系列討論會的第三期將考察這一超大型活動長遠的實際影響。它將重現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奧運會這類大型活動如何促使城市改革實現合法化,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未來的發展。「北京22」一貫主張了解過去才能理解現在,基於這一理念,我們將回顧往屆奧運會及其對今天的影響,總結值得2022年冬奧會借鑑的經驗。

北京│從美國「都市傳說」到北京城的「傳奇故事」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00-15:3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侯磊(作家、詩人)、張建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俗學博士研究生)

本周日,SKP書店特別邀請青年學者,也是魔宙·都市傳說研究系列《都市傳說百科全書》(暫定名)譯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少數民族文學系民俗學博士研究生張健軍博士,以及對北京史地民俗、碑銘掌故多有研究,創作過北京非虛構三部曲的青年作家侯磊,與廣大讀者一起來聊聊,從美國都市傳說的流變到北京城傳奇故事的演變,那些大眾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社會意義。

北京│曖昧世界中的真實限度——《鄰人之妻》讀書分享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樓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

嘉賓:

苗煒(作家)、王天挺(作家)、許諾(譯者)

美國作家、記者、新新聞主義代表人物蓋伊·特立斯是「採集世間一切事實」大軍中的一員。在今年出版的中文版作品《鄰人之妻》中,他深入按摩院、色情雜誌出版社、各類性解放俱樂部一線,將自己拋擲於這個曖昧的世界之中,最終以第三人稱走入了自己的作品。特立斯在書中抽絲剝繭般地為我們展現美國20世紀50至70年代期間社會和倫理觀念的巨大變革,在距離該書在美國初版已愈三十餘年的中國這樣截然不同的語境中,這些內容會引發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反應呢?我們一起和三位嘉賓聊一聊。

北京│日本文化關鍵詞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馬場公彥(巖波書店總編輯)、藤田正勝(京都大學教授)、王青(中華日本哲學會會長)、李文明(中國社科院學者)

12月16日下午,《日本文化關鍵詞》作者藤田正勝、中華日本哲學會會長王青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與讀者一起,通過日本文化的關鍵詞,一窺日本文化的真諦,由中國社科院學者李文明擔任主持與翻譯。主辦方還有幸邀請到巖波書店總編輯馬場公彥,親自向中國朋友介紹「巖波新書」。

北京│那些心懷不甘的年輕人——笛安《景恆街》新書首發分享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三裡屯路19號院南區2號樓2層PageOne書店

嘉賓:

笛安(作家)、史航(編劇)、董婧(記者、導演)

這裡聚集了很多不甘心認命的年輕人。不甘心人生就這樣了,不甘心像自己的父母那麼活著,不甘心成功永遠只屬於別人……笛安新書《景恆街》出版,與幾位嘉賓一起,聊聊這本新作以及創作背後的故事。

北京│屠岸先生紀念詩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5:00-17:30

地點:

海澱區西三環北路19號院北京外研書店二樓咖啡廳

嘉賓:

吳思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塔(詩人、翻譯家)等

屠岸先生有個瀰漫著詩情的幸福家庭,他從2003年開始辦「家庭詩會」,堅持了多年。12月16日是屠岸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們也想舉辦一個溫馨的小型詩會,用讀詩、談詩的方式,來紀念這位畢生追求真善美、以詩歌為信仰的「詩愛者、詩作者、詩譯者」。這次活動邀請了屠岸先生的家人、朋友和學者,以及熱愛詩歌,喜歡莎士比亞、濟慈的同好,大家在這個冬日一起回顧屠岸先生留給我們的美好詩作和溫暖回憶。

北京│無名之輩的愛與勇氣——鄧安慶短篇力作《天邊一星子》新書分享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鄧安慶(作家)、阿乙(作家)

2017年,作家鄧安慶在工作了十餘年之後,終於下定決心辭職,用一年時間給自己一個去看看世界的機會。從漫天白雪的北海道,到櫻花繚亂的京都,從南太平洋上的拉羅湯加島,到清晨的巴黎與日暮的佛羅倫斯,他背著自己的手提電腦輾轉世界各地,陸陸續續寫下12萬字。這些動人的文字,近日由新經典文化匯集成短篇小說集《天邊一星子》。12月16日,我們將邀請作者鄧安慶與作家阿乙一起做客SKP書店,聊一聊我們內心天空那些難忘的星子,以及在清亮的星光中體悟到的愛與勇氣。

北京│想像力的維度:雙語科幻創作談

時間:

12月18日(周二)19:30-21:3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樓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

嘉賓:

弗朗西斯科·沃爾索(科幻作家)、姚麗蓉(譯者)、徐棲(豆瓣閱讀原創內容總編輯)

曾翻譯過劉慈欣、劉宇昆、陳楸帆等科幻作家作品的義大利編輯弗朗西斯科·沃爾索(Francesco Verso)把中國稱為「科幻社會技術實驗」,他主編的電子書系列Future Fiction專注翻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的科幻小說。在他眼中,中國和中國科幻有哪些獨到的魅力?豆瓣閱讀原創內容總編輯徐棲,攜手義大利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爾索、紙託邦中國專員和文學譯者姚麗蓉,一起聊聊中外科幻小說、雙語科幻創作,以及中國科幻在國外的傳播,探討在技術與信息爆炸發展的時代如何將創造力和想像力與科學技術結合。

上海│鍾揚:一顆種子的力量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00

地點:

徐匯區桂林路406號華鑫中心1號樓102虹梅庭

主講人:

顏維琦(記者)

2017年9月25日,復旦大學教授、植物學家鍾揚在外授課途中因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僅53歲。12月14日晚,光明日報社首席記者、鍾揚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顏維琦作為主講嘉賓,講述她眼中的鐘揚,揭示「種子的力量」。顏維琦的分享,將為我們讀懂鍾揚,提供最真實、最寶貴的細節。

上海│明天我們能放心住進養老院嗎?——日本人的養老啟示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

大力(「一本秋刀魚」書探事務所聯合創始人)、陳以佳(「一本秋刀魚」書探事務所信息分析師)

本期陸家嘴讀書會作為「新鄉愁:探索未來城市」主題月活動的第二場活動,我們邀請到「一本秋刀魚」書探事務所聯合創始人大力及信息分析師陳以佳與我們探討日本人的養老啟示。

上海│「譯生漫漫」:《刺殺騎士團長》刺殺什麼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良空間

主講人:

林少華(翻譯家)

夜半鈴聲與古廟洞口、神秘鄰居免色涉與繪畫班女學生秋川真理惠、「騎士團長」與「長面人」、現實世界與隱喻世界……村上春樹用他擅長的層層剝開的寫法,將讀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本次活動,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將與讀者分享,《刺殺騎士團長》究竟刺殺什麼。

上海│走向內心的大師寫作課:《給青年作家的信》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3樓

嘉賓:

索馬利亞(圖書編輯)、程衍樑(播客「忽左忽右」發起人)

不論你是否身為作家,或想要成為一名作家,抑或是一名普通的閱讀者,閱讀《給青年作家的信》這本書,都會給你豁然開朗的感受。就如託拜厄斯·伍爾夫所說,「講故事可以逃離自身的牢籠,通往終極的探險之旅——以他人的視角觀看人生」,那麼閱讀這本書,則可以讓你從作家的視角,去了解「作家」這件事。本周五晚,我們將跟隨本書責編索馬利亞,以及播客節目「忽左忽右」的發起人程衍樑,一起閱讀《給青年作家的信》。

上海│喬託《哀悼基督》: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

時間:

12月15日(周六)9:3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楊振宇(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貢布裡希《藝術的故事》系列講座第三講,通過系列十講來探索與發現大千世界的奇妙存在。讀者在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或能獲得視覺藝術的敏感性訓練,了解藝術帶來的種種視覺發現,進而深切認識和感受我們人類的文明及其價值。

上海│相信陽光——《權力清單:三十六條》分享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簡平(作家)、毛時安(文藝評論家)、汪湧豪(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先春(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鄭重(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

《權力清單:三十六條》是一部真實記錄浙江寧海在全國首創並積極推進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家簡平以赤子情懷、感性細膩的文筆,述說了發生在浙江寧海這塊土地上驚心動魄的這場變革,讓人們真切地看到前方巨大的光亮。本次活動特邀該書作者簡平和三位專家進行深層次意義上的對談,解讀「權力」究竟是怎樣在「陽光」下運行的!

上海│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行走南京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

胡阿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從「南朝四百八十寺」到「秦淮燈火甲天下」,從六朝風華到民國滄桑,南京2500多年建城史上,書寫著怎樣的金陵文脈?千百年來古城南京又經歷過多少重大事件?12月15日,建投讀書會第三季「走進江南」系列第四期,我們有幸邀請到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胡阿祥教授。他將融貫歷史與文學、勾連城市與文化,講述南京城千年歷史中的建都史以及南京城市名稱嬗變史,帶領大家一起回溯古都南京的千年興衰起伏,品味歷史中的文化意蘊。

上海│萊奧納爾多·達·文西《蒙娜麗莎》: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楊振宇(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貢布裡希《藝術的故事》系列講座第四講。

上海│逐光者莫奈與印象主義——《莫奈:逐光者》繪者伊法與譯者張佳瑋交談分享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8: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七層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

伊法(畫家)、張佳瑋(作家)

與擁有曲折離奇一生的梵谷相比,印象派創始人和代表人之一、同樣擁有曲折離奇一生的莫奈,其人生故事似乎鮮有人知。對於不少人而言,對莫奈的了解可能僅限於他那幅舉世聞名的《睡蓮》,而《莫奈:逐光者》一書,試圖為讀者們還原這位偉大畫家真實拙質、平凡又令人連連稱奇的一生。關於莫奈、關於印象主義的故事和八卦,一起來聽伊法和張佳瑋親自講述吧!

上海│雙城三年:我們的創作和出版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6:00-18: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陳雪(作家)、高翊峰(作家)、路內(作家)、孫未(作家)、王聰威(作家)、王玲(作家)、小白(作家)、張惠菁(作家)

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萌芽》雜誌和《聯合文學》雜誌聯合主辦的2018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12月13日拉開帷幕。12月15日,小說工作坊的嘉賓們與世紀文景、聯經出版代表齊聚思南讀書會,聊聊「雙城三年:我們的創作和出版」。

上海│《終有一天你會懂》:琢磨先生私享會

時間:

12月15(周六)19:30-21:30

地點:

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4樓鍾書閣

主講人:

琢磨先生(暢銷書作者)

12月5日晚,琢磨先生將攜新書《終有一天你會懂》做客鍾書閣芮歐百貨店,舉辦「琢磨先生私享會」,與廣大讀者們近距離接觸。

上海│魔燈永在——紀念伯格曼誕辰100周年電影論壇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3:30-18:00

地點:

靜安區延安西路65號國際貴都大飯店2樓帝王廳

嘉賓:

斯蒂格·比約克曼(電影導演、作家、影評人)、本特·萬塞留斯(攝影師)、王小帥(電影導演)、過士行(編劇、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重新賦予了世俗舞臺以神聖的智慧和靈魂,他的電影展現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結晶,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電影人。2018年正值伯格曼誕辰100周年,中國和瑞典電影與戲劇工作者將聚集在一起,共同重溫大師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兩位資深的瑞典電影人長期和伯格曼有深入的合作,他們將分享屬於大師的日常記憶,兩位中國電影人和戲劇人年輕時代就以伯格曼為偶像,他們將回顧那並不遙遠的影響。論壇之後,學術觀摩斯蒂格·比約克曼導演的關於伯格曼的紀錄片《電影是我的情人》。

上海│憤怒與神秘:法國詩人勒內·夏爾詩歌朗讀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淮海中路624號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嘉賓:

張博(譯者)、王寅(詩人、記者)、何家煒(譯者)

勒內·夏爾(1907-1988)是法國當代著名詩人,他的詩總是植根在故鄉土地上,呈現出法國南方山野、烈風、激流的印象,同時表達了人們的痛苦、希望和友愛,語言極其簡練、凝結、跳躍,並無激昂的高歌,但飽含深沉的熱情。今年推出的中文版詩集《憤怒與神秘》,收入勒內·夏爾從1938年到1947年間近十年的詩歌作品,被法國學界視作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的作品屬於「早期夏爾」,而從這一部作品開始,夏爾進入了一個詩人真正的壯年。本期星期天讀書會,我們邀請了《憤怒與神秘》一書的譯者張博,與詩人王寅、法國詩譯者何家煒一起,朗讀勒內·夏爾的詩。

上海│《無盡之夏》新書首發儀式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4: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3樓

嘉賓:

蔡駿(懸疑作家)、血紅(網絡文學作家)、田藝苗(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作家)

《無盡之夏》是懸疑小說作家蔡駿的最新作品,本周日,他將邀請兩位嘉賓一起,在上海書城舉辦新書首發儀式。

上海│海派青申活讀書會:城市的歲月和她的百年家族故事

時間:

12月18日(周二)14:00

地點:

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川北公園內海派文化中心

主講人:

丹孃(攝影師、作家)

丹孃是大家族在上海生存、長大的第四代傳人。四世家族的故事,一一通過丹孃的鏡頭被記錄下來,不僅是丹孃家族在上海創業、生存悲歡離合的記錄,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百年風雲。本次活動,丹孃老師將講述她對於海派文化的理解,帶來首次亮相的《丹孃的家族記憶》紀錄片,更帶來許多珍貴的家族老照片和個人城市攝影作品,展現自己百年家族與上海城市的淵源歷史。

上海│世界屋脊上的國家公園

時間:

12月19日(周三)19:30-21:00

地點:

黃浦區黃河路35號長江劇場紅匣子

嘉賓:

田俊量、楊銳、呂植、奚志農

位於中國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是長江、瀾滄江、黃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水塔」。但是近幾年來,隨著氣溫升高和人類的探索,三江源的生態環境岌岌可危。如果你也是一個飲水思源的人,如果你也有著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故事。12月19日,上海長江劇場,澎湃新聞·思想湃邀請您和四位嘉賓共享他們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故事。歡迎您帶著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帶著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一同支持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計劃。

廣州│珠江畔,中產階級看月亮——中產階級看月亮七城記之廣州記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學而優書店

嘉賓:

朱又可(媒體人)、蕭耳(作家)

自《中產階級看月亮》首次發表後,作家蕭耳數年時間多次增刪,為小說注入新的氣息和內涵,讓筆下的中產代表——青瓦與春航在世俗意義與精神層面上面臨更為幽深曲折的選擇。分分合合的十八年間,青瓦與春航的愛情歸於幻滅,精神也漸漸淪落。他們的確在一起看了很久的月亮,但他們卻最終不想再抬頭看月亮了。12月22日,《中產階級看月亮》七城記之廣州記來到廣州學而優書店,著名作家、《南方周末》資深文化編輯朱又可與《中產階級看月亮》一書作者、著名作家、媒體人蕭耳相會珠江畔,即將展開一場異彩紛呈的文學對談、分享會,敬請期待。

廣州│平野啟一郎:關於《日蝕》及其他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

平野啟一郎(作家)

平野啟一郎1998年在校期間開始小說創作,1998年費時一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日蝕》首次投給《新潮》被破例發表,翌年23歲獲得第120屆芥川獎,轟動日本文壇,被譽為是「三島由紀夫復生」。本次活動,平野啟一郎將分享他的《日蝕》及創作心得。

廣州│電影與旅行——木衛二新書籤售分享會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越秀區北京路168號粵海仰忠匯五樓1200bookshop

主講人:

木衛二(影評人)

浪跡萬裡,木衛二攜新書《浪跡:電影與旅行》歸來。12月16日,1200bookshop北京路店,影評人木衛二將為我們講述關於電影、旅行的大夢。

廣州│徐則臣:《北上》與南下

時間:

12月16日(周日)19:30-21:0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

徐則臣(作家、《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張檸(北京師範大學文學教授)

《北上》是作家徐則臣潛心四年創作完成的長篇新作。本書闊大開展,氣韻沉雄,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生在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本次活動,兩位嘉賓將與讀者聊一聊如何通過一條大河,書寫舊邦新命。

廣州│歷史的意義

時間:

12月17日(周一)19:30-21:0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

派屈克·布瓊(歷史學家、法蘭西公學院教授)

近來,派屈克·布瓊(Patrick Boucheron)教授主編的《法蘭西世界史》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他的指導下,一個由歷史學家組成的編寫團隊制定了嚴苛的目標,即通過該書全面介紹法國的歷史,述說範圍覆蓋法國的各個地區,由史前時代橫跨至現代,重點闡釋法國與世界其它地區不可避免的聯繫。12月17日晚,派屈克·布瓊教授將做客方所廣州店,通過對歷史中的時間概念、文化(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人類學及其他學科對於歷史學的影響來和大家探討歷史的意義。

成都│珍·古道爾的「猩」路歷程——解讀《大地的窗口》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0:30-12:00

地點:

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主講人:

孫忻(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

12月15日上午,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孫忻將做客方所成都店,從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十大自然好書——年度國際作品獎的獲獎圖書《大地的窗口》開啟珍·古道爾的「猩」路歷程,為讀者呈現這位動物學家不凡的一生,呼籲更多人關注人類以外的動物夥伴,關注賴以生存的家園。

杭州│千秋壯觀君知否:羅振玉、王國維的學術世界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4:00-15:00

地點:

西湖區曙光路122號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四樓嘉年廳

主講人:

丁小明(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次活動,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丁小明將結合自己的研究,為我們講解羅振玉、王國維的學術世界。

南京│永遠的「守夜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一周年祭·詩歌分享會

時間:

12月14日(周五)19: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馮亦同(作家)、吳繼宏(電臺主播)

2017年12月14日,臺灣著名詩人、文學家余光中先生逝世。匆匆一年過去了,我們邀請兩位嘉賓,與大家一起朗讀余光中的詩歌,以緬懷詩人。

南京│一部非傳統法國史和世界史——派屈克·布瓊教授專場暨《法蘭西世界史》新書發布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派屈克·布瓊(歷史學家、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王濤(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新木(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閆青華(上海萬墨軒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

論及「法國史」,近年來在法國乃至世界影響力最大、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由法蘭西公學院教授派屈克·布瓊主編的《法蘭西世界史》。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北京法國文化中心等機構邀請,作者將於2018年12月15日14時現身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店),介紹他主編的《法蘭西世界史》一書,與我們探討歷史的意義。

長沙│《一蔸雨水一兜禾》新書發布會

時間:

12月1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嶽麓區楓林三路1099號梅溪書院L2層講堂

嘉賓:

蔡皋(畫家)、汪涵(主持人)、龔曙(出版人)、何立偉(作家)

12月15日,我們邀請到著名畫家蔡皋攜她的新書《一蔸雨水一蔸禾》來到讀者身邊,和你聊聊湖南本土的民間味道,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大自然恩賜的美好。同時,我們還邀請到了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汪涵、出版人龔曙光、作家何立偉一起跟我們分享如何在喧囂的城市環境中保持內心的純淨,實現心靈的隱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基因為什麼與我們息息相關
    本次講座,他將為我們詳細解讀中國的文化構造與漢字藝術。;而宮廷又具有一個時代文化的代表性,故本次講座以清代皇家過年作為解析對象。乾隆朝是清代最為強盛的時代,一切文化活動與禮儀形式都臻於完備與繁榮,講座內容則主要以乾隆朝宮廷為主,輔以其他朝代;時間上將從臘月到正月十五對不同日期內的活動予以展開,幾乎類於「編日體」;講座形式上,將以歷史繪畫與立體文物影像進行演示,從而增強形象化的感知效果。
  • 一周文化講座│八十年代,我們的文學回憶
    本次講座,中國文物學會理事梁鑑老師將為我們詳細講述佛光寺和中國營造學社的歷史貢獻,以期為建築遺產的保護傳承貢獻一點力量。)、白巖松(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如果你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就常常能看到一位戴著眼鏡的知性主播,她友善而坦誠,不咄咄逼人,也決不輕易放過,離我們關注的核心問題總是很近。
  • 一周文化講座│轟動日本的中國漫畫——《鏢人》
    社會設計綜合整合環境、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問題,並試圖提出能夠滿足人類需求,同時又能保護自然資源的創新型解決方案。胡同文化和現代化建設,當真不能共存?如何分配平坡屋頂的佔比?如何平衡灰色牆面的配色?如何在維持胡同的原始風貌的前提下,提升城市功能與活力?如何在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的同時,保護原汁原味的鄰裡文化?胡同的明天,可謂任重道遠。胡新宇與李向顯帶著思考而來,希望能探討出關於什剎海胡同最光明的未來,盡綿薄之力,讓更多胡同獲得新生。
  • 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湖南會產生湘軍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湖南會產生湘軍,這些作品給了我們一個窺見他國文化的小窗口。這次的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在當代戲劇領域很獨特的一位導演田戈兵,從另外一個反向視角去聊一聊他國文化。 北京│曲不落幕,手不停揮!
  • 一周文化講座|我們從未現代?
    本次講座付愛民老師將為我們講述新中國的少數民族人物畫。想聽漫畫家間暢聊《鐵血騎士》的創作歷程和背後故事嗎?想擁有漫畫家親筆籤繪的《鐵血騎士》嗎?想要和漫畫家們面對面交流嗎?快來現場吧!提到中華神話故事,許多人都知道后羿射日或者嫦娥奔月,卻很少有人能講清楚故事細節和故事背後的文化內涵。外向地觀照世界,創世神話是各民族的文化母題之一,具有普遍共鳴;內向觀照,盤古、后羿、伏羲、女媧能被今天的人所牢記,這關係到飛速發展的中國如何確立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於2016年1月正式啟動。
  • 一周文化講座│陳引馳、傅傑: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
    雕漆是乾隆朝製作數量最多、用途最廣、最為鍾愛的漆器品種,也是最能展現工匠雕刻技藝的舞臺。本講座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雕漆及雕漆簡史、清宮檔案與雕漆、乾隆朝雕漆的主要用途、乾隆帝的審美趣味——從檔案、御製詩、款識為題,全方位探討乾隆皇帝對雕漆的認知與審美。
  • 一周文化講座│村上春樹新書正式發售,48小時狂歡
    若說誰的詩能描繪笛簫之音,必然是李白的這首《宮中行樂詞》。本次音樂公益講座旨在以樂會友,傾聽琴聲。願此次公益講座,讓您結識笛與簫的江湖情懷。其實,中國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結構,一旦摸清這個系統,就能把握住中國文化的大體和精髓。本次講座將帶領觀眾一同梳理中華文化的格局,使大家了解其脈絡。
  • 一周文化講座|錢理群: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魯迅
    本次講座,陳志強教授將結合專業知識為大家講解古典文化在中世紀的傳承。本次講座張聽老師為我們講述尺八的歷史文化及身世離愁,現場更會有機會聽到老師的尺八演奏!想聽前香港電車公司親自講講這個故事嗎?當面對生死的時候,我們能想像到自己會做出何種選擇嗎?如果只是人生修行,那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但親人的生死歷練卻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不過我們仍希望他們能夠安心或者至少能有一些不那麼痛苦的走法。這堂課,我們將從人文醫學的專業角度,帶大家深度了解臨終關懷對末期病人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醫患關係觀念,如何做好臨終照護。
  • 一周文化講座│《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來上海了!
    從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到貝多芬的《月光鋼琴奏鳴曲》,從曹雪芹的《紅樓夢》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從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到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從中國的樂器古箏、二胡、琵琶到西方的樂器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我們今天的講座,就以音樂文化為切入點,在一帶一路這個千年的文化走廊上,帶領聽眾朋友們感受一次文化穿越之旅。
  • 一周文化講座│如何把現象級刷屏長圖文做成紙質書
    Found創始人)、馮驌(好好住創始人/CEO)曾經的「家」被形容為避風港,而今天,「家」越來越多地變成了人們實現自我理想和願景的場所。本次講座,楊教授將為我們講述中國政治40年。當我們放眼世界藝術史,又能發現「複製」本身所具有的哪些創造力和可能性呢?本周六的講座將以「藝術家此在」展覽中核心的部分——「複製」為主題,追溯藝術複製史,介紹藝術史中的複製及其觀念,並以此討論藝術與複製在當代的價值,以期在普及藝術史知識以外,激發觀眾對藝術史中的複製觀念進行思考。
  • 一周文化講座│本土賽博朋克:從旺角黑夜到瀋陽街頭
    北京│中國掀起「遊樂場」熱潮了嗎?城市景觀設計師雅各布·舒瓦茨·沃克將為我們解答。北京│就喜歡城市!這次回到家鄉廣州,他將結合自己的戲劇經驗和文化生長背景,與我們分享他對戲劇創作的思考以及創作背後的精彩軼事。
  • 一周文化講座|端午與傳統文化
    )、秋塵(作家)撲朔迷離的上古歷史總能引發我們的無盡遐想,近距離地接觸它,了解它,一定會有全新的發現。朱暢思(北京市教育學會吟誦教育研究會會長)這個端午假期,我們邀請北京市教育學會吟誦教育研究會會長朱暢思及其團隊的老師們,為孩子們帶來一場集講座、互動、體驗於一體的吟誦活動。
  • 一周文化講座│從東京到北京,新女性的一萬種可能
    本周日,建築師、建築學教師劉秉琨將為大家講述建築文化比較中所見的東西方審美方式的不同。上海│如何寫「後四十回」?吳老師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主要從事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青少年國學教育,著有《江山北望:嶽飛和嶽家軍》,在中學裡開設了《聽吳老師講嶽飛》、《漢字的演變》、《文人雅談與書畫藝術》等講座。他還是上海博物館書法、繪畫、陶瓷等方面的專業志願者,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藝術史(宋元部分)、漢字的演變、兩宋文化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 一周文化講座│一帶一路VS逆全球化:世界秩序的「新周期」
    》之中,有這樣一段對白:「這個世界上,只有拍電影這一種工作,讓無論你是哪一種人,都能蹲在路邊和大家一起吃盒飯。對於平常的我們,更多的是坐在影院裡看電影,對於電影中的故事,我們通過電影的傳達,可以有很深刻地認識。但對於拍電影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了獨立紀錄片導演趙可兒,為我們講講「拍電影」的那些事兒。
  • 一周文化講座|書店與城市風格:書店對於城市有指標意義嗎?
    )、帥好(獨立批評家、歷史學者)、艾蕾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藝術批評家、策展人)「今天的革命者就是明天的經典大師」,我們如何定義經典?經典是反叛者的代名詞嗎?是否只有反判才能傳世?諸如波德萊爾的吸毒、梵谷的割耳、畢卡索的風流韻事、普魯斯特的神經衰弱、杜尚的神秘游離等等,可能我們能直接定義現代主義的範圍,在這個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的時代,藝術的界限已經模糊,問題存在在哪裡?9月10日,一起來聽聽學者和藝術家們的看法。北京│像年輕時一樣瘋狂?
  • 一周文化講座|你留在北京的理由是什麼
    我們能找尋到哪些隱藏在歷史中的蛛絲馬跡?7月16日,北京青年報·青睞攜恭王府特邀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紅樓夢研究會會長趙建忠,在古雅的恭王府大戲樓中開講。真有埃莉諾·裡格比其人嗎?「潘尼巷」在哪裡?「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中」的靈感來自何處?我們請來資深樂評人孫孟晉和詩人木葉兩位老師,與大家一起欣賞、解讀關於披頭四的最新作品《披頭四:歌曲背後的故事1962-1970》一書。
  • 一周文化講座│來小區沙發上坐一坐,聊聊沒有刀光劍影的江湖
    值此,我們將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回顧歷史:我們要回到開展工作的最初出發點——在跨文化語境下,與我們的合作夥伴提出共同的問題,並為其去尋找答案。我們提出了三十個根本性問題,它們關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關乎未來。其中九個重要問題將在於11月17日和18日「慶典馬拉松」期間舉辦演講系列活動中,由科學家、人文學者和藝術家解答。
  • 一周文化講座|一份來自中關村的筆記:他們的故事平靜而閃光
    本次講座,周乾將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大家深入分析紫禁城古建築的營建思想與文化。北京│現在的火車上還有故事嗎?二十年多過去,我們還在車廂裡與陌生人熱絡地聊天嗎?還是捧著電子產品忙著接收那些不佔據實體空間的信息,捕獲任何與明天有關的捉摸不定的消息?王福春乘坐火車上千次,行程十多萬公裡,拍攝萬餘張底片。《火車上的中國人》用豐富的黑白紀實影像,呈現了一種我們已經久違的濃烈的人際關係,定格了一個流動的中國。8月5日,看王福春如何用攝影,敲擊著這趟時代號列車的鋼鐵心臟,敲打我們比車窗還密不透風的眼睛。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製造——那些年的美術電影
    >一西平措(中國西藏文化博物館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本次講座以佛像的發展歷程和種類為線索,系統地為大家介紹中國歷代佛像的藝術特點、種類和藝術價值、漢傳佛像鑑賞與藏傳佛像鑑賞等知識。本次講座由中國古玉文化開始,介紹古玉的基本知識以及文化內涵,進而簡要講述古玉收藏的起源、發展及近代海內外主要古玉收藏;重點詳細介紹高古玉和明清玉器市場現狀,並以實例講解古玉在拍賣市場上的行情。
  • 一周文化講座|願風指引你的道路:發現自己與家庭的新聯結
    北京│哲學是希臘人的「精神奇蹟」嗎?為什麼在古希臘這個神奇的小島誕生了持續影響整個西方世界的文化?有人說,古希臘的思想文化簡直是一個「精神奇蹟」,真的是這樣嗎?6月17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聶敏裡教授將帶領我們走進古希臘,親手摘下它神秘的面紗,探尋那個充滿了美與智慧之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