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若能得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越是人近中年越是能理解這句話。如果能夠在家鄉找到一份穩定安逸而且又體面的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那麼這樣的工作將會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完美職業」。
必不可少的職業「可進可退」。
在這種「落葉歸根」的思鄉情結之下,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許多考生都會在家長的影響下而選擇師範或者醫學類的專業。因為這類專業畢業後將會從事老師職業或者是去醫院上班。這兩類職業可以說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是「必不可少的職業」。如果孩子以後發展得好,可以留在大城市,如果孩子以後發展得不好,還可以回到家鄉。不論是進還是退,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業編工作「歷史性」改革
我國一共有100多萬個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人員更是高達3000多萬人。原來他們的工作可以說是「鐵飯碗」,工作非常的穩定,但是近年來卻不是那麼穩定了。因為我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也在對事業單位進行著改革。有的幸運的事業單位員工轉為公務員,讓飯碗更「鐵」了,而有的卻只能淪落為企業的員工。淪為企業員工的人他們的「鐵飯碗」也就到頭了,從此再也不能吃「皇糧」了。
直接「鐵飯碗」換「金飯碗」。
對於這個鐵飯碗,許多人削尖腦袋,擠破頭顱也想要進去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個公務員的競爭壓力可以說是和高考的競爭壓力在伯仲之間。但是,在如此激烈的競爭壓力之下,卻是有著一部分人可以直接「免試」成為公務員。說實話小編真的也是非常的羨慕。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是哪些單位的人在未來將轉為公務員。將會從原來的「鐵飯碗」秒換「金飯碗」。如果你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工作,這幾個工作崗位不失為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第一,公路行政管理。
一說到這個職業,我想許多人都並不陌生。這個職業需要管理的事務比較繁雜,比如對於道路的建設和維護;對於違規車輛的檢查等。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公路就成為了他們的工作地點,而且他們不論颳風下雨都可以在路上看到他們的身影。主要是他們的工作職能和性質和公務員類似,所以這次的改革中被轉為公務員也是正常現象。
第二,文物管理的工作人員。
對於文物管理的工作人員,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也並不陌生。因為幾乎每個人都去過博物館,而在博物館中這些文物管理人員是在尋常不過的了。幾乎在博物館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文物管理人員不僅對專業要求很高,而且工作任務也非常的大。文物管理人員首先要了解各個文物的性質,文物在什麼環境下容易受到腐蝕和損毀,又在什麼環境下能得到更好地保存,這都是一門深厚的學問。
而且文物管理人員最主要的是「勞心」,他們必須非常細心,一旦有一點馬虎大意,造成文物損毀,那麼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這一類人在這次改革中被轉成公務員,就顯得非常理所應當了。
第三,衛生監督工作人員。
對於衛生監督的工作人員,我們同樣是不陌生。因為在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因為他們需要對衛生進行監管,那麼整個城市人民的安全衛生的重任就都壓在了他們的身上。他們需要在城市中不停地默默奔波,從而保證城市的衛生質量,他們的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勞累的。將這個崗位的工作人員轉化為公務員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對於這次事業編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部分崗位的工作人員將會直接轉化為公務員,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面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大家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