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20年是事業編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這次事業編改革中,哪一類事業編可以百分之百,非常順利地轉為公務員?
首先我們要探討一個問題,就是事業編改革的一個總方向和原則是什麼?其實就是分類改革,既然是分類改革,到底分成幾類呢?
從大的方面來講,事業編可以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第二類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編制。第三類是承擔公益服務類的事業編制。第三類又劃分為公益一類事業編制,和公益二類事業編制。
什麼是公益一類?
也就是說完全具有公益屬性,像是我們的義務教育,基礎醫療這些都是屬於全額撥款。公益二類像是我們提到的高等教育,另外還有一些公立醫院。他們的一部分具有公益屬性,另一部分又具有經營性質。
這三類事業單位到底哪一類可轉成公務員?
其實根據國家關於事業編制改革的一些文件精神,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生產經營活動類事業編制,已經公益服務類事業編,轉為公務員的機率約等於零。說白了只有一類事業編制,可能會轉為公務員。也就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小編所說的只是可能,因為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並非是百分之百轉為公務員。
要分兩種情況看待。第一種就是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像是我們經常打聽到的,各大局的一些委託執法的稽查大隊。另外像是動物監督管理所,水利局的防汛辦,另外還有農業局的農經站等等。這一類單位幾乎有大概率會轉為公務員,另外還有一類它並不是完全的承擔行政職能,它只是部分地承擔行政職能,這一類大概率的事件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呢?
它的職能會劃歸到行政機構,或者單位。然後人員會採取分流的方式,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所以這一類的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為公務員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小。
通過以上的分析,如果說你想要知道,你究竟能不能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轉為公務員?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你自己所在的單位,到底屬於事業單位中的哪一類?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