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人員如何轉為公務員?三個通道可圓夢,副高定職一級科員?

2020-12-20 職場李論

讀者問:40歲的事業單位女性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轉為公務員一級科員好嗎?

恕我直言,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先不說由事業編人員轉為公務員難度有多大,就算順利轉為公務員後,也不可能事業編副高人員僅任職定級為科員,這既不符合規定要求,也顯然有失公平,更是大大的不利。

首先,事業單位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如何轉為公務員?

從現狀來看,事業單位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有三個渠道可轉為公務員。

一是走調任通道。根據中組部新修訂印發的《公務員調任規定》,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以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務。而對調任為職級公務員的則有明確限制,必須是補充機關緊缺的優秀專業人才。專業技術人員要調入機關任職的,應當擔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兩年以上,或者已經擔任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雖然成功調任的並不多,但這條通道還是暢通的。

二是所在的事業單位因機構改革轉為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其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在內的事業編幹部,經過內部考試等程序後,可轉為參公人員,具備公務員身份,享受公務員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

三是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事業單位人員考公務員不存在障礙,考上後辦理調動手續即可,但對報考人員的年齡、專業等會有限制性要求,一般要求不超過35周歲,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可放寬到40周歲。

其次,事業單位副高人員轉為公務員後如何任職定級?

一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副高人員調任行政機關的,一般任職定級為四級調研員,最差也會安排為一級主任科員,絕對不會任職定級為一級科員。

二是通過改革由事業編轉為參公身份人員的,專業技術副高人員的任職定級與所在單位的職級職數密切相關,但一般而言,由於三、四級調研員職數會少於現有的副高人數,因此在任職定級時,少數會套轉為四級調研員,任職時間較短的則會套轉為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但基本不可能任一級科員。

三是專業技術副高人員走公考之路成為公務員的,轉正後的任職定級,一般都會參照機關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職級,安排為二級主任的還算相對合理,安排為一級科員那絕對是瞎整。

基於上述原因,題主所說的40歲的事業單位副高人員絕無可能成為公務員一級科員,真要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堅決不要去,否則才會後悔莫及、悔之晚矣。

從發展空間、工資待遇、工作待遇等多個維度來看,事業單位副高人員絕對秒殺同地區行政機關公務員一級科員,這兩者之間差距甚遠,更別說40歲的女同志已無年齡優勢,還從科員起步幹起,那純粹是找刺激啊。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您分享!

相關焦點

  • 36歲,是區直事業單位副高,公務員科員,該如何選擇?
    「36歲,是區直事業單位副高,如果通過了事業編轉公務員考試變成了科員,該如何選擇?」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想了想,其實並沒有絕對的答案,這裡小編帶大家具體分析下。副高轉副科《公務員調任規定》中有明確條款,事業單位擔任副高兩年或者意見是正高,是可以轉公務員的。調任科級領導原則上不滿40歲。當然,這個只是可以轉公務員,是轉公務員的一條途徑。殊不知一個區縣的副高至少三位數,也沒見幾個轉為公務員的。
  • 參公單位一級科員提任事業編副科實職非好事?轉任副鎮長卻不難!
    讀者問:參公單位一級科員提拔為事業單位副科實職值得去嗎?先說說參公人員與事業編人員的區別。參公單位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無論其行政人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在辦理參公登記後,都是不折不扣的公務員,執行公務員的工資標準和晉升模式,公務員享受的所有待遇,參公人員都分毫不少。而事業編人員無論級別多高,都不是公務員,只能執行事業編人員的工資待遇和晉升路徑,享受不了車補和工齡滿30年可申請提前退休等公務員獨有的福利待遇。
  • 這類事業編人員,可轉為公務員
    大家都知道2020年是事業編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這次事業編改革中,哪一類事業編可以百分之百,非常順利地轉為公務員? 從大的方面來講,事業編可以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第二類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編制。第三類是承擔公益服務類的事業編制。第三類又劃分為公益一類事業編制,和公益二類事業編制。 什麼是公益一類? 也就是說完全具有公益屬性,像是我們的義務教育,基礎醫療這些都是屬於全額撥款。
  • 工作10年,選擇科員,還是副高職稱?
    我,85後,研究生畢業後考入省直事業單位,工作10年多,副高職稱。 最近單位機構改革,整體參公。對個人而言就面臨兩種選擇:如果選副高級職稱,那麼就去單位內其他事業機構;如果就在本單位,那麼就變為參公編科員,雖然是科員,不過領導說了,參公後晉升渠道暢通了。
  • 基層公務員如何「小步快跑」?從一級科員升任副科級需要多少年?
    而晉升到副科級的年限,最快一年半即可升任,最慢就是退休前解決,正常情況下三五年能升到副科級都很不錯了。一看任職定級。根據中組部今年5月制定印發的《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今年7月試用期滿後,大學專科畢業生任命為一級科員、定為二十六級,大學本科畢業生任命為一級科員、定為二十五級。
  • 公務員一級主任科員竟比正科實職好這麼多?這三個好處太實惠了?
    可幹部超職數配備問題也得解決啊,便準備安排超配的某正科職幹部到參公群團單位任副會長,也是正科實職崗位,公務員該有的待遇都不少。誰知這名正科職幹部竟婉拒了組織好意,主動提出願意改任二級主任科員,好讓單位完成消化超職數配備幹部的硬任務。
  • 事業編中級職稱可轉公務員?職稱究竟怎麼評,該準備什麼?
    事業編中級職稱可轉公務員?好了,言歸正高,說說事業編職稱轉公務員。公務員法規定,事業單位符合條件的,可以調任行政機關擔任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置換身份轉為公務員。這是事業編制人員轉公務員的政策依據。那麼,事業編制人員如何才能調任行政機關?一般要求具備以下條件:1、專業技術人員。
  • 2021國考報考指導:細說一級科員和公務員的區別
    2021國考報考指導:細說一級科員和公務員的區別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報考指導,一級科員和公務員的區別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年這些事業編可轉為公務員了!你有機會嗎
    根據中央下發的《關於事業單位分類的意見》,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目前,改革正在有序推進中,涉及機構設置、編制配備、人員調整等方面,需要縝密計劃與強有力的執行落地,試點基本完成。    對於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如果調整為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其人員可轉為公務員,但編制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
  • 公務員科員提拔到事業編副科,風險大嗎?
    第二,公務員科員,提拔到事業編副科,風險大嗎?   籠統的說,都是公家人。但是,公務員編、事業編這個差別還是有的。無論是從車補、還是從待遇,還是從職業發展來說。   但是,有的單位可能暫時沒有公務員編職數了,只有事業編職數,這時候領導要提拔你,你本來是公務員編,要到事業編副科。有的年輕人遇到這種情況比較迷茫,去還是不去?這畢竟是領導的重視,提拔副科了,但是這個副科不是公務員編副科,是事業編副科。
  • 事業人員的工資,和公務員相比是高還是低,差別主要在哪裡
    從目前來看,事業單位職工的收入整體要比公務員低。現在的事業單位職工分為三類:管理職工、專業技術職工、工勤職工。專業技術職工與公務員相比:專業技術職工目前實行的是職稱工資,專業技術職工從低到高分為處級(員級、助理級)、中級、高級(副高、正高)三個等級。同等條件下,專業技術職工的收入要比公務員高,如果被評為高級職稱,比公務員的收入多出一倍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 這三類事業編人員,即將會轉為「公務員」,鐵飯碗更「鐵」了
    必不可少的職業「可進可退」。在這種「落葉歸根」的思鄉情結之下,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許多考生都會在家長的影響下而選擇師範或者醫學類的專業。因為這類專業畢業後將會從事老師職業或者是去醫院上班。這兩類職業可以說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是「必不可少的職業」。
  •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副高職稱人員,可以轉為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了12級級別,分別對應為:正高是1-4級,副高是5-7級,中級是8-10級,助級11,員級12,管理崗位和專技崗位都有機會轉任公務員,但是很難,一般要符合很多條件標準才可以。比如一、調任人員應具備擬調任職位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身體健康,符合國家公務員任職迴避的有關規定。二是副高專技人員調任副處級國家公務員,必須擔任副高專業技術職務三年以上。三是必須具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經歷。那是不是意味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副高人員符合以上條件就會很快成為對應公務員級別呢?
  • 正科實職公務員與一級主任科員有啥不同?
    根據憲法、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等法規文件精神,正科實職幹部屬於領導職務公務員,擔負領導職責;一級主任科員屬於職級公務員,職級是公務員的等級序列,是與領導職務並行的晉升通道。正科實職公務員與一級主任科員可以相互轉任、兼任,如果單純講沒有兼任一級主任科員的正科實職公務員與沒有轉任正科實職的一級主任科員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點:不同之一:正科實職公務員是「官」,一級主任科員是「吏」。
  • 什麼是一級科員?一級科員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什麼是一級科員?一級科員需要滿足哪些條件?2020-01-10 14:20:19 來源:有途網 一級科員是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之一
  • 6月新公務員法實施後,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如何套轉?如何晉級?
    考錄到基層崗位的碩士研究生,按照舊版《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應該轉正定級為副主任科員,但是由於基層非領導職務的職數極其有限,大多碩士研究生轉正後的職務只能定為科員,24級。但是按照國家規定,碩士研究生應該享受副科待遇,這如何解決呢?在大多地方的實際操作中,碩士研究生轉正定級為科員後,基本工資享受副科待遇,而其他津貼補貼都為普通科員待遇。
  • 事業編副科和四級主任科員選哪個?事業編沒前途?
    事業副科和四級主任科員,毫無疑問選後者更好。首先工資待遇四級主任科員更高。四級主任科員拿的是副科工資,有車補、十三薪和年終考核績效,各種福利待遇加起來一年至少比事業副科多一兩萬元,地方財政能力好的差距更大,多的有好幾萬。
  • 盤點:與公務員相比,事業編人員最盼望的3項政策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是體制內2種不同類型的身份,由於編制類型的差異,這2類人員在工資待遇、崗位晉升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處。以小編所在的地區為例,公務交通補貼標準按廳局級每人每月1750元、縣處級1250元、鄉科級750元,科員及以下500元執行,這一補貼對於公務員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與行政編制相對應的事業編制人員,除了部分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幹部,以及部分地區的鄉鎮事業編人員外,大部分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沒有享受公車補貼。
  • 秒懂,事業編和行政編,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
    今天回答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是機構,公務員泛指在行政部門工作的公務員編制工作人員。將問題整體後應該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區別。
  • 事業編副科級幹部和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該怎麼選擇
    四級主任科員就是非實職副科級公務員,按道理來說,兩者同樣是副科級,肯定要優先選擇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雖然無法享有實質,但其公務員身份比起事業身份珍貴了許多。像提前退休、職級並行、車補等福利政策,也只有公務員才能享有,事業單位職工目前為止還不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