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天安門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家裡有近百種花,陽臺上長出芭蕉

2020-12-19 新京報網


國慶前一周,天安門廣場上「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如約而至,這是天安門廣場花卉布置的第36個年頭。

 

這個18米高的巨型花籃由1000朵花和100隻果組成,花壇底部是10個紅心,象徵著全國人民心心相印,長安街沿線從建國門至復興門的十裡長街上另有10組造型各異的立體花壇,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位身材頎長的中年人,站在花壇前揮舞著小國旗,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與花壇合影的人身上,捕捉遊人臉上的欣喜與笑容,那是對他近一年辛苦的肯定與褒揚。

 

他就是國慶天安門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參與天安門及長安街國慶花壇設計工作至今已24年,佔據了他生命一半的時間還要多。

 

「一屋不美,何以美天下。」是藍海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堆池壘山,養魚育鳥,潺潺流水,魚躍泉湧,藍海浪家中13平米的陽臺儼然一座小型花園。他用近百種花打造了四處景觀:「熱帶雨林」、「一簾幽夢」、「失落的世界」和「都市叢林」,包含著他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情感,對生命的感悟,還有一份24年不變的初心:我想把北京打扮得更美。


藍海浪在辦公室。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熱帶雨林」:家鄉

 

西雙版納的老木樁為骨架,蘭花、蕨類植物牽絲攀藤,潺潺水流沿木樁而下,水汽氤氳的「熱帶雨林」景觀仿佛將藍海浪帶回夏日家鄉的河邊。

 

藍海浪出生在紅水河畔的廣西上林,那裡夏長冬短,山水俱佳,是明代遊聖徐霞客出遊最久的地方,素有「南寧後花園」之稱。

 

上樹,下水,種花,藍海浪的童年整日與自然相伴。到了飯點,母親朝樹上喊一聲「吃飯了」,他「嗖」地一下從枝幹間蹦下來,惹得身後的樹葉沙沙作響。

 

家中的小庭院總是鳥語花香,在那裡你能找到南方常見的各種花卉,蘭花、吊鐘花、朱槿花、水仙花、山茶花都是他親自栽種、侍弄。從六七歲起,藍海浪的生活就常伴馨香。

 

第一次在父親帶回的明信片上看到蘇杭的園林景觀,藍海浪被園林美景折服,暗下決心要在家裡進行復原,「甚至要比他們做得更好」。

 

八歲時,藍海浪著手開展這項「大工程」。他先用磚頭和水泥壘成水池,裡面養上幾條魚,再把從山上、河裡撿來的石頭堆成一座山,接上水泵,就有了小瀑布。藍海浪追求自然,發明了更逼真的假山,用大塊煤渣泡水、撒上水泥粉再風乾後堆砌起來,這樣的假山孔多又吸水,是絕好的植物「土壤」。

 

藍海浪越來越有「野心」,他不再滿足於家鄉的花草,想要認識更廣闊的自然天地。父親成為他最好的啟蒙者和支持者,每每出差總會帶回些大城市的花苗、小種子。無論是鄉下的還是城裡的、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藍海浪什麼花都想認識。

 

他最喜歡的花叫三角梅。這種花顏色豔麗,在南方尤其是偏遠山區很常見。如今,很多花農靠種植三角梅脫貧致富,藍海浪將它用在了今年的國慶花壇裡,以此獻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2020年。


藍海浪在給三角梅澆水。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家鄉的山水花草給藍海浪心中埋下了一顆夢想種子,是他靈感的源泉,更是他不管走出多遠都會心心念念牽掛的地方。

 

1993年,藍海浪如願考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從十萬大山走進祖國首都,從紅水河畔走向長安街邊,藍海浪離開家鄉,卻沒有一天離開過自己心愛的花花草草。

 

「一簾幽夢」:家人

 

陽臺和客廳之間的門被拆掉,長長的愛之蔓從橫梁垂下,像是一道瀑布,成了天然門帘。這是藍海浪為讓兒子安睡特意設計的「一簾幽夢」,纏繞包裹的是拳拳父愛。


藍海浪陽臺裡的「一簾幽夢」景觀。受訪者供圖


藍海浪對家人的愛總是用他最愛的花來表達。「每個周末,有空的話,我會花半天時間去逛花市,買點好看的盆花或者鮮花送給家人。」

 

教師節,他會給身為大學教師的妻子買上一捧金燦燦的向日葵,祝她碩果纍纍、桃李滿天下。但妻子對這樣的「浪漫」似乎已經免疫了,藍海浪無奈地打趣,「她對花有點不太敏感了,雖然很高興,但是沒有早前那麼興奮了。」

 

八歲的兒子有時不敢自己睡覺,他就送了兒子「一簾幽夢」。將陽臺和客廳之間的門拆掉,長長的愛之蔓從橫梁上垂下,像是一道瀑布,成了天然門帘,似乎能把一切妖魔鬼怪都擋住。「只有愛才能讓孩子快速進入夢鄉。」

 

陽臺上還有兩棵芭蕉樹,是藍海浪特意為嶽母栽種的。嶽父去世後,嶽母傷心至極,曾在新加坡的親戚家住了一段時間,在那裡種了芭蕉、芒果來分散注意力,寄託哀思。回國時,這些辛辛苦苦栽種的植物帶不回北京,嶽母很難過。

 

「放心,我一定在北京給你種上芭蕉」,藍海浪向嶽母保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亞熱帶植物芭蕉在北京的陽臺上扎了根,自動澆灌的水流像雨一樣,一滴滴打在芭蕉葉上,成了「雨打芭蕉」的景觀。

 

「老人一下子心情就好了,把悲傷的事忘了。」現在,嶽母常在芭蕉樹旁做針線活,心情明快。


藍海浪家裡的芭蕉樹。受訪者供圖


藍海浪知道怎麼用植物讓別人開心,但當悲傷擊中自己時,他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2007年教師節,身為教師的父親去世。那個給他帶回明信片、從城裡帶來新奇花卉、在他說「要考園林專業」時大力支持的父親,走了。

 

「當時,我正在做國慶花壇的設計和施工,沒能見他最後一面。」藍海浪說,父親是他一輩子最重要的人,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面前的花壇依舊色彩繽紛,但藍海浪覺得他的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灰色。

 

那年國慶節,花壇如約與世人見面。藍海浪想起父親生前的諄諄教誨,內心逐漸堅定,只願父親在天堂也能看到這個五彩的花壇和彩色的世界,而他也將重拾信心、勇敢往前走。

 

現在,他的兒子也像他小時候一樣對設計花卉景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他也像父親當年對他的支持與鼓勵一樣,帶著兒子一起設計打造「陽臺花園」。

 

「失落的世界」:生命

 

陽臺一角,兩米多高的巨大樹根上,有一塊奇特的「根抱石」,石頭上掛了一個飛機頭,上面有鐵片做的螺旋槳,懸掛著很多植物。

 

景觀的靈感來源於自然界一個生命的奇蹟。以前,曾有飛機撞山、墜落,多年後,機身上竟然長滿植物,形成森林奇觀。在死亡之地綻放新生,冰冷的鋼鐵上開出生命之花,藍海浪和兒子被這個極富生命力的故事震撼,聯手打造了「失落的世界」。

 

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對世間萬物發自內心的熱愛,花花草草在藍海浪手中仿佛有了靈魂,「我天生對大自然有親切感,有種敬仰。」這種情感,從未因住進鋼筋水泥的樓房而消退。

 

藍海浪的家,除了近百種花,還養著四隻小鳥、二十多種魚,以及一隻時常會蹦到他手心上的青蛙。「每天早上,小鳥會把我們叫醒,一家人總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聞到清新的花香。」

 

他的辦公室裡栽種了二三十種植物,站在門口,就能聞到裡面悠悠的花香,一根長長的枝藤延伸到電腦上方,人好像在樹下工作。

 

儘管配備了智能化、自動化的澆灌系統,藍海浪偶爾也親自上手,給植物澆水、鬆土、修剪。在藍海浪眼裡,這些生命都很美,「設計工作累,累的時候聞聞花香,裁一下老的枝葉,一下子就很放鬆,再回到工作中,特別容易有更好的靈感。」

 

晨光熹微時,在迴蕩在山林間的牛鈴聲中醒來;皎潔月光下,在漂泊的小船裡慢慢進入夢鄉。藍海浪走遍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將北方廣袤的草原,西部浩瀚的沙漠,江南溫柔的水鄉都印在了腦海裡,這些都是他源源不絕的靈感。

 

用隨身攜帶的速寫本記錄下他的見聞和靈感,藍海浪堅持了24年。這種長方形、60頁到100頁不等的速寫本,他寫滿了三十多本。

 

「生活裡到處都是我們學習的素材,就看你用不用心,」每次遇到設計上的難點,藍海浪就會翻一下這些筆記,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今已到中年的藍海浪,仍然保持著瘦削的身材,看起來精神充沛。他喜歡長跑、滑雪、各種球類運動,甚至常常在辦公室倒立著思考問題,他喜歡「換個角度看世界」。

 

世界於他,充滿了迷人的生命力。


藍海浪家的陽臺。受訪者供圖


「都市叢林」:北京

 

三個落地立體花架,高的兩米多,矮的一米五,最矮的八十公分,像樓房一樣高低錯落,被植物覆蓋,這是藍海浪打造的「都市叢林」。

 

「希望未來的北京不是硬邦邦的鋼筋混凝土,而是充滿生機的都市叢林,」這是藍海浪的願望,他希望用自己的雙手為這個他生活了27年的城市做一點貢獻。

 

他將對花草自然和這座城市全部的熱愛和理想融入了國慶花壇的設計中。

 

1997年,國家正式組建專業的國慶花壇設計團隊,恰逢藍海浪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畢業,順利加入。前五年,他是主設計師,之後就成了總設計師。

 

「本來我就喜歡花花草草,實習的時候發現有這個行業,很有意思,就想從事了。」真正開始工作後,藍海浪發現,這份工作並沒有那麼輕鬆,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當時國內外都沒什麼先例和經驗,從顏色搭配、結構設計到花材的準備,這些都要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慢慢積累。」

 

國慶花壇的造型每年都不一樣,體現著時代感,「花壇要有敘事性,要呈現近段時間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國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天安門廣場上18米高的巨型花果籃,和從建國門到復興門長安街沿線的10組立體花壇,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藍海浪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看到大家在花壇前歡笑合影,「看到大家高興的樣子,我就覺得一年的辛苦都已經隨風飄散,心滿意足。」

 

設計國慶天安門花壇,藍海浪24年初心未改,「我想把北京打扮得更美,讓老百姓享受更美的環境。」


藍海浪家的陽臺。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劉倩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天安門廣場花壇總設計師:已參與20年,初選方案有七八十份
    央廣網北京9月26日消息,還有五天國慶就要到了,天安門廣場的「花果籃」已經豎立起來,籃中碩果纍纍、奼紫嫣紅,分外惹人注目。昨日下午,央廣網記者專訪了天安門廣場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聽他講述天安門廣場花壇設計背後的故事。人過中年的藍海浪,身材高瘦,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
  • 「像一個大蛋糕,又像一串串腳印」——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裡的...
    「今年,共和國69歲,也是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擺放的第33個年頭。」北京城建集團旗下的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院國慶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說,從1986年國慶節開始,每一年都要在天安門廣場擺放巨型花壇,「花壇就像一個大蛋糕,寄託著我們乃至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深情和濃濃祝福。」
  • 天安門花壇完成了,他說自己的「高考」開始了
    此外,以「高質量發展」「安居樂業」「全面小康」等為主題的10處大型花壇也在長安街沿線也已基本布置到位!天安門廣場地區花卉布置始於1984年,1986年首次擺放立體花壇。國慶花壇憑藉鮮豔繽紛的色彩、新穎獨特的設計、祥和美好的寓意成為了每年國慶期間天安門廣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是我每年的『高考』,國慶就是發榜的日子了,市民願意跟花壇合照,就是最大的成功。」
  • 有一種美,叫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
    翻看相冊,相信不同年齡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與國慶花壇合影的照片,而天安門廣場的國慶花壇,可以說帶著更多的「時代印記」。從1986年天安門廣場首次擺放立體花壇,國人見證了三個「花壇時代」,一起驕傲回顧!平面花壇時代1986-天安門廣場上首次出現巨型花壇,共用去各類花卉10萬盆。
  • 天安門國慶花壇展期結束 預計三天清空花材(圖)
    圖為園林工人正在拆卸天安門廣場東側奧運主題花壇 攝/記者於佳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展期結束 預計三天清空花材 全部循環利用幾乎不糟踐 花壇今開拆搬家可再生  多年生植物入地再生 生命結束者留根再育 殘花集中堆肥大型景觀保存骨架  本報訊(記者陶穎)今天上午8點,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正式開拆。
  • 國慶長安街美不勝收
    天安門花壇總設計師,北京城建園林集團設計院專家工作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藍海浪介紹,今年國慶花壇的主題為「碩果纍纍決勝全面小康、百花齊放共襄復興偉業。」體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開新局,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2018國慶北京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方案及含義
    9月14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2018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主題花壇10處。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工作將於9月14日進場施工,於中秋節前竣工,與市民共慶佳節。
  • 2020國慶天安門廣場花壇主題、寓意及所用花卉
    9月15日,2020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10處各具特色的主題花壇。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還將種植地栽花卉7000平方米,布置容器花卉100組,營造出熱烈、喜慶、歡樂的節日氛圍。
  • 2019天安門國慶70周年花壇亮相時間及主題寓意設計說明
    2019天安門國慶70周年花壇  亮相時間:2019年10月2日早晨6時  今晨6時,高18米的「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在天安門廣場亮相。從進場施工到落成,整座花壇的搭建僅用7個小時,創下了天安門廣場花卉布置的新紀錄。
  • 2017年國慶北京天安門花壇及長安街一帶國慶花壇的寓意和特點
    9月25日上午,天安門廣場2017國慶「祝福祖國」花籃安裝完畢,正式亮相。此外,長安街沿線還設計了14處立體花壇,這些花壇將以豐富的主題、精巧的造型扮靚長安街,展現我國各領域的輝煌成就。  這麼多的國慶花壇,它們各自都有什麼寓意和特點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天安門廣場「長城」花壇試燈 共兩組分別長60米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昨日,在藍天的映襯下,天安門廣場「長城」花壇更顯嬌豔壯麗。昨晚,施工單位對花壇夜景照明進行調試,璀璨的燈光不僅將花壇點亮,也襯得天安門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更加恢弘雄偉。這些天,市民遊客在晚上都會看到流光溢彩的「長城」花壇。
  • 2020年國慶天安門廣場主題花壇介紹(布置方案+主題+用花)
    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10處各具特色的主題花壇。圖片來源北京園林綠化局  「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將亮相  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  花壇位置:天安門廣場中心  花壇主題:「祝福祖國」  花壇高度:頂高18米  花壇背景:以喜慶的花果籃為主景
  • 國慶的花壇裡到底都有些什麼花?
    黃色也是傳統中高貴的色彩,所以,國慶的花壇,黃色也是必不可少的主力色系。在國慶街頭各種各樣的黃色系鮮花中,菊科植物佔了半壁江山,如各種地被菊、黃金菊、荷蘭菊、萬壽菊、百日草等等,其它較為多見的還有黃色的雞冠花。萬壽菊萬壽菊原產墨西哥,在中國各地都有栽培,因其花大、花期長,所以常用於花壇布景。萬壽菊除了常見的黃色,還有橙、紅等顏色。
  • 國慶花壇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永結同心天安門廣場國慶擺花,絕對是一件可以媲美春晚,國慶節必不可少的一個「保留曲目」。從2008年開始,北京的各個區也逐漸加入了國慶擺花的行列,一個個立體花壇花樣繁複、推陳出新,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國慶花壇年年擺,今年又有啥不一樣?國慶花壇到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擺花通常6月開始籌劃6月,剛剛入夏不久,距離國慶節還有4個月,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徐莎就開始發愁起來。籌劃每年的國慶擺花,通常從6月就開始了。
  • 國慶擺花方案出爐 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
    2018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主題花壇10處。據悉,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工作今天起進場施工,於中秋節前竣工,與市民共慶佳節。
  • 天安門廣場主題花壇今晨驚豔亮相
    每逢國慶節,繽彩紛呈的天安門廣場主題花壇都是令人期待的景致。今年的花壇,不僅寓意新穎,造型美輪美奐,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原本需要10天時間來搭建,最短記錄7天完成,今年卻在一夜之間完美呈現。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視頻觀看10月2日 凌晨2點天安門廣場花壇搭建正在緊張進行,多臺起重機在同時工作,把鋪滿鮮花的坡架吊裝到位。
  • 「普天同慶」中心花壇亮相天安門廣場
    10月2日,以「普天同慶」為主題的中心花壇亮相天安門廣場。花壇以花果籃為主造型,花壇頂高18米,籃體高16米,籃盤直徑12米,花壇底部直徑45米。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10月2日,以「普天同慶」為主題的中心花壇亮相天安門廣場。
  • 國慶花壇布置明起施工
    來源:經濟日報9月15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2020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花卉布置將全方位利用自有創新成果和集成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展示71年來園林、園藝領域的部分成果。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祝願決勝全面小康。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10處各具特色的主題花壇。
  • 國慶節慶各地掀「節儉風」 花壇瘦身高檔宴席遇冷
    此外,那些漂在大城市,因種種原因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人,他們的假期如何度過,他們的選擇背後又折射出怎樣的無奈與隱憂?  近年來,關於十一黃金周的存廢問題再度引發拷問,延續了10多年的黃金周制度,無疑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 國慶花壇布置明起施工 「祝福祖國」花籃祝願決勝全面小康
    9月15日,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2020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10處各具特色的主題花壇。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還將種植地栽花卉7000平方米,布置容器花卉100組,營造出熱烈、喜慶、歡樂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