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病性大腸桿菌致病機理研究獲進展
據了解,華大基因的相關研究人員在收到樣品後,3天內完成了大腸桿菌基因組的測序和初步組裝,確定該菌株屬於血清型O104,並及時將相關基因組序列數據公開分享,促進了全球生物信息學家的通力合作;在數據發布的24小時之內,完成了對該大腸桿菌的基因組組裝;在數據發布的2天後,研究人員發現引起此次爆發的菌株與2001年在歐洲分離的菌株01-09591及2002年的中非分離株
-
生物法製造β-胡蘿蔔素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構建大腸桿菌細胞工廠生產β-胡蘿蔔素方面取得進展,該成果已達到了大腸桿菌發酵生產β-胡蘿蔔素的國際最高水平。
-
研究揭示CRC中pks +大腸桿菌突變特徵
研究揭示CRC中pks +大腸桿菌突變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8 16:34:02 荷蘭馬克西瑪公主小兒腫瘤學中心Hans Clevers和Ruben van Boxtel研究組揭示遺傳毒性pks +
-
研究分析一大腸桿菌致病菌結構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約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一種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晶體結構,分析了大腸桿菌的菌毛結構,從中獲得了對付此類大腸桿菌致病菌的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昨天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
大腸桿菌素或能殺死大腸桿菌本身
近日,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分子科學中心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對付大腸桿菌菌株的新線索。研究人員指明了如何使「細菌素」——能夠殺死其他細菌菌株的物質——進入細菌細胞進而殺死它,以及如何讓大腸桿菌產生的大腸桿菌素A有針對性地到另一個細胞蛋白(TolA)中創建一個新的「特洛伊木馬」武器,並最終從內部殺死該細菌細胞。這項研究對於了解分子如何穿透細菌細胞的防禦有重要的意義。
-
大腸桿菌帶來的可不止腹瀉
大腸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導致出血性腹瀉和腎臟損傷,可謂最嚴重的食物中毒類型之一。但美國研究者指出,這些可怕的後果可能只是感染後的外在表現。他們發現了特定大腸桿菌入侵免疫系統的新機制,而其中的關鍵是志賀毒素,相關研究發表於《科學—免疫學》。
-
施一公小組揭示大腸桿菌耐酸機制—新聞—科學網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L-穀氨醯胺通過酶促反應釋放氨,使得大腸桿菌獲得了耐酸性。
-
第九章 腸道桿菌--第一節 大腸桿菌
第一節 大腸桿菌 大腸細菌(E. coli)為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為人和動物腸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強,引起腹瀉,統稱病致病大腸桿菌。
-
英國研究發現:大腸桿菌配合肌醇磷酸可回收鈾
大腸埃希氏菌(E.coli),通常稱為大腸桿菌,一種普通的原核生物,是人類和大多數溫血動物腸道中最主要且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菌。但是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發現,大腸桿菌配合肌醇磷酸(也稱為植酸,一種可從米糠和其他農作物種子、麩皮等廉價農業廢料中提取的物質),可以用來回收鈾礦汙染水中的鈾,同樣的技術甚至可被進一步利用於核廢料的清理。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清理核廢料也許將擁有一種低成本的便利方法。
-
香港科技大學破解大腸桿菌素致癌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17日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破解了人類體內大腸桿菌釋放的「大腸桿菌素-645」引致大腸癌的機制,有助推動預防大腸癌的研究。據科大研究人員介紹,雖然人類腸道中的大腸桿菌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和調節免疫系統,但它們產生的大腸桿菌素是一種基因毒性化合物,能破壞真核細胞中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由於這種化合物濃度低、狀態不穩定以及生物合成反應路徑過於複雜,科學家一直難以將它複製並找出它損害DNA的機制。
-
家禽細菌性疾病——大腸桿菌敗血症
唐彩琰 譯 王晶晶 審摘 要:大腸桿菌是家禽生產中常見的病原體,給家禽業帶來較大的經濟影響。本文主要介紹了大腸桿菌敗血症相關的基本情況,如病原、流行病學、指示生物、發病機理、剖檢結果等。關鍵詞:雛雞;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敗血症大腸桿菌是一種帶鞭毛(微小的鞭狀附屬物,可以推動細菌通過水膜)的革蘭陰性桿菌。
-
大腸桿菌?出血?腹瀉?抑制實驗做成了
20世紀中葉,才認識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對人和動物有病原性,尤其對嬰兒和幼畜(禽),常引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我們今天就來講實驗發現,抑制大腸桿菌,它居然也可以。1 細菌分離與染色形態特徵從雞腸道中分離了6 株細菌(分別標記為1號、3號、5號、6號、7號、8號)。
-
研究:大腸桿菌還可以保護人類細胞免受其他致病菌株的傷害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通常,當提到大腸桿菌(通常存在於動物和人類的腸道中)時,人們並沒有多少積極的想法。由於沙拉吧、肉類或其他食品受到汙染,該組織關閉了海灘、遊泳池和餐館。 但一個多世紀以來,大腸桿菌1917一直被用作益生菌和治療劑。目前,一些國家將其用於治療腸道炎症。
-
乳酸菌在水產養殖中的研究進展
乳酸菌在水產養殖中的研究進展2009-10-27 11: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乳酸桿菌有44個種,連同亞種共51個種,是革蘭氏陽性、無芽孢、細長、有彎曲的桿菌。有9個屬:其中5個屬呈球狀,如乳酸球菌(1actococcus)、鏈球菌(streptococcus)等;4個屬呈杆狀,如乳酸桿菌(1actobacillus)、雙歧桿菌(bifidobactrium)等。
-
Science:大腸桿菌毒性因子分泌調節機制
(圖片摘自網絡)2017年2月17日 生物谷BIOON/ --雖然大部分大腸桿菌都屬於共生菌,但仍有一些還是有可能導致疾病的菌株,其中包括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以及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
科學家首次繪製出大腸桿菌的功能蛋白質圖譜
科學家首次繪製出大腸桿菌的功能蛋白質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3:03:13 德國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ikhail M.
-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不同類型疾病的總稱。其特徵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敗血症等病變。這種病的病原屬腸道桿菌科埃希氏菌屬的大腸埃希氏桿菌,簡稱大腸桿菌。
-
大腸桿菌感染是什麼?很嚴重嗎?
大家應該都很常聽到大腸桿菌,你可能在新聞中會聽到,某品牌被檢出超過標淮值好幾倍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感染致死的案例在北美、歐洲、日本時有所聞。那大腸桿菌究竟是什麼?很嚴重嗎?其實我們平常俗稱的大腸桿菌,大部分不會致病,而是我們人體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存在於小腸中,可以製造維生K,並且防止體內其他病原菌生長,每天我們可以從糞便中排出1千億到十兆左右的大腸桿菌。所以,我們的腸道正常狀況下就有大腸桿菌,另外,其他動物腸道也有大腸桿菌。
-
Nature|繪製大腸桿菌的功能性蛋白質組景觀
Savitski課題組在Nature雜誌上合作發表一篇題為 The functional proteome landscape of Escherichia coli 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結合反向遺傳學和熱蛋白質組分析描述大腸桿菌中的遺傳擾動對蛋白質豐度和熱穩定性的影響
-
歐洲大腸桿菌疫情可能源自埃及葫蘆巴種子
歐洲疾病控制部門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說,來自埃及的葫蘆巴種子可能是歐洲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罪魁禍首。衛生領域專家6月30日警告,由於葫蘆巴種子銷售範圍廣泛,歐洲和其他地區可能繼續出現大腸桿菌染病病例。位於瑞典的歐洲疾病防控中心和位於義大利的歐洲食品安全局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來自埃及的葫蘆巴種子可能是大腸桿菌疫情元兇。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先前在德國暴發,隨後在法國小規模流行。在這兩起疫情中,病菌都是以芽苗菜為載體傳播。葫蘆巴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來培育芽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