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新表當成新鮮玩具給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
老師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他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迭。
"補救的辦法是有的。"老師接著說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錶送到鐘錶舖,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錶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學生,修理費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故爭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我不知故事中的那個孩子後來是否學會修表,但相信孩子母親一定在老師啟迪下注重了孩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培養。
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玩具是孩子要什麼給買什麼,家長只有一個目的,只要給咱好好念書,每次考試拿100分,只要能買到,要天上星星怕都會給。可忽視了孩子生活教育,孩子沒了動手的機會。孫子上一年級,削鉛筆、包書皮、整理書桌書包都是父母包攬,說孩子做不好,問題是要給孩子做的機會才是。
前兩天孫子說老師布置任務,要給家長做件事,我問他準備做什麼,他說:"給媽媽洗腳"。平時寫作業磨嘰的孫子,那天晚上早早寫完作業,盛了半盆太陽能熱水,給媽媽洗完腳,又給自己洗了,連祙子也洗乾淨晾好,做的一點不差。說媽媽平時怎麼做的,他早就會了。
家長是孩子第一老師,別低估了孩子能力,要給他們展示機會,小學生在學校會擦黑板、掃地、拖地,在家裡就一定會這些基本勞動技能。學校讀書故然重要,人生之道、生活技能這門課也不得缺,孩子的手,不只是拿書本和筆的,他們的手還要畫出美好的圖畫,創造美好的未來!
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