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槍斃"一個中國的愛迪生

2020-10-30 時間沙漏在這裡

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新表當成新鮮玩具給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

老師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他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迭。

"補救的辦法是有的。"老師接著說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錶送到鐘錶舖,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錶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學生,修理費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故爭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我不知故事中的那個孩子後來是否學會修表,但相信孩子母親一定在老師啟迪下注重了孩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培養。

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玩具是孩子要什麼給買什麼,家長只有一個目的,只要給咱好好念書,每次考試拿100分,只要能買到,要天上星星怕都會給。可忽視了孩子生活教育,孩子沒了動手的機會。孫子上一年級,削鉛筆、包書皮、整理書桌書包都是父母包攬,說孩子做不好,問題是要給孩子做的機會才是。


前兩天孫子說老師布置任務,要給家長做件事,我問他準備做什麼,他說:"給媽媽洗腳"。平時寫作業磨嘰的孫子,那天晚上早早寫完作業,盛了半盆太陽能熱水,給媽媽洗完腳,又給自己洗了,連祙子也洗乾淨晾好,做的一點不差。說媽媽平時怎麼做的,他早就會了。

家長是孩子第一老師,別低估了孩子能力,要給他們展示機會,小學生在學校會擦黑板、掃地、拖地,在家裡就一定會這些基本勞動技能。學校讀書故然重要,人生之道、生活技能這門課也不得缺,孩子的手,不只是拿書本和筆的,他們的手還要畫出美好的圖畫,創造美好的未來!


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夢語轉發:中國的愛迪生被槍斃了
    夢語齋按語:《中國的愛迪生被槍斃了》是講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躬身教育的幾件小事,很受啟發,這讓我聯想到卞總文峰仁兄在教育上的用心,其實與陶行知先生相比,文峰仁兄做得一點也不差,我想如果有更好的環境,文峰成為中國又一位大教育家的期許指日可待!很可惜,《中國的愛迪生被槍斃了》這篇短文中的第二個故事,不知是作者粗心還是什麼緣故,裡面亂了行,我又不會重新編緝,只有請每位讀者自行理順了。
  • 別把你家的愛迪生給槍斃了!
    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相信教育界泰鬥陶行知先生說過的這番話我們很多人都有印象,今天就一起來讀讀關於他在教育上的四則小故事,相信又會是不一樣的啟發。
  • 陶行知: 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
    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相信教育界泰鬥陶行知先生說過的這番話我們很多人都有印象,今天就一起來讀讀關於他在教育上的四則小故事,相信又會是不一樣的啟發。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 愛迪生真的只是個「商人」?一起來了解一個真實的愛迪生
    愛迪生在美國中西部長大。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他曾擔任電報運營商,這激發了他最早的一些發明。 1876年,他在新澤西州門洛帕克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實驗室,在那裡他開發了許多早期發明。後來,他與商人亨利·福特和哈維·費爾斯通合作,在佛羅裡達州邁爾斯堡建立了一個植物實驗室,並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建立了一個實驗室,該實驗室的特色是世界上第一家電影製片廠黑瑪利亞。
  • 「中國愛迪生」楊宗福將打造全球最大的發明家平臺
    未卜的前景與不多的生活積蓄始終是個矛盾……現在,一個叫「愛迪生創意智造」(www.adscyzz.com)的平臺,成為普通人、發明家創意夢想的實現助推器。你只要在網站上註冊,把自己確實還不錯的發明、創意貼在網上,就有機會吸引企業來購買你的創意,讓你的創意夢想成真,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網站顯眼位置寫著他們的口號:「讓天下沒有難尋的創意」。
  • 愛迪生的母親
    關於愛迪生退學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愛迪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加一是二?」老師說「愛迪生,你拿一支鉛筆再加一隻鉛筆,不就變成兩支鉛筆了嗎?」 「可是老師,拿兩隻杯子裡的水放到另一隻杯子裡,水就集中在一個杯子裡了呀,一加一怎麼會是二呢?」老師不知如何回答了。「老師,兩塊泥巴粘在一起就是一塊,為什麼一加一是二,也許一加一是一。」這時老師發火了:「真煩!你自己去想去吧。」於是老師又繼續上課。
  • 網友評論:中國教材為什麼要篡改愛迪生的名言
    當了這麼多年學生,我對中國教材最大的感想就是——第一,它是不科學的!第二,它是靠不住的。  中國教材靠不住,首先在於它不想說真話,或者說不敢說真話。一些眾所周知的例子我就不舉了,今天我只舉兩個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關於兩位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的(他們與政治關係甚少,更沒有反華嫌疑,但依然遭到篡改的命運)——一個叫愛迪生,一個叫愛因斯坦。
  • 紐約中央公園餐廳邀愛迪生玄孫為聖誕樹點燈
    紐約中央公園餐廳邀愛迪生玄孫為聖誕樹點燈 2008年11月26日 10: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美國紐約中央公園一家知名餐廳邀請愛迪生的玄孫為今年的聖誕樹點燈
  • 愛迪生母親的教育故事
    今天晚上我們講愛迪生的母親的教育故事。我先介紹一下愛迪生。愛迪生已經家喻戶曉,大家都知道他是發明大王。他一生有1099項專利。他死後三天,美國政府下令,美國全國停電一分鐘紀念他。連自由女神手裡的火炬都熄滅了。所以毫無疑問,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據愛迪生本人說,沒有他的母親,他是不會有這些發明的。愛迪生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偉大的母親。
  • 愛迪生:著名天才是知名商人!
    清一色的【愛迪生點亮世界】完全不把買真空燈泡給愛迪生的思旺放在眼裡。公開融資宣傳後,愛迪生獲得了甲方爸爸的大量投資,隨後愛迪生鞭策員工們不斷對電燈改良升級。這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愛迪生給留聲機打造的賣點是給彌留的老人留下聲音,結果這玩意一上市,全世界人民都用它來娛樂。1892年,45歲的愛迪生離開電氣領域,轉向實體經濟,買了鐵礦場成為礦主,可他一上來就遭遇了暴擊,國家發現了新礦區,鐵礦價格陡降。
  •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取得了
  • 連一個死刑犯都恨透了他,愛迪生到底做錯了什麼事?
    可以說,愛迪生這個人設,就是人人歌頌的勵志、成功典範,可一個死刑犯都恨透了愛迪生。與其說愛迪生是個偉大的發明家,不如說他是一個虛偽的商人,成功的營銷專家。愛迪生的很多勵志故事都是為謀名利的杜撰。愛迪生一生之中共有兩千多項發明,一千多項專利,但一個人真的能夠做到日此成就嗎?
  • 「想銬就銬,想槍斃就槍斃」,北京一老太乘公交拒戴口罩,最終被刑拘
    「想槍斃我就槍斃我!」北京一老太乘坐公交車不戴口罩,不聽勸阻還辱罵毆打出警民警,結果被刑拘!張某某的兒子剛說「我戴沒問題,我媽戴上,她憋得慌」,坐在後排的張某某就大喊「別跟我在這兒廢話想銬我就銬我,想槍斃我就槍斃我,你要幹嘛啊?」在這過程中,張某某的髒話一直沒有斷過。
  • 電燈並非是愛迪生發明的,其發明另有其人,愛迪生只是鑽了個空子
    今天討論的是電燈並非是愛因斯坦發明的,其發明另有其人,只不過是愛迪生鑽了一個空子而已。「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一句名言我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而說出這句名言的人就是愛迪生,他有著發明大王的稱號。在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上出生了。
  • 愛迪生到底算不算科學家?
    小夥伴們,愛迪生算不算科學家,現在網上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愛迪生也就是一個發明家,也有的人認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二千多項發明,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我們常常說道發明家愛迪生,很少聽到有人說科學家愛迪生,我們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呢?一.發明家的定義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發明家呢?
  • 課本外的愛迪生,也是位偉大的商人-虎嗅網
    此時的愛迪生只是一個14歲的小孩,就問你服不服!更服的是,愛迪生一邊創業,一邊看書自學,賺了錢還在火車上建實驗室。各位大盆友,把課本上愛迪生救媽媽的假故事扔了,拿火車上的愛迪生鞭策自家小盆友吧!折騰完印刷機,下一個自然是熟悉的電報機了。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信號,效率可想而知。愛迪生只花了一年多,就發明了同步發報機,能同步發送多個信號。不過這事讓他現金流弄得很緊張,好在最後專利賣了3萬美元,算是回了本。
  • 中國大案紀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因盜竊被槍斃的第一人——「東北賊王」黃瘸子
    1984年,哈爾濱市公安機關打掉了一個重大流竄盜竊犯罪集團,90多名成員被捕獲歸案。他們的犯罪活動,涉及全國13個鐵路局的36趟列車、7省3市的30多個縣。他剛開始是一個普通的小偷,技術不行,又是殘疾,被同行看不起。一天,一個同行見他餓倒在鐵路上,起了憐憫之心,向他推薦了一個「高人」。黃瘸子找到那位「高人」後,立即跪下來拜師。兩年之後,黃瘸子學習到了不少「絕招」,他師父卻病死了。他來到哈爾濱火車站,對當時的老大發起挑戰,老大說:「那就比試吧。」然後,黃瘸子就跟這個老大上了哈爾濱去北京的火車。
  •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想成為愛因斯坦還是愛迪生?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想成為愛因斯坦還是愛迪生?,那麼,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想成為天才型選手還是勤奮型選手呢?文章的第一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生Danfei Hu認為,「生活中有一個誤導性的觀點,那就是,如果要成為一名科學家,你必須首先成為一個天才,然而,這不是真的,這可能是阻止人們追求科學和錯過偉大事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勤奮是科研的一個正常現象,聰明不是成功的唯一前提!
  • 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 【母親】愛迪生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