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聽課、評課是每一學期的常態,如何寫出不一樣的聽課、評課通訊稿件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我寫的聽課、評課通訊稿。
《學記》中說:「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教師而言,更是需要與時俱進,時時刻刻保持一顆學習之心。為了有效提高山區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近日,我校領導和老師們一起走進班級,深入課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上課前,老師們刻苦地鑽研教材,認真地撰寫教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有生命的課堂才是精彩的課堂,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每一位講課老師在課堂上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演說,而是師生共同呈現的精彩。
葉聖陶說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本次聽課的又一亮點。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講課老師在課堂上採用「送字母寶寶回家」「給韻母戴帽子」「摘蘋果」等小遊戲將枯燥的拼音課堂上得有聲有色,真正體現了快樂的課堂;小學階段的詩歌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視頻,配樂朗誦,唱讀古詩等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真正體現了充實的課堂;數學課堂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一步步穩紮穩打,循序漸進,真正體現了紮實的課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反思是進步的動力,每一節課後,學校的領導和聽課的老師們都積極評課,及時和授課老師交流、探討,不僅給予授課老師高度的評價,同時也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讓所有參與的老師們受益匪淺,聽課、評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裴炳周校長指出,「聽課、評課活動要常規化,常態課堂要精彩化,各科教師要專業化,每個學生要創新化,要切實抓好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真正提高學生素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事間互相學習,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不僅優化了教學內容與方法,更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今後,我校將繼續通過優質課,匯報課,觀摩課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實踐水平,提高研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