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逯濤 如何在平面廣告中擺脫思維定勢?創作獨具個性的圖形? 是優秀作品的關鍵所在。廣告圖形的「創意套路」包括:似形聯想、同構圖形、異構圖形、反構圖形、維構圖形、錯構圖形、漸構圖形、替構圖形和影構圖形等等。
指以形狀相似為轉換條件,將抽象基本單元聯想為多個具象形。可用某種關聯因素從一個抽象基本單元圖形聯想到一個具象形,將聯想到的圖形運用到廣告設計中。例如:
①與圓形形狀相似的有太陽、地球、足球、籃球、桔子、月餅、輪子等。
②與三角形形狀相似的有三腳架、摺疊扇、金字塔等。
③與一根線形狀相似的有樹枝、電線、柳條、筷子、尺子等。
有些司空見慣的毫無個性的形態擺在面前時,我們會麻木不仁毫無感覺,而將它與另外形態同構於一體而形成新的形態後,它往往就有了新的生命,給我們以全新的感覺含義和感受。 當廣告作品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元形,以某種共性特徵構成新的形態時,也就是圖形同構。
在較符合通常規律或較秩序化的圖形中,於某局部加入某種異變元素,,使畫面產生反規律性或反秩序性的特異變化,這時整個畫面呈現的就不再是規律性或秩序性的圖形形象,而是異構圖形形象。
較常見的異構圖形式,在保證畫面中的絕大多數基本單元的大小、形狀、位置、方向、色彩的秩序性情況下 , 使某基本單元形象或極小部分基本單元形象故意偏離這種秩序,甚至形成強烈反差而產生焦點作用。
正形是畫面中實在的形,負形是畫面中虛空的形 , 當一組或一組以上的正負形相反相成 , 組構成一幅作品時 , 我們就稱這幅作品為反構圖形, 或正負圖形。
正形與負形可相互借用相互依存,可共用一條輪廓線,產生共生正負圖形,還可相互反轉,所以有時也把它稱為反轉圖形。它們之間的巧妙結合,可構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正負互襯的趣味效果。
在平面上通常借用二維與三維混合構成錯視原理,以各種色彩、明暗、透視、分離、蓋疊、減缺、重合等組合關係,將多種空間形態並存,產生多維並存的怪誕形象,既不合常理,又富有情趣。
維構圖形與真實空間裡的形態相悖,是在二維的幻覺空間裡,表現那些在三維的真實空間中不可能出現的某些幻覺形象 , 因而它通常會給受眾以新奇感受。這種圖形形式表達的不是自然的真實,而是視覺藝術的真實。
指故意將原來正確的物象結構加以錯位處理,故意將錯誤的連接關係,搭配成真實空間中不可能有的形態出來,有意違背通常的透視原理,而創造的反常態的空間畫面,但往往正是這種反常態的空間畫面,能夠引起受眾的注意和細究的興趣,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 常用的表現手法:
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視點的立體形態,以一個共用面緊密聯繫在一起,從而構成既是俯視又是仰視,或既是左視又是右視的錯誤透視空間形態。
②利用各種線條在方向上的不確定性,故意錯誤透視地將空間中的各種形狀連接在一起,產生不合常理的空間形態。
當一種單元形象逐漸轉換為另一種或多種單元形象時,這些單元形象之間就會構成一種過渡關係,使整體畫面上既有對比又有和諧,形成一種特殊對立統一關係的漸構美。
①單元至單元的漸構,是指將一種單元形象逐漸轉換為另一種單元形象的圖形。
②單元至多單元的漸構,指將一種單元形象逐漸轉換為多種單元形象的圖形 , 或者反過來 ,將多種單元形象逐漸轉換為一個單元形象的圖形。
指在保持整體形態的基本特徵基礎上,將形態局部加以替換,並賦予這種經替換處理後的整體形態以新的含義。有時這種替構產生的新形態離自然的真實較遠,但卻往往更加接近社會生活意義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將整體形象中的某個局部以一種近似的局部形象加以替換後 , 整體形象變成一種較異常的形象 , 但整體形象應被賦予新的寓意。
實體的影子是光的投影,將影子替換成其他形狀的圖形之後,就不再是自然真實的影子了, 但整體形象被賦予寓意深刻的含義。 這種脫離現實的整體想像作為一種寓意深刻的符號語言,特別適合應用於廣告藝術設計中。
圖形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優秀的作品以最簡潔有效的元素,來表現富有深刻內涵的主題。圖形是用來創造一個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視覺形象,是一種文字語言和視覺形象的有機結合物,強調的是觀感效果,而這一視覺效果並非文字的簡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