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遭受家暴亦不可忽視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男性遭受家暴亦不可忽視

張玉潔 曹檳

提起家庭暴力,人們首先想到的受害人群往往是婦女和兒童。事實上,男性同樣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方,遭遇女方態度冷漠、言語侮辱等「冷暴力」的男性不在少數。

離異後曹博每當想要開始新的戀情,就會想起與前妻不愉快的經歷,直到進行心理治療後他才找到問題所在。 4年前,曹博因無法忍受妻子長期的「冷暴力」以及妻子情緒激動時的拳腳相向,選擇了與妻子分手。曹博說:「離婚的原因我一直沒對身邊的人講過。生活中男人應該讓著女人,但被老婆打講出去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

「冷暴力」造成的後果有時比肢體暴力更嚴重。心理學博士吳寧表示,通常男性遭遇家暴後,除了身體傷害外,對精神影響更大,易產生憤怒、恐懼、焦慮、抑鬱等消極的情緒反應。同時,長期遭受家暴,壓抑的情緒需要找到出口,會使衝突升級或者轉移發洩,最常見的是轉移到孩子身上。經常遭受家暴的人身體處於高度應激的狀態,久而久之會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加劇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風險。

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 《反家庭暴力法》,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儘管法律對所有家庭成員都一視同仁,但在現實中,男性遭到家暴的現象更容易被忽視。來自四川省婦聯的數據顯示,去年四川全省婦聯繫統接到的家庭暴力信訪量為1845件,其中約有2%的家暴受害者為男性。從事家庭暴力防治研究的歐陽豔文認為,受傳統觀念影響,男性在遭遇家暴後通常會選擇沉默,很少會主動尋求法律援助,所以在統計數量上佔比很小,但並不代表這個群體不存在。

「在法律上沒有『冷暴力』一說,因為『冷』和『熱』的邊界不清,立法有一定的困難,實際操作中取證也非常困難。 」歐陽豔文表示。但在律師楊紹剛看來,《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條規定「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這個「任何形式」就為包括「冷暴力」在內的其它家庭暴力行為留足了空間。

在現實操作中,不論男女在遭到「冷暴力」時,往往都難以取證,而男性尤甚。曹博就因證據不足在打官司離婚時被判敗訴,反而要支付給前妻高額的賠償。「在法庭上,法官往往會傾向於保護女方,由於取證難度大,男性在醫院開具的包括精神類傷害的證明也較難獲得法院支持。」楊紹剛說,法律剛剛出臺,還需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

專家認為,《反家庭暴力法》出臺後,社會公眾意識到家暴是受到法律禁止的,也逐步了解了遭遇家暴後應該採取哪些措施進行自救。我們不能把《反家庭暴力法》單純的看作是保護婦女的法律,全社會、各相關機構都應該鼓勵男性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出來尋求幫助。

相關焦點

  • 家暴不分男女!溫州首發男性保護令
    原標題:溫州首發「男性保護令」:家暴不存在男女「雙標」家暴不分男女,在婚姻中,只要身心遭受了來自對方持續的侵害,都有權利申請「隔離」。男人也會被女人欺負、遭受家庭暴力,在家庭中淪為被動挨打的角色。無論男女,人身權利受到侵害,都有必要尋求法律救助;但在很多地方,「人身安全保護令」常常被束之高閣,針對男性的,則更是少之又少。在當下的婚姻關係中,雖然男女平等已成常識,但很多時候,男方和女方面臨的輿論環境仍有不同。
  • 每5個人裡,就有1個曾在親密關係中遭受過暴力丨家暴白皮書
    從性別分布上看,17.68%女性和11.95%男性遭受過家暴。而世衛組織WHO的研究結果更為嚴峻,在大部分國家,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女性比例在30%-60%之間。70.36%的家暴倖存者遭受過身體暴力雖然家庭暴力/親密關係暴力不止身體暴力這一種形式,但身體虐待仍是發生頻率最高的。在調查中,高達70.36%的家暴倖存者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身體暴力,佔比最高。
  • 男子屢遭家暴朝妻子掄起木椅致其死亡 兒子:諒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男性遭遇家暴的情況也正逐漸增多。「跪搓衣板」是一句針對男同胞們的玩笑話,惹怒另一半後,他們遭受的這些「小體罰」在大多數人眼裡可能不算什麼,甚至有人會嘲笑:「你一個大老爺們,人高馬大的,怎麼會被老婆打?」這樣的態度讓人不禁擔憂,當「跪搓衣板」的玩笑升級到家庭暴力的程度,男人該怎麼辦?
  • 被妻子用酒瓶打頭、拿水果刀捅胸口,被家暴的男人們也需要被關注
    根據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有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都曾經被家暴過,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在我國,每5個人中就有一人遭受過家暴,並且,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不過,備受大眾關注的家暴行為都是男人打女人,而女人家暴男人的事實,鮮少有人關注。
  • 張培萌妻子首談家暴細節 家暴不是家務事,遭遇家暴怎麼辦?
    近日,某短跑名將張培萌的妻子漠寒接受採訪控訴其丈夫存在家暴等行為,並披露了被家暴的細節,公開展示了家暴傷情圖,各種淤青,傷痕觸目驚心。這位妻子含淚說,丈夫每次施暴後都會用力道歉,但,最後只會被打的更為嚴重。
  • 深談:女人被打算家暴!男人被打算家暴嗎?
    據報導,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遭受過暴力、性暴力或者虐待,家庭暴力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重視。其中,百分之90的施暴者是男性。就連國內的很多明星也遭到過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那麼,女人在家庭中被打算是家暴,男人被打算是家暴嗎?今天這個話題突然在網絡中爆火,引發網友熱議。
  • 家暴不是「家醜」
    小T來自青島,基本每4個月,就會遭遇一次家暴。打耳光、掐脖子,男方在外表現儒雅,但在家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動粗……比這些受傷的身體和破碎的心靈更可怕的,是她們遇到共同的難題:社會輿論常有「家醜不可外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觀念,使家暴被奇特的國產邏輯曲解為女人的恥辱。
  • 家暴洗白?瘋狂英語李陽前妻髮長文表示原諒,網友:這世界怎麼了
    4.3億家庭裡,每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家暴,22.9%的婦女曾遭家暴,然而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後才會報警,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死因的40%以上。男性也會被家暴,並且由於性別刻板印象,得到的保護更少。 據2018年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範圍內的家暴受害者約有19.9%為男性。美國疾控中心在201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有近29%的男性曾是家暴受害者。
  • 遭家暴起訴離婚為什麼不判離?遭受家暴應該如何保留證據?
    近日南京中院審理一起案件,一女子遭家暴起訴離婚卻被丈夫殘忍殺害。今天我們請德和衡婚姻家事團隊的律師來討論一下:遭家暴起訴離婚為什麼不判離?遭受家暴應該如何保留證據?一、遭受家暴為什麼不判決離婚法院判決離婚的裁判依據是「感情確已破裂」,家暴屬於法定準予判決離婚的理由之一。法院對於該情形的認定條件極為嚴格,原告需要舉證證明存在家暴行為,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遭受家暴時,都沒有第一時間保留證據,事後也沒有進行證據補充收集。
  • 短跑名將張培萌髮長文回應「家暴事件」:自己才是家暴的受害者
    張漠寒此前有發文控訴張培萌家暴,同時還公開曬出一些自己遭受家暴的證據。從圖片來看,有耳朵受傷出血,也有腿腳淤青和指甲斷裂等。 在一份研究「家庭暴力如何影響中國工作場所」的調研中,13.32%的受訪者(包括男女)曾遭受伴侶實施的家庭暴力。
  • 產後第17天被家暴,應對家暴這條路,女性還要走多久?
    家暴再一次被提及,張漠寒向記者詳細描述了自己遭遇家暴的細節。令人憤怒的是,張漠寒是在產後的第17天就遭遇了家暴。根據她的描述,從結婚前到生孩子,已經遭遇數次遭受家暴,她也有帶著女兒回老家躲避,但後來,丈夫找人搶走了女兒。為了自己的女兒,她選擇通過網絡曝光。目前雙方的官司還在繼續,女兒也還在丈夫的手裡。
  • 隱忍家暴,結局只有從「入門」到「入土」
    今年家暴事件頻上熱搜,近日在人氣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面對家暴如何尋求庇護」的話題又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據數據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中,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其中70%的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而男性也有可能成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
  • 「溫馨驛站」深入牧區為遭受家暴婦女維權
    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溫馨驛站」深入牧區為遭受家暴婦女維權調解2020年8月10日,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溫馨驛站」品牌調解室聯合錫市婦聯深入到白音錫勒牧場,與牧場司法所共同為長期遭受家暴的牧民根某化解家庭矛盾,維護其合法權益。
  • 受害人遭受35次家暴才報警 滬專家:有夫權、父權印記
    原標題:我國24.7%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人多為婦女兒童平均遭受35次家暴才報警反家暴法草案中告誡書、人身安全保護令具威懾力  前不久,上海發生一起令人髮指的家暴案件:一名外地來滬的28歲女子被自己丈夫砍下整個左手掌。經過連續12個小時的救治,她的手掌最終沒有接活。
  • 奧多姆被曝遭受家暴!未婚妻曾因家暴前夫坐牢,想念卡戴珊嗎?
    奧多姆被曝遭受家暴!未婚妻曾因家暴前夫坐牢,想念卡戴珊嗎?北京時間2月19日,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前NBA湖人隊球星拉瑪爾-奧多姆的女兒在社交媒體上稱奧多姆被未婚妻薩布麗娜-帕爾家暴。奧多姆與薩布麗娜正是在健身的時候相識,僅僅過了3個月就宣布訂婚,奧多姆在和薩布麗娜交往期間稱不會再接近女色,薩布麗娜也非常支持他,很多人都以為這將會是一場美好的戀愛,沒想到如今曝出家暴的醜聞,奧多姆被薩布麗娜家暴,而且是被他的女兒所曝光。顯然這次奧多姆的女兒曝出的家暴事件,受害者是奧多姆。
  • 香港家庭暴力不容忽視 新移民家暴比例高
    但新移民家庭家暴比例居高不下,除了婦女、兒童等傳統弱勢群體,男性受害人比例也在持續上升,凡此種種,都不容樂觀。   新移民家暴比例高  從內地來港的王小姐與本地丈夫已結婚多年。她不滿丈夫濫賭成性而傾家蕩產,每月靠領取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過日子,夫妻兩人為家計爭吵不絕。身單力弱的她和兒子一道淪為丈夫的「出氣筒」,甚至被揮刀威嚇。
  • 心理學家: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她們都忽視了丈夫的第一次家暴到底意味著什麼。她們本來可以在第一次家暴時,選擇徹底離開。 她們原本都有一次改寫命運的機會。 而根據加拿大的研究,當一個遭受家暴的女人終於決定報警時,她此前遭受暴力的次數,竟然平均達到35次! 就像有些人對長期忍受挨打的女人的惡意揣測,是她們傻? 不。 希望自己的愛人變得越來越好有錯嗎?沒有錯。
  • 你要知道一個耳光帶來的不止是家暴問題
    印度的離婚率只有1%,可他們的家暴率高得多。大多數男性甚至對此習以為常。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現實生活中,對方都會看似「真誠」地道歉,保證沒有下一次。除了家暴之外,更事關尊嚴的問題。真正痛苦的不是家暴,而是周圍人的態度。他們都在勸你忍耐,甚至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一方對另一方真正的剝削都是從.忽視你的自尊、你的感受和想法開始。
  • 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遭受了家暴,怎麼申請人身保護令?
    如果遭受了家暴,怎麼申請人身保護令?若想申請人身保護令,至少要先證明遭受到了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威脅如果遭受到了家庭暴力,建議留存傷情照片,及時報警並去醫院就診,固定證據。有了這些初步的證據,去法院這邊申請人身保護令會相對容易一些。可以去您及對方住所地的基層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一般來說法院會在48小時內做出裁定,無論裁定結果如何,皆可以複議一次。
  • 家暴豈是家務事?漠視、不作為比家暴更可怕
    一直以來,家暴都是整個社會揮之不去的話題,我們總是在譴責家暴行為,同時也在呼籲廣大受害者需要及時救助,但因家暴致死、致殘的事件卻依然屢見不鮮。9月,四川藏族姑娘拉姆在直播中遭前夫潑油縱火,傷重不治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