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當媽媽的人說起生孩子,最心有餘悸的不是自己曾經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而是坐月子的時候留下的各種心理陰影。很多人說「產後抑鬱症」,坐月子的時候這種病症最多發。
還有的人被自己產後的身體嚇到,松松垮垮的肚子,控制不住的惡露,不能洗澡的臭汗,家長瘋狂投餵高熱量的食物只為了讓媽媽趕緊產奶。於是剛生完孩子,身體還很虛弱的寶媽們遭受著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出現了「產後抑鬱症」。
很多做過月子的寶媽都會說「十個月子九個哭」,因為坐月子真的太難受。懷胎十月尚且能夠堅持,坐月子坐好幾個月簡直會把虛弱的寶媽逼瘋。老人會說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不能沾水,不能吹風,否則會落下病根。
老人常說:我當年也這麼過來的
起碼有七成以上的中國寶媽,聽過老人家這樣說。老人家信誓旦旦,認為寶媽生孩子坐月子太矯情,太能叫,自己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還說大家都一樣,誰不是這麼過來的?把寶媽們氣得直掉眼淚。
坐月子有3件事太難熬
1、產奶難
生下寶寶,家裡人的心思都會轉移到寶寶身上,虛弱的寶媽反而沒人噓寒問暖。過來慰問兩聲,也是叫寶媽趕緊產奶給孩子吃。不是每一個寶媽都能順利產奶,有的媽媽因為體質原因,產奶不暢或是產奶量不足,都會被家人責罵。
為了產奶,一些寶媽會喝鯽魚湯,吃豬腳姜等等說是能產奶的食物,每天喝湯,頓頓吃肉,又缺少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各位寶媽們,產奶這事兒急不得,別用蹄花湯、鯽魚湯催了,科學飲食,健康的身體才能產出高質量的奶。
另外,有些寶媽是因為錯誤的餵養姿勢,導致寶寶吃奶的時候姿勢不到位,限制了母乳刺激。哺乳的姿勢有很多種,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坐起來的「搖籃式」,一隻手的手臂內側支撐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把控孩子吃奶的姿勢。
寶媽們最好是準備一個可以在床上或地板上坐著的「哺乳椅」,後背可以靠在椅背上能舒服一點。因為有些孩子吃奶的速度比較慢,又不能躺著餵孩子。坐在「哺乳椅」上能調整餵奶的姿勢,對寶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2、洗澡難
坐月子可以洗澡也可以洗頭!之所以中國有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的說法,是因為幾十年前家家戶戶還比較困難,大家洗澡的時候用的是井水或溪水,也就是冷水澡,所以容易受涼。現在家家都有淋浴和浴霸,洗完澡以後馬上擦乾身體換上衣服,誰會照亮生病呢?
寶媽們記住,坐月子是可以洗澡的, 你只要注意防滑和保暖,剩下的就是舒舒服服地享受。如果是腹部有傷口的產婦,可以先用防水敷料把上鉤保護起來再洗,如果還是擔心傷口,那就用毛巾沾上溫熱的水,避開傷口,把身體擦乾淨。
3、傷口難
傷口的難癒合,是很多寶媽很難接受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的人傷口癒合速度快,有的媽媽傷口癒合速度慢,還有化膿感染的風險。建議寶媽們遇到這種情況,去找醫生尋求幫助,該吃止痛藥就吃止痛藥,該好好保護就好好保護。
寶媽們要記住,自己的月子自己做主,自己多去學習關於科學坐月子的知識,別老聽老一輩的人亂說。這一輩一輩的傻媽媽養娃聽外婆說的話,坐月子的陋習是時候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