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訪臺灣反課綱學生:對課綱微調內容並不了解

2020-12-19 觀察者網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效仿「太陽花」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23日闖入臺灣「教育部」。經歷一天一夜的奮勇抗爭,目前抗議學生已被家長帶回。據東森新聞雲,名為「藍教頭」團隊在學生抗爭當天,前往現場街訪,問抗議學生到底知道不知道課綱微調了什麼?萬萬沒想到,高中生們一問三不知……

現場抗議學生表示,沒有仔細去看過、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人說,「我是指考生,所以我沒有時間(去了解)。」

「藍教頭」在臉書上公布視頻: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據東森新聞雲,「藍教頭」表示,他們是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好朋友,有工程師、學生、木工、公關業等,是自發性共同拍攝這支影片。影片拍攝於7月22日,在學生包圍「教育部」的活動現場,訪問對象是隨機找抗議學生來進行街訪,沒有花很多時間拍攝,剪輯的時間也比想像中快。

反課綱學生包圍「教育部」,抗議標語裡充滿錯字。

既然反課綱的臺灣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反對的是什麼,小觀就附上臺灣「課綱微調」內容,以免他們成為政客操縱的工具。據臺灣教育部門介紹,新、舊課綱的差異,高中歷史臺灣史部分的爭議共有17項。

新、舊課綱差異對比:

一、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

二、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三、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四、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五、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六、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七、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八、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九、 新增「臺人與抗日戰爭」。

十、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十一、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十三、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在臺灣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在英法聯軍之役後籤定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清朝才將臺灣納入開港通商。

十四、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十五、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十六、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十七、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相關焦點

  • 課綱微調召集人:改回課綱,馬英九將成歷史罪人
    他如何看待學生反課綱的舉動,臺灣學生的歷史觀究竟如何,《環球時報》5日就這些問題專訪了王教授。  環球時報:這次課綱微調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王曉波: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當時的「教育部長」鄭瑞城就公告了陳水扁時代的「九八課綱」,即2009年要採用的課綱,有人建議其中的國文和歷史科先暫緩採用。
  • 張良樺:民進黨鼓動臺灣學生反對課綱微調意欲何為
    然而,民進黨認為這次課綱微調將會觸及其利益,妨礙其以「臺獨」為幌子實現其「打天下」、「坐天下」的政治目標,於是千方百計、不擇手段阻撓這次微調課綱的推行,讓其實施大打折扣,收效甚微。他們既對學生開展反課綱微調活動予以物資方面的支持,連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都在7月14日坦承,「有提供物資」;又進行言論煽動。
  • 臺灣宣布廢止"課綱微調"向"臺獨史觀"妥協
    為撥亂反正,2014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發布了高中微調課綱,其中包含把「中國」改回「中國大陸」、在慰安婦前面加「被迫」、把「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等內容。「臺獨」教科書潛移默化的滲透下而中「獨」,未能正確、客觀地認識兩岸關係的現狀及由來,由此無法了解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 臺灣「反課綱」學生衝撞立法機構 要求廢除新課綱
    (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訊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發爭議,連日來持續發酵,「反課綱」抗議學生繼23日晚衝進教育主管部門辦公大樓後,30日夜間再度衝撞臺灣立法機構。他們高喊,立法機構應該立即召開臨時會議,廢除新版課綱。
  • 臺灣「反課綱」學生:日本人會不會憤怒
    臺灣高中生「反課綱」風波愈演愈烈。據臺媒報導,一位臺灣「反課綱」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反問:「如果說這件事(臺灣課綱微調)傳到國外去,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難怪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說,「這些學生應該多念點書。」
  • 「反課綱微調」事件持續發酵,臺「教育部」堅持提告違法學生
    東方IC 圖據臺灣《聯合報》7月28日報導,「教育部次長」陳德華27日重申不撤告(即撤訴,提告即起訴)「反課綱微調」學生,還透露根據監視器畫面,確實看到部分學生有攻擊、限制「教育部」兩位值班人員的舉動,認為這已觸犯妨礙公務,是公訴罪。7月24日凌晨,50餘名臺灣學生和民眾以「反課綱微調」為由闖入臺當局「教育部」,警方逮捕其中33人。
  • 課綱對談無共識 學生失望哭成一團
    華夏經緯網8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反課綱學生代表昨日和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談,學生提出撤銷或暫緩新課綱等訴求,但雙方未獲共識,學生坦言背負沉重壓力,並因未能達成目標而失望痛哭。    反課綱學生和群眾於7月31日翻越入臺「教育部」圍牆內,與警方對峙邁入第4天。
  • 臺媒:臺灣「反課綱」學生自殺 藍綠各執一詞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導 臺媒稱,已休學在家的林姓反課綱微調北高發言人,7月30日上午被發現陳屍臥室,疑燒炭輕生。臺北地檢署之前曾就反課綱衝教育部事件對他處分交保,7月30日對此輕生事件,感到遺憾。報導稱,警消調查,死者是林姓反課綱微調北高發言人,原是某高職進修部學生,2015年6月休學在家,由於現場桌上有炭爐,疑似燒炭自殺,因未發現遺書,警方將深入調查並報請新北地檢署相驗以釐清死因。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7月30日對反課綱微調學生疑燒炭輕生,表達難過之意;她也批評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等人,一再以偏頗言論,煽動悲劇的發生。
  • 反課綱學生自殺震動臺灣 學生夜攻「教育部」
    民進黨爆輕生學生「死諫」  30日上午8時30分,新北市板橋消防局接到報案,稱有家人關在室內燒炭,請求破門救助。等消防員趕到時發現一名男子倒臥房內,室內有炭盆,他因搶救不及已身亡。「中央社」稱,死者是反課綱微調的北高(臺北和高雄)發言人林冠華,今年20歲,原是莊敬高職進修部學生,今年6月休學在家,由於現場有炭爐,疑似燒炭自殺。
  • 臺灣有「反課綱」學生及民眾再闖「教育部」
    中新社臺北7月31日電 (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7月31日凌晨,臺灣有「反課綱」學生及民眾再次翻越圍欄,闖入臺「教育部」大樓前廣場,這是「反課綱」群體近期第二次闖入「教育部」。  30日晚間起,有學生和民眾陸續集結在「教育部」門前馬路,要求「撤回課綱、部長下臺」,以及「立法院」就課綱調整即刻召開臨時會、「立法委員」連署廢課綱等。
  • 臺灣高中課綱微調引發巨大爭議
    一場例行性的高中課綱微調,卻在各方政治角力下失控,7月23日晚間,學生企圖闖進「教育部長」辦公室,被逮補後,一群學生開始佔據「教育部」、並試圖攻入「立法院」。7月30日上午8時,,「反課綱微調」北高發言人林冠華在家中房間內反鎖自殺;隨機近百名學生及民眾在臺當局「教育部」前貼海報悼念自殺身亡的「反課綱」學生林冠華,晚間近10點,衝往一旁的臺「立法院」。
  • 在幕後煽動反課綱微調運動 民進黨染指高中生被批
    去年、今年爆發的這兩場有「臺獨」傾向的學生運動,背後都有民進黨及其外圍團體操弄的影子,民進黨已把政治黑手伸向大學生,現在連高中生都不放過。  臺灣的高中校園 政治味越來越濃  高中生一般介於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之間,本是較為單純的年華,不過近些年臺灣高中校園的政治味卻越來越濃。
  • 廢止「課綱微調」,「文化臺獨」回潮
    於是有了2014年對臺灣中學課本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微調課綱。綠營和蔡英文說,不行。因為他們要按照既有方針辦。於是2014課綱胎死腹中。2008年和2011年發布的舊版課綱捲土重來。所謂既有方針?說白了就是彰顯臺灣自主性的「臺獨「課綱。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出「認識臺灣」教科書,邁出「臺獨」教育的第一步。
  • 臺憤青夜襲"教育部"抗議馬英九當局修正"臺獨"課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臺灣課綱微調風波近期持續不斷。17日晚間,6名所謂「捍衛教育中學聯機」組織的學生翻過臺當局「教育部」圍牆噴漆,但很快就被警察帶走。 抗議學生聲稱,他們大都是高三應屆畢業生,覺得這一波課綱微調內容偏頗,不是那麼客觀,因此以行動表達撤回課綱的要求,並揚言如果「教育部長」吳思華沒有具體響應,不排除會有更大規模的活動。 學生從闖入噴漆到被警察帶走,前後歷時約3、4分鐘。
  • 臺灣「反課綱」政治角力:民進黨急撤怕不利選情
    8月4日,臺「立法院」民進黨團、臺聯黨團稱,經過2小時協商,朝野黨團同意建議「教育部」立即啟動「高中以下課程審議會」進行課綱檢討,2015年度教科書由各校自由選擇。但「反課綱」的學生們並不滿意,8月5日上午宣布將頂著強颱風蘇迪勒繼續在「教育部」前聚集,並聯絡廠商提供帳篷,打算撐過周末。  距2016選舉投票不到半年,「課綱微調」已成為觀察選情的一個風向標,這場風波還遠未平息。
  • 蔡英文給抗議學生買雨傘 被批反課綱幕後黑手
    據臺灣《中國時報》26日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5日召開記者會,首席副書記長林德福出示反課綱學生購買雨傘的發票,抬頭竟是民進黨,質疑民進黨就是策動反課綱學生衝撞「教育部」的幕後之人,痛批黨主席蔡英文身為法律學者竟藐視法律,更為自己政治利益「把學生推到第一線」,應出面道歉。
  • 國民黨民代佔領「立院」主席臺反對撤「課綱微調」
    原標題:國民黨民代佔領「立院」主席臺反對撤「課綱微調」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立法院院會」29日表決通過,要求「教育部」應撤回「課綱微調」,但國民黨團不滿沒有召集協商,佔領主席臺抗議,「立法院長」蘇嘉全被迫離席,會議停止。
  • "獨派"資助反課綱學運收據曝光 蔡英文被指幕後黑手
    「黑箱課綱」。(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7月9日訊 臺灣100多名高中生日前走上街頭,撐起黑傘,聲稱反對「黑箱課綱」微調,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被質疑是幕後推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課綱微調的真相」臉書粉絲團日前公布來自「反黑箱課綱」北區社團的照片,內容是2張購買「傘」的收據打著民進黨統編,換言之可向民進黨請款。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總召朱震坦承,該場活動確實有和民進黨、「臺聯」等政黨合作。
  • 臺灣歷史課綱,「別讓日本不開心」?
    臺灣教育部門組織的專家組在2015年底達成的「共識」,在親綠的「反課綱」學生提出的17條「爭議」當中,唯一保留「課綱微調」提法的,只有將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至1683年清朝將臺灣收歸版圖這段時期稱為「明鄭時期」,原因是這20多年鄭氏政權雖然孤懸海外,但仍以南明政權為正統,因此稱其為「明鄭」合情合理。
  • 學生審課綱 笑話伊於胡底
    國民黨「立委」25日召開記者會怒批,讓莊國榮這種人參與課綱事宜,「這種人參與只會教壞小孩」,「教育部長」是眼睛瞎了、耳朵聾了嗎?  臺灣《聯合報》評論文章指出,人人都能看出小學生審課綱的荒謬,所以其危險性或許並沒那麼大,反而是指派一個充滿政治偏見的人來主持課綱研修大計,其政治結果必然更危險。讓莊國榮「佩著寶劍」來參與遴選,「課綱還有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