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6日 09:32 來源:東南網
參與互動(
)
一場「太陽花學運」,讓人發現原本看起來患有「政治冷漠症」的臺灣大學生,對政治竟如此狂熱;一場「反課綱微調運動」,則讓人看到本應單純的臺灣高中生,也有玩政治的「潛質」。去年、今年爆發的這兩場有「臺獨」傾向的學生運動,背後都有民進黨及其外圍團體操弄的影子,民進黨已把政治黑手伸向大學生,現在連高中生都不放過。
臺灣的高中校園 政治味越來越濃
高中生一般介於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之間,本是較為單純的年華,不過近些年臺灣高中校園的政治味卻越來越濃。去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大學生是參與主體,不過在「立法院」內外,也可以看到一些稚氣未脫的高中生,校服上寫著「建中」、「成功高中」、「師大附中」等字樣;去年7月中旬,臺北市成功高中、「建國中學」、徐匯中學等全臺七所高中聯合拍攝影片,訴求讓蔣介石銅像退出校園。今年「二二八」紀念日,一些高中生「反蔣」行動升級,包括臺北市中正高中、北一女中等校園內的銅像被噴漆惡搞,輿論譁然。
今年6月以來,以高中生為參與主體的「反課綱微調運動」愈演愈烈,先是臺北市「建國中學」、新北市中和高中、新竹高中三校學生組成「北區反課綱聯盟」,並得到全臺61所高中響應;再是「蘋果樹公社」、「桃竹苗區聯盟」、「北區反課綱聯盟」等團體發起「拒絕密室晤談,持續通緝『教育部長』吳思華」活動;前兩天,30多名學生甚至衝擊「國教署」,與警察發生衝突,並揚言將有更激烈的抗爭。
對於高中生而言,其主要任務是學習,考個理想大學,不過臺灣部分高中生卻早早地接觸了政治。
反課綱被指是高中版「太陽花學運」
臺灣很多學生運動背後都能看到民進黨的影子,「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林飛帆等人皆是蔡英文的青年軍;高中生「反蔣」,跟民進黨以及綠營縣市長的鼓動有莫大關係;而此次反課綱風波,民進黨已承認為學生提供物資支持。
臺灣知名作家洛杉基認為,「反課綱微調運動」實質上屬於「高中版太陽花學運」,「說穿了,站在高中生背後,唆使他們發動反課綱的,其實與發動『太陽花學運』是同一批人,都是屬於民進黨外圍組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事實上,兩次運動的宣傳用語和方式也很雷同,如上次是「黑箱服貿」,這次變成「黑箱課綱」;上次是「自己『國家』自己救」,這次是「自己課綱自己救」,上次是「懶人包」傳播服貿不實資訊,這次也是用「懶人包」煽動高中生。
洛杉基指出,上次民進黨利用大學生包圍「立法院」,打擊臺當局威信,讓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這次他們食髓知味、捲土重來,利用高中生鬧事,企圖讓國民黨2016再度敗北。
民進黨把目光瞄準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引發島內網友痛批,網友「郭育冰」稱「謠言=有心人士的操弄+笨蛋們在傳+傻瓜們輕信」;網友「陳sir」指出 :「高中生懂什麼?學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網友「Kei Wen Ying」表示,煽動不求真相的衝動青年,是民進黨的選舉伎倆,劣質的操弄,竟還有人甘願被利用,可悲的年輕人、可憐的臺灣!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