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將「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引發「臺獨」派不滿。一些臺灣高中生進而發起反課綱運動,效仿「太陽花」,佔領教育部門辦公室,成為政客操縱的工具。年輕的抗議者不會寫「撤」字,在地上用粉筆寫下「撒回黑箱(課綱)」,連作家張大春都看不下去了:我真慚愧得無以復加。
張大春23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轉發了「撒回黑箱(課綱)」的照片,並評論說:「關於撤回黑箱課綱這件事,唉!你們應該知道:我,我……我真慚愧得無以復加。」
不止是漢字,反課綱高中生在另一處地方把「Taiwan」拼成了「Taiwn」。張大春打趣說:「這一張臺灣拼錯我就不慚愧了。」
熱心網友Jia-Yu Pang甚至專門建了一個相冊「充滿錯字的抗議活動」,「撤」字還有另一種錯法,寫成了「徹」,道歉的「歉」寫成「謙」,狗屁的「狗」字反犬旁多了一撇。
臺灣網友發圖吐槽
「臺灣」英文拼錯
「你死抱著中國字的威權,是不會被臺灣人學生接受的。」有臺灣網友對張大春表示失望,「說到底他還是一個被儒家思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洗腦的中年男人……字寫錯了固然有一些意義,但那不表示同學們不能抗議,不該表達意見,或是沒資格行使他們的權力。他們在作的就是抵抗長期政治與教育制度對我們的洗腦與箝制,他們這麼勇敢,而我們作了什麼?該慚愧的是寫對字的我們,而不是寫錯字的他們!」
張大春回覆:「我很想罵這位引用者一句大豬頭,可是不行,因為罵人是不好的行為。然而,誣指別人也是不好的行為呀!為甚麼說『誣指』呢?因為,我只說我慚愧,我慚愧,我慚愧,我並沒有贊成洗腦教育呀!我也不敢罵孩子呀!我看到孩子寫錯字,只能表達自己的慚愧之意,怎麼就變成叫孩子閉嘴的『階層』了呢?至於字寫錯到這個地步,也可能是教育者教得不好,我當然也應該站在老人的立場上慚愧呀!」
「當我只說我慚愧,還要被指稱為『被儒家洗腦』的人。可是他自己在文章末了說該慚愧的是他,卻不準我慚愧,這真是真是真是讓我嗅到了《動物農莊》裡的大豬公的味道啊,那些故事裡的大豬公說:『所有的動物生而平等,但是有些動物比別的動物更平等!』這個Leslie Chang則說:『所有的人都可以慚愧,但是張大春不可以慚愧。』」張大春寫道。
張大春之子張容也在父親的個人網頁留言,不過,兒子站在「反課綱」一邊:「下次po圖前請麻煩跟我先聯絡xDD(笑臉)。這張圖固然好笑,不過不值得哪裡抨擊反黑箱課綱這件事。1 錯字當然不應該 不過這與反課綱並無直接相關。2 廣大的網軍無法理解反反課綱與支持新課綱的差別,然他們只要看到這篇po文,會像智障一樣覺得你是個活在救世界的老學究。3 如果要真的反反課綱,那不應該用嘲笑的方法;如果不是要反反課綱,請參考第2項。4 剩下回家討論,想加入反黑箱課綱。」
、「不要自以為中文系的就認得幾個字。我們是臺文系的,在臺灣,撤就是要寫成撒。不要被儒家思想洗腦了。」另一位網友說。
張大春今天發布長文,點評道:「那不是專屬於哪一個學科、哪一個領域、哪一個社會地位、哪一個身世背景的人才會有的。那就是不信任異己、不寬容異端的氣味。」
「精神違法」
在這篇題為《黑箱‧異端‧互相洗腦?輪流洗腦?(上)》的長文中,張大春點出了此次反課綱運動表現活躍的臺灣大學教授周婉窈。張大春提醒讀者,要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在2015年5月4日,周教授接受《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的專訪,談及教育部調整歷史課綱的時候,她表示:「我認為『教育部』以微調之名,行大改之實,這本身就是違法,雖然不是法律定義的違法,至少是不誠實,是精神違法。」
從屢試不爽的「黑箱操作」到「精神違法」……發明這樣的新概念,其實質是掩蓋背後的「臺獨」分子焦慮。張大春轉引周婉窈的自述:「我那時候每次開會都非常焦慮,還不敢輕易請假,擔心人若不去,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我的焦慮來自於:修訂的『最高』目標是要把臺灣史塞回88課綱,也就是臺灣史放在中國史中教。我在那個會議認識了幾位教授和幾位高中老師,我們都很緊張,為了防止臺灣史被取消,費盡力氣苦擋。」
臺灣高中生反課綱運動已經持續月餘,本來影響力並不大。近日因強闖「教育部」而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但即使這樣,被警方逮捕的學生僅24人。不過,在野的民進黨不會放過向國民黨施壓的好機會。
據東森新聞網24日報導,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及13位縣市長聯合提出4點聲明,除了要臺灣教育部門道歉向社會道歉,更要求國民黨要體認到事情嚴重,不能讓衝突延續、抹黑學生。
民進黨在24日下午發出的聲明稿宣稱:「昨天看到高中生為了自身權益站出來,用肉身衝撞『教育部』,來抗議教材受政治扭曲。我們(民進黨)受到這股勇氣感動,同時更慚愧原本要給孩子一個健全教育環境,本應是大人的責任。」對此,他們表示不願意繼續看到孩子們為了課綱受傷害,因此提出4點聲明,並直言若馬英九當局繼續執迷不悟,「那改正爭議課綱就會是下一任政府的責任,而這責任民進黨也會義不容辭的扛下。」
放過學生!
國民黨2016參選人洪秀柱25日表示,課綱問題不能用政治心態看,大家要冷靜,將法律尊嚴還給警察,還給社會真正自由民主法治。「希望在青年學子背後的政黨,對學子『放過他們,饒過他們』。」
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吳思華指出,很遺憾的,很多場合都可看到少部份政黨社團介入這次反課綱活動,他們隱身於後,把學生推到第一線,他要藉此機會說,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這些臺灣學生,他們的抗爭是廉價的、安全的、羊群式的、媽寶類的、順民型態的、有iPad實況轉播的、要求有空調的、可跟民進黨核銷發票的。」臺灣娛樂明星黃安在微博上的評論更加辛辣。
一位名叫「王大師」的臺灣網友在博客上寫道:「細看想『撒』回課綱小朋友們的訴求後,差點昏倒,其中稀稀疏疏幾條硬湊出的『黑箱』議題,看似不同,但不脫一個明顯主題,『我還想被殖民』。」
「還好我曾住在韓國過,了解同樣被日本殖民者的心態為何。如果跟老高麗說,要他們改掉日本『殖民』的字眼,成日本『治理』,看他們會不會將辣椒粉『撒』入你的眼皮中。」他寫道,「如果跟老高麗說,凡是想著臺灣獨立、民族自覺的臺灣下一代,首先想處理的教課書內容,居然是將臺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掩蓋住,幫日本軍人粉飾慰安婦太平,將日本統治的行為漂白,韓國人會笑著看臺灣人說,難怪你們多被統治15年!」(觀察者網 文/朱新偉)
網友Jia-Yu Pang收集的相冊
附:新舊課綱差異對比
據臺灣教育部門介紹,新、舊課綱的差異,高中歷史臺灣史部分的爭議共有17項:
一、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
二、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三、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四、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五、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六、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七、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八、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九、 新增「臺人與抗日戰爭」。
十、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十一、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十三、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在臺灣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在英法聯軍之役後籤定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清朝才將臺灣納入開港通商。
十四、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十五、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十六、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十七、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