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初中和小學是非常不一樣的。
初中生出門比小學早一個小時,雖然初中比小學只遠800米。經過小學的時候,還靜悄悄的沒開門。
早這一個小時,路上的車少多了。堵車的概率小多了。今天涼風習習地挺舒服的。是個好的開始。
學校門口穿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防彈背心的警察有2個。還有交警還是協警2個,還有保安好幾個。娃自己進校。
咱幾個家長就在旁邊聊天。
都是小學一個班的家長,現在初中分布在不同的班級。
大家先把各自的老師配置問了一下。正好有個家長的大兒子是這個學校今年初三畢業的。對這屆老師比較熟悉。
把知道的幾個老師特點一說。大家各自八卦了一下這個同學那個同學的去向之後就各自回家了。
八卦下來,最大的感慨就是:初中老師和小學老師真的大不一樣。
小學是幾天學一個知識點,老師像母雞護小雞一樣。不讓一個娃掉隊。如果娃實在跟不上,老師上課也不會放棄,時刻盯著差生,能提問儘量提問。
初中老師就不一樣了。
初中老師是導遊模式。告訴你幾點集合。然後能跟上導遊的就可以多聽點景點講解,如果沒跟上的,自己去集合點集合。導遊是不會像雞媽媽一樣喊這個拉那個的。不聽景點講解的,導遊也不會在意的。
今天好像才明白,很多培優機構講座經常說的,不要找關係把娃塞進和娃能力不符的火箭班,競賽班。
以前只知道,那些火箭班很難。不會做作業難受。
現在知道了。你跟不上,沒人管你的。
剛剛初中的娃都正處青春期。如果學習跟不上,老師的態度又不像小學老師那樣溫柔地盯著。天天被老師冷落,被分數打擊,真的需要堅強的內心啊。
如果老師都不管,娃也確實容易心灰意冷,去遊戲中刷存在感。特別是小學成績好的娃,心理落差太大了。
終於知道為啥很多初中家長都願意下本錢請一對一了。
著急啊!病急亂投醫啊!
前天報導的時候發了17本書。今天要求都帶去學校。
一直追著娃說,17本太重了,少帶幾本。不聽。
結果發現,聽話的孩子還是少挨批。今天沒帶課堂作業的被qq群點名了。
而且10點qq群就說做了課堂作業,滿分120,家長關注一下。
這個節奏,你懂的。
完全和小學不一樣啊。小學開學會嘮嘮叨叨,講七講八,講假期去哪裡旅遊了,講紀律之類的一整天都不會開始正經上課。
這初中,上來直接摸底。沒有廢話!
聽其他學校的老師說,可以把書放在學校,這樣書包就會輕一點。
看看,看看。老師都說課本不需要帶回家。難怪很多娃一學期學完書都是新的。但是這樣不讀課本是非常不對的。真的。任何時候,課本是學習的根本基礎,必須反覆熟讀!
心疼娃的話,就提前買一套教材,又可以預習,又可以減輕娃的背書包的負擔。不耽誤日常在家讀課本。
小學的家長們。
請一定要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讀課本,比如預習,比如紮實的基礎。
真的,小學還可以溜達溜達。初中真的要鳴槍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