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日記一」初中和小學大不一樣,家長得跟著娃一起升級打怪

2020-09-06 初中陪讀日記

果然初中和小學是非常不一樣的。

初中生出門比小學早一個小時,雖然初中比小學只遠800米。經過小學的時候,還靜悄悄的沒開門。

早這一個小時,路上的車少多了。堵車的概率小多了。今天涼風習習地挺舒服的。是個好的開始。

學校門口穿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防彈背心的警察有2個。還有交警還是協警2個,還有保安好幾個。娃自己進校。

咱幾個家長就在旁邊聊天。



都是小學一個班的家長,現在初中分布在不同的班級。

大家先把各自的老師配置問了一下。正好有個家長的大兒子是這個學校今年初三畢業的。對這屆老師比較熟悉。

把知道的幾個老師特點一說。大家各自八卦了一下這個同學那個同學的去向之後就各自回家了。

八卦下來,最大的感慨就是:初中老師和小學老師真的大不一樣。

小學是幾天學一個知識點,老師像母雞護小雞一樣。不讓一個娃掉隊。如果娃實在跟不上,老師上課也不會放棄,時刻盯著差生,能提問儘量提問。

初中老師就不一樣了。

初中老師是導遊模式。告訴你幾點集合。然後能跟上導遊的就可以多聽點景點講解,如果沒跟上的,自己去集合點集合。導遊是不會像雞媽媽一樣喊這個拉那個的。不聽景點講解的,導遊也不會在意的。



今天好像才明白,很多培優機構講座經常說的,不要找關係把娃塞進和娃能力不符的火箭班,競賽班。

以前只知道,那些火箭班很難。不會做作業難受。

現在知道了。你跟不上,沒人管你的。

剛剛初中的娃都正處青春期。如果學習跟不上,老師的態度又不像小學老師那樣溫柔地盯著。天天被老師冷落,被分數打擊,真的需要堅強的內心啊。

如果老師都不管,娃也確實容易心灰意冷,去遊戲中刷存在感。特別是小學成績好的娃,心理落差太大了。

終於知道為啥很多初中家長都願意下本錢請一對一了。

著急啊!病急亂投醫啊!

前天報導的時候發了17本書。今天要求都帶去學校。

一直追著娃說,17本太重了,少帶幾本。不聽。

結果發現,聽話的孩子還是少挨批。今天沒帶課堂作業的被qq群點名了。

而且10點qq群就說做了課堂作業,滿分120,家長關注一下。

這個節奏,你懂的。

完全和小學不一樣啊。小學開學會嘮嘮叨叨,講七講八,講假期去哪裡旅遊了,講紀律之類的一整天都不會開始正經上課。

這初中,上來直接摸底。沒有廢話!



聽其他學校的老師說,可以把書放在學校,這樣書包就會輕一點。

看看,看看。老師都說課本不需要帶回家。難怪很多娃一學期學完書都是新的。但是這樣不讀課本是非常不對的。真的。任何時候,課本是學習的根本基礎,必須反覆熟讀!

心疼娃的話,就提前買一套教材,又可以預習,又可以減輕娃的背書包的負擔。不耽誤日常在家讀課本。

小學的家長們。

請一定要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讀課本,比如預習,比如紮實的基礎。

真的,小學還可以溜達溜達。初中真的要鳴槍開跑了。



相關焦點

  • 「陪讀日記四」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是啥樣?雞血搏命or淡定佛系
    最近總有人說俺不是個合格的陪讀媽媽!沒提前學習是你的責任,不努力提高娃的積極性是你的問題,捨不得娃吃苦耐勞是你的錯誤,課內知識沒信心拿下還好意思陪讀?去打零工掙錢去吧!咱的陪讀日記雖然寫了才幾天,但小升初日記寫了一年了。
  • 初中不可怕|初中不陪讀?你也是想瞎了心……
    我有很多問題想問這些前輩,包含不限於:初中學習和小學學習有啥不一樣?初中孩子和小學孩子有啥不一樣?初中媽媽和小學媽媽有啥不一樣?初中老師和小學老師有啥不一樣?小學不怎麼行的娃到了初中還有沒有希望?光是我都聽得懂,我都能理解是不行的,初中的考試與小學的考試區別很大,面對未來4年中考的選拔和淘汰,初中的考試要求你不僅會且熟練,也就是拼速度拼準確度,初中考試量大時間緊迫,不允許你反覆思考。那麼熟練度如何來?練出來。怎麼練?花時間!學習效率是初中學習的王道。
  • 「陪讀日記五」娃懟媽是毫不客氣!盯娃策略真的要調整一下了
    昨天晚上10點了,娃還沒寫完校內作業。當媽的忍不住嘮叨起來,你看看你,這一天幹了啥?早上10點起床(和假期起床時間一樣),起床吃早餐一個小時,上廁所(帶平板進去)半小時,這就快12點了,寫了一點數學,2頁。背了2段課文春。
  • 「陪讀日記59」初中家長發現語文差的真相,後悔浪費了12年好時光
    最近看到有個大v說語文最難,數學其次,英語最簡單。所以呼籲大家雞娃從3歲開始英語啟蒙,8歲搞定高考英語。咱是個學渣出身,什麼都學得稀巴爛的。沒啥發言權。但是看完那篇文章我就在想,為啥簡單的還要從小學,最難的反而很少人提及呢?
  • 「陪讀日記二」初中第一天,娃長大了
    生怕娃一回家就喊餓,上了鬧鐘5點開始做飯,保證娃一回家就有飯吃。哪裡知道,娃說不餓,中午把盒飯都吃完了,​很好吃。真的嗎?​看了各渠道匯總的盒飯,她們學校的飯真不算多好,但扎紮實實2個大肉丸子,也是很有誠意了。
  • 「陪讀日記57」初中家長悔之晚矣的事情,奧數到底該不該學怎麼學
    娃小學的時候總覺得不擇校不競賽沒必要學奧數。拖拖拉拉到今年上半年,準備外衝的時候,才邊刷題邊看視頻邊作業幫找答案,進行了一點奧數掃盲的工作。外校考試報名後才在天天練上把思維訓練系統的刷了一下,娃說天天練上講得更清楚明白,更容易理解,但是來不及了。就一個月的時間,五年級的思維訓練都沒刷完,更不要說六年級的了。
  • 「升級打怪」、AR 加持,有了這些再也不怕健身枯燥了
    Keep 對於多數喜好健身的用戶來說都不會陌生,下載一個 App,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就可健身。近日,Keep 迎來了 5.0 版本,新版本的 Keep 中加入了用戶成長體系、AR 跑步地圖以及線上訓練營等功能,從之前的「移動健身教練」升級到了「自由運動場」。
  • 「一起教育科技」招股,打不打?
    打不打?>發行價區間:9.50-11.5美元承銷商:摩根史坦利、高盛、美銀證券、老虎證券、華興資本「一起教育科技」創辦於2011年,有「一起小學」、「一起中學」兩個以大數據為驅動的學校教育平臺,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K12智能教育公司。
  • 「陪讀日記31」找到啟動內驅動力的開關,成就自我,珍愛自我
    ,有個人信息,父母信息,還有個人興趣愛好,對父母的喜愛程度(選擇題選無所謂,一般,不喜歡,喜歡),還有對小學的喜愛程度,和父母的喜愛程度一樣是選擇題。學校還專門開了多功能室和心理輔導室,配備了5個心理諮詢師,每天輪流值班。今天還有一節生命課,娃說是個特別溫柔慈祥的奶奶級老師,講故事。每周都很期盼上生命課。李玫瑾教授說過,讓一個人每天只做一件事,時間長了,不瘋才怪。
  • 「陪讀日記63」再多花哨的英語課程都不如俞敏洪的苕辦法管用
    感覺陪讀日記寫不下去了。陪讀媽媽到底應該做些什麼?這幾個月來一直邊陪邊琢磨。感覺迷霧迷霧在迷霧,一直在原地踏步,還沒找到出口。但是模糊中,越來越清晰地知道,咱啥也管不了,娃不聽!娃5歲開始跟讀原版迪士尼動畫片,堅持大概2年的時間,有著不錯的聽力和發音。後來,因為學渣本渣的老母也沒啥學好英語的經驗和目標,學英語的方法倒是找了十個八個的,整個小學階段英語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亂折騰,因為娃不願意就換個方法折騰,再不願意繼續了就又換個方法折騰。
  • 「陪讀日記64」時間用在什麼地方是看得見的,學習不能假努力
    也許吧,但看到娃同學熬夜學習,上課打瞌睡,成績也不理想,何必呢。當然更多的是熬夜之後,成績比咱家娃優秀的,但娃不願意不配合啊。家長都知道,娃願意學,才會有更好的結果,真的等到娃主動願意學的時候,效率也會有的,成績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要不總有人說,有的娃初二醒了或者高中醒了,就逆襲了。
  • 「陪讀日記66」是學渣苦還是學霸苦?是讀書苦還是生活苦?誰知?
    最近有朋友每天留言探討娃應該幾點睡覺。確切地說是他嚴厲指出咱家娃睡太早了,學習態度不夠好。一開始,不以為然,畢竟每個娃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家長的期望值不一樣,咱家娃初一9點睡覺,你家娃四年級11點睡覺,這個本來都是沒啥可比性。
  • 小學1-6年級家長這樣「陪讀」,孩子成績肯定好!
    所以一開始就要注意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因為一開始是精力都比較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閱讀計劃表,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多描寫細節。
  • 「陪讀日記17」小學成績優秀的女生為啥初中開始落後?原因很簡單
    昨天,娃的小學閨蜜來咱家問題目。現在她們同校不同班,作業不一樣。閨蜜的數學老師每天會布置一道題。有點難度,問娃是不是拔高題,娃也不知道是不是拔高題,覺得有點難度但也還好。咱家從來沒刻意做過拔高題。所以不知道拔高題到底是啥難度。
  • 讓一個媽媽瘋魔的,不是二胎,不是窮,而是孩子上了小學……
    」,一邊裝模作樣地喊著「孩子不在身邊,好空虛好寂寞」。」和「二等公民」之間也沒有共同語言。」是初中家長。,沒希望也不能放棄」的小學家長。所以,「三等五級」的小學家長們:生而為人,必須得忍;但求一天,得道成仙
  • 「陪讀日記74」孩子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該不該找老師理論?
    如果娃是小學一年級,也不可能去找老師理論。畢竟現在沒有哪個老師敢給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布置作業需要做到半夜的。如果真的寫到了半夜,首先要看看是幾點鐘開始寫作業的,別人家的娃4點放學,5點寫完作業,你家娃晚上10點才開始寫作業,磨磨蹭蹭到12點,這怪得了老師嗎?
  • 「陪讀日記67」想親子關係好,想娃學習好,首先家長不能貪嗔痴
    和一高中家長聊天,我說內心覺得睡覺最重要,但別人批評咱家娃不努力學習以後不可能有好成績的,拼不過別人家熬夜的娃的。我也覺得對啊,聽說襄陽四中五中的娃真的是拼命到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聽說衡水中學的娃吃飯都是幾分鐘,沒有走路的都是跑步狀態的,爭分奪秒的學習,甚至聽說跑步的時候都在背書。朋友說,你是個貪心的女人。
  • 讓一個媽媽瘋魔的,不是二胎,不是窮,而是孩子上了小學......
    」和「二等公民」之間也沒有共同語言。 娃偶爾來幾句超乎常人的童言童語,簡直欣喜若狂,感覺學霸基因必定深深地根植在自家娃體內,拔也拔不掉。 「二等公民」的眼裡,娃是全屏式可愛,滿格式聰慧,他們對娃的未來學業充滿希望、期望、展望。 他們的日子過得輕巧愉悅,哪裡能讀懂「三等公民」笑容背後的苦澀與艱辛。
  • 全職陪讀奶爸:我不敢放手,只能陪讀
    最後悔帶孩子打遊戲說實話,冬哥成長過程中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在他12歲時帶他玩電腦遊戲,一款叫「烈焰」的遊戲。三臺電腦,我、娃媽、冬哥,一人一臺,晚上經常組團攻城打怪。那時,冬哥學業輕鬆,從來不把作業帶到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