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日記67」想親子關係好,想娃學習好,首先家長不能貪嗔痴

2020-12-20 初中陪讀日記

和一高中家長聊天,我說內心覺得睡覺最重要,但別人批評咱家娃不努力學習以後不可能有好成績的,拼不過別人家熬夜的娃的。我也覺得對啊,聽說襄陽四中五中的娃真的是拼命到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聽說衡水中學的娃吃飯都是幾分鐘,沒有走路的都是跑步狀態的,爭分奪秒的學習,甚至聽說跑步的時候都在背書。

朋友說,你是個貪心的女人。

哈哈哈,大智慧的朋友,你一句話立刻點醒了我。真的,人不能太貪。

又想睡眠充足,又想拿好成績,真的很難。只能取捨,那我寧願娃睡眠充足。倒是想看看,就這個狀態,成績能差到哪裡去。

陪娃周五周六把紀錄片《中國》看了前四集,娃的作業周六去圖書館就做完了,昨天早上在家拖完地,出去打了羽毛球,然後回來學習,都是我布置的額外的學習任務。娃雖然叨叨苦啊苦啊,但是也知道,其他同學都在加班加點地上培優班呢。我也說了,你睡眠時間多,學習時間少,只能提高效率,提高專注力。

娃還算配合,除了文言文背的量不夠之外,其他任務都完成了。也就5個小時。

老母竟然有一絲歡喜和感動。由衷地說了好幾句咱娃真棒。娃也很開心地去睡覺了。

周五數學周測,22題不會,琢磨了很久,耽誤了24題的答題時間,白花花的18分都沒了,娃交卷後就哭了,回到家還哭喪著臉,但是說著說著又說同學們都好暖心,座位旁圍了一圈同學來勸娃沒事的,還說班上最調皮的那個男生都過來拍拍娃,以示安慰。

英語測試第一名的消息才把娃的情緒拉起來了一點點。

對娃真的不能太貪心。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再看娃,覺得咱家娃也挺優秀的。

說到貪,自然就想到了貪嗔痴。一查,竟然無比契合家長們的焦慮心態。

(1)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2)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貪,就是家長對娃有各種要求無限提高,以前能小學畢業讀到哈利波特原版書就不錯了,現在四年級讀完哈利波特的大把。以前聽說初中把高中的數學學完都覺得特別地牛,現在小學生學到高中的都不是一個二個。一屆家長更比一屆家長貪!

提前透支了娃的潛力。有的娃,超前學確實能挖掘娃的潛力,但有的超前學,那直接就拉到了娃天賦的天花板,甚至到了厭學的程度。

嗔,是對娃無法達到家長盲目定的目標而發脾氣。娃小時候在老媽的心目中都是天才,學啥像啥,家長貪婪地無限加碼,加到娃逆反或者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家長各种放狠話,換著花樣逼娃,每個月都聽到幾個娃撲通撲通跳下來的。抑鬱到不能上學的更是司空見慣,可怕的是很多家長覺得這只是青春期的娃鬧情緒而已,雨我無瓜。

痴,第一次知道痴還有是非不明,善惡不分,不明白事理的意思。

據咱這個學渣調研的各路學霸的經驗分享來看,睡眠充足,預習,上課聽講,課後獨立完成作業,錯題弄通弄透是大多數正常學霸的路徑。

但是,大多數家長,依舊更信奉熬夜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聽高中學生家長分享說很多高中學生10點半放學回家還要上網課,上到12點甚至12點半,我就想知道,一天上課不累嗎?吸收了多少?半夜12點半下課不寫作業了嗎?睡幾個小時?白天免費的校內課程還有精力保持清醒狀態去上嗎?晚上半夜這高價課又聽進去幾塊錢的呢?

家長完全不了解狀況,自顧自地花錢投功德箱以求心安,殊不知娃的身體真的熬得住嗎?精神真的熬得住嗎?早上還聽一家長說她領導的兒子花多少多少錢培優終於考進清華,結果現在放飛自我,被退學回來了。

不可否認,優秀的娃也非常多,熬夜成才的也多如牛毛,但都是別人家的娃。

學校可以幾百個娃幾千個娃拼命地逼著趕著學,反正最後高考喜報漂亮就可以了,誰又知道那麼漂亮的高考喜報背後有幾個抑鬱的?學校不在乎抑鬱了幾個退學了幾個跳了幾個,但咱家就一個娃,咱在乎!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

定,是針對內心的修煉和自我耐性的培養;凡事先自省,向內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發的嗔恨;

慧,是對於宇宙生命種種實相,有了透徹、圓融的了知,從而脫離愚痴;不再惘於事理,迷於因果;善解世間因緣的相續,明白生死流轉的根本,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百度來的,大家各自體會吧。

相關焦點

  • 「陪讀日記四」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是啥樣?雞血搏命or淡定佛系
    最近總有人說俺不是個合格的陪讀媽媽!沒提前學習是你的責任,不努力提高娃的積極性是你的問題,捨不得娃吃苦耐勞是你的錯誤,課內知識沒信心拿下還好意思陪讀?去打零工掙錢去吧!咱的陪讀日記雖然寫了才幾天,但小升初日記寫了一年了。
  • 唐僧收的三個徒弟與佛教「貪嗔痴」的關係
    《漫談品讀經典名著》系列第3回,《漫談品禪》系列第4回在《西遊記》中唐僧分別收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為徒,和佛教中「貪嗔痴」有什麼關係呢?師徒四人西行遇到很多磨難,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的誘惑,只有堅持著自己的佛心,這些誘惑就可以全部法界,心靈清淨,最後唐僧、孫悟空因為放下了「貪嗔痴」,見性成佛,而沙悟淨因和唐僧經常默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種下福田,被分為金身羅漢。
  • 「陪讀日記12」不用培優不用刷題不用熬夜,免費且高效學習方法
    整個小學階段,娃的家庭作業都是娃她爹寫的,寫了整整6年,娃每天只需要把當天的作業講給家長聽,講對了,就算過。小升初考到了一個好名初。第一個娃的方法是推演法可能沒有講題講出聲,但是沒有培優,也沒有題海戰術,就是把經典的題目推演出來。不僅是推演那道題,而且是把那道題涉及到的知識點都串起來琢磨透。
  • 用好 3 個小技巧,寶寶聽了還想聽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  在家輕鬆實現親子共讀  「講」繪本是個技術活,很多家長經常哭訴說照著文字讀一遍,幾分鐘一本就完事了,不知道還能怎麼講了。
  • 「陪讀日記五」娃懟媽是毫不客氣!盯娃策略真的要調整一下了
    然後出門去上編程課,3點半下課去吃東西,回家快5點了,睡覺到6點,看了會語文,突然想起來還有一項作業沒寫完,畫個校徽畫到10點。還有個400字的小作文沒寫。娃一分鐘都沒遲疑地懟回來:你這一天又幹了啥?作業(這個陪讀日記)寫了嗎?廣告寫了嗎?我說沒寫。都沒寫。
  • 陪2歲娃寫親子日記,我們都記了些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捲兒媽你也太雞娃了吧!」這還真不是雞娃,我一向主張順勢而為,不會強迫孩子去做超出她能力範圍的事情。幼教領域有個詞叫「前書寫」,指在自然情景下,2~5歲的孩子會通過塗鴉、圖畫、似字而非字的符號等形式進行書寫。
  • 「親子露營」10個適合帶娃露營的好地方
    我喜歡我阿爸,我想讓爸爸一直陪著我,帶我住帳篷,陪我一塊玩。「親子露營」10個適合帶娃露營的好地方① 廣東·深圳西衝沙灘露營圖片來自:石頭幫小梅沙本文為「磨房」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磨房微信。
  • 思源爸爸陪讀日記0915:發現孩子作業慢的秘密,想了對策
    思源爸爸的陪讀日記我想了想,這其實也不能怨孩子。畢竟他白天上課,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和整理知識,就趕鴨子上架要做作業。而且就算有時間,大部分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整理知識。同時學校沒有使用《學法大視野》,可能是覺得《學法》太簡單了吧,採用了自編的習題,所以難度上要大一些,孩子做不出或者要翻書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 如何戒掉佛教中的「貪嗔痴」?熟記曾國藩的這三句箴言就可以了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如何戒掉人性中的「貪嗔痴」,銘記住這三句箴言就夠了!佛教中最經常提到了就是「三毒」,即貪嗔痴,這「三毒」不僅殘害人的身心,而且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所以我們要努力戒除這「三毒」!如何戒掉佛教中所說的這三毒呢?作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將這個問題看得比較透徹,而且他用三句箴言給出了答案。我們如果不知道如何戒掉人性中的三毒「貪嗔痴」,只需要銘記住這三句箴言就夠了!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般若五度和「貪嗔痴慢疑」五毒的一一對應關係是什麼?
    而另外的五度,其實就是五條通向「般若彼岸」的法門,正好和「貪嗔痴慢疑」這五毒一一對應,每一條路走到底,就可以徹底克制一種心魔(也就是毒)。下面紅塵君就來一一介紹。這裡紅塵君還要再提一句——「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你想要得庇護,首先得對佛有信仰才行,自己都不信這個甚至天天毀佛謗佛,佛祖又怎麼幫得到你呢?
  • 避開佛教「貪嗔痴慢疑」五毒,讓親子相處「零壓力」,孩子快樂
    痴又稱無明、無知、是非,稱為痴。不是慢就是傲慢,我慢,我心高,看不起別人,叫慢。懷疑就是懷疑。佛教的真理、善惡業,以及世間的一切事實,都不能誠實、無疑、杜塞善門,滋生邪見,製造是非惡業。家長可以在言語行為中避免"貪、嗔、痴、慢、疑"五種佛家之毒,讓孩子在零壓力下快樂成長。如何利用佛教的五毒,延伸到親子教育的過程中?
  • 如果把陪孩子「玩遊戲」視為一種責任,家長只會想逃回手機的世界裡
    如果再比對現場親子互動的狀況,似乎就能馬上明白,這個「喔」,其實有點像是恍然大悟,卻又多少帶了點尷尬在裡頭。在臺灣,很多活動都是主打「親子」二字。這些活動的訴求,都是希望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出席。不過,只要深入去觀察,就會發現「親子」二字應該要分開寫,比較貼近現實。原因就在,這些活動很多時候是在「有親無子」或是「有子無親」的情況下,宣傳、舉辦、進行著。
  • 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
    」父母也是家長群裡的「明星」,不是經常被老師點名,就是被其他家長頻繁@,來告娃的狀。想學習的孩子創造各種條件上進,不想學習的孩子尋找各種藉口偷懶。但也常常因為用力過猛,或招數太亂走火入魔,把自己和娃搞得遍體鱗傷,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 「陪讀日記31」找到啟動內驅動力的開關,成就自我,珍愛自我
    還有父母的愛好,娃填的媽媽的愛好是追韓劇。還有人際關係,學習習慣,家裡成員離世情況(有生之年)等。還有父母離異情況,師生關係是否緊張等選擇題。娃就是每天早出晚歸地學習,不是一天,是12年,幾乎沒有休息沒有節假日,娃不瘋真的就很不容易了。
  • 拼音拼音,讓這屆家長好傷心
    明星嗎?」 我想了想,娛樂圈裡四個字名字的就那幾個,這也對不上號啊。 不得不說,拼音,拼音,讓這屆家長好傷心。堅稱眼前的音節絕對念「狗」。孩子:「ji~e~接~接著讀。」 好一個聽話的乖寶寶!「拔個!」
  • 好的親子關係 從好的親子觀念開始
    這本書是他在1998年寫的,但至今來看依然不過失,我把它當成工具書來看,遇到親子問題就拿出來翻翻。首先,我看到「要想改變孩子,首先必須改變自己。」其實,不光是對孩子,對愛人,對父母,我們何嘗又能改變他們呢?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沒有人能被對方的言語說服,只會受行動的影響。孩子更加像一個複印機,父母是什麼樣子他就會學成什麼樣子。
  • 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
    首先,孩子在兩歲之前正是對父母的依戀期,家長們在培養好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之後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能力。 爸媽並不是超人,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就得自己嘗試。爸爸媽媽這時候可以適當的裝一下軟弱,讓孩子有獨立和責任意識。 為孩子樹立自信心,多多鼓勵他們自己做。
  • 學而思出版: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
    中年媽媽瘋魔實錄曝光: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養娃這麼些年,咱也算看明白了:想學習的孩子創造各種條件上進,不想學習的孩子尋找各種藉口偷懶但也常常因為用力過猛,或招數太亂走火入魔,把自己和娃搞得遍體鱗傷,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 「陪讀日記66」是學渣苦還是學霸苦?是讀書苦還是生活苦?誰知?
    最近有朋友每天留言探討娃應該幾點睡覺。確切地說是他嚴厲指出咱家娃睡太早了,學習態度不夠好。一開始,不以為然,畢竟每個娃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家長的期望值不一樣,咱家娃初一9點睡覺,你家娃四年級11點睡覺,這個本來都是沒啥可比性。
  •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有件「秘密武器」別錯過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繪本,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每次聊起繪本,丁香媽媽都能看到少家長求助,總結下來就是——「讀繪本愁,選繪本難」。愁在誰也不是天生的故事大王,繪本講讀缺少思路只能照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