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走起!
嘉陵江:「智慧水電」 數位化「先鋒隊」
作為華能第一批水電工業網際網路示範企業,嘉陵江水電公司一方面承擔著「開路人」的重擔,另一方面卻需要面對所有工作從零開始的情況。
【工作組針對項目建設進行討論】
為此,嘉陵江水電公司組建一支5人組的數位化「先鋒隊」,通過惡補式的「掃盲」學習,初步掌握了大數據算法模型原理,對人工智慧應用現狀及前景有了更深刻及全面的認識。
數據採集是實時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第一步。在各方支持下,「先鋒隊」高效地開展數據採集基礎工作。有了準確的原始數據積累,如何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利用,將「數據」升華為企業的「效益」,是大數據工程的重中之重。
數位化「先鋒隊」歷經100多個晝夜的奮戰,完成了嘉陵江水電公司基於KKM算法平臺的智能應用研發模型結構配置471個,水電智能應用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對青居水電站1號機組的狀態監測和故障預測,取得了大數據工程的階段性成果。
成果雖豐碩,但大家也意識到這是剛起步,創建「數字華能、智慧華能」的徵途還將繼續。大家也將以「釘釘子」精神,不鬆勁、不停歇,在推進生產實時大數據水電應用示範工程的進程中,嘉陵江水電人將全力以赴向前行,他們說:「我們還在路上。」
(嘉陵江水電公司 胡秀、張衝)
珞璜電廠:火電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KXM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出現,為珞璜電廠的大數據應用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運行中央集控室是珞璜電廠最繁忙的地方,每秒鐘都有數據從遍布全廠的30多萬個實時監控測點傳輸過來。如何從龐大數據中準確判斷設備狀況?如何根據關聯數據調整最佳工況?
以前只能依靠人力,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依靠「大數據」高效運行的「KXM工業大數據平臺」的應用系統10分鐘內就能準確分析出設備的最優工況,確保整個過程高效運轉,節能降耗,減輕人員負擔。
2017年3月,珞璜電廠在華能集團的統一安排和支持下,正式成為KXM工業大數據平臺火電試點單位。電廠成立專項工作組,從上級要求和電廠實際兩方面入手,展開對電廠5號機組大數據試點分析,多次開展評審論證,最終確定了大數據平臺應用的規劃方案。
但大數據應用之路並非一馬平川,各項困難就接踵而至。首先就是如何在10萬多個監測點產出的數據裡,為大數據平臺提供可靠、高效的數據源。另外一個就是建模分析,如何讓這些大數據「開口說話」,告訴大家設備哪裡有問題,哪裡的工況還能再優化。
【電廠信息中心職工檢查主機設備】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工作組迎難而上,完成了數據收集整理,並在引風機的狀態監測時,利用大數據從設備電耗等主要特徵運行參數方面對設備健康情況進行分析,開發了設備狀態檢測應用分析模型,通過特徵值異動告警,定位潛在缺陷,實現了對設備的檢修指導。
通過一年多的應用模塊研發、試運和數據反向驗證,KXM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各個數據分析模型已初步成型,在生產運行、設備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展現出了積極的價值。
大數據應用平臺為解決珞璜電廠生產管理難題提供了更多的方案,自動化、智能化的珞璜樣本正在逐步呈現。
(珞璜電廠 楊言)
酒泉風電公司:風電的智慧化之路
風電機組內部有數以百計的故障告警信息和數以千計可直接讀取的數據,不能直接獲取的數據更是難以計數。如何分析數據、利用數據,成為風電行業的一大難題。
「3K」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出現,瞬間為龐雜的風電數據找到了適合的載體,也為酒泉風電公司的機組數據分析指明了方向。
【實時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研討】
「3K」工業大數據平臺就像一個神經中樞,把酒泉風電公司遍布在酒嘉地區的550颱風電機組結成一張數據的網絡,機組運行時不斷產生的實時數據源源不斷地傳回數據中心。「這裡既是監控中心,又是會診中心」,這是大數據應用的核心作用,通過特徵值評估設備運行狀態,可以判斷設備的異常,預知設備的故障,在故障發生前提前檢修,同時,為設備的運行管理提供方便,為檢修提供依據,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
未來社會發展將會是大數據的時代,酒泉風電公司肩負著在風電行業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產業管理升級探索者重任,他們不僅是能源行業的「追風人」,還是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甘肅公司 張雲讓、李一凡)
瀾滄江公司:大水電的數位化騰飛
華能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水電板塊啟動會在瀾滄江公司召開,瀾滄江公司開始全面啟動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數字電站+智慧電站」的構建之路。
【華能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水電板塊啟動會召開】
作為華能最大的水電企業,瀾滄江公司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成敗直接關係到華能集團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最終成效。在華能集團統一部署下,瀾滄江公司成立了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領導小組,各單位成立各級項目建設團隊,結合水電特色和實際工作需要,組織開展技術研討、「頭腦風暴」,為項目實施建言獻策。
在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中,瀾滄江公司落實責任分工,鼓勵走出去,向國內較早開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同行進行調研。同時,堅持引進來,邀請知名系統集成商到公司傳經送寶,深入探討研究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能源行業的最新成果,為公司實施好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問診把脈,提出建設性意見。
充分調研學習的同時,開展內部交流活動。全體動員,結合各自技術優勢,採取小範圍討論,建立技術研討微信群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傳統電力生產運營中「痛點」,緊緊圍繞實際工作需要,不斷提出方案優化建議,並與華能信息中心保持緊密溝通,紮實推進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
通過與集團的緊密聯繫,相互配合,瀾滄江公司在短短兩周內完成了流域公司側硬體平臺的搭建工作,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和優化實施方案,正向年內實現流域全部電站上線的目標推進。
現在即未來。作為華能水電板塊領軍者的瀾滄江公司對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充滿信心。他們說:「我們不僅要把項目建設實施好,應用好,還要為華能集團水電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出經驗、出模式、出標準,這是我們的責任。」
(瀾滄江公司 祖立輝)
華能ERP系統:從建設到全覆蓋
2008年,華能通過了歷史上第一部《中國華能信息化規劃》。《規劃》決定將以「五統一」原則建設華能「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即華能級ERP(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系統。
2009年開始,華能在央企中率先以大集中模式建設全華能「統一」的ERP系統,打通了各基層企業和華能的數據連接,以數據化、信息化手段對運行、檢修、燃料、物資、財務等進行規範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企業內部資源集約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近年來,ERP應用領域向各個產業不斷拓展,核心業務模塊已覆蓋華能集團全部火電、水電、新能源企業,並擴展至基建階段;人力資源、物資管理、融資管理、法務等系統已基本實現華能集團全覆蓋。
隨著系統建設的深入,華能ERP系統在央企ERP建設中實現了推進速度最快、信息技術架構最先進、信息化建設投資最為集約、應用成效逐步彰顯的優異成績。
(集團信息中心 供稿)
網際網路+培訓:打造華能專屬企業大學
在「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行業將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相結合,開闢行業新生態,網絡學院就是其中一支。
華能在培訓需求大、學員分布廣、知識更新快、專業性和一致性要求高的新形勢面前應時而動,順勢而為,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探索建設一個集中管理、分級應用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公司員工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也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不同程度、不同維度的培訓管理服務,這就是我們正致力於打造的網絡學習平臺——華能網絡學院。
(集團教培中心 供稿)
工業網際網路: 我們來了
華能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是基於「後ERP」時代一次技術路線變革,是對國家和華能指導思想的全面落實。
正如華能首席信息師朱衛列所說:「人工智慧應該進入工業,人工智慧必須進入工業,只有解決實體工業的問題,才能為我們國家工業製造業的整體提升做出貢獻。華能是中央企業,是共和國的長子,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可控、自主創新』的道路。歷史的機遇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應該成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工業網際網路,我們來了。
第三十屆CIO班招生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碩士班招生 北達軟EXIN網絡空間與IT安全基礎認證培訓 北達軟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認證培訓責編: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