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柳田
對標一流是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奮鬥姿態,對標一流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追求。
中國華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資委關於「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工作部署,紮實推進、全面完成「總部機關化」整改任務,超前謀劃、全面部署開展對標提升行動,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大戰大考中經受住了檢驗,牢牢穩住了生產經營「基本盤」。
面對問題,華能怎樣披荊斬棘、闊步前進?面向未來,華能又靠什麼劈波斬浪、攻堅克難?
4月17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召開推進總部機構改革動員會
革新,以機構改革激發總部活力
改革,從來都是奔著問題去,堅持有什麼問題就改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力解決什麼問題。
華能堅決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敢於向「總部機關化」頑瘴出手,敢於向「三多兩長一低」沉痾動刀,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開展「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
對此,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發出鏗鏘號令:「『機關病』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典型表現,更是制約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大敵』。公司上下要深入查擺總部『機關病』的具體表現,下定決心圍繞打造一流總部抓整改。」
華能堅持一把手抓改革,不僅從整體上把握,而且從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一直抓到部署實施、政策配套,一竿子抓到底。按照集團公司總部「四個中心」定位,圍繞「兩強」(功能強、能力強)「兩高」(工作標準高、工作效率高)目標,聚焦轉變職能,著力打造「一流總部」;聚焦授權放權,著力激活各級企業活力;聚焦基層減負,著力提升管理效率;聚焦整改實效,著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聚焦建立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整改成果。
總部機構改革完成後,集團公司總部部門數量精簡32%;處室數量精簡45%;編制定員精簡43%;精簡審批備案事項超25%;發文、會議、檢查分別減少60%、64%和57%。每一個數字,標註著改革的深度、丈量著發展的高度。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動一子,活一盤」,通過總部權責分配、資源共享、制度流程與監控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優化,最大程度激活總部把方向、強戰略、管資本、重效率的大腦「中樞」神經,集團公司總部朝著「戰略管控型」穩步轉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總部「速度」與總部效率,孕育出更加飽滿激昂、煥然一新的「精氣神」。集團公司上下匯聚形成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為開展對標提升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9月12日,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II項目首颱風機順利吊裝
提升,以精準對標保障提升舉措落地見效
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是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公司應對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更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的使命擔當。
中國華能深知一套精準、科學的對標體系對於企業管理提升的重要性。早在「十二五」期間,中國華能即明確提出建立對標指標體系工作任務。2012年,中國華能制定出臺的首個創一流指標三年滾動提升計劃,設計了8個維度、30項指標,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公司創一流對標評價指數。2019年,中國華能按照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有關精神,整合優化評價體系,形成4個維度、15個指標的關鍵指標體系。
多年來積澱的管理體系、管理能力、管理文化、管理創新成果,輔以「總部機關化」專項整改成果,圍繞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目標,一套更加適應企業實際、引領企業發展的指標體系逐步形成。
——優化完善評價體系結構。採取表現層面與能力層面相結合的方式,完善15項「表現層」指標,拓展近40項「能力層」指標,讓對標結果不僅體現短期表現成績,更反應長期能力實力。
——細分領域提升對標精準度。跨行業選取近20家世界一流企業逐項開展「精準對標」,如在戰略全過程管理方面對標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在國際化經營方面對標西班牙伊維爾德羅拉公司,在精益管理方面對標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科技創新體系方面對標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組織管理方面對標華為,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對標沃爾瑪,在網絡建設方面對標阿里巴巴,在數位化技術方面對標國家電網等,從而打破行業壁壘,實現與細分類目下的「冠軍」進行對標。
——推動提升舉措落實落地。通過對標體系識別管理短板、分析差距問題,中國華能初步制定戰略、組織、運營、財務、科技、風險、人力資源、信息化等8個方面、26項重點舉措,提出近90項具體措施,確保對標成果取得實效。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
謀篇:以大格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新的時代,華能以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為契機,以「兩線」「兩化」戰略布局錨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轉型升級速度穩步提升。
在東線方面,華能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發展,助力東部能源轉型。9月12日,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II項目首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一舉實現華能在東北區域海上風機「零」的突破。今年以來,國內首個旋轉流潮汐海域風電、連雲港地區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灌雲海上風電項目和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華能大豐二期10萬千瓦海上風電相繼併網發電;江蘇啟東80萬千瓦、遼寧莊河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
在北線方面,華能風光煤電輸用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依次按下啟動鍵。依託特高壓輸送通道起點,變輸煤為輸電,實現規模化開發、智能化運維、集約化經營。這對行業而言是加快「再電氣化」的必然選擇,對企業而言是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必由之路。落實「隴電入魯」,甘肅隴東能源基地建設進入「發力提速」的關鍵階段;打造滿足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重需要的北疆風景線,內蒙古上都160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達拉特100萬千瓦煤電聯營項目獲得核准。
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能源產業鏈更加清晰地表明,能源科技創新是確保我國能源長遠安全的戰略保障,是我們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的重要抓手。推動創新發展的使命擔當,作為大國重器的華能必須要扛在肩上,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加快重點項目攻關,掀起一波創新「後浪」。全國產智能DCS核心技術攻關順利開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石島灣高溫氣冷堆商業示範項目全面進入調試階段,首個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獲國家核准,正式成為我國第四家具備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資質的企業;多項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審視世情國情,篤定信心恆心,華能瞄準世界一流,破解積存的頑瘴痼疾,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推進對標管理提升工作走深走實,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為衝刺第一個百年目標交上一份亮麗答卷。
華能灌雲海上風電項目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