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對誰說:回去告訴你老伴,叫她親自給我做幾個菜?

2020-12-15 站在歷史門前侃

1949年10月,時任四野十二兵團司令的蕭勁光,突然接到軍委電報:「主席召見,有要事相商,」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毛主席點名蕭勁光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任海軍司令。

毛主席的女兒李訥曾回憶,主席很少到別人家吃飯,但是曾唯獨在蕭勁光的家裡吃過一次飯,那是1957年在青島時,毛主席對他說:「回去告訴你老伴,叫她親自給我做幾個菜,麻醬茄子,苦瓜炒鴨子,一盤辣椒,一碗米飯蠻好嘛!」

毛主席與蕭勁光的深厚友誼持續了一生,早些年間,蕭勁光曾落難差點被處決,毛主席出面救了他。

1933年5月,蔣介石準備調集50萬大軍圍剿紅軍在江西的根據地,當時他派3個師前來攻打中央蘇區的北部門戶,黎川。駐紮在黎川的,正是蕭勁光部隊,當時想要守黎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在蕭勁光的麾下,只有70個人。

蕭勁光後來回憶說:「我的主力部隊已隨三軍團到福建去了,剩下一個獨立師,在敵人進攻前的一個星期,又被調往峭石,歸錢總直接指揮,當時我手上只有一支70人的教導隊和一些地方遊擊隊守黎川。」

70個人對敵軍3個師,恐怕沒有一個指揮官會選擇硬拼,作為毛主席稱讚的:「科班出身的第一個學軍事的軍事家」蕭勁光選擇了撤退,退到了距離黎川60裡的溪口。

消息傳到中央蘇區,博古和張聞天憤怒了,他們當即準備批判蕭勁光,毛主席支持蕭勁光,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蕭勁光的撤退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正確的。

隨後,蕭勁光組建了紅七軍團,11月,蕭勁光奉命在滸灣阻擊,等到彭德懷的三軍團來到,一起向敵軍發起進攻,那時候,蕭勁光先是和敵人進行了一天一夜的交戰,彭德懷患了病,由彭雪楓指揮,第三天,敵人衝破了阻擊。

這一戰,彭老總之後主動向前委說明情況,責任不在蕭勁光,但是博古等人,決定立即批判他。

1934年初,蕭勁光被押上法庭,蕭勁光心裡不服氣,在法庭上激辯:「我手上的兵都被調走了,敵人是一個軍三個師,我怎能守住黎川?再說上級也沒有讓我死守黎川啊,我是差不多被敵人保衛的嚴重情況下,才帶70人的教導隊撤出。」

聽聞蕭勁光說出了事實真相,很多人緘默不語,在李德的意見下,最終法庭的判決結果是開除蕭勁光黨籍,軍籍,判處有期徒刑5年,

在獄中服刑時,毛主席派賀子珍來探望蕭勁光對他說:「你應該撤退,做的對,他們對你的決定是錯誤的。」毛主席的一番話,讓蕭勁光深受感動,給落難時的他很大的鼓舞。

後來蕭勁光被關了一個月,就被調到紅軍大學當教員了。

遵義會議後,中央在毛主席的建議下,恢復了蕭勁光的黨籍,軍籍,他又重新上了戰場,被任命為紅三軍團參謀長。

文革期間,毛主席公開的對林彪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你們老是整他幹什麼?」後來毛主席又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他上什麼賊船?他在,海軍司令不易人。」

自從1949年底,一直到1980年,蕭勁光當了整整30年的海軍司令。

相關焦點

  • 1957年毛澤東訪蘇接見留學生:世界是你們的(圖)
    為了這次講座,他用了一個多月時間親自寫講義,幾易其稿,還向一些地理老師請教。  其實,中國領導人給學生們上課,這不是第一遭。領導人們講過哪些課?這些課又透露出什麼信息呢?  誰開啟了出訪中給學生們「上課」的先例  在中國領導人正式出訪的行程中,到大學給大學生們上課、演講是很重要的一環,開啟這個先例的人是毛澤東。
  • 毛主席廚師:毛主席年夜飯愛吃的菜,這道菜必須有!
    中國人最嚮往的就是過年,一年辛苦到頭,都是為了團圓飯,除夕夜的年夜飯是很重要的,每家每戶都會拿出好菜備戰除夕。毛主席是一個非常樸素的人,就算是請客頂多也就6個菜,保證大家可以吃飽,但是不可以浪費。團圓夜的毛主席的飯桌明顯要比往日多了一絲隆重,負責毛主席夥食的是叫程汝明,他給毛主席做了22年的飯,在他眼裡的毛主席是平易近人的,不喜歡鋪張浪費,所以每年的年夜飯毛主席都是準備自己愛吃的那幾道菜。
  • 好奇研究所 | 吳建民:給毛主席做翻譯官是什麼體驗?
    第一次見毛主席是什麼心情?吳建民:1965年8月我從國外回到北京,回到外交部翻譯室工作。外交部翻譯室是中國翻譯界國家隊。1965年10月,剛果布拉柴維爾的總統夫人馬桑巴-代巴來中國訪問。毛主席見,讓我去做翻譯。我有點緊張,因為第一次跟毛主席那麼近距離接觸。毛主席看我有點緊張,說你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姓吳,口天吳,建世的建,人民的民,我叫吳建民。毛主席看看說,你這個國家早就亡掉了。
  • 毛岸英擔心做兒子不合格,用身體排雷,毛主席流淚:他是我的驕傲
    同樣對毛岸英歸來滿懷期待的還有他的父親,1946年,毛主席抱病到機場親自迎接兒子毛岸英回國,見到兒子之後,毛主席心中萬般情緒翻騰攪滾。當兒子毛岸英對他說:"媽媽要我告訴你,她沒有做一件背叛黨和背叛爸爸的事,她永遠都愛爸爸。"時,更是觸動了毛主席內心最為柔軟的那一部分。
  • 打下美軍U2偵察機,受到毛主席接見,吳大膽為啥隱居鄉村37年?
    為了一句承諾  他深藏功名幾十年  做了一名最普通的農民  那是1963年11月1日,在江西省上饒上空。當時我們捕捉到了U2的蹤跡,但當敵機距陣地39公裡時,雷達突然丟失了目標。  沒有目標,這該怎麼辦?我按U-2飛行的航向和速度,推算出飛機的方位和距離。然後在圖上標了三個點,告訴營長:「三發必中一發!」  營長一聲令下,我看著顯示屏上,砰砰他飛彈往上飛,和飛機譁一下子碰到一塊,一開花,我就蹦起來,打中了。
  • 「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能給他丟人」
    「當年你爸離家參軍,成了戰鬥英雄,你也要像你爸一樣,為毛主席家鄉爭光!」  毛命軍先後進入了「黃巢嶺英雄連」「三八線尖刀英雄連」。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毛命軍參戰。他寫來家書告訴父母,「我不會給毛主席的家鄉人丟臉,已經做好了犧牲在戰場上的準備。」  毛凱清和湯瑞仁含著熱淚,給兒子寫了回信。
  • 毛岸英懇請赴朝,彭帥堅決不從,毛主席: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我沒有別的可送,只有一言一物相贈,一言嘛,是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美國人的制空權很兇吶,戰略上藐視,戰術上一定要重視,我毛澤東和共產黨不能沒有彭大將軍這個人吶!」彭德懷深受感動,隨後毛主席又指著作陪的毛岸英說道:「我和你一樣窮,寶貝沒有,但今天我要把這個大兒子送給你,讓你帶他一同去朝鮮打仗!」
  • 1957年毛澤東訪蘇秘聞:坐式馬桶要改成蹲式
    楊尚昆說,我們的代表團是黨政代表團,劉曉曾任上海市委書記,按黨內職務應排在賽福鼎的前面。也是在這次籌備會議上,楊尚昆說,這次代表團除了毛主席、宋慶齡、鄧小平幾位主要領導以外,其他團員一般都不帶警衛、秘書,儘量多帶一些「會講話的」(指各語種的翻譯)。楊尚昆同王稼祥商議,選派張香山任代表團副秘書長,協助他工作,負責聯絡、文電、分管代表團的工作班子。禮賓工作由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王雨田、專員韓敘負責。
  • 是誰寫下《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親手挖紅井
    你一定記得小學時讀過的那篇課文,但你不知道——  是誰寫下了《吃水不忘挖井人》  老區人民期待找到作者  一口紅井哺育幾代人,一篇經典課文感動億萬學生儘管村民很早就想挖井取水,但一是因為窮,沒人帶頭;二是聽風水先生說,沙洲壩的龍脈是條旱龍,不能打井,否則會壞龍脈。因此,挖井的想法始終未實現。直到1933年9月,為解決村民飲水難問題,住到沙洲壩、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親自勘探地形,帶領戰士挖井。看到主席動手挖井,村民們再沒顧慮,一起加入了挖井的行列。
  • 毛主席對4個接班人的評價,只有一個人沒有缺點
    1957年11月,毛主席率團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0年慶典,期間與赫魯雪夫密談接班人的問題,對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朱德進行一一點評。「我準備辭去國家主席的職務了。」毛澤東對赫魯雪夫說。3年前,他曾向赫魯雪夫透露過此意,如今再談退意,可見毛是認真的。「有人接班嗎?」
  • 八旬老人為老伴寫情歌 找專業譜曲人作曲給老伴驚喜
    由於不記得兒子電話,她只能拜託醫生給銀行打電話,找到她兒子。  老伴回憶說,她仍然記得自己在急救室裡,兒子站在急救室外面失魂落魄的樣子。  這次事件成了侯老伯心裡的一個結,因為老伴差一點就先他一步走了。大概4個月前,侯老伯開始寫歌,除了紀念與老伴幾十年的感情外,就是想彌補心中的一份愧疚。
  • 老人照顧傻子老伴幾十年,老伴清醒後還給老人一個浪漫的婚禮 ​
    被拒絕後,大部分男生都產生了怨恨,突然有一天老人上山摘菜時,遇到了之前上門提親的一位男生,老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轉身就準備離開,哪料老人轉過去後,那位男生看著老人的背影,產生了壞心思,衝過去就抱著老人,嘴裡念著:「小梅,我喜歡你,你嫁給我吧。」,「你放開,放開,我不喜歡你,不然我叫人了。」老人顯得很慌張,大聲的喊叫著。「救命啊,救命!」
  • 史海:毛主席70歲生日破例做壽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20世紀60年代,我在中央辦公廳警衛局服務科當招待員。毛主席70歲生日那天,我有幸在頤年堂做現場招待服務工作,這是我在中南海27年裡印象極為深刻的一次經歷,那些值得回味的真情實景到現在仍然歷久彌新,讓我無法忘懷。
  • 毛主席的這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題寫給誰的?
    突然,一個20來歲流裡流氣的男子叫住他:「小朋友,你在哪上學?」陳永康給他指了指不遠處的校門。該男子隨即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糖給他吃,又拿出一些錢和一包黃色粉末,跟他說是麵粉,讓他放到老師辦公室桌子上去。陳永康看到男子鬼鬼祟祟,立即想到老師曾經講過要警惕有意破壞工廠、學校的特務,他想了想,鎮定地說:「我們一起去吧!」
  • 這位開國少將是誰?母親過70大壽,主席親自題寫「國之賢母」祝壽
    為什麼能讓毛主席親自為她題詞祝壽呢?這還要從她的兒子姜齊賢說起。1905年,姜齊賢出生於湖南婁底一個社會底層家庭,父母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共養育了七個子女,姜齊賢是最小的一個。為了讓孩子們今後有出息,他的母親姜劉氏多年省吃儉用,攢下錢將七個孩子都送進了學校讀書,其中第五子考上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最小的姜齊賢則進入了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習醫護。
  • 因為心疼老伴心絞痛 75歲黃英文自學醫術將近二十年
    他說,希望自己學到的東西能幫助更多的人。  不過,在專業醫師看來,老黃雖掌握了一定醫學知識,可以做做日常保健,但建議他做一些系統的課程培訓,獲取行醫資質,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因為老伴心絞痛 老司機自學起中醫  老黃以前是部隊司機,後來又自己組建車隊,與車為伍30多年。半途學醫,一開始是為了老伴呂棉花。
  • 60歲老人嘆息:老伴去世後我表明再婚,孩子們都說「不害臊」
    前言 有一次和朋友出門路過養老院,朋友抱著好奇的心理偷偷往門裡看,我忍不住開玩笑對他說:「別看了,你以後也會進來的,總有你看膩的時候。」 朋友不屑一顧答道:「怎麼可能?生兒育女不就為防老嗎,我可不想成天和一幫老頭老太太呆一塊,想想就恐怖。」
  • 夫妻賣房打工還56萬「無頭債」 七旬老伴當門衛
    張秀榮有個好姐妹叫張雲霞,兩人同在一個辦公室上班,張雲霞經常幫助張秀榮,不時為她織毛衣做布鞋,還送吃送喝。同年8月,退休後隨兒子在廣州生活的張雲霞返回襄陽找張秀榮,稱兒子在廣州開模具廠,因為缺乏周轉資金,工廠瀕臨倒閉,希望張秀榮能拉她一把。  老大姐有難找上門,她怎麼能袖手旁觀呢?  張秀榮背著老伴,偷偷拿出6.16萬元積蓄,塞給了張雲霞。
  • 認知障礙患者日常:我媽凌晨逃離說我要害她
    看到兒子跟女兒出去,很嫉妒地說:「你就知道跟你老婆出去玩,也不管管我。」老人跟兒子住,3個女兒輪流到家裡照護,每天都在家上演著爭寵戲份,聽女兒們的描述是老太太經常覺得自己的兒子就是老伴(老伴很早就過世了)看到女兒跟兒子在一起,認為老伴不忠。
  • 老婆婆陵園搭帳篷祭奠老伴 想在墳前跟老伴道個歉
    2000年的一天早上,在北京打工的任莉華住在出租屋裡,突然聽到了敲門聲,她開門一看,發現兒子哭著站在門外,「媽媽,爸爸腎衰竭,住院一個月了。」  任莉華回憶,她當時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管。兒子的話打動了她,「你不幫爸爸,我不會埋怨,但我要管,那是我的親爹。」  任莉華當即決定要和兒子一起承擔,第二天她就打了4600元錢到新疆,接著她和兒子趕去新疆,開始照料患病的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