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詩佛」的王維在詩書畫上都非常有名,也十分精通音樂,還特別擅長用詩來描寫山水田園等自然風光。
蘇軾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足可見王維的詩畫功底。
今日小覓分享:
鹿柴(zhài)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和注釋】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鹿柴(zhài):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
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通過雲彩反射的陽光。
王維一生學佛,字摩詰。他的名和字均是出自佛教的《維摩詰經》,而維摩詰在佛教中是一位著名的居士。
十五歲時,王維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又擅於書畫,還極有音樂天賦,因此一到京城便立即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
因此,意氣風發的少年王維,帶著心中的大抱負,渴望在京城一展宏圖。
可是,豐滿的理想最終也抵不過冰冷的現實,他最後只得到了一個太樂丞的官職。
更糟糕的是,沒過多久,他就因為他屬下的伶人舞黃獅子,犯了皇家大忌,受到牽連被貶官。此後,他多次遭到貶謫。
哪怕後來重新被啟用,也只是做一個閒職罷了。到他31歲時,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王維終其一生,再也未娶。
之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閒暇時間,在輞川山麓修建了輞川別墅,用以修養身心。
而在這輞川山中,王維與知心好友一起,過著半官半隱、悠閒自在的生活。而這「鹿柴」,就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