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怎麼理解?人和自然是什麼感情?

2020-12-12 詩詞曲精品齋

王維的觀察能力很高,領悟能力更強,他既能寫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雄起壯闊的景象,也能寫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這種細膩的意境,他能巧妙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種種形象,並將之構成絕佳的意境。

大詞人蘇軾曾經評價王維的詩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詩畫都是一絕,東坡的這一評價,可謂一語道破了王維山水詩中最突出的藝術特點。

王維的名作《山居秋暝》無疑便是「詩中有畫」的傑出代表。這首詩寫秋季傍晚雨後之景,將山林中的美景描繪的十分美好,讓人一讀之下,連心靈都能感到澄淨,如果靜下心來多讀幾遍,即便身處鬧市,也能獲得寧靜的心態。詩曰: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首二句,主要是突出了新雨之後,秋季晚間的美麗景色。

山雨過後,滿山樹木花草都被雨水清洗得乾乾淨淨,幽靜閒適、清新怡人,寧靜、淡遠,假如人們融入其中,必然能感受到天人結合的妙處,人仿佛融化到了大自然中。

王維寫詩,素來喜歡用「空」字,比如,他在《鳥鳴澗》中寫「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在《鹿寨》中寫「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將「空」字發揮得極妙。

可見,此處以「空」開頭,並非偶然,而是極其耐人尋味的引導。此處的「空」當然不是光禿禿的意思,而是說,秀麗、深邃、繁茂的山中草木,隱藏了人們的活動,讓人覺得只有自然,沒有人文,但其實,卻是天人合一的絕佳意境。這在後面六句中便能體現(詳見:王維的千古名作《山居秋暝》,第三至六句都是寫景,有什麼不同?)。

良辰美景,人與自然,當然會合二為一,世界仿佛都是寧靜、幽遠的。

整首詩自然樸素,不事雕琢,將人與自然的和諧描繪得淋漓盡致,語淡而情濃,言近而旨遠,意境之妙,令人一讀之下,便陶醉其中。

相關焦點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開篇便是經典,讀完卻讓人倍感惆悵
    雖然作者並沒有用太多筆墨,來描繪春天的大紅大綠,可是這已經足夠引人入勝,可見當時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的心情也是極好的。這個時候,鄉親們可能都和往年一樣,待在自己的老房子裡,在斑鳩的鳴叫聲中,看著新一年的日曆節氣,默默安排這一年的春耕播種事宜。
  • 空山新雨後
    盼望的雨在白天沒有來,幸好x回到地下點開,正好101這兩天把空山新雨後聽了101遍。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看了秋天的晨光,也看了秋天的夜色,吹了秋天的風,也淋了秋天的雨。一遍遍循環時簡單的快樂,像噴霧一樣美化著我看到的一切。就像彩虹。下再糟糕的雨,也總能期待彩虹。讀了很多很多書,在無趣的文字、庸俗的思想中不斷進出,疲倦時總能想起雨天讀鄭淵潔,心裡就覺得清朗。
  • 山居秋暝,王維為什麼不想離開他的輞川山谷?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這首詩是非常標準的五言律詩,同時也最能體現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寫得確實太美了。接下來我們回到《山居秋暝》。詩的題目就是一幅畫,「暝」就是傍晚、黃昏,題目裡提示了幾個非常美的元素,「山居」「秋」「暝」。在哪「山居」呢?王維在長安郊外輞川這個山谷裡面,有小別墅、小莊園,他的朋友也會在附近搭一些房子。他們在這裡安居、坐禪、養生、喝茶,過一過親近自然的生活。今天這幅「山居秋暝圖」,都包含了哪些風景呢?
  • 與「秋」相關的詩句
    遙望古時,詩人墨客對於秋各有情懷,下邊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對於秋都曾發出過什麼樣的感慨吧。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2 萬裡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3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 王維《山居秋暝》,最後兩句凡爾賽文學,能把杜甫氣哭了
    王維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作詩、作畫、音律無一不通,從王維的詩畫中,會發現他有一種與生俱來敏銳,前幾天說《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王維特有的精緻,今天再說一首《山居秋暝》,同樣充滿了王維特色,把詩畫合一發揮到了極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 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就是寫秋日雨後傍晚,山村的美麗景色,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隱居生活的享受。【注釋】暝:傍晚時候,天氣昏暗。竹喧:從竹林中傳來一陣喧鬧聲。隨意:任憑,不用管。春芳:春天的芳草。
  • 部編語文《山居秋暝》教學設計一等獎,這樣上課,學生都聽入迷了
    這是一幅以什麼為題的畫呢?明確:標題「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隱居的別墅,點明了地點;「秋」點明了季節;「暝」,傍晚,點明了具體時間。整首詩所寫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見的景物。 六、詩歌朗讀指導 1、聽朗讀。2、結合注釋,讀懂全詩。
  •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裡,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淨;「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 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想表現詩人遠離什麼?開始寄情山水的追求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以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蓮塘、漁舟等一些尋常的景物與人物作為描寫的對象,在動與靜、聲與色的交相輝映中進行描摹刻畫,描繪出一幅靈秀空遠的雨後秋山圖。空山新雨後,夭氣晚來秋首聯明確交代了季節及天氣的詳情,使人在剛開始讀詩的一瞬間就能夠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 品評唐朝隱居詩人王維的《鹿柴》《山居秋暝》意境內涵在哪?
    藝術領域創作者王維《鹿柴》的原詩作品: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麼恬靜的自然,真美啊!吸一口甜清的空氣。是因為空無所求的山,才能大德載物於萬種的生物。這是王維多首詩詞空山的意境。也複合宇宙的規律,只有心空,才是大德載萬物的根本。乾坤天地,只所以偉大,富饒,久遠,是因為他們沒有自私的心,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他們大德載萬物,不求所以然。世上的山河更體現了宇宙大自然的無私無為空的境界。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評王維之《山居秋暝》
    他的政治生活和思想狀況分四十歲前和四十歲後兩期,作為詩人,其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藝術反映形式詩歌,也分前後兩期:前期氣魄豪邁,富於政治激情;後期多著眼於山水自然,追求恬靜閒適,以禪意為詩。不過其後期詩中也有不少內容健康而又極富美學價值的作品,《山居秋暝》便是其中的一首,詩文內容如下: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秋詩醉美數摩詰
  • 律詩小忌,王維山居秋暝中間二聯寫景,為何被清朝詩家批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山居秋暝詩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寫景,有什麼不同?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第三至第六句是指中間二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首詩寫景,不僅僅中間二聯,其實第一聯也是寫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首詩三聯寫景,未免有點多,所以王士禎提了一點意見。
  • 為什麼說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有畫?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雨後,山谷顯得空幽寂靜,傍晚的天氣格外清爽,使人感到已到初秋時節。 皎皎明月照耀著整片松林,清泉從山石上涓涓流過。 遠處竹林喧鬧,知是洗衣女子歸來。 蓮葉在水中輕輕晃動,原來是順流而下的漁船歸來。
  • 《山居秋暝》:高中學過王維的經典古詩,今天3個字讀懂詩佛之心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也是我們高中時代必須背誦的一首古詩。雖然時光荏苒,過去了許多年,但詩情畫意長久地印記在我們的心中。尤其是詩歌當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光勾勒出了美麗的境界,還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了什麼叫做詩中有畫。
  • 【安寧教育】天涼好個秋 幼兒園小朋友戶外森林自然體驗活動擁抱秋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金秋時節,景色宜人,正是親近大自然的好時節。10月14日,安寧市第三幼兒園依託寧湖公園開展「擁抱秋天」為主題的戶外森林自然體驗活動,全園師幼共計6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這是2020年來該園首次開展戶外森林自然體驗活動。秋天是什麼顏色的?
  • 一定要背誦的十首秋的詩詞,裡面有最迷人的秋色,最昂揚的激情
    見草枯葉落而悲,見大雁南飛而悲,見雨打芭蕉而悲,聞梧葉聲聲而悲……對待自然的感情反映出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春花秋月是多美好的景色,但在對生活徹底失去希望的李煜眼中,也只能是化作一江春水一般的愁。而我們今天身處偉大的時代,生活充滿了陽光,所以,我們無需為秋天的到來而傷悲,多愁善感不屬於這個時代。同時,我們需要閱讀令人精神振奮、使人昂揚向上的作品。而前人也為我們準備好了這一類關於秋天的優秀作品。
  • 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 ———故都的秋教案
    導入  導語設計: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無數描寫秋的佳作,同學們能說一說嗎?  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