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要戴口罩嗎?教你3招,不讓自己的車子成為病毒和空汙的溫床

2020-12-20 亮健好藥房

不知不覺,農曆新年已經過了一個多月,這期間雖然大家響應政府號召居家少外出,但是現在已有不少企業也進行了復工。大多數上班族每天通勤,除了地鐵及公交車,也有一部分人是乘坐私家車或計程車,而車子本身為密閉空間,人與人間的距離小於1米,因此存在一定的接觸感染風險。此外,車內的空氣品質,也攸關乘客及司機的身體健康。

下面,亮健好藥君給大家講講,如何避免讓自己的車子成為病毒和空汙的「溫床」?

車內空汙主要有4個來源

1、車輛內飾

除了車子的外觀,許多人為了提高體驗,也非常重視內飾。內飾包括座椅,方向盤、腳踏墊、中控臺等等,這些東西一般是使用皮革、各項塑料等有機化合物和溶劑製作而成,其中可能就含有苯、甲苯等致癌物質。特別是在夏天,經太陽暴曬後還會增加揮發性有毒物質的濃度。

2、車內布置

很多人為了增加車內的美觀,會把一些毛毯、絨毛玩具等放到車內,這些毛織物容易附著塵蟎和灰塵。另外由於新車或密閉的空間原因,車內可能會有異味,因此車內放置芳香劑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這些芳香劑也有可能釋出甲醛等有毒物質。

3、習慣不佳

喜歡在車內抽菸會讓煙味難以散去,而經常在車內吃東西,避免不了一些食物的碎屑掉落,碎屑產生異味、滋生黴菌、跟灰塵結合,可能引發人體的氣喘和呼吸道疾病。

4、車外汙染源

許多大城市有空氣汙染,上下班時是車輛出行的高峰,汽車尾氣的排放,和空氣中的粒狀汙染物,並非能全部被汽車空調過濾掉,如在汽車空調運行內外空氣循環時,就有可能被吸入車內。

擺脫車內病毒和空汙,可以做4件事

面對車內空汙和防疫考量,專家建議,最好的方式是開窗、戴口罩和勤換空調濾網。為了防病毒上身,乘車時還是建議戴口罩

1、 開窗

坐上車後先開窗10分鐘,讓車內空氣流通,降低車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尤其是經烈日曝曬過後的車子更該這樣做。因為每臺車的換氣率不同,不一定能充分將車內、外空氣交換,不建議只開一扇的車窗,因為開窗會造成空氣流動,在下風處的人可能會被上風處(靠開窗處)的傳染。

2、戴口罩

開窗是營造半開放式的空間,空氣流動下病毒量會降低,減少感染風險,能搭配口罩是最完整的保護。如果車外空氣汙染嚴重,也應以防疫為優先,建議開窗戴口罩,雖然醫用外科口罩無法抵擋PM2.5,但能過濾較大的空氣雜質,也有一定的保護功效。

3. 勤換濾網

如果碰到某些情況不方便開窗,例如外面下大雨,則可使用外循環功能,車外循環可以提供一些新鮮空氣、降低車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亮健好藥君提醒大家記得要勤換空調濾網,這樣可以增加車內換氣的效率。一般是裡程5,000至10,000公裡就要更換濾網。

如果是接載陌生人或不確定是否有傳染風險的親朋好友,除了戴口罩,也可在乘客下車後清潔座椅、安全帶、手把等地方。

相關焦點

  • 抗病毒要戴口罩、勤洗手,這個部位也要清潔,否則會成為病毒溫床
    自武漢的疫情肆虐以來,人們對它的認知逐漸提高,在政府和各大媒體的宣導下,我們知道最好的預防病毒方式是:少出門、少接觸、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病毒通過口、鼻侵入身體。然而,我們通過洗手和刷牙都能對手、口進行有效的清潔和消毒,卻往往忽視了鼻腔的衛生,殊不知意外感染病毒後,鼻腔內的潮溼、溫熱的環境正是病毒繁殖的「溫床」,病毒也會因此發展為鼻病毒,輕則流鼻涕、鼻塞,重則引發鼻炎,甚至致死。
  • 拒絕空汙! 盧秀燕率藍縣市長戴口罩抗中火
    韓國瑜上臺前,臺中市長盧秀燕率領中臺灣藍營縣市首長,在舞臺上一字排開輪番戴上口罩,7人雙手交叉高喊「拒絕空汙、拒絕民進黨」,掀起造勢晚會高潮。    韓國瑜29日透過臉書發文「我們的肺,不是給無良政客用來發電的」,號召支持者戴口罩向中臺灣空汙,提出最嚴厲的無言抗議。臺中當日一整天都在下雨,到場的支持者戴口罩的人不多。
  • 當下開車要不要戴口罩?只開內循環能防病毒嗎?
    新冠病毒的出現使得口罩、消毒液等產品一夜之間脫銷,預防病毒已經成為當下首要任務。也正是這個時候,許多人想起來當時買車時廠家宣稱的車內PM2.5過濾裝置,他們認為車內PM2.5過濾裝置可以將病毒隔絕在車外,開啟內循環也可以阻隔病毒,真的是這樣嗎?
  • 灰頭土臉秀口罩 賣房標榜防霾窗 臺灣大空汙時代來了
    臺灣西部空汙嚴重,越來越多學童出門戴口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西岸空汙嚴重,紅害紫爆有如臺灣人的日常,不少人「心驚驚」。
  • 在疫情期間需要戴口罩開車嗎?內循環真的能隔離病毒!
    當年度不會和早先相同開車遊,普天之下都在有心人關懷備至肺炎新發風靡的動態。帶面紗,勤洗手,注意安全,這句話豪門深信世族多年來已經聽過不下八百次了,唯獨小白在此處還是要強調轉瞬間:帶面紗,勤洗手,經心村辦一路平安!壓縮出遠門,毫不團聚!
  • 戴上口罩才發現自己口臭?教你3個去除口臭的方法,輕鬆解決問題
    由於受到疫情的困擾,大家出門不管去哪裡都會自覺戴上口罩。可是,戴口罩的同時對於有口臭的人會造成困擾。因為戴上口罩之後,口罩裡面會比較密閉,所以呼出來的氣味就很難消散。因此,有口臭的朋友戴上口罩之後會比較痛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3個去除口臭的小妙招,解決了很多男人女人都困擾的煩惱。下面就來看一下如何去除口臭的方法吧!
  • 最近戴口罩眼鏡總是起霧,教你三招,讓眼鏡透亮不起霧!
    最近戴口罩眼鏡總是起霧,教你三招,讓眼鏡透亮不起霧!近段時間,口罩幾乎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然而戴口罩對於一些戴眼鏡的朋友卻有一些困擾,那就是戴上口罩後,嘴和鼻子的呼吸容易在眼鏡上產生水霧,使眼鏡模糊,看東西不方便。今天就教大家幾個解決眼鏡水霧的小竅門,不管是年輕人的近視眼鏡,還是老年人的老花鏡,出門戴口罩再也不用擔心眼鏡起水霧了。第一招:巧用洗潔精。
  • 自製「溢乳墊」、柚子皮口罩究竟有效嗎?「續命三招」教你省口罩
    原創 一反君 這些天,所有人都為沒有口罩心力交瘁。雖然說,可以少出門,可是眼瞅著要買菜、上班,怎麼躲得過出門戴口罩的問題?看看你之前做得對不對哦~01七步曲教你怎麼戴第1-4步分別為:對摺、展開、掛耳、扣好下巴第5-7步分別為:鼻梁、貼合面部、檢查02怎麼脫摘除口罩的時候,雙手只接觸掛繩,將口罩摘下來,然後充分洗手,不需要重複使用的口罩
  • 學生開學後戴不戴口罩,誰說了算?戴口罩難,摘口罩也難?糾結
    3月1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在中、低風險地區,像校園內的教室、圖書館、宿舍、食堂以及公交車、計程車、地鐵等公共設施等屬於人員密集區,為安全起見,建議師生戴上口罩其實我覺得戴不戴口罩這種判斷,各個地方應該根據當地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情況,由專業人員去做判斷!而不能讓學校家長甚至是孩子去做判斷!
  • 預防流感等病毒,口罩你戴對了嗎?
    三湘都市報1月20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夏昕  湛志飛) 春運已經拉開序幕,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也在暗地裡蠢蠢欲動,為了保護您自己和家人,謹防中招,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面對商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我們該如何選擇?戴哪種口罩防護才有有效呢?
  • 開車時戴口罩這個細節要知道
    疫情防控期間,大家外出時都會佩戴口罩。戴口罩雖然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但卻給部分戴眼鏡的駕駛人帶來了麻煩,因為戴上口罩後呼出的氣體很容易使鏡片起霧,阻擋駕駛人視線,易發生事故。經民警詢問得知,駕駛人在開車時戴著口罩,他呼出的氣體導致眼鏡起霧,視線瞬間變得模糊不清,這才導致了上面我們看到的那一幕。戴眼鏡的駕駛人戴口罩之所以鏡片會起霧是因為,我們呼出的氣體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鏡片時,在表面凝結霧化成小水珠。
  • 車子陷進泥裡出不來?一招教你輕鬆解決!
    當開車遭遇泥濘地段時,你會怎麼做?對於很多在城市開車的駕駛員來說,開車若陷進了泥濘地,通常會叫其他車前來拖車,把自己的車從泥濘地中拉起來。這雖然是很有效的方法,但叫拖車,麻煩不說,還要花錢。其實一般在城市裡開車上路,都是水泥路,所以不會遇到車子陷進泥裡的情況。
  • 戴錯口罩等於在吸霧霾,冬天戴口罩能保暖防病?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隨著溫度的降低,保護呼吸道健康、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口罩被大家重新提上日程。特別是居住在大城市的民眾常飽受空汙之苦,每當空氣變差,口罩便成了必需品,藥妝店也陳列琳琅滿目的口罩,比較常見的有:棉布、活性碳、醫療用、N95等款式,每一種口罩的防護等級、時機都不太相同。
  • 車內也要戴口罩嗎?必看!
    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停工已久的大家都已經開始復工,對消毒等問題也更加關注,在選擇出行交通工具時大家對安全都格外敏感,有車一族都紛紛選擇自駕出行,據觀察駕車出行的人群中有40%的人在行車過程中是沒有戴口罩,那麼問題來了,車內空氣就是安全的嗎?空氣淨化系統可以防止病毒?車內該如何防疫?
  • 車子被刮花之後,肇事者逃逸怎麼辦?這3招教你解決問題
    車子被刮花之後,肇事者逃逸怎麼辦?這3招教你解決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購買了自己心愛的車,對此很多人都是非常愛惜的。但是在行駛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小刮小蹭。就算是有的時候你沒有開車,僅僅是把車子停在車位上面,也還是避免不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很多車主也表示很無奈。畢竟有些人一看到車子刮到了,就立馬跑走,根本就找不到人,這時候,往往只能夠吃啞巴虧。本期呢,小編就來跟你們說一說,當車子被人刮花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會比較好一點。
  • 開車可以戴口罩?不想違章的話,聽聽交警怎麼說!
    最近這些天,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家裡,不去探親訪友,大家都自願戴上了口罩。相信全國人民一定能團結起來渡過難關。現在,人們出去倒垃圾,買菜的時候也會戴口罩,很多司機也願意戴口罩。但是令很多司機困惑的是:開車可以戴口罩?
  • 義大利「空汙粒子中發現新冠病毒」學者推測:飛沫+空汙傳更遠
    ▲Nexu Science Communication工作室和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共同公布的新冠病毒電腦繪圖模型。英國《衛報》報導,波隆那大學在貝爾加墨省的都會區與工業區搜集資料,在多個空汙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基因。團隊另一項分析則指出,義大利北部是歐洲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高程度空汙也許能夠解釋當地較高的感染率。但是,上述研究還在初期階段,仍不清楚病毒是否能依附在空汙粒子表面存活,或者數量是否足夠引發疾病。
  • 不戴口罩就出門,是等著罰單還是被「燻跑」?
    近日,荷蘭媒體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荷蘭人乘坐火車時,有五分之一的人不戴口罩。圖說: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圖片來源:東方IC近日,有荷蘭媒體記者在搭乘火車時發現,竟然有眾多乘客不佩戴口罩。 據荷蘭華僑新天地網報導,荷蘭當地媒體就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不戴口罩的乘客比例竟然高達五分之一。
  • 開車外出,除了自己也應該給愛車「戴N95口罩」
    特殊時期口罩成為了稀缺資源,可以說是一罩難求。那我們獨自開車外出時是否可以不戴口罩節約一些呢?當然可以!前提是您先為愛車「戴上N95口罩」。我們都知道,外界或者車內的空氣想要經過空調出風口吹向車內,都要經過空調濾芯的過濾,所以空調濾芯就可以稱之為汽車的「口罩」了。其實所謂的N95口罩,意思就是口罩對空氣動力學直徑≥0.3m的顆粒的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空氣細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氣動力學直徑主要在0.7-10m之間變化,也在N95型口罩的防護範圍內。
  •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王英說,參加婚禮當天自己戴了口罩,「平時在村裡活動我也是戴口罩的,因為冬天很冷,我怕凍鼻子就一直戴口罩。」1月1日晚上,王英身體開始出現不適,但當晚沒有去看醫生,結果1月2日凌晨就發燒了,被家人送到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隨後確診,目前在隔離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