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精講|第四單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020-12-08 文學與化學

第四單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2020年以來,世界多地發生了新冠病毒肺炎,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雙氧水和「一次性口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正確的有( )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Z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5;W與Y同族;X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W的單質為常見氣體,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Y的最高正化合價為+7

B.元素X的氫化物中,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的穩定結構

C.Z的氧化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2

D.W的單質與過量的鐵反應產物為FeW2

4.由我國地質學家首次發現的香花石被譽為「礦石熊貓」。它 由 X ( Ca ) 和前 18 號元素中的 5 種組成,分別為 Y、Z、W、R、T。其中 Y、Z 為金屬元素, X、Z 同主族, Y 、Z 、 R 、 T 位於同周期 ,R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 3 倍, T 無正價, X 與 R 原子序數之和是W 的 2 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R2、 WR2 兩種化合物中 R 的化合價不相同 B.原子半徑: T > R > Z > Y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 X > Z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 W< R < T

5.X、Y、Z為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其相關性質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最外層電子數Z>Y B.Y與Z二者氫化物反應的產物含離子鍵

C.Y的含氧酸均為強酸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Y>X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Z原子2p軌道上有3個未成對電子,甲、乙、丙、丁、戊是這四種元素的兩種或三種形成的化合物,75%的甲溶液常用於消毒,戊是Z和X組成的10電子分子,常溫下己溶液顯中性,它們有如下轉化關係(反應條件已略去):

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Y>Z>W>X

B.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鑑別甲和丙

C.己溶於水後促進了水的電離

D.W的氫化物不一定比Y的穩定

7.X、Y、Z、M、Q、R皆為前20號元素,其原子半徑與化合價的關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Q位於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鹽或鹼

C.簡單離子半徑:M->Q+>R2+

D.Z與M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均為強酸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有9個電子,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一半,Z最高正價是最低負價絕對值的3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W<X<Y<Z

B.化合物Y2Z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C.Y、W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溶液均能溶解氧化鋁

D.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Z、W、X

9.短周期金屬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丙<丁<戊 B.金屬性:甲>丙

C.氫氧化物鹼性:丙>丁>戊 D.最外層電子數:甲>乙

10.現有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W分別與X、Y、Z結合生成甲、乙、丙三種化合物,且每個甲、乙、丙分子中均含10個電子,Y和Z化合生成丁,有關物質的轉化關係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W<Z<Y<X

B.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一定為強酸

C.化合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乙>甲>丙

D.Y與W、Z都只能形成兩種化合物

11.一種新型試劑(如圖)可用於洗滌羊毛等,已知Z、Y、X、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Z、Y、W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於X的最外層電子數,W和X對應的簡單離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少量W單質保存在煤油中

B.W、X、Y對應原子半徑順序為:W>X>Y

C.該試劑中各元素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D.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3YO3

12.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的關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Z<M

B.X、N 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屬於離子化合物

C.Y、R 兩種元素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Y>R

D.簡單離子的半徑:Z>M>X

13.某小組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強弱,設計實驗如下:

資料:稀溴水呈黃色;濃溴水呈紅棕色;碘水呈棕黃色。

(1)ⅰ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甲同學認為:實驗Ⅱ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現象,得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學對上述實驗進行反思,認為實驗Ⅱ不能充分證明氧化性Br2>I2,他補做了實驗Ⅲ。

補做實驗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綜合實驗Ⅰ和Ⅲ,得出Cl2、Br2、I2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

(5)實驗室的氯水都是實驗前新製備,其製備的方法是將氯氣通往蒸餾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而得到。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來製備氯水,下列對於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甲裝置中所用藥品為濃鹽酸和二氧化錳

B.若在裝置乙、丙之間增加一個如圖(a)所示裝置,製備的氯水更純淨

C.為提高氯水的製備效率,可在丙裝置中的長玻璃管下端接一個如圖(b)所示的多孔球

D.為了充分吸收尾氣並防止倒吸,丁裝置可選用如圖(c)所示裝置

14.X、Y、Z、R、W為常見的主族元素,根據下表信息回答問題:

(1)寫出元素X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

(2)Y、Z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強弱比較_____>_____(填化學式)。

(3)用電子式表示X和R形成化合物的過程:_____。

(4)下列對於W及其化合物的推斷中,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①W的最低負化合價與R的最低負化合價相同

②W的氫化物的穩定性弱於R的氫化物的穩定性

③W的單質可與X和R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④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強

(5)為驗證滷族部分元素單質氧化性的遞變規律,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

①A中發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③為驗證Br2與I2的氧化性強弱:通入一定量R的單質,充分反應後,將A中液體滴入試管內,取下試管,充分振蕩、靜置,可觀察到_____。該實驗必須控制加入的R單質的量,否則得不出Br2的氧化性比I2強。理由是______。

④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滷族元素單質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______。

15.I.鍶(Sr)原子序數為 38,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關於鍶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_

a.鍶能與冷水劇烈反應

b.鍶的失電子能力比鈣強

c.Sr(OH)2 的鹼性比 Ca(OH)2弱

d.氧化鍶是鹼性氧化物

II.高純六水氯化鍶晶體(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61℃時晶體開始失去結晶水,1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用工業碳酸鍶粉末(含少量 Ba、Fe 的化合物等雜質)製備高純六水氯化鍶晶體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

(1)已知常溫下,NaCl 溶液、BaCl2 溶液呈中性,而 MgCl2 、CuCl2 溶液呈酸性。常溫下,SrCl2 溶液 pH_____7(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2)步驟③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學式),調節溶液 pH 至 8~10,宜選用的試劑為_____。

a.稀硫酸 b.氫氧化鍶粉末 c.氫氧化鈉 d.氧化鍶粉末

(3)步驟⑤中,洗滌氯化鍶晶體最好選用_____。

a.水 b.稀硫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氯化鍶飽和溶液

(4)工業上用熱風吹乾六水氯化鍶,選擇的適宜溫度範圍是_____(填字母)。

a.50~60℃ b.70~80℃ c.80~100℃ d.100℃以上

16.金屬鎵有「電子工業脊梁」的美譽,它與鋁同主族,曾被稱為「類鋁」,其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均為兩性化合物。工業製備鎵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1)元素Ga位於Al的下一周期,寫出鎵(G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CO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關Al、Ga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

A.由流程圖可知酸性:Al(OH)3>Ga(OH)3 B.Ga2O3可與鹽酸反應生成GaCl3

C.Ga(OH)3可由Ga2O3與水反應得到 D.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Al<Ga

(3)圖中涉及到的Al、Na、O三種元素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___。

(4)步驟二中不能通入過量的CO2,理由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工業上通常用電解精煉法提純鎵。某待提純的粗鎵內含Zn、Fe、Cu雜質,以NaOH水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在電流作用下使粗鎵溶解進入電解質溶液,通過某種離子遷移技術到達陰極,並在陰極放電析出高純鎵。(離子氧化性順序為:Zn2+<Ga3+<Fe2+)

①下列有關電解精煉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陽極發生氧化反應,其主要電極反應式:Ga-3e- ═ Ga3+

B.電解過程中,陽極質量的減少與陰極質量的增加相等

C.在陰極除了析出高純度的鎵之外,還有H2產生

D.電解後,電解槽底部的陽極泥中只有Cu和Fe

②陰極析出高純度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

(6)氮化鎵在電和光的轉化方面性能突出,是迄今理論上光電轉化效率最高的材料。氮化鎵(GaN)的一種製備方法是採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A.Y為F元素,元素非金屬性最強,沒有正化合價,故A錯誤;

B.X的氫化物為烴,烴分子中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B錯誤;

C.Z為Na元素,鈉的氧化物有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氧化鈉和過氧化鈉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2,故C正確;

D.W為Cl,W的單質氯氣為強氧化劑,與鐵反應生成氯化鐵,與反應物過量情況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4.B【解析】R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其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R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6,則R為O元素;Y、Z、R、T位於同周期,即處於第二周期,T元素無正價,則T為F元素;X、Z位於同主族,X 為Ca元素,則Z為Be元素;Y為金屬元素,則Y為Li;X為Ca元素,則由X與R原子序數之和是W的2倍,則(20+8)÷2=14,推出W為Si元素,符合題意,據此解答。

A. XR2、WR2兩化合物CaO2、SiO2,CaO2中O元素為1價,SiO2中O元素化合價為2,R 的化合價不相同,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 Y為鋰元素、Z為鈹元素、R為氧元素、T為氟元素,位於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向右半徑在減小,即原子半徑:Y>Z>R>T,故B錯誤,符合題意;

C. X為鈣元素、Z為鈹元素,金屬性Ca>Be,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鹼性:氫氧化鈣>氫氧化鈹,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 W為矽元素、R為氧元素、T為氟元素,非金屬性F>O>Si,則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W<R<T,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B【解析】X、Y、Z為短周期非金屬元素,X單質與氫氣在暗處爆炸,得到的氫化物水溶液pH小於7,則X為F元素;Y單質與氫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得到的氫化物水溶液pH小於7,則Y為Cl元素;Z單質與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反應,得到的氫化物水溶液pH大於7,則Z為N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A.Z為N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5,Y為Cl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最外層電子數Y>Z,A選項錯誤;

B.氯化氫與氨氣反應生成的氯化銨中含有離子鍵,B選項正確;

C.Y為氯元素,含氧酸中HClO為弱酸,C選項錯誤;

D.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F>Cl,故HCl的穩定性比HF弱,D選項錯誤;

答案選B。

6.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Z原子2p軌道上有3個未成對電子,其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3,則Z為N元素;甲、乙、丙、丁、戊是這四種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合物,75%的甲溶液常用於消毒,則甲為乙醇(CH3CH2OH);戊是Z和X組成的10電子分子,則戊為氨氣,X為H;結合轉化關係可知,乙為H2O,丙為乙醛(CH3CHO),丁為CH3COOH,常溫下己溶液顯中性,應為醋酸銨,結合原子序數大小可知,X為H,Y為C,W為O元素,據此解答。

A.同一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則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Y>Z>W>X,故A正確;

B.甲為乙醇(CH3CH2OH),丙為乙醛(CH3CHO),二者都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則不能鑑別乙醇和乙醛,故B錯誤;

C.根據分析,己為醋酸銨,醋酸銨溶於水後可發生雙水解反應,促進了水的電離,故C正確;

D.Y為C,W為O元素,C的氫化物為烴,O的氫化物為水和雙氧水,碳原子數較多的烴在常溫下為固態,其沸點大於水和雙氧水,故D正確;

答案選B。

7.C【解析】由Y的化合價只有-2價推斷Y為氧元素,X的半徑比氧原子的半徑小且只有+1價,則X為氫元素,M的最高正價為+7價,最低負價為-1,則M代表氯元素,Z的半徑小於氯元素,且最低負價為-3價,最高價為+5價,則Z代表氮元素,Q只有+1一種化合價,且Q的半徑大於氯原子半徑,但小於只有+2價的R,故Q代表鈉元素,R代表Ca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A項Q代表鈉元素,Na為第三周期IA族,A正確;

B項X、Y、Z三種元素分析代表H、O、N,可以形成硝酸、硝酸銨和一水合氨,故B正確;

C項M-、Q+、R2+的半徑大小應該為Cl->Ca2+>Na+,故C錯誤;

D項Z、M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和HClO4,都是強酸,故D正確。

答案為C。

8.C【解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核外電子數是9的元素是F,所以X是F,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一半的元素是Na,所以Y是Na,最高正價是最低負價絕對值的3倍的元素是S,所以Z是S,則W就是Cl。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X W ZY,故A錯誤;

B.化合物Y2Z是Na2S,在Na2S中,只有離子鍵沒有共價鍵,故B錯誤;

C.Y、W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分別是:NaOH、HClO4,分別為強鹼和強酸,氧化鋁為兩性氧化物,所以水溶液均能溶解氧化鋁,故C正確;

D.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F HCl H2S ,故D錯誤;

本題答案為C。

9.C【解析】A.根據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丙>丁>戊,A項錯誤;

B.根據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則金屬性:甲<丙,B項錯誤;

C.根據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則金屬性:丙>丁>戊,由於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氫氧化物鹼性越強,故氫氧化物的鹼性:丙>丁>戊,C項正確;

D.根據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則最外層電子數:甲<乙,D項錯誤;

故答案選C。

10.C【解析】W、X、Y、Z 四種短周期元素,W分別與X、Y、Z結合生成甲、乙、丙三種化合物,且甲、乙、丙分子均含有10個電子,由反應:單質X+乙→單質Y+甲,可知X為F2、乙為H2O、Y為O2、甲為HF,則W為H元素、X為F元素、Y為O元素,再由反應:丙+氧氣→丁+水,可知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Z為C或N元素。

A.W為H元素,X為F元素,Y為O元素,Z為C或N元素,則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W<X<Y<Z,A錯誤;

B.Z為C或N元素,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碳酸或硝酸,硝酸屬於強酸,而碳酸是弱酸,B錯誤;

C.化合物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水在室溫下呈液態,HF、NH3分子之間存在氫鍵,增加了分子之間的吸引力,使物質的沸點增大,由於HF的分子的氫鍵比NH3的大,所以化合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乙>甲>丙;若丙是CH4,沸點比HF低,仍然存在關係乙>甲>丙,C正確;

D.O與H可生成H2O、H2O2,O可與C生成CO、CO2,與N生成NO、NO2、N2O3等多種氧化物,不是都只能形成兩種化合物,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11.D【解析】Z、Y、W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則Z為第一周期、Y為第二周期、W為第三周期,所以Z為H元素;W形成+2價陽離子,應位於ⅡA族,且位於第三周期,所以W為Mg元素;X形成2個共價鍵,應位於ⅥA族,其原子序數小於Mg所以X為O元素;W、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於X的核外層電子數,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2-1=3,Y原子序數小於O,則Y為B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A.Mg單質表面可以形成緻密的氧化膜,所以不需要保持在煤油中,故A錯誤;

B.W、X、Y分別為Mg、O、B,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小原子半徑越大,所以原子半徑:W>Y>X,故B錯誤;

C.H原子最外層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C錯誤;

D.Y為B位於第ⅢA族,最高正價為+3價,所以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3YO3,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2.C【解析】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前7種元素處於第二周期,後7種元素處於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數可以知道X為O元素,Y為F元素,Z為Na元素,M為Al元素,N為Si元素,R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越強,所以鹼性強弱為:Z>M,A錯誤;

B.X、N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二氧化矽,二氧化矽是由原子組成,屬於共價化合物,B錯誤;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和非金屬性有關,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Y>R,Y、R 兩種元素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Y>R,C正確;

D.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所以簡單離子的半徑:M<Z<X,D錯誤;

故選C。

13.(1)Cl2+2Br-=2Cl-+Br2(2)氧化性:Cl2>Br2、Cl2>I2(3)①溶液變藍②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對Br2置換出I2的幹擾(4)Cl2>Br2>I2(5)ABCD

【解析】(1)i中溴化鈉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變成黃色,說明生成溴單質,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將溴化鈉中的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2Cl-+Br2;

(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強弱,實驗Ⅰ中i氯水中含有的氯分子將溴化鈉中的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2Cl-+Br2,說明Cl2的氧化性強於Br2;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將碘化鉀中的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I-=2Cl-+I2,說明Cl2的氧化性強於I2;

(3)①取i中反應後的黃色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澱粉溶液,若澱粉溶液變藍,說明反應生成I2,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Br2+2I-=2Br-+I2,說明溴水中的Br2將I-氧化為I2,利用氧化劑的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Br2>I2;

②實驗Ⅱ取i中的黃色溶液進行實驗,i中反應後的黃色溶液可能含有過量的Cl2,Cl2將KI中的I-氧化為I2,不能準確證明一定是Br2將I-氧化為I2,故需要對i中反應後的黃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Br,確保溶液i中反應後的溶液不含Cl2,因此補做實驗Ⅲ的目的是排除可可能存在的Cl2對Br2置換出I2的幹擾;

(4)綜合上述實驗,得出三中物質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

(5)甲裝置中圓底燒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分液漏鬥中加入濃鹽酸,在加熱的條件下方發生反應生成氯氣,A正確;

混合氣體通入到以裝置中,HCl氣體留在溶液中Cl2氣體流出,但是氣體流出時會帶有少量的水蒸氣,在乙裝置後加入一個濃硫酸洗氣瓶,可以吸收氣體中的水蒸氣,使氣體更加純淨,B正確;

在丙裝置長導管下放一個b裝置,可增大氯氣與水的接觸面積,有利於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提高氯水的製備效率,C正確;

利用c裝置可以很好的吸收Cl2並防止倒吸,Cl2溶解在NaOH中時,球形管內外產生壓強差,將液體壓入球形管內,液體由於自身重力的作用又重新回到燒杯內,從而防止倒吸,D正確;

故選擇ABCD。

(4)①W與R同主族,兩者的最低負化合價均為-1價,①正確;

②R的非金屬性強於W,則W的氫化物的穩定性弱于于R的氫化物的穩定性,②正確;

③Cl2的氧化性強於Br2,故W的單質不能與X和R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發生反應置換反應,③錯誤;

④R的非金屬性強於W ,則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弱,④錯誤;

答案選①②。

(5)①A中氯氣與溴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溴單質,離子方程式是 Cl2+2Br-=Br2+2Cl-。

②氯氣有毒,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防止汙染空氣,發生的用離子方程式為2OH-+Cl2=Cl-+ClO-+H2O。

③為驗證Br2與I2的氧化性強弱:通入一定量R的單質,充分反應後,將A中液體滴入試管內,取下試管,充分振蕩、靜置,可觀察到試管中溶液分層,上層為無色,下層為紫紅色。該實驗必須控制加入的R單質的量,若氯氣過量,過量的Cl2也能與KI溶液反應置換成I2,得不出Br2的氧化性比I2強。

④滷族元素從上到下,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得電子能力減弱,單質氧化性減弱。

15.I.第五周期ⅡA 族;cII.(1)等於(2)BaSO4、Fe(OH)3;b d(3)d(a)a

【解析】I.鍶(Sr)原子序數為 38,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有5個電子層,最外層2個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五周期ⅡA 族;

a.鍶的活金屬性大於鈣,所以鍶能與冷水劇烈反應,故a正確;

b.鍶、鈣同主族,鍶的半徑大於鈣,所以鍶的失電子能力比鈣強,故b正確;

c.鍶、鈣同主族,鍶的半徑大於鈣,Sr(OH)2 的鹼性比 Ca(OH)2 強,故c錯誤;

d.氧化鍶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鍶和水,氧化鍶是鹼性氧化物,故d正確;選c。

II.(1)SrCl2是強酸強鹼鹽,SrCl2溶液呈中性,pH等於7;

(2)SrCO3和鹽酸反應後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還含有少量Fe2+、Ba2+雜質,然後加硫酸生成硫酸鋇沉澱,加入過氧化氫,調節溶液pH可生成氫氧化鐵沉澱,所以過濾後濾渣為BaSO4、Fe(OH)3;調節pH除去Fe3+等,要不能引入雜質,最好選用氫氧化鍶粉末或氧化鍶粉末,故選bd;

(3)SrCl2·6H2O易溶於水,為減少晶體溶解,提高產量,洗滌氯化鍶晶體最好選用氯化鍶飽和溶液,選d;

(4)六水氯化鍶晶體61℃時開始失去結晶水,1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則用熱風吹乾六水氯化鍶,選擇的適宜溫度範圍是50~60℃,故選a。

相關焦點

  • 名師精講|第14講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14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識梳理】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中分界線規律:位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分界線,右上方的元素為非金屬(周期表中的顏色為深綠色),在此可以找到製造農藥的元素(如Cl、P等),左下角為金屬元素(H除外),分界線兩邊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能與酸和鹼反應(如Be、Al等),還可找到製造半導體材料的元素(如Si、Ge等)。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1.2.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教學流程〗結合周期表總結出元素性質、原子結構與周期表中元素位置的關係→ 應用。(導入)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工具。元素性質、原子結構和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
  • 《高考必考知識點元素周期律考點精講課》專欄介紹
    本專欄為化學李老師特別錄製的考前高考化學精講課,全面覆蓋高考必考考點內容,通過複習鞏固基礎知識和歷年高考考題分析,使觀看本專欄的高考考生能充分掌握考前出題動態和方向,輕鬆準確作答此類考題確保高考不丟分。
  • 專題05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注意分析題給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圖,利用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和題給信息推斷元素為解答關鍵。【命題方向】高考對本講內容的考查空間很大,知識面很廣,主要考查原子結構中各種微粒關係,結合原子結構圖式進行分析判斷和簡單計算,對1~20號元素原子結構的考查是重點,注意規律和結論的應用。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不信你看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反映了元素性質與它的原子結構的關係,在哲學、自然科學、生產實踐各方面都有重要意義。(1) 在哲學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引起元素性質發生周期性變化的事實,有力地論證了事物變化的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性。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把元素納人一個系統內,反映了元素間的內在聯繫,打破了曾經認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上學觀點。通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學習,可以加深對物質世界對立統一規律的認識。
  • 科學網—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1789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他的《化學大綱》一書中,把自己認為可信的33種元素分為金屬、非金屬、氣體和土質4大類,但這一分類沒有觸及元素的內在聯繫。到1869年之前,科學家們對已有的元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據統計大約有50種分類法。同時,發現元素周期律的知識準備已經成熟。
  •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2、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優質課教案
    本節是學好元素性質的基礎,也是學好元素周期律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55.html 1、知識目標: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掌握周期、族的概念; 2、能力目標:學會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識點歸納,趕快收藏!
    若n≥3,則該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數與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的差值為該周期的元素種數。最外層電子數一般不等於族序數(第ⅠB族、ⅡB族除外);最外層電子數只有1~7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中各族的排列順序,結合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我們可以推斷任意一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記住各周期元素數目,我們可以快速確定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
  • 一輪複習||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2個應用(1)比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質①比較Ca(OH)2和Al(OH)3的鹼性強弱方法能力三 根據元素周期律預測元素的性質7.2012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宣布元素周期表增加第116號元素Livermorium,元素符號是Lv。
  • 元素周期表
    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發現並證明了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數等於原子的核電荷數,使人們對於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認識更趨於完善。一、原子序數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所編的號。⑤第ⅠA族(除了氫)叫做鹼金屬元素,第ⅦA族叫做滷族元素;⑥副族和第Ⅷ族,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其中第ⅢB族元素種類最多(含有鑭系和錒系)。
  • 一輪複習||元素周期表
    第2講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最新課程標準1.認識元素性質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係。 2.結合有關數據和實驗事實認識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建構元素周期律。 3.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第三周期的鈉、鎂、鋁、矽、硫、氯以及鹼金屬和滷族元素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質的逆變規律。
  • 【2021一輪複習專題訓練】1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word可下載)
    ,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A錯誤;HF分子間存在氫鍵,而HCl分子間不存在氫鍵,HF熔沸點高於HCl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B錯誤;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釋,C正確;碳酸鹽的熱穩定性與元素周期律沒有關係,D錯誤。
  • 元素周期表(1)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繫規律。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係的「八音律」表。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實質。  1.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記住18個縱行,包括7個主族(ⅠA~ⅦA)、7個副族(ⅠB~ⅦB)、1個第Ⅷ族(第8、9、10縱行)和1個0族(即稀有氣體元素)。  3.記住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氫、硼、矽、砷、碲、砹與鋰、鋁、鍺、銻、釙之間)。  4.能推斷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排布。
  • 元素周期表新玩法
    當他說給同行聽時,他們都譏嘲他:「你怎麼不按照元素名稱的首字母來排列呢?」正是元素性質的這種重複,被後來的周期表漂亮地體現出來。在周期表上,性質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第一列除了氫元素以外,其餘皆是活潑金屬,其中一些遇水就會劇烈反應;周期表的最後一列,則是幾乎不與任何物質反應的惰性氣體元素,如氬、氖等。
  •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3、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優質課教案
    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 第3課時 教學目標: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55.html(一) 知識與技能1、 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教學重點 周期表、周期律的應用教學難點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2434.html 「位、構、性」的推導教學過程【引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一種重要的結構理論,它的重要性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斷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斷,對於初學元素周期表的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難度。這裡僅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推斷,特總結以下規律以助學生學習。
  • 高一化學總結: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2、周期表的結構  要求能達到以下能力:  (1)熟悉周期表的大體輪廓,能註明族序數,並準確記憶每個周期元素的總數  (2)能書寫出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掌握所有主族元素、常見副族元素的名稱、元素符號、原子序數  從左到右,族序數依次是什麼?
  • 元素周期表到底是咋來的?
    除了紐蘭茲的「元素八音律」周期表,其實當時還有尚庫爾圖瓦斯的「螺旋圖」,以及邁爾的「六元素表」。但是,都沒有能夠很好地解決元素排列的問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1869年3月,門捷列夫在大量工作的基礎之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元素性質與原子量的關係》的論文,提出了元素周期律,並且發表了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這當中涵蓋了當時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
  • 高考化學二輪複習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專題總結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中各族的排列順序,結合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我們可以推斷任意一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記住各周期元素數目,我們可以快速確定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