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可用於堆肥,其他垃圾可焚燒後填埋,那最讓居民和物業、居委會頭疼的建築垃圾又該如何環保處理呢?延慶區新增一家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處理後的建築垃圾循環使用率可達95%,變廢為寶後的再生骨料還可用於區內市政工程建設。
在延慶區大榆樹鎮小張家口村,記者見到了這處佔地面積96畝的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這處基地由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今年3月底投入建設,5月中旬正式投產使用。整個基地分為辦公區、生活區、建築垃圾存儲區、建築垃圾破碎篩分區、道路基層料加工區以及再生磚製品生產區。延慶全區產生的建築垃圾就在這裡經過各個分區的加工、重整,「變身」為可供二次使用的再生骨料。
在建築垃圾存儲區,記者看到,堆積如小山般的建築垃圾旁,一套移動篩分破碎機正在作業,運轉中的機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磚石、水泥塊等建築垃圾經過傳送帶被送入分揀區域,剔除了冗餘土和輕質物後,碎磚、石塊等進入破碎環節。
據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倉京京介紹,破碎後的大塊磚石、水泥塊等建築垃圾就可以看作是粗加工的再生骨料,而這些再生骨料一般分為三種尺寸,分別是0至4.75毫米、4.75至9.5毫米和9.5至31.5毫米大小,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不但如此,破碎設備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更換破碎部件,這樣就可以生產出不同大小的粒料。
倉京京告訴記者,經過破碎的粒料成為再生產品的原料被送入產品加工區,其中一部分被運輸至下遊的二灰水穩拌合站,不同粒徑的粒料經添加相關原料後一同進入拌合站,變身為道路基層材料,最終運送至道路施工現場。記者了解到,道路基層材料是修路過程中路基鋪設的必備原料,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內的二灰水穩拌合站可年產120萬噸道路基層材料,可以完全供應延慶區使用。
除了二灰水穩拌合站外,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還有一套磚製品生產線,用於生產再生磚產品。工程車輛將不同粒徑的粒料以及其他原料送入再生磚製品生產線,經過多道工序後變為路面磚、透水磚、再生砌塊等建築產品。
隨後,記者在倉京京的帶領下來到再生磚廠房內,各種造型、顏色的磚製品整齊地排列在樣品展覽架上。「我們廠區的地面、牆磚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再生磚,這種再生磚的質量和原材料磚產品完全相同,但是生產成本卻低於原料磚,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倉京京說,這處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可生產130種不同型號的磚類產品,年處理量可達100萬噸以上。
「下一步,我們還將引進瀝青冷再生的設備生產線,讓延慶區的廢瀝青路面也能夠變廢為寶。」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乃忠說。
「目前,延慶區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生產出的道路基層材料、透水磚、路緣石等再生產品已開始服務於城市建設。」延慶區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劉伯釗表示,未來更多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後的再生產品還將廣泛應用於延慶區市政基礎設施、公路、水利、園林和房建等工程建設中。
攝影:劉文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劉文彬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郭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