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新增一家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年處理量達100萬噸

2020-12-13 騰訊網

廚餘垃圾可用於堆肥,其他垃圾可焚燒後填埋,那最讓居民和物業、居委會頭疼的建築垃圾又該如何環保處理呢?延慶區新增一家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處理後的建築垃圾循環使用率可達95%,變廢為寶後的再生骨料還可用於區內市政工程建設。

在延慶區大榆樹鎮小張家口村,記者見到了這處佔地面積96畝的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這處基地由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今年3月底投入建設,5月中旬正式投產使用。整個基地分為辦公區、生活區、建築垃圾存儲區、建築垃圾破碎篩分區、道路基層料加工區以及再生磚製品生產區。延慶全區產生的建築垃圾就在這裡經過各個分區的加工、重整,「變身」為可供二次使用的再生骨料。

在建築垃圾存儲區,記者看到,堆積如小山般的建築垃圾旁,一套移動篩分破碎機正在作業,運轉中的機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磚石、水泥塊等建築垃圾經過傳送帶被送入分揀區域,剔除了冗餘土和輕質物後,碎磚、石塊等進入破碎環節。

據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倉京京介紹,破碎後的大塊磚石、水泥塊等建築垃圾就可以看作是粗加工的再生骨料,而這些再生骨料一般分為三種尺寸,分別是0至4.75毫米、4.75至9.5毫米和9.5至31.5毫米大小,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不但如此,破碎設備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更換破碎部件,這樣就可以生產出不同大小的粒料。

倉京京告訴記者,經過破碎的粒料成為再生產品的原料被送入產品加工區,其中一部分被運輸至下遊的二灰水穩拌合站,不同粒徑的粒料經添加相關原料後一同進入拌合站,變身為道路基層材料,最終運送至道路施工現場。記者了解到,道路基層材料是修路過程中路基鋪設的必備原料,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內的二灰水穩拌合站可年產120萬噸道路基層材料,可以完全供應延慶區使用。

除了二灰水穩拌合站外,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還有一套磚製品生產線,用於生產再生磚產品。工程車輛將不同粒徑的粒料以及其他原料送入再生磚製品生產線,經過多道工序後變為路面磚、透水磚、再生砌塊等建築產品。

隨後,記者在倉京京的帶領下來到再生磚廠房內,各種造型、顏色的磚製品整齊地排列在樣品展覽架上。「我們廠區的地面、牆磚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再生磚,這種再生磚的質量和原材料磚產品完全相同,但是生產成本卻低於原料磚,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倉京京說,這處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可生產130種不同型號的磚類產品,年處理量可達100萬噸以上。

「下一步,我們還將引進瀝青冷再生的設備生產線,讓延慶區的廢瀝青路面也能夠變廢為寶。」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乃忠說。

「目前,延慶區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基地生產出的道路基層材料、透水磚、路緣石等再生產品已開始服務於城市建設。」延慶區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劉伯釗表示,未來更多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後的再生產品還將廣泛應用於延慶區市政基礎設施、公路、水利、園林和房建等工程建設中。

攝影:劉文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劉文彬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郭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垃圾秒變建築材料?就是這麼神奇!長沙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已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工作,將建設6座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基地,單座處置規模200萬~300萬噸/年,其中嶽麓區、長沙縣已完成特許經營企業招標。近年來,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築垃圾超過35億噸,建築垃圾已佔城市垃圾的70%以上。目前的建築垃圾處置方式仍以填埋、堆放為主,全國建築垃圾的整體資源化利用率約10%。據省住建廳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建築垃圾產生量約6800噸,其中資源化綜合利用率約28%;預計全年達1.7億噸,全省資源化利用率接近30%。
  • 長沙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已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工作,將建設6座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基地,單座處置規模200萬~300萬噸/年,其中嶽麓區、長沙縣已完成特許經營企業招標。  A 今年全省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接近30%  項目建設中產生的廢棄物、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料、盾構渣土……這些都屬於建築垃圾。
  • 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明確時間表 到2025年,力爭全省綜合利用率達到50%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記者 陳淦璋)今天召開的全省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現場推進會議,要求在各市州部署一批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示範項目,到2025年力爭綜合利用率達到50%。省住建廳介紹,今年全省建築垃圾產生量預計達到1.7億噸,其中,工程棄土和盾構土佔比約8成,拆除垃圾、工程垃圾和裝修垃圾佔比約2成。由於處理手段滯後,「建築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凸顯,全省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到30%。
  • 河南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
    在處理流水線上,骨料被篩分、壓縮、蒸乾,被壓製成各種形狀的免燒透水磚。在這座城市,建築垃圾化腐朽為神奇,資源化利用率高達95%以上,與發達國家循環利用水平相當。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裴志揚介紹說:「建築垃圾是待開發的城市礦山,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河南是國家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省,當下,河南正全面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為全國探尋經驗。」
  • 胡忠雄專題研究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工作 要求讓...
    會議研究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審議《長沙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工作方案(送審稿)》。2018年,長沙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總量達380萬噸,培養了湖南雲中科技、建工環保、錦佳環保等一批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骨幹企業。
  • 2019年上海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無害化處理已達100% 垃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已達100%,且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的比重越來越高。《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市溼垃圾處理產能為3480噸/日,包括處理能力300噸/日的上海黎明處理場、180噸/日的上海環興環境等處理單位,與理論產能相比目前的處理能力明顯不足。
  • 佛山市潔源建築資源再生有限公司成立 探索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
    這是佛山市首家專門從事建築垃圾處置資源再生的公司,首期將採用移動式設備,在建築工地現場對建築垃圾進行處理、再生利用,是佛山市建築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大膽探索和嘗試。困境: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偏低據統計,佛山市建築垃圾產量約1000萬立方米/年,2017年全市11個建築垃圾處置場所合計處置量約96萬立方米,建築垃圾的處置能力明顯不足。
  • 保定主城區城中村改造建築垃圾將100%實現「綠色處置」
    建築垃圾被粉碎成再生材料做成便道磚,鋼筋、木頭、塑料垃圾等被分步篩選出來,統一收集分類處理……12月21日,記者從保定市城改辦獲悉,首批完成評估的14個城中村產生約420萬噸建築垃圾,將100%實現「綠色處置」。
  • 亞洲最大的廢棄物綜合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生態環保基地
    關鍵詞 垃圾更幹分類後發電量再提高垃圾分類相關條例的執行,讓老港基地能有效地進行末端處置是「異味」現象改善的重要抓手。從2019年9月9日起,老港綜合填埋場就停止了原生生活垃圾填埋處置業務,僅保留應急處置功能,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 讓建築垃圾點石成金: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國內外案例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當建築垃圾資源化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民眾視野中時,一些人開始提出這樣的質疑:建築垃圾資源化是否可行?國內的建築垃圾處置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可以實現市場化等,其中,關於對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的質疑更是不絕於耳。本文將重點介紹國內外建築垃圾資源化的相關案例,供借鑑參考。
  • 推進產學研合作,共建建築垃圾資源化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建築垃圾也是如此。聚焦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是城市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的處理政策,把一個個社區建設成為綠色、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區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 變廢為寶丨北京城建實現「建築垃圾」到「再生產品」的完美轉變
    伴隨城鎮化、時代化的發展激流;北京市城鎮建設不斷提速,新的樓宇挺聳而立,舊的殘垣滿目瘡痍,當前北京市建築垃圾待處理量近1億噸,每年產生房屋建築垃圾4000萬噸、道路建築垃圾200萬噸,建築垃圾急劇增加,成為困擾可持續性發展的社會難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建築垃圾處置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 東江環保中標南通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BOT項目
    hbzhan內容導讀:2013年7月26日,南通城管信息網發布了「南通市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BOT)項目招標結果公示」,公示公司為該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期為2013年7月26日至2013年7月29日。
  • 「建築界」爭做全市建設「模範生」,寧波市加大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
    寧波市建材管理服務中心黨支部不忘初心,以先進科技為指引,加大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做好散裝水泥發展應用,推動建設用砂行業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寧波市建築材料管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建材管理服務中心」)作為全市建材行業的管理機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狠抓黨建,讓黨旗飄揚在抗疫復工一線,以先進科技為指引,加大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做好散裝水泥發展應用,推動建設用砂行業高質量發展,爭做全市建設「模範生」。
  • 強化垃圾處置功能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公司揭牌
    12月11日,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揭牌。今後,上海城投集團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建設、統一運營調度、統一管理服務的管理要求,強化老港基地城市生活垃圾託底處置保障功能,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水平。
  • 想開建築垃圾處理廠?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設計6個要點、案例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建築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95%的建築垃圾可以充分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砂石等資源,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建築垃圾可資源化的屬性,並逐步開展建築垃圾循環再利用項目。本文分享固定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的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
  •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4.有機固廢高效轉化利用及安全處置4.1城市廚餘垃圾分類系統與資源化處理利用技術研究內容:針對我國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工作後廚餘垃圾產生量大、組分複雜、含水率高、減量化率低等問題,研究廚餘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處置全鏈條系統設計、規劃、管理模式及對垃圾後續處理過程的物質流能量流影響,研究集中式廚餘垃圾高效分質分項除雜技術和裝備,研究集中式廚餘垃圾分相後有機組分的精細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 全文|《連雲港市提升固體廢物收集處理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附固廢物...
    到2020年,通過宣傳教育引導,改革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控制減量化、分類利用資源化、充分循環低碳化、末端處置無害化,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全民生態文明意識顯著增強,「無廢城市」創建深入人心。末端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到2020年,危險廢物年處置能力,焚燒10萬噸以上、填埋3萬噸以上。
  • 2020年浙江省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組圖」
    《2020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指出到2020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力爭新增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2萬噸/日以上,率先實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縣縣全覆蓋。2019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24206萬噸,同比增長6.16%。
  • 南寧加快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
    2017年起,南寧市作為全國46個重點城市之一,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南寧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可回收物收運處置體系基本成型,餐廚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今年1-9月,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28.36%,其中9月還達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