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是一場修行,這樣抱寶寶有科學依據

2020-12-13 環球育兒網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對於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擔心自己養不養的好他,不知道怎樣抱他等等。

其實不要慌,小編告訴你怎麼進行寶寶的日常護理。

1、怎麼抱寶寶

新手爸媽面對寶寶的第一件事不是餵奶,也不是換尿布,而是把他抱在懷裡。你溫暖的懷抱會給剛剛來到這個陌生世界的寶寶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安全感,也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那麼,怎麼抱寶寶呢?抱寶寶有哪些正確的姿勢?

靠臂式抱法 把寶寶放在臂彎裡,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另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腿。

靠肩式抱法 寶寶的小腦袋依靠著你的肩膀,你的一隻手護著他的背,另一隻手託著他的屁股。

足球式抱法 像抱足球一樣抱著他。讓寶寶平躺在你的一條手臂上,貼近身體一側,用胳肢窩夾住寶寶的一條腿,然後用手掌託著他的頭部。

2、抱多久才合適?

自從有了小寶寶,全家人都喜歡抱著娃和娃互動,基本就是挨個兒輪流抱,這樣做正確嗎?抱娃並不是越久越好。抱多了,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會有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寶寶可能過度依賴被抱著的感覺,等三個月之後,讓寶寶獨立睡覺就會難上加難,媽媽也會因半夜哄寶寶睡覺哄到「懷疑人生」。一直被抱著的話,寶寶四肢活動的機會少,所謂「用進廢退」,也可能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

不要強撐著長時間抱寶寶。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在你和寶寶都能接受的情況下,要減少抱寶寶的時間。

◎0~3個月 在這個階段,可以適當多抱一會兒,時間長短不用嚴格控制。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非常需要爸媽的懷抱來給他安全感。

◎3~6個月 在這個時間段,推薦你在餵養時抱著寶寶,餵養後將寶寶放到小床上。這個時候的寶寶食量增加,吃奶速度變快,每次吃完奶後睡的時間也會延長,所以爸媽們可以不用長時間抱著寶寶了。

◎6個月後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外界有了明顯的適應能力,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就不建議再增加抱寶寶的時間了。

【以上就是抱寶寶的相關內容,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後「第一抱」有講究,四類人不要抱,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準媽媽在產房中努力分娩,家裡親戚在產房外緊張等待,大家都擔心準媽媽的身體情況,同時又非常興奮,期待寶寶的降臨。都希望能抱一抱剛出生的小寶寶,沾一沾喜氣。不過也有老話講,第一個抱新生兒的人,寶寶將來的性格和長相都會像這個人,但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很重要?並非無稽之談,有科學依據
    我國民間有很多說法,有些說法是迷信、封建的,但有些說法背後卻含有科學道理。比如,有很多老人表示"孩子出生後誰先抱很重要",這並非無稽之談,也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別不信,事關孩子的安全除了給孩子接生的護士和醫生外,第一個抱孩子的應該就是孩子的家人了,但很多媽媽沒有意識到,家裡有一些人並不適合抱剛出生的寶寶。葉女士平安生下了一個男寶寶,丈夫看到妻子終於度過了這個"鬼門關",總算鬆了一口氣。等到護士把兒子抱出產房後,丈夫第一個衝上去激動地抱住了孩子,看著小傢伙愛不釋手。
  •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很重要,不是封建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導讀: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很重要,不是封建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很重要,不是封建而是有科學依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管關係再好,都不能讓這3類人抱新生寶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有個同事特別好奇,問了幾句之後才知道事情緣由。接著護士又拍拍老人的肩膀:為了孫子著想,不要再生氣了,想要抱寶寶,以後有的是機會嘛,這時爺爺的心情才慢慢好轉。其實小嬰兒剛出生,抱娃的人也有講究,不管關係再好,都不能讓這3類人抱新生寶寶,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父母與孩子修行一場,再不做就晚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隱隱感覺到心痛,又不禁不讓人不免深思,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這是一個難題,不好解。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父母常常把孩子的每天安排的滿滿當當,甚至周末也不放過;有的父母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的父母不聞不問,只管吃飽穿暖,順其自然。
  • 第一個抱寶寶的人很重要,無關迷信,這些科學依據家人需提前了解
    導讀:第一個抱寶寶的人很重要,無關迷信,這些科學依據家人需提前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第一個抱寶寶的人很重要,無關迷信,這些科學依據家人需提前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嬰兒剛出生,抱孩子是有講究的,這3種人不要抱,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但是,嬰兒剛出生身體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善,所以有些人是不適合抱寶寶的,會對嬰兒的發育不利。小編提醒:嬰兒剛出生,抱孩子是有講究的,這3種人不要抱,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而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需要時時刻刻的細緻和體質操勞的,所以對於身體不好的老人儘量還是不要讓他們抱寶寶了。
  • 寶寶一哭,家長就抱起來哄,真能促進大腦發育?專家:有科學依據
    導讀:寶寶一哭,家長就抱起來哄,真能促進大腦發育?專家:有科學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哭,家長就抱起來哄,真能促進大腦發育?專家:有科學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嬰兒出生後,最好不要讓四種人抱,否則對娃很不好,有科學依據
    雖然這個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從側面說明了,孩子出生後,接觸過的人會對他的身體發育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嬰兒出生後,這四種人群,不建議抱孩子1、不講衛生的人這樣的人衣著邋遢,身上的細菌也會比常人要多些,儘管成人對他們有較強的抵抗力,不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但嬰兒抵抗力偏低,很容易被感染。
  • 胎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甚至對於抱孩子的人也是用講究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抱孩子。胎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不講衛生的人這種人比較邋遢,平時不情願洗澡,也不經常換洗衣服。他們的身上都有著不少灰塵和細菌。
  • 有了孩子,當媽的是一場修行,當爸的是一次旅行
    很多的女孩在結婚有了孩子之前,會很迷惘,有了孩子之後,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母親?會不會真像老人所說的,有了孩子自然就會懂了?然而事實根本就不是這樣,雖然做母親不需要持證上崗,但是如果不提前了解一下孕育知識就生下孩子,那麼,孩子的降臨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手忙腳亂是必然會發生的。
  • 為人父母,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修行
    當孩子年幼時,父母需要用充滿智慧的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當孩子長大後,父母又需要及時放手,給孩子更廣闊的天空。 為人父母,就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修行。 就這樣,劉麗雯在不到5歲的時候,就已經能打得有模有樣了。7歲的時候,她已經被名師相中,被當成冠軍苗子培養。 而現在,更是成為了女乒世界盃的第一位「五冠王」。這是張怡寧、王楠、丁寧都沒有取得過的成績。
  • 做父母,就是一場修行
    《三十而已》裡面,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顧佳為了讓兒子上一所好的幼兒園,給頂樓的王太太做蛋糕、修望遠鏡,甚至創造給她提鞋的機會......閨蜜鍾曉芹看到後替她委屈,她卻淡淡地說:「沒什麼的,這是我當媽的修行。」
  • 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會透露智商?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會暗示寶寶智商?竟然有科學依據思思十月懷胎到了一朝分娩的時候了,家人急忙將思思送進醫院,在產房中思思痛苦的呻吟著,產房外家人也在焦急的等待,為思思捏了把汗,隨著護士將產房的門推開,一家人的心也放了下來。護士抱著寶寶走了出來,問孩子的家人在哪?
  • 嬰兒出生「第一抱」,最好不是這5種人,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嬰兒出生"第一抱",最好不是這5種人,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導語寶寶的降生讓全家人都欣喜無比,但是民間還有一個迷信的說法:孩子出生後如果第1個抱孩子的人特別漂亮,那麼孩子以後就會顏值在線其實,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只不過第1個抱孩子的人也有一定的講究,當然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案例盧女士和丈夫結婚以後就順利懷了孕,但是有一點盧女士對丈夫特別不滿意,因為丈夫這個人平時非常不愛乾淨,總是邋裡邋遢。
  • 孩子出生後這3種人不要第一個抱,不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經過十月懷胎的漫長等待,孩子的平安出生相信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而孩子出生之後免不了的會有各種七大姑八大姨前來看望。雖然我這樣的探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但是面對剛出生十分脆弱的孩子,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
  • 為什麼說天黑之後,別把寶寶帶出外面?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導讀:為什麼說天黑之後,別把寶寶帶出外面?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說天黑之後,別把寶寶帶出外面?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第一抱」有講究,三類人要儘量避免,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表姐不信這些迷信的東西,雖然也有聽說過「孩子會和第一個抱他人越來越像」的言論,但自己好歹也是21世紀社會主義好青年,怎麼可以相信這些沒有科學道理的風俗。再者,這樣的人習慣性不經意的咳嗽,咳嗽時不僅會帶有菸酒味,讓孩子反感,唾液中還會攜帶很多的病菌,這對新生兒來說,會有很大的影響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培養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進步,父母也會進步,也會經歷著一次次的蛻變。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同時也是在修煉父母平和的情緒。教育的終點要落在孩子身上,然而起點卻要從父母這裡開始。沒有哪一個人生來就會做父母,每個人都要不斷去學習。
  • 剛出生寶寶,這4種人再想親近也別讓他們抱,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文/樂媽學堂準媽媽要生寶寶了,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全家人都會興奮激動,對於剛出生的寶寶,老一輩人有很多講究,有說「新生寶寶第一眼看見誰就像誰」,還有的說「抱寶寶有講究,不是誰都能抱」,對於前者不過是家人的一種期望,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