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是一場修行,對於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擔心自己養不養的好他,不知道怎樣抱他等等。
其實不要慌,小編告訴你怎麼進行寶寶的日常護理。
1、怎麼抱寶寶
新手爸媽面對寶寶的第一件事不是餵奶,也不是換尿布,而是把他抱在懷裡。你溫暖的懷抱會給剛剛來到這個陌生世界的寶寶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安全感,也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那麼,怎麼抱寶寶呢?抱寶寶有哪些正確的姿勢?
靠臂式抱法 把寶寶放在臂彎裡,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另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腿。
靠肩式抱法 寶寶的小腦袋依靠著你的肩膀,你的一隻手護著他的背,另一隻手託著他的屁股。
足球式抱法 像抱足球一樣抱著他。讓寶寶平躺在你的一條手臂上,貼近身體一側,用胳肢窩夾住寶寶的一條腿,然後用手掌託著他的頭部。
2、抱多久才合適?
自從有了小寶寶,全家人都喜歡抱著娃和娃互動,基本就是挨個兒輪流抱,這樣做正確嗎?抱娃並不是越久越好。抱多了,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會有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寶寶可能過度依賴被抱著的感覺,等三個月之後,讓寶寶獨立睡覺就會難上加難,媽媽也會因半夜哄寶寶睡覺哄到「懷疑人生」。一直被抱著的話,寶寶四肢活動的機會少,所謂「用進廢退」,也可能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
不要強撐著長時間抱寶寶。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在你和寶寶都能接受的情況下,要減少抱寶寶的時間。
◎0~3個月 在這個階段,可以適當多抱一會兒,時間長短不用嚴格控制。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非常需要爸媽的懷抱來給他安全感。
◎3~6個月 在這個時間段,推薦你在餵養時抱著寶寶,餵養後將寶寶放到小床上。這個時候的寶寶食量增加,吃奶速度變快,每次吃完奶後睡的時間也會延長,所以爸媽們可以不用長時間抱著寶寶了。
◎6個月後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外界有了明顯的適應能力,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就不建議再增加抱寶寶的時間了。
【以上就是抱寶寶的相關內容,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