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4期】劉曉健:民法典中訴訟時效制度的變化

2020-08-30 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

青年幹警說法典

訴訟時效制度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期間屆滿,義務人有權以此抗辯,並拒絕履行義務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了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民法總則第188條將該訴訟時效期間修改至3年,並對期間計算點和最長保護期進行了整合歸納,該條現為民法典第188條。

01 普通訴訟時效的例外規則

民法典第188條第1款後半句規定,法律另有規定,依照其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訴訟時效主要有:

1.專利法第68條: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2年;

2.國家賠償法第39條: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2年;

3.保險法第26條: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請求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時效兩年;關於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時效5年;

4.民用航空法第135條:航空運輸的訴訟時效2年;

5.海商法第257條:海上貨物運輸的賠償時效分別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時效1年;被認定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90天;關於航次租船合同的請求權時效2年;

6.產品質量法第45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時效2年;

7.拍賣法第61條: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保護時效1年。

根據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原則,該類訴訟時效應適用特別規定。

02 特殊訴訟時效起算規則

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民法典第189條至191條對三種特殊情形的起算規則進行單獨規定。

1.同一債務分期履行債務的,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同一債務分期履行不影響債務的整體性,考慮到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和有利於對債權人的保護,從最後一期債務到期時計算更為合理。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法定代理人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起算,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因欠缺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缺乏判斷能力,監護人對其具有控制力,在欠缺民事行為能力人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前,無法對監護人主張權利。

3.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因受害人缺乏判斷和自我保護能力,遭遇性侵往往難以或不敢告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所以從未成年人成年後起算訴訟時效,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當然,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向侵害人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

03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請求權

訴訟時效主要適用於債權請求權,撤銷權、解除權等形成權適用除斥期間的相關規則。且並非所有的請求權都能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如民法典第196條規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支付撫養費、贍養費等請求權等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最高法院第65號指導性案例認為,業主拒絕繳納專項維修資金,並以訴訟時效提出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為業主繳納專項維修資金就是為了維護建築物的長期安全,其是全體業主應承擔的一項法定義務,也屬於民法典第196條第4款規定的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類型。

04 訴訟時效制度的適用規則

1.當事人抗辯主義

民法典第193條規定了訴訟時效採用的是當事人抗辯主義,即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這是因為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所產生的直接效果是義務人抗辯權的取得。而抗辯權是私權的一種,當事人可以選擇積極抗辯或消極放棄,該權利處分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法院不應主動審查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2.時效屆滿的法律後果

訴訟時效屆滿後,權利人的債權本身並不因此消失,只是義務人取得拒絕履行抗辯權,權利人起訴的,義務人有權行使時效抗辯權,時效抗辯權是否成立由法院審查。當然,若義務人同意履行,其不得再以訴訟時效屆滿進行抗辯。因為時效利益的放棄是單方法律行為且是處分行為,只需義務人放棄時效利益的意思表示到達權利人即可,不以權利人的同意為生效要件。

3.訴訟時效與執行時效的關係

訴訟程序結束後,若債務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相關義務。在權利人取得合法生效的法律執行依據後,便獲得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權利。申請執行時效,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對生效法律文書確認債權進行兌現的保護期限。民事訴訟法第239條規定申請執行期限是兩年,期限已不同於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但申請執行時效和訴訟時效都是為了維護法律生活秩序的安定,且超過時效的法律後果都不是喪失實體權利,而只是喪失請求權,二者在對時效中止、中斷等情形的適用條件上也一樣。區別只是訴訟時效是對未決債權,而申請執行時效是對已決債權。

(作者:南通中院執行局法官助理 劉曉健)

相關焦點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4期】劉曉健:民法典中訴訟時效制度的變化
    青年幹警說法典訴訟時效制度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期間屆滿,義務人有權以此抗辯,並拒絕履行義務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了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民法總則第188條將該訴訟時效期間修改至3年,並對期間計算點和最長保護期進行了整合歸納,該條現為民法典第188條。01普通訴訟時效的例外規則民法典第188條第1款後半句規定,法律另有規定,依照其規定。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35期】程焱:民法典中繼承問題的新規定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35期】程焱:民法典中繼承問題的新規定 2020-12-26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說法】《民法典》——訴訟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今天,為大家以案例解讀「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5期】張志剛:適用民法典應基於法律的固有秩序和邏輯
    青年幹警說法典民法典採用民商合一的立法體例,準確理解適用民法基本原理適用民法典要掌握法條在民商法體系中的位置、與其他相關條文之間的邏輯關係及內涵。在面對司法困境時,能在法律邏輯中尋找規則、選擇路徑,切實解決具體問題。現以公司代表越權為他人提供擔保問題為例,分析在民法典的適用中如何遵循制度邏輯、尋找正確的裁判路徑。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8期】郭炳棟:民法典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則確立
    青年幹警說法典相較以往立法、司法多聚焦於網絡環境,民法典對個人信息保護確立了全方位保護規則,不僅擴大了保護客體,而且擴大了義務主體的範圍,以「信息處理者」替代之前的網絡運營者或其他組織的提法,從而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提供更為全面的保護。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9期】錢榮:《民法典》中抵押物轉讓規則的新變化
    青年幹警說法典《民法典》第406條允許抵押財產在未註銷抵押登記的情況下自由轉讓比如在設有抵押權的二手房買賣中,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必須經抵押權人同意才能轉讓,否則無法過戶登記。如賣方資金困難無力清償所有貸款,一般由買方先行給付部分房款,但若賣方未將此款用於償還貸款甚至攜款潛逃,買方就將陷入錢房兩空的境地。《民法典》允許抵押財產自由轉讓,無需先行註銷抵押登記即可辦理過戶登記,免除了受讓人的墊資風險及後顧之憂,讓抵押財產流動更為便捷。
  • 【法治在線】一起了解民法典:訴訟時效:三年
    【法治在線】一起了解民法典:訴訟時效:三年 2021-01-06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法典」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及請求權和訴訟時效(表格展示)
    在授課中,潘傑法官介紹了《民法典》關於人格權的雙重保護制度:一是人格權請求權保護制度;二是損害賠償請求權保護制度。由此,潘法官講到了《民法典》第179條關於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的規定。其中,涉及《民法典》第179條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以及相應請求權和訴訟時效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且有較多知識點。故將聽課筆記中涉及請求權的內容,梳理為本文(即記憶表格),作為記憶備忘之用。
  • 【民法典】 訴訟時效不可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九十七條。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16期】劉婷: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在撫養權...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16期】劉婷: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在撫養權案件中的適用 2020-07-15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民法典之訴訟時效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訴訟時效,又稱消滅時效,即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發生變化的法律事實。「法律幫助勤勉人,不幫助睡眠人」。設立訴訟時效的目的是客觀地促進法律關係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係的不確定狀態,穩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民法典》對訴訟時效制度作出了一些新規定。
  • 身邊的民法典|欠錢可以久拖不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確定為三年
    ■蘇連嬌/漫畫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共7編1260條,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迄今為止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和我們每個人有著怎樣的關係?由東莞市司法局、市普法辦、市律師協會等聯合推出的「身邊的民法典」欄目第二期,邀請資深法律界人士,為大家解讀《民法典》。
  • 身邊的民法典|欠錢可以久拖不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確定為三年
    民法典和我們每個人有著怎樣的關係?由東莞市司法局、市普法辦、市律師協會等聯合推出的「身邊的民法典」欄目第二期,邀請資深法律界人士,為大家解讀《民法典》。解讀民法典中的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和期間計算的問題,在《民法典》第九章及第十章。
  • 每日一「典」| 訴訟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八十八條。
  • 每日一「典」 | 訴訟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八十八條。
  • 【每日一「典」 】訴訟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八十八條。
  • 民法典 | 訴訟時效不可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九十七條。
  • 論訴訟時效的制度價值及適用對象
    山本敬三認為,「將謀求社會法律關係的穩定作為訴訟時效制度價值的理由並不充分,一方面,訴訟時效制度中並不要求有以該事實為基礎的新的生活關係的建立,即新的生活關係是否建立並不是時效的構成要件;另一方面,在訴訟時效制度下,第三人的領帶也不是構成要件,即使沒有第三人,時效也被認可。」中國政法大學柳經緯教授認為,作為證據代用、方便案件審理並非訴訟時效的制度價值。
  • 每日一「典」|訴訟時效不可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只能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 【每日一「典」 】訴訟時效不可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九十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