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20:46:4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8月8日上午, 由重慶市河長辦、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團市委共同舉辦的「河長面對面」活動在墊江舉行,7名基層河長和「民間河長」分享了自己的護河故事,用親身經歷訴說河長制帶來的變化。
河庫警長
打擊一起震懾一批,提高群眾生態環保意識
△7名基層河長和「民間河長」講述護河故事
長壽區但渡鎮有各級河流十四條、水庫兩座,市級河流龍溪河有9.5公裡流經該鎮,這條長江一級支流承擔了長壽城區30餘萬群眾的飲水重任。
但渡派出所所長、但渡鎮河庫警長周樹明認為,「針對水域亂採、亂捕、亂排、亂倒等違法行為,就要重拳打擊,打擊一起就能震懾一批。」
5月14日下午1點,周樹明帶領隊員巡邏至龍溪河紅巖嘴河段時,發現兩人正用地籠網等捕魚工具捕魚,在將作案過程錄像後,巡邏隊員將兩人帶回派出所。近三年,非法捕撈水產品的案件,周樹明和同事共破獲11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多人,將其中18人送上法庭。
「我們是河庫的巡邏員,也是法律法規的宣傳員。」周樹明表示,通過宣傳保護河流、執法整治的重要性,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得到提高,他們破獲的11起案件中有3起是由群眾舉報的。
河庫警長直面違法者、打擊違法行為,為河庫生態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據了解,重慶目前已建立市、區縣、鄉鎮三級河庫警長體系,設立河庫警長1000餘名。
企業河長
實行生態養殖,水好魚才好
在長壽生態旅業集團公司負責人、長壽區企業河長陳路的記憶中,長壽湖曾實行網箱養魚、肥水養魚,每年傾倒大量的雞糞和化肥,使水質遭到嚴重汙染,又黑又臭。
長壽區下決心取消網箱養魚、肥水養魚後,長壽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陳路所在的公司耗資近5000萬元將最後2個近萬畝的魚種養殖區全部收歸國有,讓整個長壽湖的漁業養殖權牢牢掌握在國有企業手中,確保全面實行生態養殖。
「我們按照科學配置的方式,搭配有淨化水質功能的魚類品種,按7:3的比例投放鰱魚和鱅魚,鰱魚主要吃浮遊微生物和其他魚類排洩物,鱅魚主要吃浮遊動物和藻類。」陳路說,不投食料、不投肥料、不投藥物,雖然產量低了,但價值提升了,水好,魚才好。
目前,長壽湖有機魚產量接近3000噸,佔重慶市場有機魚產量的60%。
新聞多一點>>
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墊江桂溪河水質改善了
△桂溪河水質檢測
△清理桂溪河中垃圾
自2017年河長制實施以來,重慶市建立市、區縣、鄉鎮、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分級分段共設河長1.7萬餘名,實現5300餘條河流「一河一長」全覆蓋,同時創新設置了「一長一官兩員」(河庫警長、生態檢察官、河小青、巾幗護河員),河長制工作機制實現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的轉變。
墊江縣桂溪河幹流全長約37.9公裡,屬於龍溪河一級支流,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曾被列入全市48條黑臭水體之一。
整治前,桂溪河城市建成區汙水管網未實現全覆蓋,缺少定期維護,管網陳舊,破損嚴重,河岸附近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河,導致桂溪河輕度黑臭。起始段水體呈黃白色、渾濁,黑臭程度較輕;八一橋處因橡膠壩的節流作用,水量較少,水體呈黃色、渾濁,水苔較多,臭味較輕;塔壩橋未端,雨汙合流,直排現象較為嚴重,水體發綠,淤泥多,臭味重。
△整治後的桂溪河
2017年以來,墊江縣住房城鄉建委牽頭聯動縣級各部門、各街道,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等措施,全面整治黑臭水體,桂溪河水質明顯改善。2017年底桂溪河建成區水體基本消除黑臭;2017年8月起至今,黑臭水體指標類水質監測均合格,2018年底順利通過整治效果長制久清評估。2017年、2018年公眾評議調查滿意率分別達到96%、99.15%。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馮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