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不會,不是孩子笨,是因為你沒掌握住方法

2020-12-17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很多家長也許會發現,我的孩子一個月沒上課,語文好像不怎麼影響?數學幾乎跟不上了?

數學的特點就是一環扣一環,由於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強,一個知識點沒掌握必定會影響下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比如,整數乘除法沒學會,小數乘除法可能會嗎?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會影響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的學習。

那麼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們解決數學這個老大難問題呢?

糾正孩子數學學習的壞習慣

數學學不好,除了先天的智商影響,大部分與孩子的學習習慣有關,如果你的孩子在數學學習中有以下習慣,要儘快改掉。

1、不認真聽講的習慣

大家也許會發現,同樣一節課,有的孩子學的扎紮實實,有的孩子好像沒上課一樣,為什麼?因為你沒有認真聽講。

重點難點內容老師課堂上都會精講細講,如果你開小差,很容易錯過老師的講解,就算課下花很多時間去彌補,也未必有效果。

2、學習沒有目標,沒有規劃。

很多學生每天的任務就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甚至還想偷工減料。

而成績好的孩子大多都有自己的目標,每天預習什麼內容,做幾道奧數題,每天的內容還有什麼不懂,基本都心中有數。

有目標有計劃,才有前進的動力。

3、邊做題邊問,或者查資料。

有的孩子寫作業,要求大人必須陪在身邊,只要一看不會,就求助於家長,或者用手機查閱答案,自己絲毫不思考。

一個連腦子都不想動一下的人?可能學習好嗎?

數學最需要的就是獨立思考,那怕你暫時想不出來,至少你盡力了。

學會思考,願意思考,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4、基礎知識太差,不加以鞏固。

比如有的孩子做圓的面積,連基本的周長面積公式都不會,做一題看一遍公式,雖然暫時把題完成了,但你真提問他,他可能還是不會。

很多基礎的知識,比如概念,一些基本的計算,如果沒有掌握,一定要想辦法掌握熟練,然後在動手做題,不然做題速度上不去,錯誤率也會很高。

要重新認識數學

數學習慣改過來,還要激發孩子內心對於數學的興趣,這樣才能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

我的智商是不是學不會?

很多孩子一聽到數學兩字就會聯繫到智商,然後質疑,我數學差,一定是智商不夠。

智商和數學當然是有關係的。但大部分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多,所以小學的數學至少都是可以學會的。

我算題很慢,是不是就學不好?

數學和計算有關,但並不完全看計算。計算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快速提高的,但計算能力好的孩子數學也不一定好。數學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只要孩子善於思考,好奇心強,就算計算速度慢,也不耽誤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

那麼怎麼提高數學能力呢?

整理錯題

現代數學名師華應龍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融錯教育」,首先是「容」錯,包容孩子錯誤。有容乃大,因為包容,課堂才會活起來,才更真實。

不要怕孩子出錯,孩子出錯,我們才能掌握他的學習動態,才能根據錯誤對症下藥。

所以要鼓勵孩子整理錯題。

整理錯題時要注意兩個原則:

第一:清楚錯誤原因(把錯的也抄下來)。

嫌抄題慢,可以剪書。不管什麼方法,反覆錯的題一定要記錄在案,這些都是你思維的盲區,阻止你進步的巨大障礙。

第二:正確解法要知道。

既然錯了,一定要了解它的正確解法,如果有多種,盡力都記下來,實在記不下來,就記你最容易理解的那種。

錯題整理好了,並不意味著結束,要反覆的看。甚至隔一段看一次,捂住答案自己講一次。考試前更要重點看,重點記。一點關鍵詞要圈起來提醒自己。

錯題是每個孩子前進的法寶,錯題如果都能學會,數學成績自然就提升了。

不要死記硬背

看到這四個字,也許大多數要質疑了,數學也能背嗎?但我了解的很多孩子,他們學數學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公式和解法。

簡單的數學這套還管用,但遇到複雜的,這些孩子就束手無策了,甚至開始厭煩數學,感覺沒意思。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只能靠大腦去完成。

背誦就是摒棄思考,長久下去,數學怎麼能學好?

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實踐。

這個習慣要從孩子小時候培養。比如一二年級的題: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孩子答不出來,家長一定不要急於告訴他,而是讓他自己去親自剪一剪,試一試,通過具體的剪裁,孩子立刻就看出來了。

還有五年級的植樹問題。間隔數與棵樹之間的關係。孩子如果不理解,去到街上,親自看一看路邊的植樹情況。兩頭都栽,一頭栽一頭不載有何不同?

在一個圓形花池周圍種,和路邊種有何不同?孩子通過實地查看,印象會更深刻,理解會更牢固,而且不容易忘。

讓孩子給你講題。

這也是我在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孩子講不出來,必定是似是而非,不太理解。真正把知識學透的同學,思路和老師是一樣清晰的。

孩子每天的錯題如果訂正後,家長可讓孩子給你講一遍(講做題思路),如果孩子思路清晰,就會很快講好。反之,孩子吞吞吐吐,一定是不會,或者還不太理解。

鼓勵孩子質疑,不斷問為什麼?

有質疑精神,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也是孩子善於思考的前提。

可以給孩子買一個陌生的機器或者玩具,再給一個說明書,讓孩子自己去閱讀,研究,探索。

只要孩子能靜下心來,認真鑽研,摸索,肯定會徹底了解機器的整個功能。

這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思考力的一個非常有趣的還好實踐操作的方法,

數學學習真的不難,只要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習慣,認真聽講,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再加上適當的方法,沒有學不會的孩子。

如果對你有用,關注並收藏吧!

相關焦點

  • 數學學不好不是孩子笨,掌握好的學習技巧才能快速提分
    但是對於另外的一些學生來說,數學是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痛苦的源泉,首先是學不會,越是學不會落下的越多,越是落下的多就越不感興趣,結果導致這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奇差無比,當然這部分孩子就理所當然的被父母和老師認定為「笨」,但是實際上,這些孩子並不笨,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去學好數學而已。那麼該怎麼樣幫助這些學生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曾經在初中數學稱霸的小編來告訴你。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孩子太笨); 這些家長朋友,也許你還是對語文有些誤解,甚至讓人覺得,你對教育也有誤解! 孩子學不會,學不好,是孩子不夠努力嗎?有可能是。 但努力學習,還是學不好,那只能證明方法笨,而不是孩子笨。
  • 孩子,你不是笨,是懶
    而且我覺得,直白地這樣說孩子,不太好,會讓他產生心理負擔,影響自信,覺得自己笨,天資不如別人。另外,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算天賦異稟,但也絕不算愚笨,他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他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笨,而是懶啊!
  •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腦子笨換句話就是做事不靈活,對什麼事情都不敏感,聰明的人可能不用告訴他怎麼做,看見眼色就知道這麼做了,而笨的人手把手教他一遍都學不會。腦子笨有哪些特徵?一般腦子笨的人,一件事情你必須仔仔細細地和他說,而且要說的明明白白,那樣有可能他還聽得不是很清楚,做的過程中都可能遇到問題。
  • 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你不會和孩子溝通!用曾國藩笨方法試試
    所以,如果你能從10年後,看孩子現在的不聽話問題,你就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憤怒。二、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你不會和孩子溝通>前面我們說了,孩子不聽話,是因為有自己的主見。那麼如何讓孩子聽話就簡單了,要麼你改變你的主見,和孩子一樣;要麼孩子改變他的主見,跟你一樣。沒有矛盾,就沒有衝突,對吧。那要改變你的主見,和孩子一樣,這是不現實的,畢竟孩子還沒成熟,以及人生經歷不足,所以很多主見是不正確的;那麼,就只剩一個方法——改變孩子的主見,讓他跟你同頻。
  • 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
    小學數學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難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算天天做題目,考試依然考不出一個好成績;而有的孩子天天看電視,卻依然能考一百分。所以,有的家長不免發問:難道是我的孩子太笨了?還是不夠用功?01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數學看起來很簡單,它基本上要求孩子學習代數基礎板塊(也就是整數的加減乘除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還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笨方法」1:過早地進行知識傳授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如果家長總說孩子笨,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定勢:「我笨。」結果影響孩子的智力活動積極性,反而限制了智力的發展,學習上不去。
  • 孩子不會爬行是因為「笨」嗎?育兒專家:家長或有責任
    因此寶寶一到了該學爬的時候,有的家長就開始心急了:「孩子一直學不會爬,是因為他腦子笨嗎?這會不會影響他將來學走路啊?」越過「爬」直接「走」,固然不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但是直接學「走路」的寶寶骨骼發育未完全,平衡杆掌握也沒有那麼好,走起來難免不穩當。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90%家長都在用笨方法「教笨」孩子!
    家長不愛學習和閱讀,就不能為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孩子自然也不會對書本感興趣。▊  「笨辦法」4:把「笨」掛在嘴邊,給孩子過多的負面暗示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
  • 6歲孩子還不會心算是不是笨?皮亞傑:孩子懂得守恆概念再學運算
    晚上和朋友聊天,就說起孩子寫字總是反的 她無比驚奇的問:你家孩子也是反著寫?朋友說自己家孩子幾年都上了一年級,有時候寫字著急還是反著的。上網一查發現好多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有的孩子寫的數字是反的,有的孩子寫字母是反的,甚至有些孩子寫漢字的時候會把偏旁部首寫到右邊。可見把字反著寫並不是孩子智商的問題,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把字反著寫?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育兒
    家長不愛學習和閱讀,就不能為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孩子自然也不會對書本感興趣。「笨辦法」4:把「笨」掛在嘴邊,給孩子過多的負面暗示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如果家長總說孩子笨,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定勢:「我笨。」結果影響孩子的智力活動積極性,反而限制了智力的發展,學習上不去。
  • 嘴巴笨不會說話,這樣做可以提升口才!
    嘴巴笨不會講話,根本是不是嘴巴笨首先,要搞清楚不會說話的原因,是因為你生活的環境,很久都不跟人交流慢慢的養成了不會說話的習慣。還是後天因為某些原因做造成的其次,要正確的看到這個問題,自己嘴巴笨並不代表自己比任何人要差不要太在乎旁人的眼光和評價。要正確的認知,那些會講話的人,不是天生就會的都是都過後天的練習,熟能生巧而已,沒有太多的語言天分。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一些家長,對教育孩子一直自帶恐慌,怕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沒有,怕別人家孩子會的自己家孩子不會,怕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學習困難是因為「笨」?三種「非智力因素」也會產生影響
    果果媽還說,她從來沒見過像果果那麼笨、智商那麼低的孩子,她真的拿果果沒辦法了,所以她現在對果果的學習,已經處於半放棄的狀態,任由果果自己發揮了。因為想不出原因,他們要麼乾脆認為孩子的智商低,要麼就認定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孩子出現學習困難,父母都會比孩子更著急,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的心願。孩子的學不進去,成績沒辦法提高,父母感到失望、甚至焦慮都是難免的,有的父母氣急了,還會做出打罵孩子的偏激行為。
  • 「教你這麼多遍,怎麼還不會?」孩子不是笨,只是腦子裡缺內存
    記得那時,家裡粉刷牆壁,我臨時去朋友家住一段時間。當時,這個孩子就住在我朋友家隔壁,每天都能聽到他被訓斥的聲音。我只好說:「你現在長這麼高了呀,我都不敢認了。」他笑了笑,身旁的媽媽接話了:「就是呀,現在個子竄得老高了。」然後,像誇耀似的說,「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 你的孩子不是不會努力,而是無效努力!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成績依然止步不前……如果你的孩子滿足了以上幾條,那很不幸,你的是「低品質勤奮者」。或許努力和勤奮只是表演出來的,或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或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或許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以下6種「偽勤奮」典型表現,家長們可以自行對比自己的孩子,看看孩子們都掉進了「低品質勤奮」的哪些坑裡。很多人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不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懂了,老師一問「懂了麼?」
  • 考的不會,寫的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笨,而是孩子在「偽學習」
    考的統統不會,寫的總是不對。看著孩子的試卷,大面積的空白,以及鮮紅的「X」,家長們總會擔心我家的孩子是不是因為「笨」,才總是學不好。其實,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孩子在「偽學習」。,我都恨不得厥過去,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怎麼就這麼笨呢?」
  • 你怎麼這麼笨!這話有多傷人?其實「笨」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你可以不去鼓勵一個孩子,但是你千萬不要去用言語傷害一個孩子!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傷害。「你怎麼那麼笨,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學不會!」這句話絕對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噩夢。一旦事態沒有朝著大人想要的方向發展,那一定是孩子的錯,輕則冷嘲熱諷,重則氣急敗壞。其實,不是孩子笨,是大人「笨」!
  • 鮮鮮娘·媽媽說 孩子,爸爸終於知道你不是笨,而是爸爸的方法不對
    於是這位父親就將孩子說的記錄下來,給孩子看,孩子很難相信這是他自己的表達。作為父親知道,孩子究竟有多優秀,只是他的文字跟不上他的語言。兒子就這樣一次次在他口述、父親記錄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寫作,直到自己的文章作為範文,常在班級內宣講。鮮鮮娘承認從這對父子的經歷中,得到了極大的震撼。鮮鮮娘始終認為,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會有優秀的孩子,也不是平庸的父母的孩子就不能與眾不同。
  • 你的孩子不是比別人笨,也不是故意不聽話,他可能是「感統失調」
    積極學習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需要——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岸見一郎《不管教的勇氣》、簡·尼爾森《正面管教》、羅娜·雷納《不吼不叫》、史蒂夫《養育男孩》……都是我案頭的常備書籍。兒子睡了我就閱讀、圈出可行方法、寫讀書筆記,可是我依然沒能幫助我的孩子,感覺很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