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不會,寫的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笨,而是孩子在「偽學習」

2020-09-03 小新在合肥

除了操心孩子成績一直不能提升外,能夠輔導的東西也越來越少,拿不準孩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也讓現在家長們愁白了頭髮。

每逢考試成績出爐,更是一部分家長最為頭疼的時刻。

考的統統不會,寫的總是不對。看著孩子的試卷,大面積的空白,以及鮮紅的「X」,家長們總會擔心我家的孩子是不是因為「笨」,才總是學不好。

其實,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孩子在「偽學習」。

朋友從事教育行業很多年,經常能聽到學生家長抱怨:

「一到考試出成績,看到孩子的試卷,我都恨不得厥過去,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怎麼就這麼笨呢?」

「我和孩子爸都是名校畢業,每天忙完工作回來,還接著忙孩子的作業,可一道題目給他分析了上百遍,下次還是會照樣做錯,我就不明白了,怎麼就學不會呢?」

「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總會發現大片的空白,問他就說不會做,沒辦法就耐著性子給他講解,可孩子總是不認真聽,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些情景,在你家的孩子身上,是不是也能經常遇見,「偽學習」的情況,幾乎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都能看到。

孩子的「偽學習」,不僅會讓你誤認為孩子很努力,就是學不好,也會讓孩子誤認為,我就是學不好。

說到這裡,你可能不明白,「偽學習」到底是什麼?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 看似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都會第一時間去做作業,可是這裡忙一下,那裡弄一下,儘管坐在書桌前,作業仍舊到深夜才能寫完。
  • 儘管輔導班,網課,練習冊一個不落,但孩子遇到難題還是習慣性的向家長、老師尋求答案,不動腦,成績自然沒有起色。
  •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給孩子講過的知識點,看著孩子認認真真的做好了筆記,卻從不複習鞏固,下次遇見同樣題型,依舊會犯錯。

· · · · · ·

就是因為這些「偽學習」,所以才導致,在大部分家長的眼裡,孩子非常刻苦,任勞任怨,實際上學習時懵懵懂懂,成績一塌糊塗。

曾經有清華大學教授大膽評價:在中國,至少有一半學生在「假努力」!

用了十二分的努力,但因為方法不當、效率過低,不愛動腦等等原因,導致最後只有6分的收穫,又是多少家長和孩子的懊悔不已。

曾經有個從教多年的老師告訴我,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越來越發現教育的一個真相:

沒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偽學習」拖垮的孩子。

說起來,現在一些家長不正當的教育方法,才正是造成孩子「偽學習」的根源。

每次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的應對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態度溫和而要求嚴格,給了孩子尊重與必須遵守的底線;

家長態度強硬而要求嚴厲,給了孩子底線,也施加了很大壓力;

家長態度模稜兩可,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家長完全不管,給了孩子不努力、不學習的理由。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導致孩子越學越「笨」。家長要明白,指望孩子自覺努力,是最無力的教育。指望孩子愛上學習,學會學習,是最難實現的願望。

曾經聽有個教學20多年的語文老師這麼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小學的時候,家長、老師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大人的時期,也是他們學習態度與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培養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請給他恰到好處的指明方向:

(1)正確的方法,比一味地努力更有效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槓桿,找準支點,能把地球撬起。

這就是正確方法的力量。

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正確的方法,所有的努力都註定很難有結果。

與其讓孩子忙忙碌碌,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努力刷題,不如幫助孩子一起尋找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

(2)提高孩子時間利用效率

在時間利用與效率當中,存在著「二八定律」(Pareto Principle)。在效率最高「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80%的回報。

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20%的回報。

因此,幫助孩子提高時間利用率,關鍵在於教會孩子對時間的精細化把握。

◆ 「黃金時間」:高強度的主動學習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時間的「黃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強度的學習任務。

◆ 「垃圾時間」:低強度的被動學習碎片化的低效率時間是學習的「垃圾時間」,學生的精神狀態欠佳,也沒有充足的完整時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此時適合進行一些不需要進行大量思考的低強度學習任務。

◆ 「反饋時間」:歸納、總結、調整、計劃完整的低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反饋時間」,適合進行對白天所學知識方法的總結、錯題的分析與歸納、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下一階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 「積累時間」:背誦、記憶、複習、提升碎片化的高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積累時間」。「積累時間」,適合進行與記憶和積累相關的學習任務,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進行類型化的劃分能夠更好地兼顧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並且能夠根據自己每日的時間安排和精神狀態進行靈活的調整。

(3)家長要適度幫忙

1. 用檢查代替訊問和嘮叨

每個家長都想要做孩子學習路上的幫手,但我們要注意,行動上的重視才是真正的重視,不在行動上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只用抱怨和嘮叨表示「關心」,其實也是一種「偽關心」。

2. 錢要花在刀刃上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難免是要給孩子投資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一點——把錢花在刀刃上。

網課補習和輔導資料千萬不要盲目貪多,孩子喜歡、適合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偽學習」,不妨試試上面的幾個方法,沒準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家長,我們現階段最大的投資就是孩子。

想要「投資」有回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嘗試去幫他一把,不然他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在孩子自覺性不高、不會學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正確教育、督促與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成才。

有意向為孩子報名新東方課程的爸爸媽媽們,可以點擊文尾「了解更多」報名或者私信小編留下您的聯繫方式,隨後會有客服老師聯繫您哦~

相關焦點

  • 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積懶成笨」!
    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粗心,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積懶成笨」。 孩子並非不聰明只是懶得學習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 孩子一放學就只想玩,丟下書包完全不管作業,還得三催四請才不情不願拿出作業本。
  • 老教師直言: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積懶成笨」!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因為粗心丟分,家長也信以為真。這樣一來,真正的問題就被掩蓋了。孩子自以為什麼都懂,沒有問題,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可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卻被忽視了。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粗心,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積懶成笨」。
  • 孩子考不好不是因為粗心,而是「積懶成笨」(家長必讀)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考試考差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本來會做的,一不小心做錯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 孩子總是學習慢:不要總說孩子笨,學習效率是關鍵
    最近我姐總是跟我抱怨,說小侄子學習太慢了,倒不是說不努力,小侄子很努力,即使是這段時間在家,網課一天沒少,大部分時間也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寫作業,可是很多題目還是做不出來。她跟我抱怨說不知道是不是小侄子太笨了。其實孩子學習慢不要輕易就給孩子打上「笨」的標籤,更多的時候,孩子學習慢,是因為方法不對。
  • 「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的原因,不都是粗心,而是……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孩子總說因為粗心丟分,家長也就信以為真。  這樣一來,真正的問題就被掩蓋了。  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粗心,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積懶成笨」。  01  孩子並非不聰明  只是懶得學習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  孩子一放學只想玩,家長三催四請不情不願拿出作業本,卻遲遲下不了筆,對著書本發呆。問他怎麼回事,他卻說:「媽媽,我不會做。」
  • 班主任提醒: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積懶成笨」(再忙也要讀一讀)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孩子總說因為粗心丟分,家長也就信以為真。這樣一來,真正的問題就被掩蓋了。孩子自以為什麼都懂,沒有問題,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可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卻被忽視了。多少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粗心,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積懶成笨」。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
    她認為,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他們將對學習產生無助感,喪失自信心,在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表現出一種消極狀態,他人就會覺得孩子「越學越笨」了。>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打著「智力開發」的旗號,過早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一方面,有些知識並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能鸚鵡學舌地死記硬背一些,卻不理解,所以並不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 初中生成績不好,根本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積懶成笨」(附提升建議,轉給孩子)
    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所有家長看看並轉給自己的孩子。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1.
  • 孩子厭學的原因:不是抗拒學習,而是他在自救
    其實我曾經也是休學孩子的家長,今天我就來談談主題《孩子厭學的原因:不是抗拒學習,而是他在自救》01孩子厭學的原因我也知道,父母在生活上一直對我很好,同時也很重視我的學習,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好好上學,努力讀書,長大後才會有好的出路。可是我班同學都學習勤奮,學校的風氣又好,我應該是班上屬於笨的那種,我用功了還是拿不到想要的成績,爸爸媽媽其實對我現在的學習是很不滿意的,很生氣的。
  • 孩子,你不是笨,是懶
    而且我覺得,直白地這樣說孩子,不太好,會讓他產生心理負擔,影響自信,覺得自己笨,天資不如別人。另外,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算天賦異稟,但也絕不算愚笨,他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他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笨,而是懶啊!
  • 你的孩子不是不會努力,而是無效努力!
    早上五點半你的孩子起床,埋頭開始學習,除了必要的吃飯、洗漱的時間,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午飯時間到了,吃飯基本靠吞,什麼味道根本嘗不出。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成績依然止步不前……如果你的孩子滿足了以上幾條,那很不幸,你的是「低品質勤奮者」。
  • 數學成績總是上不去,不是因為孩子笨,而是以下5個壞習慣鬧的
    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 數學是貫穿孩子學習始終的科目。可是數學跟英語、語文有很大的區別。數學的很多知識點不是孤立的、分散的,而是一環扣一塊的,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如果中間有哪個知識點沒有學好,很可能影響後邊知識點的學習,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其它科目的學習,比如物理、化學等。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90%家長都在用笨方法「教笨」孩子!
    ▊  「笨辦法」1:過早進行知識傳授,給孩子設定過高目標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打著「智力開發」的旗號,過早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況,一味分派學習任務,制定學習目標,給孩子規定高標準、嚴要求。
  • 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每次考試沒考好,有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這樣說—— 孩子說:「我太粗心了,會做的題都沒有做對。」 家長說:「孩子這次因為粗心沒考好,下次注意就行了,下次一定能考好!」 真的是這樣嗎?
  • 「小考全對,大考不會」不是孩子沒學好,而是因為「詹森效應」
    前兩天有位家長跟我傾訴:我女兒平時學習成績不錯,單元考基本上都能排班級前三,可每次期末考試都在班級十名之外。期末考前把該背的都背了,能複習的都複習了,模擬卷也是做了又做。可一上考場,我女兒不是漏題,就是題目看錯,本該拿的分全丟了!現在已經五年級了,再一年多就要小升初了!如果現在不解決這個問題,我真怕孩子以後中考、高考也考不好啊!
  • 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
    因為初高中的物理和化學,其實都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之上,所以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以後學習數學的基礎,家長要重視。小學數學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難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算天天做題目,考試依然考不出一個好成績;而有的孩子天天看電視,卻依然能考一百分。
  • 鮮鮮娘·媽媽說 孩子,爸爸終於知道你不是笨,而是爸爸的方法不對
    ,滿腦子都是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自從兒子出生後,就按照自己的原則教育兒子,堅持不給孩子報輔導班,但兒子依然養成了壞習慣,不愛學習,晚上不睡覺,喜歡擺弄爸爸的手機。長此以往,他的忍耐到了極點,開始打罵孩子。每次暴力過後,看著角落裡的孩子,他的心裡都在流淚和懺悔。他一度覺得自己的孩子笨,卻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身為一個優秀教師,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何談教育其他學生?
  • 研究證明:晚熟孩子不是笨而是沒「開竅」,做好以下事更聰明
    文|秘籍君孩子上小學二年級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是笨還是沒「開竅」?朋友家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這事,朋友不止被老師叫一次辦公室。作為媽媽,朋友也很無奈,每次都在家把孩子給教會了,可這孩子,一上學就完犢子,什麼都忘記了。後來,孩子穩居班級第一,倒數第一。
  • 研究證明:晚熟孩子不是笨而是沒「開竅」,做好以下事更聰明
    文|秘籍君孩子上小學二年級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是笨還是沒「開竅」?朋友家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這事,朋友不止被老師叫一次辦公室。作為媽媽,朋友也很無奈,每次都在家把孩子給教會了,可這孩子,一上學就完犢子,什麼都忘記了。後來,孩子穩居班級第一,倒數第一。每次考試都是這樣,門門開始都這樣。朋友是高材生,怎能忍受孩子這樣,就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讓他惡補。結果也算有長進,從班級倒數第一,變成全校倒數第一。時間長了,朋友也接受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就這樣了。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老師推薦家長閱讀!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