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速途網絡與民大新媒體研究中心戰略合作了

2020-12-15 速途網

  那些歷史的尖峰時刻都需要太長的醞釀時間,每一樁影響深遠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就像避雷針的尖端匯聚了整個大氣層的電流一樣,那些不可勝數的事件也會擠在這最短的時間內發作,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超越時間之上。

  ——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比如新媒體的發展。

  學術研究的開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持,產業發展變革也依賴學術領域的突破。在新媒體時代,學術研究也正在以更為開放的方式,形成多種資源聚合,從產學資源有效聯動到縮短研究和轉化的供應鏈,以更快更好地為關注新媒體事業的研究者、實踐者提供著服務。

  反觀近幾年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不乏權威學術機構的加入,比如楊伯漵教授參與組建的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中心。

  新媒體正從野蠻增長變得「溫順有序」,長出新面貌。

  2018年1月5日,速途網絡營運長荀冠龍受邀出席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專家研討會」,也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個發展趨勢。

  

圖:中央民族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成立儀式現場嘉賓合影

  【範小青:我們是「村裡的新媒體」】

  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的範小青是該項目的發起人之一,談到今天的成立儀式,她覺得終於「夢想成真」了,激動的聊起了新媒體研究中心的「前世今生」。

  誰也沒想到,這竟然源起兩年前跟同事的一次聊天,從想法萌生到研究到諮詢到成立,範小青走過了很長很久的一段路。

  這個平臺怎麼搭建,為誰搭建,怎麼落地等一系列的問題在身邊「徘徊」。她認為,雖然現在著手成立新媒體中心,看似晚了,實則正當時。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新媒體,問題也隨之爆發,現在成立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時機讓我們看清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避免走彎路。她玩笑式說道:「我們是村兒裡的新媒體,我們來源於村兒又服務於村兒,我們想回歸到民族中去,為民族復興昌盛做一點事兒」。

  至於怎麼做,範小青充滿自信的用一句話來形容——「人對了,做什麼都比較容易」,她口中的這群人都洋溢著對新媒體的熱情和追求之心,同時又是腳踏實地的靠譜之士,聚合著專業研究新媒體傳播、營銷等全領域的專家教授,她相信,未來正來,每一步都將走的厚重、輕鬆、幸福。

  【楊超:做一個知行並重的新媒體智庫】

  作為該項目的另一位「合伙人」是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超,他用「遠徵」二字表達自己的心聲,力爭做一個健康和可持續的研究中心,建設一個知行並重、前沿視野、民族關切的新媒體智庫。

  他為新媒體研究中心設定了三個目標:第一,為國家新媒體發展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新媒體的發展提供學術支持,成為國家及少數民族地區相關部門制定政策的智囊機構;第二,為中國媒體的新媒體發展、媒介融合和轉型,提供具有前沿視野的學術成果和智力支持;第三,成為培養和孵化新媒體人才及項目的機構,打造前沿新媒體課題的交流與互動平臺。

  

  在楊超看來,新媒體的理論研究想像空間巨大。新媒體研究中心可以借鑑發展學科的有關理論,建構新媒體理論體系,重新定義廣告營銷;也可以研究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如何與新媒體相結合。不僅僅是宏大觀察,還應該包含近身性關照。我們也希望這是一個育人實踐平臺,敞開給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的實踐舞臺。同時它也應該是一個產學融合平臺,希望通過與速途網絡等業界的產學戰略合作,未來能夠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爭取雙方能早日結出累累碩果。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鍾進文教授、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楊伯漵教授、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範小青、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超共同掀起「紅蓋頭」,宣告著民大新媒體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趙麗芳副院長、趙強老師、郭梅雨老師,以及多位學界專家、業界領袖精英共同見證了這一刻。

  

圖:中央民族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成立後的第一步,民大新媒體研究中心便鄭重聘請了速途網絡COO荀冠龍等行業領袖成為新媒體研究中心研究員,並與速途網絡等新媒體行業的領先公司現場籤訂戰略合作,共同為新媒體的未來「出謀劃策」。

  

圖:民大新媒體研究中心與速途網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學術與產業互相融合,又互相依存。」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趙麗芳如是說。聊完學術,我們進入產業的世界。

  【荀冠龍:讓每一次表達都飽含溫暖】

  速途網絡是基於打造新媒體運營生態的移動創意工場,專注於打造基於超級IP的粉絲生態鏈,並基於整合資源為企業提供全新的創意營銷服務,構建內容營銷的消費升級新業態。

  對於新媒體未來的發展,速途網絡COO荀冠龍也在現場做了題為《讓每一次表達都飽含溫暖》的分享。

  荀冠龍認為,新媒體終將會迎來新的變局,進入「健康穩健」下半場。雖進入2018新時代,但是有一些本質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堅守。

  憑藉在新媒體領域多年的摸爬滾打,他總結出2018新媒體發展趨勢,聚焦在內容製造、傳播介質和內容接收者三大方面:

  對於內容製造而言,有營養的內容將越來越主流;具有職業操守的內容原創者將成為真正的意見領袖;傳統的「把關人」會越來越多進入新媒體內容端。

  對於傳播媒介而言,各大新媒體平臺將會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管控;娛樂內容平臺還是繼續引跑;對優秀內容製作者的爭奪會更激烈;各平臺內容價值觀逐漸形成。

  對於內容接收者而言,對單一興趣類的功能性內容的要求增多;更喜歡深度思考的原創內容;更喜歡在私密的、重度垂直的社群裡傳播內容;原本習慣沉默的人將繼續沉默;消遣類的所謂低俗的內容依舊會大受歡迎。

  新媒體健康有序的環境需要各界人士互相借力協力來打造,在範小青主任、楊超副主任的參與下,荀冠龍建議中央民族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未來不以算法和數據為唯一標準,建立一套可以影響新媒體生態更健康、有序、向善發展的指數體系,比如《中國新媒體紅榜》。

  而這個紅榜應該由內容製造者、平臺運營者的價值理念評估體系,正向內容的輻射能力和影響力評估體系,接收者對內容和平臺的正向評估體系,社會責任評估體系四大正能量體系組成。

  無論是對學術還是產業而言,新媒體未來的發展,首先要看賽道對不對,人對不對,兩者是否完美的融合,邊走邊思考,邊思考邊走,將媒體化成一個鏈條,把所有的東西串聯起來形成閉環,更好的服務生活、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相關焦點

  • 危機中發掘契機,速途健康一站式雲服務助力企業培養「免疫力」
    速途健康團隊根據線上營銷環境的特點,聚合醫藥領域縱向、橫向產業鏈資源,利用新媒體資源為品牌構建了新的營銷場景,最大化提升線上傳播路徑與品牌方的契合度,為天晴速暢賦予情感屬性,多維度、立體化地呈現上市新藥、企業品牌的內核與精髓。
  • 安徽省學校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
    根據三方共建協議,三家共建單位將在推進學校共青團工作網絡新媒體戰略轉型、促進青年創新創業、研發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展開為期三年的合作。     楊正、葉醒獅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他肯定了安徽理工大學近年來取得的共青團工作成績、新媒體工作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要求「研究中心」要在團省委學校部和學校黨政的直接指導下,建設隊伍,完善制度,合作共建,大力推進「研究中心」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努力打造成一個服務全省、輻射周邊、影響全國的學校共青團新媒體工作「智庫」;要結合我省學校共青團新媒體工作實際,以「研究中心」為平臺,圍繞學校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理論和實踐中的熱點問題,組織力量開展應用對策研究
  • 北京師範大學成立新媒體影像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成立新媒體影像研究中心 2014-10-13 21:37:44這個新生的以微電影、網絡劇等新媒體影像為研究對象的機構,吸引了30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到場。  研究中心主任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陳曉雲擔任。陳曉雲表示,該中心首先是個學術機構,能為未來影像的生產傳播做人才和理論儲備;同時它又不僅僅是個學術機構,將來希望更多跟視頻網站、出版公司等進行合作。
  • 速途研究院:網際網路寵物市場研究報告
    速途研究院:網際網路寵物市場研究報告 (速途研究院製圖)  調查數據顯示,25-35歲之間的養寵人群居多,佔比40%。
  • 互惠互利 合作共贏 義烏市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
    2019-03-30 08:13 | 義烏商報資料圖為進一步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義烏生態文明建設,昨日(3月29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義烏長三角中心共建協議
  • 速途內參:2021年「視頻號」將迎新爆發,品牌如何找準切入點?
    作為網際網路傳播技術探究者和企業新營銷智庫,速途內參團隊通過對當下頭部視頻號的深入調查與研究,梳理總結出《企業領袖IP打造,2021年視頻號的"機遇與避坑"指南》,點明企業領袖IP打造或將成為企業入局視頻號的最先行動方向。
  • 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9日,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數字經濟、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對標分析等方面開展戰略研究與合作,為更高質量、更加精準服務黨中央、國務院決策貢獻力量。
  • 地方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摘 要: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作為一個新專業,關於其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較少。本文從內外兩個維度展開,提出地方本科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的制訂要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尤其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科現狀趨勢、人才培養目標、高校實際情況等外部因素。
  • 西安市新媒體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9月24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資訊與新媒體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科學·傳播·悅讀』高端對話」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西安交通大學資訊與新媒體學院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管曉宏正式受聘為資訊與新媒體學院建設和發展智庫首席專家。在網絡時代的潮流下,資訊傳播教育如何實現跨學科發展?
  • 論中俄新媒體合作的內容、方法與路徑
    隨著中俄媒體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和加強,可以考慮成立中俄媒體合作機構,從中俄官方媒體抽調業務骨幹組成項目團隊,採取由合作機構中心統一策劃部署、兩國採編人員分別在本國編輯加工、通過統一播發的做法,實現資源整合和報導融合。 3.拓展關係網絡 從目前網絡媒體的發展趨勢看,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關係網絡的重合疊加。
  • 虎牙與中國傳媒大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共同成立電競研究中心
    來源:一財網11月18日,虎牙公司與中國傳媒大學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中傳虎牙電競研究中心。虎牙公司高級副總裁李萌表示,「此次深度戰略合作的達成,是校企合作的又一次重要落地。一方面,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國內第一家開設電競相關專業的雙一流高校,在電競人才培養、學術建設等方面均起到了專業帶頭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虎牙公司也將充分利用自身優質資源,通過電競中心全面打造電競培訓、電競賽事、電競直播精品內容,持續發力主播培養、電競活動、電競內容社區建設,與傳媒大學共同推進產學研結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 多彩人文 | 我心目中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歡迎大家加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張晨輝,陝西省銅川市,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人文藝術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1班團支書、人文藝術學院「我和你」藝術團媒體創意部部長。由於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我從小就對新聞傳播擁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所以在2018年選擇報考了西安外事學院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通過新媒體概論、媒介發展史、網頁設計與製作、全媒體採訪與寫作、數字攝影、數字攝像與非線性編輯、網絡編輯、新媒體運營實務、媒介經營管理等專業課程,讓我系統的、全面的學習到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 網絡與新媒體
    ,掌握網絡與新媒體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能夠在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行業、教科研機構、新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網絡與電子商務企業等行業,從事網絡與新媒體的策劃、設計、製作、傳播、營銷及數位化出版、新媒體研發、電子商務、企業信息的組織與採集、網絡與新媒體內容管理及策略分析等工作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 開域集團與新華網戰略合作 攜手共建新媒體商業生態
    近日,國家級權威媒體新華網與開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數字領域雙方強強聯合,攜手發展數字新生態。此次合作,新華網授權開域集團作為其新媒體廣告資源的指定合作夥伴,未來將全面推進新華網新媒體矩陣的多場景應用與商業開發。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網絡文學研究中心成立
    3月23日下午,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一幢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徽派狀元樓裡,一群來自網絡文學創作一線、中國作家協會及國內知名高校的作家與專家學者們濟濟一堂,共同探討著網絡文學這個剛剛過了20個年頭,卻充滿活力、備受熱捧的話題。
  •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發布2030國際合作戰略
    2020年6月26日,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發布了國際合作2030戰略(DLR Internationalisation Strategy 2030),這是DLR的首個關於國際合作的戰略文件。
  • 北京城市學院與順義區委網信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10日,北京城市學院與順義區委網信辦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順義校區舉行。順義區委網信辦主任張暉,副主任周煒、王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林,黨委常委、副校長胡麗琴,黨委常委、網絡中心主任王琳參加籤約儀式。儀式由副校長胡麗琴主持。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12月24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長君、副主任劉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定武、校長曹詩權等出席儀式。雙方秉承「校研合作、務求實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宗旨,依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優勢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科研平臺優勢,通過建立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積極推進在科教融合、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教育訓練等方面共建長效合作機制,共同促進公安交通管理人才培養和公安交通管理科技事業發展。
  • 《民生周刊》雜誌社與網德天下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民生大...
    2018年4月4日,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與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授權單位北京網德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民生大數據應用平臺。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在清華、北大相關學術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技術資源和智庫資源,建立民生數據中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豐富數據資源,創新民生服務機制體制,以「促進數據平臺建設、深化數據應用創新」為抓手,推動政府民生服務理念和方式的轉變。  北京網德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大數據分析、數據安全、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的產品和服務。
  • ...002822.SZ)孫公司與穩速網絡籤署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原標題:中裝建設(002822.SZ)孫公司與穩速網絡籤署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智通財經APP訊,中裝建設(002822.SZ)發布公告,該公司的孫公司廣東順德寬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寬原科技」)與深圳市穩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