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大學的教育其中的意義又是什麼?

2020-12-13 美汽車快報

學會求知

因為角色決定了責任,現在你還是一個在校大學生,學生應以學習為重,這是無可厚非的。偏離學習的軌道,多少讓人有點不是特別地稱讚你,除非你選擇了一條道,並堅持走下去,未來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那麼反觀之,你當初讀大學時的非主流,就是一種值得褒揚的。

在大學裡,學習能力的增強比學到了多少知識更加重要。因為大學的時光十分寶貴和有限,終究有一天我會長大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一旦步入社會,沒有老師的循循善誘,沒有同學的辯駁爭論,如果你不懂如何學習,那麼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就會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些壓力。因此,大學裡,要培養一種熱愛學習和會學習的習慣。

學會生活

學習是為了過一種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生活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和歸宿。生活除了衣食住行,還需要有精神的享受。物質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精神的愉悅缺是很難在短時內做到的。精神的品質和德行需要在長期與生活的親密接觸和感悟中慢慢體會之,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價值,對自我的認知都是人主觀意念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生活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習慣於過一種富足生活的人,也要能過一種簡單而平凡的生活。有些人住豪宅也是一生,有些人租房過一人,無論怎樣的生活境遇,都是生活本來的真實寫照,我在此並不是說一種消極、甘於過苦日子的生活觀,而是提醒我們,當某一天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平和不理想待遇時,我們能放下從前的幸福,樂於接受現實生活的殘酷,去過一種比之前有些不滿意的生活,雖然有點苦和累,但我們能堅持生活,最後又通過自我奮鬥,找尋到一種更優裕的生活。這就是生活本身的複雜多變所帶給我們人的感受。學會生活的含義就是習慣和適應這樣的變化。

學會共同生活

人是群居的動物,人具有社會性。沒有人可以離群索居,獨善其身,不管你是否願意融入這個世界,但是你已是一個人,你就必然受社會的影響。因而,交往就成為人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家人的陪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進入學校讀書,於是我們又認識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當我們學業完成,離開校園時,我們來到了工作單位,就又認識了新的同事、領導……

綜其一生,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環境、不同時空中,與各種人交往。在我們最黃金的時刻,也就是我們的大學四年,一定要多結交優秀的老師和同學,這些人脈資源很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事業的重要支撐和寶貴財富。通過參與社會性實踐活動、興趣愛好和寫博客等方式,擴大人際交往的圈子,增強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對世界和現實生活的認識能力和理解力,從而形成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或者說,學會做人,一個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實現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過程。從自然人到社會人,不僅需要文化知識,更需要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現代社會中,競爭十分激烈,生存的機遇和困難並存,面對的需要處理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只滿足於念過多少書、取得什麼文憑、獲得什麼證書是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的,甚至連生存都會發生困難。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有這方面的準備。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們接受大學教育,實際上是要讓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能夠去評判自身的幸福與周圍的人是如何密切相關的。這樣,我們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將不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我們在實現自身抱負的同時也促進社會和諧。

我們接受大學教育,是要讓我們有成為未來領導者的理想與勇氣。因為推動社會更好地發展最終還是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承擔的。

我們接受大學教育不僅是一次大規模系統的知識接受,更是一次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此期間,我們完善了人格,明了了生命的意義,知道了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我們的能力越大,我們的責任也就越大。

大學教育的意義還在於它培養了大學生們的眼界、價值觀。培養學生眼界的大學校園,決不容世俗化,也不容急功近利。

現在很多單位招人都追求高學歷,非碩士、博士不能進入。媒體還激烈地抨擊了這種現象是人才浪費。不過,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對人才的尊重和對高等教育的肯定呢?因為,這表明了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的嚮往,對高等教育的認同。

所以,問題不在於我們的每個學生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問題在於每個學生能否形成這樣一種理想: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國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每個學生要有推動社會進步的能力與決心,並且樂在其中。

我們要為受過的教育確立一個普遍的意義,即接受高等教育是為了完善我們自身。

大學教育激發著學生對於科學、處事原則和方法的想像力,並以此照亮學生的思考過程,使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長久的重要意義。當整個社會氛圍都為開展大學教育提供有利條件的時候,特別是大學生自身對之有一個明確認識的時候,大學教育的前景會進一步光明起來。這將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會促進社會智慧的發展。

從為了生存的學習目標到為了人格健全的學習目標,從單一目標到創造出一個更寬泛的、對個人與社會更有意義的學習模式,這樣的轉變是不同尋常的。

為了社會的發展,為了個體未來的成長,對大學教育意義的深化與升華具有重大的正向價值。雖然大學生畢業後都需要工作,但大學教育決不能淪為單純的職業教育。在大學裡接受教育的人,也不應過分關注未來就業,因為那不是大學教育的初衷。我們應在大學校園裡盡力完善自身,健全人格,為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而學習。

大學本身的意義就不是為了找工作。那種上了大學就有高工作的思維,是80年代大學生國家管分配的時代留下的」後遺症「。當大學錄取率達到74.3%的時候,畢業即是失業就不足為奇了。

大學的意義在於:可以給你一個自由的時間去好好思考。到底是跟大多數人一樣,虛度?還是找到自己的目標去奮鬥?

畢業就失業的現象是兩方面造成的:第一,畢業生人數眾多,沒有一技之長是無法在社會上一下找到好工作的。第二,學校教育相對理論性強,和社會實踐的結合不夠緊密,導致學生的獨立解決工作的綜合能力比較弱。

畢業就失業,只是個別的並不是所有的,如果大學都這樣,畢業就失業,那還有誰去讀大學呢!但我們必須面對的是清華北大就業率和薪資率,就是高一些!而三本院校也有一些學生也能拿到八九千的工資!所以說這個社會還是靠能力吃飯的一個社會!

再說大學也不是全能的,你自己不去努力找工作工作,怎麼可能到你面前你自己不努力,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或者有能力,怎麼又可能找到工作的!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是最幸運的,也是我們的最不幸。

其實我覺得現在這種情況真心不多。其實你可以去看看,很多的大企業,好企業都在招人,真的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我在大四就已經籤署了一家國企。畢業後順理成章的就去了,我覺得並沒有多費勁。而更多人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卻還要拿著大學生的架子,嫌這個工作累,嫌那個工資低,什麼也不肯幹,自然畢業等於失業。大學教育的意義,樓主你去你的小學同學群看看,再去大學同學群看看就知道意義在哪了。

相關焦點

  • 大學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將大學教育僅僅當成獲得工作的一種途徑,這是一種低級、淺薄的職業觀和教育觀,它沒有考慮到教育對人人性格發展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學習經歷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教育意味著一種投資,一種個人力量的投資。年輕人從這種投資中獲得一種人生力量--一種知識創造的力量。這種力量包含兩方面:思考的能力和意志的力量。
  • 讀大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曾任教耶魯大學的教育評論家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探討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值得站在人生新階段路口的年輕人咀嚼深思。「投資報酬」——現代人談起大學時,經常冒出這個名詞。花多少錢讀大學,讀了大學又可以讓你賺多少錢,諸如此類。大概沒幾個人會追問讀大學應得的「報酬」究竟是什麼吧?是賺更多的錢嗎?
  • 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在書中,我談論了很多我希望在自己上大學時能有人激發我去思考的問題——比如說,大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當時的我與很多今天的孩子一樣(當時的孩子也一樣),像個殭屍一樣走進大學校園。對你們來說,大學是一片空白。大學是「接下來要考慮的事」。你去上大學,學點兒東西,然後再去做很多其他事情,比如說很可能去讀個研究生。
  • 什麼是中國高校學科評估?其中的級別代表什麼意義?
    學科評估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
  • 不知道教育的目的和意義,而接受的教育,有什麼意義?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讀大學的時候,不停地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今日之大學較往日有何不同?接受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其實都不是,這些只是附加品。我們通常所說的教育實際上是非常狹義的,只相當於古代的「教」一字而已,更多的是學校教育,也就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和階級所需要的人。那麼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 籌建大學校史館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籌建大學校史館的實際意義是什麼?隨著校史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包括大學、中小學校在內,很多院校都有籌建校史館的準備和計劃。那麼,為什麼要籌建校史館呢?對於學校本身而言建設校史館的意義何在呢?
  • 科學網—大學人文教育的意義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學,不僅要培養出大批的科學家、工程師、律師、會計師和計算機專家,更應該塑造出睿智的靈魂,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崇高的道德情懷的健全人格。換言之,大學不僅要培養專業人才,更應該培育人。在任何時候,對於大學來說,陶冶性靈都是比造就專家更為重要的事情。
  • 大學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難道考上大學接受大學教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找到一份賺錢的工作嗎?之前有很多人說考上大學的意義就是為了錢,為了知識,為了人脈,為了思維,這些都沒錯,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都沒有說到。不知道之前有件事大家還記不記得?
  •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裡在媒體中看到幾位大學教授對中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批評。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聽到學生說「要去金融公司」,深感憂慮的他說「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他們幾位的觀點總結起來,可以看成是對中國大學教育(或者至少是精英大學教育)價值觀的批評: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就業是不是大學的首要目標?精英畢業生該考慮什麼樣的職業發展道路?我對前輩們的看法有些不同意見,寫出來和大家討論。    其實從感情角度說,我支持幾位教授的憂慮和呼籲。
  • 古往今來教育為重,教育意義究竟是什麼?
    教育意義究竟是什麼?中國教育服務網(木木)自古以來,中國就比較注重教育,於是有了校、庠、序、國學、鄉學等被受教育的且最後被叫做學校的地方開設且延續至今。中國人從古代開始注重教育至今更是將教育放在第一位那麼意欲何為呢?周恩來曾經回答了「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問題,且為著自己的答案終究是做了一番事業。那麼,周總理為什麼能夠成功且受人敬仰呢?從教育的方面來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是這樣教育造就了他強國的觀念。
  • 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想到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上大學前覺得考上了大學自己的前途就一片光明,然而進入大學校園才發現不是那麼簡單,到了大學有的人是努力的,有的人則放開了玩兒,你會發現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各自的主見和厭惡,很難去交到真心的朋友,不再像初中高中那樣純真了。
  • 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的意義在於讀大學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學以致用,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讀大學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掙錢多,也並不只是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大學的意義是讓人作為有獨立思考的人,是讓稚嫩的心靈變得成熟,是讓人開闊眼界,讓淺薄的人變得厚重,讓浮躁的心變得沉穩。
  • 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什麼樣的大學是好大學?
    偉大的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這本書中詳細闡述了他的教育本質觀。那什麼是教育呢?今天就請跟隨哲學詩畫來詳細看下。教育——滿足學生精神需求與靈魂升華!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處於平等的地位,那麼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到:首先,教師在教學的地位中絕不可以高高在上,應該將學生視為傾心交流的朋友。其次,教師必需是有準備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那麼在對話交流前必需要有準備,教師是帶著一連串的問題和策略走入對話情景中的。
  • 如果教育沒有目的,那麼教育沒有任何意義
    說起教育,我們能想到很多內容,但如果沒有教育的目的做出發點,那麼一切都是空洞的。今天小蔚就帶大家和英國教育家、數學家懷特海一起,思考教育的目的。懷特海先生基於教育的實踐與思考,提出了他關於如何避免教育思想僵化的建議:「不可教太多科目」;「所教科目務須透徹」。用我們今天的教育理念來理解,就是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不可盲目學習,要學有所用,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美國創新學校HTH的項目制教學,與這一理念不謀而合。
  • 本科讀迪肯大學的意義大嗎?申請要求是什麼?
    迪肯大學創建於1974年,是澳大利亞的頂尖大學之一,為國內外70,000多名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教育。
  • 聲音:中學歷史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不管你信不信,原因是:二十歲時我在上大學,大學沒有歷史課。我絕無意否定我們的歷史課教育,它普適、嚴謹,對於大眾基礎教育來說,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我只是在想,能不能做到更好?如果跳出課堂,歷史會變成什麼樣?還會這麼高冷嗎?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能把一門知識學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他到底有多感興趣,除此之外的因素全是扯淡。
  • 教育/上大學的意義在於社會人格的養成
    上大學文化意義,在於社會人格的養成李敬澤:我們中國過去的古典教育,古典知識沒有多少,就那幾本書,主要是在教做人。我們現在的教育不大教做人,作為一個社會人,一個今後要正當生活的人,應該是怎麼樣的。我們在生活中自己摸索順了,境遇也順了,這人還算順溜。如果自己擰巴,境遇再不順,這人就成擰巴精了。
  • 大學的意義——全球教育面臨挑戰
    文/甘陽面對21世紀頭二十年日益紛繁複雜的世界,大學的意義何在?開門見山地說,我認為從奮戰在教書、育人和科研一線的大學教授,到位高責繁、負重前行的大學校長,如果大學裡的種種風氣眼看著正在走上歪路,你能把責任都推到莘莘學子身上嗎?我是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如果新雅書院的風氣不像話,我當然是第一責任人。
  • 高學歷應聘高薪保姆,大學教育的意義在哪裡?
    只要自己認可的正當事業,沒有什麼不可以。這讓人聯想到如今流行的畢業即失業的說法,二者一結合,催人深思:上大學還有必要嗎?上大學的意義高等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工具性與人文性。通俗地說,就是幫助人找到好工作,與幫助人修煉人格。如果說上大學是為了讓自己躋身精英,根據耶魯大學的經驗,更重要的是為人處世。
  • 沒了生命,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經濟停擺下行,學校停課,每個人的身心都面臨挑戰……近日不停接到父母家長的求助,疫情把孩子憋壞了,也把家長折騰瘋了。正趕上要做系統的線上父母課堂,於是我就開始了系統的調研和準備,尤其是針對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因疫情調整的教育學習方式,對孩子學習、對親子關係的衝擊大大超乎我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