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粉絲紀念約翰·列儂遇刺40周年 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管控

2020-12-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據法新社紐約12月8日報導,已故著名搖滾歌星和前甲殼蟲樂隊成員約翰·列儂的粉絲當地時間8日聚集在紐約中央公園,紀念他遇刺40周年。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的管控。

報導稱,人們在紀念活動現場擺放玫瑰、雛菊、照片和一株小的聖誕樹,一名吉他手彈奏著甲殼蟲樂隊的名曲,大家又唱又跳。列儂的兒子們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他致意,發表列儂生前的照片。甲殼蟲樂隊另一名歌手保羅·麥卡特尼和鼓手林戈·斯塔爾也發文紀念。

據報導,現年87歲的小野洋子發表了一張列儂生前戴過的破碎並沾有血跡的眼鏡的照片。她說:「自約翰·列儂於1980年12月8日被槍殺以來,美國已經有143.6萬人死於槍下。」當年40歲的列儂剛剛告別5年的奶爸生涯,重新開始音樂創作。他和小野洋子在返回中央公園附近住所的路上被一名粉絲槍殺。(編譯/王軍)

 

相關焦點

  • 樂迷紀念列儂逝世40周年
    【新華社微特稿】一些樂迷8日來到美國紐約中央公園,紀念40年前在附近遭槍殺的甲殼蟲樂隊前成員、英國音樂人約翰·列儂。美聯社報導,樂迷們來到中央公園「草莓地」,在地面馬賽克鑲嵌的英文單詞「想像」周圍擺放鮮花、唱片和列儂的照片等物品,紀念列儂。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12月8日,是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文 | 張芷菲 梁晨編輯 | 王卓嬌1980年12月8日22點49分,紐約的Dakota公寓前槍響五聲。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然而,這段愛情也成為了披頭四樂隊解散的重要催化劑。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中新網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 (1/3) "← →"翻頁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披頭四歌手鮮為人知的15張照片
    約翰·列儂出生於 1940 年 10 月 9 日的利物浦,直到 1980 年 12 月 8 日去世,至今已經過去了 40 年。這位前披頭四樂隊成員是在美國 Dakota 公寓自己的家門前被其瘋狂的粉絲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連開四槍所殺害。
  • 陳奕迅翻唱的這首《love》是約翰·列儂對小野洋子滿滿的柔情
    >只有,愛but 《love》這首《love》也是列儂最純粹、最真實的歌曲之一這就是《love》所在專輯的封面小野洋子靠在列儂的懷裡>也被稱為他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專輯上世紀60年代列儂所在的披頭四樂隊在英美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彼時的小野洋子也活躍在美國的前衛藝術圈兩個的靈魂各自閃亮
  • 小野洋子,終於明白列儂為什麼愛你如此痴狂
    小野洋子1980年12月8日,全身赤裸的列儂,蜷縮依偎在洋子身旁,為《滾石》雜誌拍攝了封面,5小時後,列儂遇刺。這是列儂生前最後一張照片,與他最心愛的洋子,凝固在了時間的畫框裡。提起小野洋子,我們知道她是列儂最愛的女人,知道她是世界最著名的遺孀,她的名字永遠和列儂緊密地聯繫著,就像這張照片一樣。但我們不知道,即使拋開列儂,這個女人也有她不平凡的一生。
  • 利物浦市新文化地標將以小野洋子列儂的名字命名
    利物浦大學近期宣布了其新的2210萬英鎊的教學和表演設施的名稱-Yoko Ono Lennon Centre(小野洋子列儂中心)。 該名稱的宣布標誌著利物浦市為利物浦地區提供新文化地標的夢想邁出的重要一步。
  • 別叫她列儂的遺孀 請叫她藝術家小野洋子
    1980年,小野洋子的第三任丈夫,披頭四靈魂人物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就是死在了瘋狂粉絲的槍下,一段曠世愛情也隨之消隕。在傳統意義上,金色代表了男權,貼金也是一種男性的佔有欲思維,而梯子是不具備感性特質的工具,沿著金梯子攀登至最高處,順便也把男權社會踩在腳下,這很符合小野洋子一貫的女權主義野心。梯子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有關洋子與列儂的情感羈絆,即便她曾多次表示,在談論她的作品時最好忘掉列儂的名字。
  • 小野洋子與列儂的瘋狂藝術:床上和平
    「一杯充滿性慾的怪味雞尾酒,尖銳,異於常人」,列儂這樣評價他的摯愛小野洋子,他們在一起的14年,做了無數令世界瘋狂的事情。5000公裡外,列儂與小野洋子正在阿姆斯特丹希爾頓酒店總統套房發起著名的「床上和平」行動。3 月 25 日,這對夫婦穿著睡衣躺在床上整整七天,房間裡貼滿了反越戰標語,全世界的媒體像美軍的「B-52轟炸機」一樣投入對這場行為藝術的「直播」。
  • 約翰-列儂遺孀小野洋子專訪:我一直是我自己
    --「我一直是我自己」    近日,約翰.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在上海舉行了首個中國個展。19 時40 分許,棺材的作者——小野洋子終於站到了可當代藝術中心的三樓天台上。  在雨夜和高樓的襯託下,這位「搖滾之父」列儂的遺孀變成了一個小黑點。白帽、黑衣,這位戴著比王家衛還大的墨鏡,比王家衛年紀還要大幾十歲的女藝術家俯身出場,熱烈地喊了一聲——「我愛你們」。此後,她拿出LED 燈,打出「小野秘語」——「我愛你」:按燈,閃一下是I,閃兩下是love,閃三下是U。
  • 約翰·列儂逝世40年:那一天我就在現場
    馬克·大衛·查普曼在約翰·列儂回到達科他公寓的家途中開槍打死了他。 列儂還一直定義著我的職業生涯。我做一名廣播記者已經超過40年了。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約翰·列儂是誰?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早年生活
  • 40年出生,40年輝煌人生,逝世40年,向約翰列儂致敬
    報導News| #資訊InfoBy 大水花今年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逝世4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Rolling Stone》雜誌的首期封面人物,Rolling Stone大水花《Rolling Stone》1981年1月刊ebay故事回到1980年,約翰·列儂被槍殺的那一天。1980年的12月8日,對於列儂和小野洋子來說是特別忙碌的一天。
  • 約翰·列儂曾參拜日本神社 與軍國主義無涉
    約翰·列儂是該樂隊的靈魂人物,也是搖滾音樂史上最出名的歌手之一。曾經,有日本媒體稱他的音樂代表作《幻想》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參拜日本靖國神社。 日本外文評論家加瀨英明在《約翰·列儂為什麼會招惹神道?》一書中寫道:「約翰·列儂和妻子小野洋子兩人一起參拜日本靖國神社、伊勢神社,是小野洋子將約翰帶入了神道世界。」
  • 列儂洋子愛情將登大銀幕 《花神咖啡館》導演執掌
    約翰·列儂 小野洋子1905電影網訊 曾經成功執導了《涉足荒野據了解,他將執導一部以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愛情故事為主體的影片。據了解,在這部電影中,編導將會使用大量列儂的音樂來推動故事進展。可謂是相當有看點。約翰·列儂是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成員,同時也是搖滾音樂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小野洋子是日裔美籍音樂家、先鋒藝術家。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一生都充滿著傳奇的色彩,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也一直是搖滾歷史上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 沒有小野洋子的《Rock and Roll》,有列儂和另一位山東姑娘
    ,除《Walls and Bridges》外又一張找不到小野洋子印跡的唱片。而如果再算上那張偉大的專輯《Imagine》,這三張專輯也是列儂11張個人專輯裡,僅有的三張封面沒有小野洋子的專輯。
  • 列儂離世40年,「夢做完了,一切還是老樣子」
    今天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去世40周年的日子。如果活到現在,他應該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80歲老人了。也許他依舊活躍在舞臺上,也許他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1980年的這一天。
  • 梅根和哈裡是翻版的小野洋子和約翰·列儂,網友:可笑至極
    一位身體語言專家甚至將哈裡和梅根與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作了比較。如果哈裡和梅根真的是這一代的列儂和洋子,願上帝去幫助美國的年輕人吧!自從梅根·馬克爾和哈裡王子決定放棄他們的皇室職責後,他們的粉絲群意見分歧非常大。
  • 英國搖滾歌星約翰·列儂漫像
    出道年齡:20歲 嗜好:詩歌、畫畫 喜愛的食物:果凍,咖喱 喜歡的飲料:威士忌,茶 音樂上的愛好:傳統搖滾(節奏與藍調) 事業野心:變得有名有錢 家庭:父親Freddie,母親Julia,妻子Yoko(小野洋子
  • 約翰·列儂:倒在歌迷槍口下的藝術家
    與此同時,列儂和前衛藝術家小野洋子的戀情進一步惡化了成員間緊張的關係,他堅持在錄音時把她帶在身邊,不顧樂隊不帶女朋友們進錄音室的共識。  1969年9月20日,列儂向其他成員宣布了自己退出樂隊的決定,但同意先不公開以防影響新專輯《Abbey Road》的銷量。隨後,麥卡特尼於1970年4月10日向公眾宣布了自己退出樂隊的消息,一周後他的首張個人專輯《McCartney》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