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2021-01-10 父母堂

一到四月底五月初,很多人都為孩子幼升小的事情很頭疼。我身邊一個朋友的兒子剛好今年下半年就要升小學,這些天她非常焦慮。這份焦慮不僅來源於自己,也來源於身邊其他家長,都在盡全力給自己小孩找最好的小學,也不斷拉著孩子四處上補習班。

無意間發現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展現了大部分家長最真實的樣子。

作為一個媽媽,什麼時候你最焦慮?

有個答案是,剛生完孩子的你,面對整日都在哭泣的嬰兒,鏡中的自己狼狽不堪,沒有人能搭把手,那個你感到焦慮無比;

還有個答案是,身邊的媽媽都在談論自家孩子的補習班和特長,而你家的孩子休息日只會玩得滿頭大汗,這樣的你焦慮感也油然而生。

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給我們展現的,就是一群焦慮的父母。這部記錄片真實記錄了在實行全民精英教育的大環境下,香港的父母想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這到底是部怎樣瘋狂的紀錄片?

二胎媽媽: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Irene是一位二胎媽媽,頭胎是個兒子,最初想給兒子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直到他1歲半才開始聯繫學前教育,沒想到發現兒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面對第一個兒子的現狀,Irene覺得很後悔,她表示因為當時不想當「怪獸媽媽」,給兒子施加負擔,所以什麼也沒有為兒子準備。

這一點在Irene帶著大兒子去面試幼兒園的時候格外深刻,因為沒有刻意操練他,兒子根本比不上其他孩子,沒有幼兒園願意接收他。因為當別人家孩子6個月大在上遊戲課程時,Irene的兒子還躺在地上玩。

如今Irene懷上了二胎,現在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地培養這第二個孩子,讓ta可以贏在子宮裡,已經做好了準備。

此時Irene的丈夫覺得孩子太早上學很可憐,但卻被Irene一頓反駁: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媽媽們:孩子一定要贏在子宮裡

紀錄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幾個媽媽坐在一起討論自家孩子的出生月份,有位媽媽說,那些出了名的競爭激烈的好學校,1年只收10個孩子,對孩子的出生月份都有限制,規定必須要1月份生的。

在上幼兒園前能從1數到幾還不是最重要的,什麼時候受孕、什麼時候出生才是硬條件。

對此,這些媽媽們有句金句:要贏在射精前,稱只要精確計算好射精時間,就可以保證孩子正好在一月出生。

媽媽們還一起盤算了孩子的上學之路,為了要進好的大學,就要進好的中學,那就有好的小學,最開始的,就是要進好的幼兒園,甚至還說到了育嬰院。

最後媽媽們得出了結論:孩子一定要贏在子宮裡。

孩子們的起跑線,從在子宮內孕育成一枚胚胎時,就開始了。

高度競爭下:家長使出渾身解數

紀錄片中,某教育機構的創始人表示:現在的香港教育制度就是如此,有很多的競爭。家長或者孩子不認同、不喜歡都沒用,因為改變不了這樣的現實。對於心儀的名校,名額很少,想讓孩子進的家長卻很多。

某幼兒園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父母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心儀學校,不惜放棄自己的工作,去面試當學校的校工。

紀錄片中出現的Sharoni今年37歲,是位高級秘書,兒子五歲半,就讀於名校幼稚園,很優秀也很能說。目前得到的榮譽有北京大學頒發的普通話證書,拼音能力也達到了小學水平。

在他擁有這麼多成就的背後,是父母沒日沒夜的操心和栽培,家庭生活的中心只有兒子。

可怕的現實是,想要活得瀟灑就不要生孩子。

有一位女士稱:在香港只要不做兩件事,就可以活的很瀟灑,一是不要買房子,二是不要生孩子。她覺得買房子會被銀行債務綁住,生孩子那就會被社會綁住。

爸爸們:不要給壓力

相比較媽媽們主張要不停地學習,較多爸爸們覺得不要給孩子那麼多壓力才好。

紀錄片中有出現一部分爸爸的聲音,可以發現他們對如今要贏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方式並不完全贊同。

「現在很多家長都被當成了傻瓜,東搶西搶的,像瘋子一樣。」 他吐槽這個現象就像殭屍效應,即使不想做殭屍,在這個氛圍中也很容易被同化。

「商家鼓勵你從孩子剛出生起就不停花錢,但是在花完這麼多錢後,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呢?」

有位爸爸舉例了自己的小學同學,一個從小就很優秀的同學,但在長大後就變得很平庸、中規中矩;但整天調皮搗蛋的孩子,現在成為了經濟學教授。所以小時候優秀的人,優秀並不一定能陪伴ta一生。

「大人之間的戰場現在轉移到了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讓孩子去學很高大上的興趣,比如豎琴、高爾夫或騎馬,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家看起來更體面。」

「現在孩子上的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或者說成為了一個門檻,鋼琴課、遊泳課被看得很低級,只能和學習高檔課外活動的人做朋友。」

紀錄片的最後,有位女士大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她覺得為什麼讓大家對孩子的起跑線有這麼大壓力,歸根結底還是媽媽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這個紀錄片一經流傳,在網上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陽光的味道

現在的小孩子太累了,如果可以選,他們估計不想被生出來吧。

@梁先生

我覺得贏在起跑線是一句被太多人追捧的話,看似真理卻是謬論。人生是一個長跑而不是短跑,任何階段都會影響人的一生。

@Eleven

孩子不會贏在起跑線上,人生每時每刻都會出現不同的起跑線,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力,還有強大的內力。

雖然這部紀錄片所說的情況發生在香港,但從實際來看,內地很多大城市中也有這種現象,學區房、各種興趣班……

「不進步就是退步」,這放在孩子身上成了一句勵志的名言,一個四五歲的孩子,過得日子可能比常年加班的上班族都安排得更緊湊。

父母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有更強的競爭力。但是這種過早地把孩子扔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真的能保證孩子以後一定能成功嗎?我相信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對於小花的教育,有很多時候我也是看到別的家長都在做了,那我也只能這麼做了,大家都在奔跑,你不跑可能什麼都拿不到了。

去年有給小花報過一個演講課,每次去上課,她都會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我會乖乖的。」 小花總以為我帶她去上課後離開,就是不要她了。大多數的孩子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學這些東西,只知道這是父母要求我的,那就只能去做了。

在本該快樂享受童年的時光裡,孩子總是背負了太多的學習壓力和父母的期望,不停被對比。長大後,回憶童年時,每個人都會有遺憾吧。

看完這部《沒有起跑線》,我也給自己帶來了新的思考,在為了孩子好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再想想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鼓勵、安慰、傾聽……或許這些比一味地督促孩子向前跑更重要。

對於孩子的起跑線你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討論

相關焦點

  •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紀錄片裡,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二胎媽媽lrene,她的大寶一歲半了,二寶還在肚子裡。 她說,因為生第一個孩子毫無準備,現在感覺兒子與同齡小孩相比,竟然落後一大截,導致兒子到現在還沒有被幼兒園錄取。 啥?一歲半就要送幼兒園?小莉忍不住想吐槽這個節奏帶得有點快,結果這位二胎媽媽在放狠話——妹妹要贏在子宮裡!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贏在子宮裡?孩子早期教育怎麼做?
    贏在子宮裡香港怪獸家長從子宮就開始比拼,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真實地記錄了香港父母一切拼到底的風格。其中一位二胎媽媽Irene更是揚言要贏在子宮裡,因為頭胎兒子一直放養,到了要入幼稚園才發現,一切都落在人後,沒有一家好的幼稚園可以入學。Irene告訴紀錄片導演,好的大學依靠好的中學,好的中學依靠好的小學,好的小學就來源於幼稚園。
  • TVB育兒類真人秀 香港媽媽:要孩子贏在子宮裡
    但競爭會找上你」作為廣告標語,引發網友熱議後,6月20日晚,香港TVB一檔真人秀節目《沒有起跑線?》首播後,香港媽媽的一句要子女「贏在子宮裡」及「贏在射精前」,隨即又引發香港網友大規模討論,慨嘆「香港的小孩子真的好慘」、「贏在子宮裡,倒在幼兒班」。
  • 從子宮開始準備:看香港紀錄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有多瘋狂?
    近日,香港TVB紀錄片揭秘香港幼升小有多拼:「從子宮開始準備」。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香港家長為了孩子「幼升小」,從懷孕開始準備。名校只收一月份出生的孩子,所以要算好月份什麼時候懷孕。爸爸為讓孩子進好幼兒園,放棄自己工作去面試當校工。妥妥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
  • 「大號練廢了」的二胎媽媽: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魔幻的超前教育
    「大號練廢了」的二胎媽媽: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魔幻的超前教育在屯門媽媽圈裡,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要讓孩子贏在射精前。當地的幼兒園入園年齡最小是兩歲零八個月,而一到四月出生的孩子呢,生日大一些會比其他小朋友更聽話懂事,這樣也會更受老師的喜歡。有些媽媽們為了讓自家孩子擁有這樣的「優勢」,選備孕期時就會特別謹慎,一定要算好孩子的出生日期再受孕,讓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領先了。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告訴你香港的教育有多拼
    《沒有起跑線》這部片子主要就是記錄了香港家庭們如何在寶寶出生的時候給Ta進行教育,在幼兒園到上小學這段期間,費盡心思給孩子安排各種學習,為了獲得「完美簡歷」。在紀錄片裡面,有一個媽媽叫Irene那年27歲,二胎5個月。
  • 贏在子宮裡!中國這部「起跑線」比印度的更真實更瘮人
    印度的《起跑線》火了,在《頭號玩家》的強勢碾壓下,它並沒有成為炮灰,公映三天輕鬆過億。這部印度電影聚焦升學難題,也像是講述中國人的故事。都想贏在起跑線,中國印度概莫能外。看看國內遍地開花的早教班就知道了。
  • 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在兒童教育上香港媽媽也瘋狂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和輔導班為孩子補課的最強大的理由。很多人可能覺得,應試教育只是大陸學生的壓力。但其實在很多發達國家,像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小學生為了升學考試,為了進入名牌大學、優質中學甚至小學,同樣要承受名目繁多的補習班。太遠的就不說了,看看我們的香港,這裡的媽媽同樣為補習而瘋狂。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因為不管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順其自然做學習準備,其中的承受主體都是孩子。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一點——孩子對於各種培訓班感不感冒如果孩子對於各種培訓班,書畫培訓很是牴觸。家長趕鴨子硬上也沒有用啊,只會適得其反,兩邊學習(指小學教育)都討不了好。在孩子對培訓班沒有興趣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強迫了,就順其自然地做好本職的學習就好了。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之前,家長們應該看看這幾個內容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幾年,最常掛在家長嘴邊的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謂的起跑線就是從以前的學習第一變成了現在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瘋狂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把本該自由快樂的童年安排的滿滿的。
  • 大寶不想做怪獸家長,二寶卻想贏在子宮裡,是什麼讓香港媽媽焦灼
    說起來,朋友家的兒子可樂生日正好卡在9月初,很尷尬,鄰居家娃是8月中旬,和自家娃一起長大的,但是鄰居家娃9月份就可以入小學了,他的媽媽給他買了新書包和一些學習用品,那個娃也興高採烈地向可樂宣布,他要成為小學生了。可樂一聽都不高興了,磨著他媽媽也要給他報名。
  • 管他贏在「射精前」還是贏在「子宮裡」| 好媽媽,我們慢慢來
    前段時間上海幼升小試題事件霸佔了好幾天熱點話題,小朋友的試題難,家長的試題更難,甚至於還有「查三代」的調查問卷.吃瓜群眾唏噓不已。沒想到過了幾天,香港TVB記錄片爆出的「贏在子宮裡」「贏在射精前」的超級概念,再一次刷新了育兒焦慮的新概念。且不說這個題目如何讓人驚駭,內容更是虐心。
  • 教育要贏在「子宮」裡?精細教育和快樂教育下,跨代貧窮如何產生
    教育焦慮已是目前社會的普遍現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被很多父母視作一分責任,在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一位二胎媽媽就毫不遮掩的說:「現在教育已經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問題,而是要贏在子宮裡。」同齡的孩子能夠如此出眾,並非天資出眾,而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半歲的時候就開始張羅各類培訓班。為此,這位懷了二胎的媽媽,為了不重蹈覆轍,女兒還在肚子裡就已經跑過五六十所幼兒園,詢問入學的相關條件。回到家裡,也不閒著,拿出英語繪本,開始胎教。
  • 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原來這是個偽命題?
    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入學前就上各種早教班、課外班,要做到語數外樣樣精通,琴棋書畫樣樣不落,感覺讓自己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就是人生的贏家。但是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一個人要跑上幾十年甚至超過百年,起跑線相對而言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我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未出生就「被競爭」的孩子有多累?
    香港TVB電視臺做過一檔叫《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裡面香港父母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因為香港教育競爭激烈,所以香港媽媽就有這樣一種想法,她們覺得要考到好的大學,就必須考到好的中學,考到好中學就必須考到好小學,而要進入好的小學就必須進入好的幼兒園,要進入好的幼兒園就必須去好的學前班。在紀錄片裡,有一個媽媽,在準備兒子面試幼兒園學前班時,驚覺兒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決定讓二胎寶寶贏在子宮裡。
  • 懷孕症狀都有,醫生卻說子宮裡沒有孩子,當心是假性懷孕
    文|淘媽歡歡婚後一直在備孕,已經快一年了還沒有結果。前段時間她經常噁心、嘔吐,還感覺渾身乏力,老公說「是不是懷上了?電視上演的那女的一吐就是懷孕了。」歡歡自己一想覺得應該是,大姨媽也好久沒有來了。於是他們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裡人,家人也都替他們高興。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吃完飯後,他有些抱歉地對我說到,快要開學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家長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幫他們的孩子分一個好班。我有些好奇地問道,現在小學班級就開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了嗎?他笑笑說,那倒沒有,只是有些老師資格比較老,而且往年教出的孩子的成績也還不錯,所以家長們就想讓他們的孩子去這些老師的班上,這些家長的本意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他又笑著補充了一句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 懷孕症狀都有,醫生卻說子宮裡沒有孩子,很有可能是「假性懷孕」
    毛毛婚後一直在備孕,已經快一年了,但是還不見好消息,前段時間他經常犯噁心嘔吐,並且還伴隨著渾身乏力,老公就說是不是懷上了電視上演的那女的一吐就是懷孕了,毛毛自己一想覺得應該也是姨媽都好久沒來了,所以他們就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裡人家裡人也都替他們開心。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如果道理是這樣的,那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教育也是如此,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自己的子女。這樣子女也會回饋給父母同樣的愛與信任,成為更好的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首先可以去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他的自理能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切的學習都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就都會變成空談。
  • 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
    導讀: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