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豆包奶奶育兒經」
早上過馬路等紅綠燈的時候,旁邊的有個騎電摩的媽媽帶著自己的女兒,孩子也就是剛上幼兒園的年紀,背了個「XX培訓學校」的粉色書包,小手緊緊抓著媽媽的衣擺,坐在車後座打瞌睡。
有一對老年夫妻,也注意到了這個小姑娘,而兩人的對話會刺痛很多家長——
大媽:這大清早的,周末也不讓孩子睡個懶覺、玩一會,早早地就送去補習班了。
大爺:嗨,現在的家長不都在強調「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嘛。
大媽:啥起跑線啊,你投胎就輸了,再努力有什麼用。
大媽的話讓人很沮喪,但就「起跑線」來說,很多家長都是在大環境的助推下,並不富裕卻依然每個月緊衣縮食,把能報的早教課都給孩子報了。
在屯門媽媽圈裡,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要讓孩子贏在射精前。
什麼意思呢?當地的幼兒園入園年齡最小是兩歲零八個月,而一到四月出生的孩子呢,生日大一些會比其他小朋友更聽話懂事,這樣也會更受老師的喜歡。
有些媽媽們為了讓自家孩子擁有這樣的「優勢」,選備孕期時就會特別謹慎,一定要算好孩子的出生日期再受孕,讓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領先了。
小劉就是這個媽媽圈的一員,一開始生大寶時,她堅稱自己一定不要做那種「變態」的強勢媽媽,不會逼孩子上各種早教班,結果到了入園測試那天她卻傻眼了,別人家的樣樣都比自己家孩子強。
一問才知道,人家半歲就上早教班了,而那會自家娃卻還在家裡到處爬。
看清現實的小劉很沮喪,心中滿是對大寶的愧疚,眼看「大號練廢了」,她決定生二胎,這次小劉發誓:這胎一定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她算著日子備孕,要生「一月寶寶」,懷孕期間小劉就去上了胎教課,還規劃了很多早教課程。
小劉做足準備就為了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開始適應這樣的競爭常態。
看著小劉信誓旦旦的樣子,真的覺得這樣的超前教育太魔幻了,也替她肚子裡的孩子捏把汗。
像小劉一樣的媽媽還有很多,這些家長的身處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很難甘願自家孩子落於人後,「望子成龍」的焦慮心態也很容易理解。
培訓機構的廣告語——我們不是在培訓你的孩子 ,就是在培訓你孩子的對手。
其他家長的朋友圈——孩子,你長大後就會感謝媽媽今天的「逼迫」。
一條條信息湧入眼帘,很多家長都不得不認為:比起人生失敗,孩子的快樂童年真的不算什麼。
但一味前移起跑線的超前教育,真的超前了嗎?
朋友在幼兒園階段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孩子上小學後一直名列前茅,考試回回都是雙100,朋友覺得這錢花得真值,但轉眼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卻一直往下掉,甚至有些跟不上進度,一家人為了孩子的成績整天愁眉苦臉的。
造成這樣的現狀不難理解,因為受過幼兒時期的超前教育,孩子很容易在剛上小學的時候吃老本,錯過了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機,等到了三年級,學習難度增加,老本吃完了還沒養成學習習慣,成績自然就下來了。
其實,幼兒階段的一切教育,都應該建立在「孩子玩的開心」的基礎上,之後才能考慮孩子能否學到一些東西,希望家長能看開一些,給孩子一點快樂的空間。
留言板話題:你給孩子報早教班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